全球超算500強榜單出爐:聯想、浪潮入圍數量榜單
超級計算機TOP 500最新一輪排行榜出爐。中國廠商表現依舊亮眼,聯想和浪潮的入圍數量分別達到了180臺和66臺,聯想以36%的份額,在超算榜單上名列第一。浪潮以13.2%的份額,位列全球高性能計算提供商的第二名。
滴滴正式發布定製網約車D1 與比亞迪合作打造
D1是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由滴滴與比亞迪合作打造,花費三年時間。滴滴出行CEO程維介紹說,D1是為共享而生,是快車級的價格,擁有奧迪A6的空間。此外,D1是軟硬體打通、數據導向,可實現18個月快速迭代。程維表示,滴滴計劃於2025年推出D3,普及100萬輛,搭載自動駕駛功能;2030年希望去掉駕駛艙,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廈門力爭2022年底建成新型基礎設施融合應用典範城市
據規劃,廈門力爭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以新型網絡為基礎、融合應用為重點、科研創新為引領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融入生產生活,全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發展水平進入國內前列,成為全國新型基礎設施融合應用典範城市。全市5G基站超過2萬個,實現鄉鎮及以上區域、重點區域5G(SA)網絡全覆蓋,IPv6活躍用戶在網際網路用戶中佔比超過75%。統籌構建市級數據中心體系,全市數據中心機櫃數達到20000個,數據存儲能力達到E級。
北京「十四五」智慧城市發展行動:2025年要建成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杆
近日,北京市經信局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徵集意見稿)》並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根據徵集意見稿,北京市將持續擴大5G網絡建設規模,加快基於IPv6的下一代網際網路部署,推動建設北京人工智慧超高速計算中心和全球領先的綠色數據中心。超前布局6G、量子通信、腦科學等前沿技術,開展5G超高清視頻直播、自動駕駛、自動化物流等典型場景的示範應用,全面提升數字經濟技術創新能力。加快推進大數據立法,出臺大數據相關地方法規等。
河北省委發布關於十四五規劃的建議:建立全省統一的物聯網感知設施標識
中共河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大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聚焦鋼鐵、石化、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製造、氫能等18個重點產業鏈,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超前布局區塊鏈、太赫茲、量子通信等未來產業鏈,搶佔發展制高點。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抓好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建立全省統一的物聯網感知設施標識,推進5G網絡向縣(市、區)延伸。
韓國政府計劃到2025年提供1000個5G+AI智能工廠
據悉,韓國中小企業和創業部(MSS)正致力於在2025年前將使用智能工廠的公司推進率從22%提高到30%,並將技術水平從72%提高到83%。另外,MSS計劃在2025年前將先進智能工廠的數量增加至1000家,並從中選出代表不同的行業的100家工廠作為「燈塔」。
【感知/應用層】
中國藥科大學成功構建納米傳感器 用於藥效自檢測
近日,國際知名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在線發表了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孔令義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用於藥效自檢測的納米傳感器。研究中構建的納米傳感器GO–HA/Cou–DHA/Apt能夠自檢測DHA的藥效,即在線粒體凋亡通路被激活後,Apt發出紅色螢光,成功實現DHA藥效的可視化檢測。
華為發布5G微波長距E-band解決方案
華為表示,作為微波5G承載的主要方案,E-band工作在80 GHz高頻,帶寬可達20Gb/s。IBT智能波束跟蹤天線是業界首款有源微波天線,可智能保持波束穩定,使得0.6米大口徑天線規模部署和0.9米E-band天線部署成為可能。通過新技術提升E-band發射功率6db,兩項技術結合,E-band最大傳輸距離將提升50%以上,達到20Gbps、5公裡。
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聯盟正式成立 合作項目同時籤約
第三屆長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覽會在上海嘉定開幕。會上,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聯盟正式成立,長三角「科技+產業」合作項目同時籤約。此外,會上還發布了長三角科交會相關合作項目、長三角城市群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共同體倡議等。據悉,今年長三角科交會與產業龍頭中電海康共同打造的「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展區」,是6月6日共建長三角面向物聯網領域「感存算一體化」超級中試中心的落地深化。
Imagination推出新神經網絡加速器 可用於ADAS和自動駕駛
該款神經網絡加速器名為Series4,可應用於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Series4具備新型多核架構,運算能力超高,達到600 TOPS及以上,可為大型神經網絡工作負載提供低帶寬以及超低延遲性能。
康奈爾大學用可伸縮分布式光纖傳感器研製低成本觸覺手套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發明了一種結合低成本發光二極體和染料的光纖傳感器,並帶來成一種可以檢測壓力、彎曲和應變等變形的可伸縮「皮膚」。這種傳感器可以用於機器人系統和XR等領域,並為其提供人類在自然界生存所依賴的豐富觸覺感受。
美國大學研發人工皮膚 按壓電信號以短脈衝形式傳輸到大腦
史丹福大學的工程師們創造了一種塑料「皮膚」,可以檢測其被按壓的程度,並產生電信號,將這種感覺輸入直接傳遞到活的腦細胞。他們花費了十年的時間來嘗試開發一種材料,該材料模仿皮膚的彎曲和癒合能力,同時還可以用作向大腦發送觸摸、溫度和疼痛信號的傳感器網絡。最終,他們希望創建一種嵌入傳感器的柔性電子織物,該傳感器可以覆蓋假肢並複製某些皮膚的感覺功能。
德研究團隊開發出高時空、多光譜解析度的「多目」智能相機
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開發出高時空解析度「智能」相機,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節約型社會和環保領域具有應用潛力。這種相機有著廣泛的應用,可以改善環境保護和資源循環利用,以及自動駕駛和現代化農業。該研究成果已經在開放獲取(open access)期刊上發表。
【平臺層】
雄安超算中心項目建設啟動 含IDC、雲平臺、超算系統
日前,雄安城市計算(超算雲)中心(簡稱「雄安超算中心」)項目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開工建設。該項目預計於2021年底完工,2022年投產運營。雄安超算中心項目位於容東片區西側生態綠地公園區域悅容公園內,佔地面積45畝,總建築面積約38000平方米,分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作為雄安「城市大腦」,雄安超算中心項目秉承「雄安數字城市之眼、雄安智能城市之腦、雄安生態城市之芯」三大設計理念,將打造「邊緣計算、雲計算、超算」三位一體相融合的城市計算體系。
中國移動公布105個邊緣計算試點項目 覆蓋15個行業
近日,在「中國移動『5G+E』網邊融合技術峰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段曉東公布了105個中國移動邊緣計算項目,覆蓋15個行業。中國移動進行了邊緣計算頂層設計、推出了ECM、ECP、ECI三大關鍵平臺,打通兩大服務體系,一是網邊雲協同運營體系,二是網邊雲API調度體系。在此次峰會上,中國移動面向十五個行業細分場景,發布了「點亮100家」的活動,發布了156個節點、四個孵化器和30個案例。
阿里雲西部雲計算中心及數據服務基地落戶成都東部新區
近日,成都高新區、成都東部新區與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共同籤署投資合作協議,阿里雲西部雲計算中心及數據服務基地正式落戶成都。這表明阿里巴巴與成都的合作持續深化,雙方將共同推進數字新基建,攜手打造西部數字經濟產業新高地,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航天科工6款智慧產業產品 亮相2020智慧產業高峰論壇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天科工)在2020智慧高峰論壇上發布了智慧產業應用平臺2.0、城市作業系統、智慧水立方平臺、電子數據存證平臺、海關無人智能巡檢查驗車、農業氣象觀測系統6款智慧產業相關產品,將為智慧城市、智慧環保、智慧政務、智慧海關、智慧農業等領域應用提供服務與支撐。
能源工業雲網在京正式發布 e裝備平臺同步上線
11月16日,能源工業雲網在北京正式發布,「e裝備」平臺同步上線。據悉,能源工業雲網由國家電網協同能源領域相關企業發布,目前已完成9大場景試點應用,實現對接6.5萬家客戶,入駐企業1.6萬家,接入設備13萬臺,交易規模889億元,試點應用平均降低企業綜合成本5-10%。
美的發布工業網際網路品牌M.loT美擎 融合打造工業雲生態
美的舉辦「數聚共贏智擎未來」工業網際網路+2.0發布會暨美雲智數2020第一屆客戶大會,公開集團在工業網際網路上發展新戰略。現場,美的工業網際網路品牌——「M.loT美擎」正式發布,融合旗下美雲智數、安得智聯、庫卡中國、美的機電事業群合康新能、美的暖通與樓宇、美的金融、美的採購中心、美的模具八大矩陣,「集大成」打造美的工業雲生態,賦能全產業鏈數位化轉型。
OPPO研發新冠肺炎輔助診斷科研平臺 識別準確率達99.76%
據悉,該平臺實現了99.76%的識別準確率,為醫療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成熟的深度學習框架,並將免費捐贈或開放給醫療機構,為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打造更快速有效的篩查工具。
浪潮AI伺服器宣布支持最新A100 80G GPU
浪潮宣布支持NVIDIA最新的A100 80G GPU的AI伺服器NF5488M5-D和NF5488A5全球量產供貨。NF5488系列AI伺服器相比上一代伺服器計算性能提升234%,適用於智能客服、金融分析、智慧城市、自然語言處理等各類最具挑戰性的AI應用場景。
數字農業西安集運加工中心啟動 阿里數位化供應鏈覆蓋18省份
在阿里產地倉,農產品可以在90秒內完成分級變成商品,實現品牌化。自此阿里巴巴在全國五大產地倉一年內全部建成,覆蓋18個省份的數字農業流通網絡「全線通車」。五大產地倉體系形成後,阿里的產地倉+銷地倉模式將有力的升級全國農產品數位化供應鏈。
全球首條智能貨運空軌將落地青島港 多種交互方式帶來新突破
據悉,該項目將採用智能空軌系統與AGV、IGV、無人集卡和有人集卡多種交互方式,精準對接港口業務形態,綜合運用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高科技,實現智慧港口建設新突破。標誌著由武漢智造、全球首創的首條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將落地青島港。
國內首個智慧交通物聯網平臺發布 工作更安全更高效
該平臺通過全系列物聯網硬體設施,包括智慧錐桶、事故車盒、執法一體化快速封路器等和智慧交通物聯網軟體平臺,用數位化手段幫助道路交通從業者(交警、道路養護工、道路施工方)工作更安全更高效。智慧交通物聯網平臺由高德地圖推出,針對道路作業生產事故多、信息發布慢、觸達範圍窄、管理效率低等行業痛點,涵蓋了智慧錐桶、事故車盒、執法一體化快速封路器等全系列物聯網硬體產品。
國內首個5G SA+Ka高通量衛星系統融合組網試驗成功
本次試驗使用Ka現網衛星通信終端,將中國移動5G SA無線基站,經中星16號高軌高通量衛星,成功中繼接入至5G核心網,打通了天地一體通信流程,開展了文件傳輸、視頻通話、高清視頻點播等業務試驗,這標誌著「Ka衛星網際網路+5G」應用模式已經通過了實用級技術驗證。
永安行:物聯網存儲晶片已試製出測試樣品 正對各項指標進行測試
永安行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在試生產100臺氫燃料電動車,預計在12月份投入試運營,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物聯網存儲晶片經研發團隊多年來的努力,已經試製出了測試樣品,目前研發團隊正在對各項指標進行測試,進一步的消息請您關注公司的相關披露信息。
京東方將規劃10至15家創新中心 共建物聯生態
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18日在京東方全球創新夥伴大會·2020上透露,京東方未來將在全國規劃10家至15家創新中心。通過在創新中心建設5大平臺,著重發力6大細分市場,聯合開發軟硬融合技術,並結合產業鏈投資基金、平臺創新投資基金等,打造一個開放的物聯生態。
京東方工業網際網路設備將接入超55萬臺 智慧金融涵蓋1500+網點
京東方高級副總裁陸寬表示,BOE自主開發了智慧銀行物聯網管控平臺、數字園區運營管理系統等,通過BOE智慧物聯平臺的搭建,賦能到每一個細分場景。目前,BOE工業網際網路設備接入數超過55萬臺,智慧金融涵蓋超過1500個網點,智慧園區解決方案服務於TOP50的產業運營商。
【應用層】
上海布局建設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集聚基地
總投資近160億元的31個重大項目近日籤約落地上海嘉定工業區。上海正在嘉定打造「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千億級產業。此次最新入駐的一批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領域的企業和項目不少已經掌握核心技術,有的甚至可以填補國內空白。其中包括研發光電傳感器的上海超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物聯網核心傳輸技術的上海道生物聯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生產光纖陀螺的上海傲世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專注於集成電路領域專業平臺服務的上海矽嘉微半導體有限公司。
總投資近160億元!嘉定工業區籤約31個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項目
11月16日下午,嘉定工業區舉行「創『芯』時代,『智』造未來——嘉定工業區重大項目籤約儀式暨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推介」活動。總投資近160億元的 31個重大項目籤約,將進一步助力嘉定「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的集聚。
首都國際機場5G網絡建成開通 下載平均速率超1000Mbps
據悉,北京移動在首都國際機場的5G網絡建設工作是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的統一部署下,與北京鐵塔公司統籌合作進行的,經現場多地點測試,5G下載平均速率均可達到1000Mbps以上。此外,北京移動還在T2和T3航站樓各設立了一個營業廳,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各類移動業務服務。
一「碼」通辦!合肥蜀山區打造智慧政務應用示範
蜀山區政務服務大廳目前已率先實現一碼通辦,通過自助終端設備或其他掃碼設備實現「安康碼」與電子云籤、電子證照、電子材料有機結合,真正做到掃碼辦事,實現「一碼通辦」事項數已超過150項。
中國聯通打造5G工業專網 助力寶鋼湛江鋼鐵廠智能製造
2020年,寶鋼湛江鋼鐵中標工信部"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成為5G行業應用示範項目。其實,早在2019年1月,中國聯通廣東分公司就與寶鋼湛江鋼鐵聯合開啟了5G在鋼鐵行業應用的重要探索。如今在寶鋼湛江鋼鐵全廠12.58平方公裡上,中國聯通以1套5G獨立核心網,超10萬的用戶數打造了全國首個5G工業專網並正式商用,接下來5G專網將疊加網絡切片功能,並持續孵化5G工業應用。
三大運營商或於年底聯合宣布5G消息商用
目前,華為、小米、OPPO、vivo、三星等品牌的手機已經通過了5G消息的功能測試,其中,小米旗下多款手機已支持中國移動用戶使用5G消息,而華為也將在11月底對現網中國移動用戶版的手機升級5G消息功能。三大運營商很有可能在今年底聯合宣布5G消息的商用。
騰訊雲資料庫落地印尼BNC銀行 為高校運作提供支持
騰訊雲昨日正式對外宣布旗下國產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TDSQL已經在印尼Bank Neo Commerce銀行新核心系統完成搭建並正式投入使用。不僅有效解決了BNC銀行面臨的業務升級難、系統反應慢、缺乏網際網路運營工具等問題,同時還為BNC銀行的數位化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
Orange與全球技術設備製造商LACROIX集團合作
雙方將在LACROIX集團位於法國的工廠共同研究5G技術的應用優勢。該工廠長期專注於嵌入式系統和工業聯網設備的電子設計與生產,是法國未來電子廠"Symbiose"項目的一部分。目前,該工廠已在和製造航空產業電子卡相同的控制環境中測試了5G技術對於改善工廠效率和基礎設施管理的作用。
捷豹路虎打造智慧城市中心 未來進行沉浸自動駕駛測試
捷豹路虎近日宣布將與全球領先的軟體、移動出行和通訊公司合作,共同打造智慧城市中心,未來將結合智能網聯技術在行人、自行車、汽車等構成的真實交通環境中進行自動駕駛測試。
長沙20家「智慧社區健身中心」開放 家門口健身房成打卡新熱點
由長沙市體育局投資,湖南嘿哈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設計、建設、運營的第二批20家「智慧社區健身中心」閃亮登場。隨著30家場館的順利運行,這一公益智慧健身房新模式越來越深入人心,「家門口的健身房」日益成為不少人運動打卡新熱點。
東華軟體:公司與騰訊雲等聯合中標6.73億元南寧智慧城市建設項目
東華軟體公告,公司與騰訊雲計算公司等組成的聯合體中標南寧市智能化新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示範化城市建設項目建設實施項目,本次中標金額為6.73億元。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廣東5G產業相關企業佔全國三分之一
今日,廣東省召開2020世界5G大會新聞發布會。據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介紹,近年來,廣東省高度重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目前全省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0879家,位列全國各省市之首。據統計,廣東省5G骨幹企業數量較多,約有1600家5G產業相關企業,其中50家為5G概念股上市企業(包括主板和創業板),在全國佔比約1/3。
國家電投董事長:未來中國將誕生智慧能源領域的BAT級巨頭
錢智民表示,全球能源發展、尤其是中國能源格局已經出現了清潔能源佔比不斷提升等大趨勢,未來中國必將誕生智慧能源領域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以及智慧能源BP(英國石油公司)。此外,網際網路技術與數位化在能源領域的應用也在不斷深化,催生了能源服務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湧現,帶來能源商業模式和交易模式深刻變革。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未來一定是「消費光子」時代
在「2020 中國光子產業高峰論壇」上,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表示,光晶片是5G和物聯網的基礎設施,是真正人工智慧時代的基礎設施,未來一定是「消費光子」時代(對應「消費電子」)。目前光子技術已經覆蓋了信息產生、獲取、傳輸、交換與處理等各個環節,並通過深度融合產生出智能駕駛、智慧機器人、新一代通信等新的應用領域,呈現井噴式的發展態勢。
開源分布式資料庫廠商PingCAP完成2.7億美元D輪融資
企業級開源分布式資料庫廠商「PingCAP」日前宣布完成2.7億美元的D輪融資,刷新全球資料庫歷史。本輪融資由紀源資本(GGV Capital)、Access Technology Ventures、晨曦投資 (AnatoleInvestment)、時代資本(Jeneration Capital)、五源資本(5Y Capital 原晨興資本)共同領投。PingCAP 成立於2015年,提供包括開源分布式資料庫產品、解決方案與諮詢、技術支持與培訓認證服務。
新數科技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為企業提供分布式資料庫等產品服務
由曦域資本領投,博彥科技跟投。新數科技成立於2014年,定位於一家企業級資料庫全生態軟體產品和雲服務商,專注通過私有化部署和公有雲SaaS模式,為企業客戶提供包括分布式資料庫、資料庫雲管理dbPaaS、數據傳輸複製及資料庫AIOps等多種標準化的軟體產品,同時提供創新性雲服務。
「創略科技」完成7100萬元B輪融資 專注大數據營銷分析
領投方為源渡創投,高美資本、G5創新投資等跟投。創略科技主要以智能客戶數據中臺產品(CDP)為基礎,整合大數據及AI技術來解決營銷、個性化和客戶洞察分析領域的問題,已幫助汽車出行、零售、旅遊、教育和金融等領域客戶實現數據洞察、個性化營銷、以及客戶生命周期管理等。
憶恆創源完成總額2億元D輪融資 SSD產品應用於資料庫、雲計算
由軟銀亞洲風險投資公司領投,同有科技跟投。Memblaze 2011年成立於北京,是全球最早進行企業級SSD產品開發的公司之一。公司推出的PBlaze系列企業級SSD已經在資料庫、虛擬化、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廣泛應用。本輪融資將進一步推動Memblaze在企業級NVMe SSD領域的布局,滿足5G、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對於數據存儲與管理的更高要求。
愛瑞無線科技獲超億元A輪融資 研發技術在5G等無線網絡中已商用
本輪融資由復星和祥峰中國聯合領投,川商基金、華慧泰有等基金跟投。愛瑞無線所研發的物理層技術在5G(Sub-6G及毫米波)、4G LTE、WiMAX、小靈通、iBurst(IEEE 802.20)等無線網絡中,均已有大規模商用。愛瑞無線研發團隊向國內外多個大型無線設備商和領先的運營商研製的宏基站、小基站、企業專網基站提供了5G、4G、Cat-M、NB-IoT等物理層軟體。
工業AI視覺提供商「深視科技」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融資
工業AI視覺提供商——深視科技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融資。本輪融資由順為資本領投,小苗基金、浙大校友基金藕舫天使、王道資本跟投。深視科技致力於通過創新性的成像與AI視覺技術,為傳統機器視覺難以解決的工業質檢難題提供產品與解決方案。據了解,該公司的AI視覺檢測產品「Deep Inspect」已成功應用於3C、汽車、新材料等數十家行業頭部客戶工廠。
則一供應鏈完成近6億元C輪融資 已建立全國整車網絡
本輪融資領投方為基石資本,蘭馨亞洲聯合領投,原股東中金資本跟投。則一成立於2008年,是中國最大的幹線物流科技平臺,過去5年保持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近50%。目前則一已建立了稀缺的全國整車網絡,並向包括頭部快遞快運公司以及電商、快消、食品、家電等各個領域的貨主方提供物流服務。
極飛獲12億元融資 專注打造「無人化農場」
本輪融資由百度資本和軟銀願景基金二期領投,創新工場、越秀產業基金和廣州新興基金跟投。極飛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注於農業科技領域,並且圍繞「無人化農場」成功拓展出產品矩陣的科技公司。極飛形成了農業無人機、農業遙感無人機、農業無人車、農機輔助駕駛設備、農業物聯網和智慧農場管理軟體六大產品線,貫穿農業生產的全生命周期。
實在智能完成億元A輪融資 「章魚·數字員工」服務客戶
由上市公司光雲科技領投,雲曦一號產業基金跟投。實在智能成立於2018年8月,聚焦AI+RPA賽道,通過各類智能軟體機器人,即「章魚·數字員工」,為數字政務、運營商、金融、能源、交通等領域大型客戶提供服務,覆蓋80%以上常見政府、企業客戶計算機軟體應用場景。
超材信息獲PreA-3輪投資 專有超材料毫米波技術成優勢
北京超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是一家專注於高性能射頻前端SAW濾波器產品的研發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覆蓋4G、5G和物聯網等領域的Tx濾波器和雙工器,公司主要基於自有智慧財產權的超材料毫米波技術,為用戶提供適裝移動平臺或基站應用的新型相控陣天線、全息超材料平板天線等產品。
匯醫慧影完成數億元C2輪融資 擁有大數據人工智慧科研平臺
本輪由首鋼基金、國藥控股旗下基金國藥君柏、坤健信泰共同注資,鼎暉投資、達泰資本、藍馳創投等老股東持續加碼。匯醫慧影所處賽道是AI醫學影像,依靠圖像深度學習的核心技術和多項專利技術,基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匯醫慧影目前擁有NovaCloud®智慧影像雲平臺、Dr.Turing®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平臺和RadCloud®大數據人工智慧科研平臺三大產品體系,讓醫學影像數位化、移動化、智能化,完成從篩查、診斷、治療決策支持的閉環。
「哎呦喂AUV」獲千萬元Pre-A輪融資 研發生產智能取餐櫃
數字訂單交付商「哎呦喂AUV」完成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湖州研究院領投的千萬級Pre-A輪融資。哎呦喂AUV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研發及生產智能取餐櫃,提供無接觸式末端配送以及智慧餐飲的解決方案。目前哎呦喂AUV分別面向兩類應用場景進行服務,一是全封閉場景下的無人化交付;另一個是半封閉場景下的無人化交付。
上海易連實業擬投資千萬元 設立物聯網科技公司
11月21日,上海易連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擬投資1000萬,設立迅點雲(浙江)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地址為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新倉鎮倉慶路588號3號樓2樓,由浙江界龍御天包裝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經營範圍主要包括物聯網技術研發;物聯網技術服務;物聯網設備銷售;電子產品銷售等。
中國多家無人駕駛初創公司考慮上市,含收購SPAC方式
自動駕駛貨車運輸初創公司智加科技、圖森未來以及雷射雷達傳感器製造商禾賽科技正在考慮在美國或中國以不同方式上市。智加科技已經聘請高盛尋找一家可以合併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該公司也一直在考慮同時在中國IPO。禾賽科技計劃明年初在科創板上市,估值可能超過10億美元。圖森未來一直在與投行談判,傾向於傳統的IPO,但有跡象表明該公司也在為合併SPAC做準備。
中國農業物聯網設備安裝量將在2020年達到7500萬個
據華為技術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水錶、智能路燈、智慧停車、智慧農業、財產跟蹤、智慧家居分別有7.5億、1.9億、2400萬、1.5億、2.1億、1.1億的連接需求,由此帶來的市場空間十分可觀。根據華為的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在農業領域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由2015年的137億美元增長至26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4.3%。其中美國的市場份額最大並且已經進入成熟期,亞太地區作為新興的市場,將享受更高速的增長。
當前,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在線監測、數位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應用,但生產信息化仍是農業農村信息化的短板。《農業科技發展「十三五」規劃》聚焦農業物聯網發展,提出到2020年,我國農業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比例從2015年的10.2%提升至17%,提高農業生產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通過加強遙感技術在監測土襄墒情、苗情長勢、自然文害、病蟲害和主要農產品產量等方面的應用,突破大田種植業信息技術規模應用的瓶頸。
從國內市場來看,我國政府部門也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的發展,先後出臺了《農業科技發展「十三五」規劃》、《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全力支持「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的發展。據BIintelligence預測中國農業物聯網設備安裝量將在2020年達到7500萬個。
IDC:2020上半年中國金融雲市場規模達到19.1億美元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雲市場(2020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中國金融雲市場規模達到19.1億美元。儘管受到疫情影響,金融雲市場在本周期內依然維持了良好的增長,同比增長37.5%。其中,金融雲解決方案市場增速高於雲基礎設施市場,增速分別達到42.1%和35.6%。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