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字典「中餐館症候群」描述涉歧視 亞裔不滿抗議

2020-12-24 中國僑網

美國字典「中餐館症候群」描述涉歧視 亞裔不滿抗議

  中國僑網1月1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文化對味精(MSG)的排斥根深蒂固,《韋伯字典》描述「中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CRS)是早自1968年起的一種病症名稱。近日,對此感到不滿的一群亞裔人士,正式發起一場社群媒體運動,希望推翻「中國食物含味精、吃了會讓人生病」的刻板印象。

  儘管「中餐館症候群」被列入《韋伯字典》(Merriam-Webster.com)中,但與此說相關的許多迷思已被證實有誤。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簡稱MSG)存在於許多食物中,從番茄到母乳裡都有,也沒有證據顯示它與疾病有關。

  紐約餐館老闆、大廚兼作家黃頤銘(Eddie Huang)說:「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很值得指出來的事。如果有人認為,美國不存在對亞裔的種族主義,但這裡擺明了就是一樁。我知道白人怎麼看我們:『他們很酷、他們可以被人接受、他們不構成威脅。只不過,他們很奇怪,尤其是他們的食物。』」黃頤銘出版的回憶錄啟發了美國廣播公司(ABC)拍出知名情景喜劇「菜鳥新移民」(Fresh Off the Boat)。

  黃頤銘和電視節目The Real共同主持人麥珍妮(Jeannie Mai)14日與味之素公司,在社群媒體正式發起使用#RedefineCRS話題,要求《韋伯字典》改寫CRS的定義。

  《韋伯字典》對此發表評論表示,尚未收到有關「中餐館症候群」的投訴,但會重新考慮這一用語。《韋伯字典》資深編輯埃米莉•布魯斯特(Emily Brewster)表示,文化和態度的變化,讓字典處於不斷修訂的狀態。她發表聲明指出:「我們的目標始終是提供有關詞語含義的準確訊息,其中包括提供有關字詞使用具冒犯性質或已過時的訊息。我們將審核此特定條目,並根據證據做出修改。」

  有越南和華裔血統的麥珍妮則指出,她覺得《韋伯字典》很有名,一直對事實進行全面查核,讓人獲得訊息。而「中餐館症候群」確實是個過時的超級種族主義用語。

  「中餐館症候群」在字典中被描述為一種疾病,症狀是脖子、手臂和背部發麻、頭痛、頭暈和心悸,會影響人們飲食,特別是大量使用味精調味的中國菜。這場社群媒體運動並不要求刪除該字詞,而是進行更新。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說,味精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物;過去的研究發現,味精和安慰劑一樣,都沒有對那些自稱對味精敏感的人產生持續一致的反應。(胡玉立)

相關焦點

  • 美國韓裔模特不滿亞裔聲援黑人:都忘了疫情時他們怎麼歧視我們嗎?
    Nicky強調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但她非常不滿每次只有黑人權益受損後才會引發如此大的反響,而亞裔卻成了少數族裔裡的「模範代表」,遭到歧視欺凌後沉默忍受,直到被人們遺忘。尤其是看到這次的抗議示威者中還有亞裔的參與,她憋不住要吐槽亞裔為黑人發聲是自己見過的「最愚蠢的事」,遺憾亞裔們可能已經忘記了在新冠疫情期間是如何被黑人歧視的。
  • 美國暴亂蔓延至日本,數千人抗議歧視黑人,引發大量日本人不滿
    近日最引人注目的大事件就是美國的黑人遊行了,目前美國的遊行已經演變成了暴亂,許多州已經開始出動國民警衛隊進行鎮壓,有不少美國人還表示他們在美國的街頭看見了拿著武器卻沒有任何身份標識的軍人。不少人認為,他們很有可能是為了平息暴亂而僱傭的僱傭兵,因為五角大樓拒絕出動國內的軍隊對這些暴亂的群眾進行鎮壓,為了儘快結束這場暴亂,美國會僱傭不屬於任何國家的僱傭兵也不足為奇,當然這些目前只是猜測,美國的暴亂依舊還在繼續。不過直到現在,根據環球網報導稱,遊行已經不光在美國發生,歐洲各國都開始出現聚集性的遊行示威,甚至這場暴亂還蔓延到了日本,數千人聚集在一起抗議歧視黑人,引發了大量日本人不滿。
  • 中國餐館症候群?這鍋咱不背!
    結論你根本想不到,對他的死因,有一個官方解釋叫做「中國餐館症候群」(Monosodium Glutamate Symptom Complex)。也就是說,官方認為,他是在中餐館吃味精吃多了才死掉的。蛤?這個「中國餐館症候群」是個什麼東西?我以前怎麼沒聽過?和味精又有什麼關係?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這個「症狀」的命名可以追溯到1968年。
  • 陳冠希IG發文為美國被燒亞裔老婦發聲
    種族歧視這個話題似乎從未停止,先有非裔美國人費洛伊德因白人警察執法過當致死,現有亞裔老婦被火燒事件。接連的種族歧視事件在美國鬧得沸沸揚揚,引起了美國規模的遊行、抗議和活動,最近的亞裔老婦被火燒事件再次地觸動了當地民眾們的敏感神經,陳冠希也在IG上發文怒嗆「Fuck Hate!」
  • 李安等抗議奧斯卡有損亞裔形象 華裔在好萊塢很出色
    昨天一則「李安等聯名抗議奧斯卡頒獎禮有損亞裔形象」的新聞引發了各方關注,華裔電影人在好萊塢的現狀也再次成為話題。 新聞回放:李安等聯名抗議奧斯卡 據新華社報導,著名導演李安等25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亞裔成員聯名致信該學院理事會,認為在第88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一段表演是對亞洲人「毫無品位且帶有冒犯性的諷刺」。
  • 戀愛症候群:每天都是紀念日,每首歌都是回憶.
    《戀愛症候群》收錄於黃舒駿的第二張專輯《雁渡寒潭》。第一張專輯《馬不停蹄的憂傷》在80年代末芭樂情歌盛行的臺灣歌壇確實帶來一陣不一樣的樂風。所有作品都是詞曲包辦,敘事詩般的長歌詞,時而深情時而戲謔,嘻笑怒罵,肆意放情。相對於第一張時22歲剛畢業尚有青澀校園的衝動,第二張有了初涉禪意的思考,題材更加豐富。這兩張專輯也都入選了臺灣百佳,都在三四十名左右,尤其是歌詞這個單項都在前十。
  • 美媒:美國亞裔組織紐約曼哈頓華埠貼海報 反對種族歧視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美國亞裔公民關懷組織(簡稱CAACNYC)發起的「不要殘酷」(Don't Be Cruel)活動,5月31日在紐約曼哈頓華埠啟動,超過30名志願者拿著由14歲華裔學生葉雪恩(Kyra Yip)繪製的反歧視漫畫海報,在各個店家門口張貼
  • 艾斯伯格症候群
    艾斯伯格症候群  博士的著作被翻譯成英文將近十年之後才受重視。時至今日,這種精神上太過孤僻的狀態(autisticpsychopathy)被稱為艾斯伯格症候群。Murphy博士以及在倫敦喬治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則想了解在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腦部皮質是否也有相似的異常現象。結果發現艾斯伯格症候群也和這些腦部皮質異常相關。
  • 美國疫情歧視未平!中餐館不堪其擾 民眾致力改善對亞裔敵意刻版印象
    中國僑網12月2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編譯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掀全球恐慌,在美國,關於亞裔飲食的謠言一度甚囂塵上,導致華人受到各種歧視,民眾對亞洲食物甚至開始反感。以反種族歧視內容為主的雜誌「捍衛中國食譜」(Chinese Protest Recipes)創辦人克拉倫斯關(音譯)說:「說我們吃狗、蝙蝠還是老鼠,這些歧視又老套的傳聞一直都在;但這次的疫情更顯示,對華人歧視的改善真的非常少。」
  • 香港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香港一些精英與組織站在暴徒一邊,背後是心理上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者同意犯罪者行為,並參與犯罪,成為文明的恥辱。這是犯罪心理學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源於1973年瑞典一宗銀行搶劫案,4名被劫持為人質的市民在被劫持6天後釋放,卻拒絕出庭指證劫匪,甚至為其辯護。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也是今天香港的情況。這是香港的悲哀,也是世界文明史的悲哀。最近香港幾家大學校長的表現,也被懷疑是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美國疫情歧視未平 中餐館不堪其擾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21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編譯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掀全球恐慌,在美國,關於亞裔飲食的謠言一度甚囂塵上,導致華人受到各種歧視,民眾對亞洲食物甚至開始反感。以反種族歧視內容為主的雜誌「捍衛中國食譜」(Chinese Protest Recipes)創辦人克拉倫斯關(音譯)說:「說我們吃狗、蝙蝠還是老鼠,這些歧視又老套的傳聞一直都在;但這次的疫情更顯示,對華人歧視的改善真的非常少。」
  • 貴圈|亞裔演員奮起反歧視 好萊塢硬剛川普
    當天,美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累計6421人,好萊塢已經徹底停工。即使不停工,像林路迪這樣的華裔演員,也並不忙碌。在歐美的電影電視產業中,亞裔演員始終處於邊緣位置。「洗掉仇恨」(#WashTheHate)是一場好萊塢亞裔演員率先發起的抗議活動,呼籲人們化解仇恨,消除針對亞洲的種族主義歧視和仇外心理。18日上線後,獲得了幾十位亞裔演員和18個亞裔行業工會和民間組織的支持。
  • 【文藝大家談】黑人主持人克裡斯·洛克嘲弄亞裔引網友吐槽
    美國影壇盛事《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上月月底舉行。在華衣美服及歡呼聲背後,卻引發連串涉歧視事件。
  • 舊金山現因疫情歧視華裔甚至打砸中餐館事件,中領館提醒防範
    中新網3月21日消息,據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網站消息,近日,有領區中國公民向駐舊金山總領館反映,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斷擴散,美國一些官員不顧世衛組織專家警告,錯誤把新型冠狀病毒同中國相關聯,並反覆在新媒體上使用「中國病毒」一詞,導致其所在地出現歧視亞裔、華裔和中國公民傾向,甚至出現中餐館被打砸的惡性事件。
  • 美國福克斯電視臺播辱華節目 眾華裔議員發聲抗議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就在華裔群體還在計劃就非裔嘻哈樂隊YG 煽動搶劫華人住宅的音樂進行抗議的時候,美國又出了一件令華人社區憤慨的事情:福克斯(Fox)新聞臺在節目中,借著採訪紐約華埠民眾的機會,公然用各種嘲笑和偏見無知的手段奚落華人。
  • 調查:美國亞裔和黑人疫情期間遭遇更多歧視,戴口罩都會引起懷疑
    據今日美國報導,在美國面臨危機的時刻,美國人對少數族裔的態度似乎變得更加不友好,特別是當涉及到亞裔和美國黑人時。美國無黨派機構皮尤研究中心周三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近40%的亞裔和美國黑人,以及27%的西班牙裔表示,自冠狀病毒爆發以來,他們曾因種族或民族原因有過不愉快的經歷。
  • 單曲循環——戀愛症候群
    電影中有一段,柯景騰和沈佳宜打賭,說:如果這次考試高過沈佳宜,沈佳宜就必須扎一個月馬尾。今天分享黃舒駿演唱的歌曲《戀愛症候群》,一曲滿滿都是講述愛情併發症的歌詞和曲調,並且這首歌創造了一個記錄:是迄今為止華語樂壇歌詞長度最長的單曲。
  • 萬人抗議!縱火暴亂!一片廢墟!加拿大總理:不管歧視非裔還是亞裔,都要反抗!
    歧視黑人的種族主義確實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它不僅僅在美國,也存在於加拿大。」「我呼籲所有加拿大人,當面對無論是歧視非裔還是歧視亞裔,還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種族主義和歧視,都要團結在一起。我們需要社會團結起來,反對歧視,互相尊重。同時,我也知道加拿大對此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努力。」
  • 美國華裔美食作家發起拯救唐人街中餐館行動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反亞裔言論、歧視和種族主義攻擊也隨之蔓延開來。今年3月,舊金山到紐約唐人街的餐館紛紛報告店內客流量損失高達80%,這讓許多中餐館關門倒閉,也加劇了一些人的擔憂,他們擔心唐人街歷史街區在持續衰落,擔心這種情況在疫情消退後也無法完全恢復。
  • 第二波疫情或使亞裔歧視劇增,北美華人不再對種族主義沉默!
    但是,正如黃西所說:「大家還是應該多出去,在媒體上也好,在大街上也多發聲,多抗議。」連日來,就有一群華人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朋友免遭種族歧視的威脅,開始打破沉默。在加拿大多倫多、美國舊金山等地,掀起了一陣反亞裔歧視的運動浪潮,勇敢地與歧視華裔、亞裔的行為作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