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館症候群?這鍋咱不背!

2021-02-23 建強偉業科研服務

最近看了一檔美國的奇葩紀錄片《1000種死法》,其中有個挺有意思的故事:有這麼一位不幸的兄弟,我們就叫他大邁克吧。一天大邁克來到了一家中國自助餐廳,他很喜歡中餐,這家餐廳還得很好吃,於是他就吃啊吃、吃啊吃、拼命吃啊吃。

然後他吃飽了,再然後……他撲街了。

  

看他這個體型,撐死的?

結論你根本想不到,對他的死因,有一個官方解釋叫做「中國餐館症候群」(Monosodium Glutamate Symptom Complex)。也就是說,官方認為,他是在中餐館吃味精吃多了才死掉的。

蛤?這個「中國餐館症候群」是個什麼東西?我以前怎麼沒聽過?和味精又有什麼關係?

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這個「症狀」的命名可以追溯到1968年。1968年4月,一個美國人給《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他在中國餐館吃飯後常常會出現一系列不愉快的症狀:

背部與手臂麻木、心悸、全身虛弱。

而這些症狀的源起,這位美國人推測:可能是跟中國餐館使用味精有關?

雖然這位美國人的來信事實上大多只是對中國餐館使用味精表示質疑,但這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卻將這封信登上了雜誌,並且直接來了個標題黨並且定了性——「味精症候群」。

文章發表後,在社會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瞬間多例「味精症候群」患者投醫。不僅在美國,兩周後,這種病症就蔓延到了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的記者甚至對這幾位患者進行了特殊的「採訪」,其中有小孩、老人,甚至還有一位心理學家的妻子。

幾天後,「味精症候群」傳到了日本,然後日本方面緊急召開了發布會,聲明:味精本身沒有問題!中國那邊出問題不關我們事啊!「味精症候群」就是中國餐館味精放太多了的問題!

「味精症候群」正式更名為「中國餐館症候群」。

奇了怪了,為啥別人點中國的名,日本卻迫不及待的發聲?

這就要追溯到味精的發明史了。1908年,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從昆布(也就是海帶)中提取出一種物質——穀氨酸鈉,這種物質可以產生一種難以描述的好味道。為此,池田將這種味道命名為「鮮味」,而這種物質則稱為「味之素」,後來傳到中國,則被中國商人改叫「味精」。

日本方面出面澄清也就好理解了,畢竟這個黑鍋,他們不背,味精不背,總要有人背。

然而經過調查,無論是美國的食品與藥品安全管理局(1959)還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1987)亦或是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1991)等組織鑑定,都將味精在食品分類中歸結於安全類。

而且經過調查穀氨酸鈉確實是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沒有作偽,而且在奶酪、熟成牛排等等眾多食材中都能夠發現這種具有提鮮效果的因子。

也就是說沒有證據說明味精對人體有害。

然而判斷一項食物是否有害,不能夠僅憑「天然」「綠色」來判斷,還是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證實,畢竟……

味精的化學成分就是穀氨酸鈉,又稱α-氨基戊二酸鈉。從其組成成分來看,我們都非常熟悉鈉是鹽的主要元素,它是完全無毒的。而穀氨酸是20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之一,胺基酸是蛋白質的構成分子,蛋白質是身體的組成成分。

穀氨酸鈉

味精在體內代謝能夠產生穀氨酸,穀氨酸是人體中的一種化學信號分子,是興奮性胺基酸的一種,在人體中有與其對應的受體,在穀氨酸與受體接觸之後,大腦,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都會像加了油一樣加速行駛。

隨後「中國餐館症候群」就上線了:腦過於興奮導致癲癇和偏頭痛,身體過度亢奮致使出汗、口渴,呼吸急促。

然而魯迅先生有句話說的好:任何沒有定量的毒理研究,都是耍流氓(魯迅:我沒說過!)

只有過量的興奮性胺基酸對神經系統具有神經毒性作用(上述不良反應),何為過量?中國有關部門曾經做過大量實驗得出結論:LD50(味精)=19900mg/kg(LD50為半致死量)。

也就是說一個65kg體重的人、一次性食用1393.5g(將近三斤)的味精,才有一半的可能會致死。

味精泡水喝都喝不下去啊!!!(味精:這個鍋我也不背啊!!!)

所以說,任何事物的攝取,都要有一個量。再美味的事物,都要適可而止。不僅味精還有食鹽,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一直是鹽攝入過多,這導致鈉也攝入過多,帶來很多健康問題。

所以呀,以後再有小夥伴跟你說味精有害,你就給他講講「中國餐館症候群」的故事,並且告訴他,咱中國人別跟老外一樣無知,這鍋咱不背,味精也不背,愛誰背誰背!

相關焦點

  • 香港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香港一些精英與組織站在暴徒一邊,背後是心理上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者同意犯罪者行為,並參與犯罪,成為文明的恥辱。全球華人社會看香港問題,都驚訝於香港一些精英與組織站在暴徒一邊,對明顯違反法律與文明底線的行為都不予譴責,還暗中支持,對於暴徒砸餐館、商鋪、銀行、將不同政見市民點燃等行為,都拒絕表態甚至倒果為因,說他們是被警察壓迫,形成是非不分,混淆視聽,也使香港局勢不斷惡化。這是犯罪心理學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美國字典「中餐館症候群」描述涉歧視 亞裔不滿抗議
    中國僑網1月1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文化對味精(MSG)的排斥根深蒂固,《韋伯字典》描述「中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CRS)是早自1968年起的一種病症名稱。
  • 孩子不愛說話,弄不好是個天才吧 —— 學者症候群與孤獨症
    說實話我也不是特別了解孤獨症和學者症候群,所以我就回家查了查文獻,再加上醫生給我講的一些知識,來這裡給大家稍微普及一下目前關於孤獨症跟學者症候群的一些研究成果,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能夠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有病治病,健康你我他。
  • 斯瑞恩插:戀愛症候群
    戀愛症候群雖然不作為一種正常疾病被列入學科手冊,然而戀愛症候群卻因其發病率高,影響程度大,以及復發性強為人所熟知。在正常的語言語境中,戀愛症候群常被形容為「作」、「矯情」。故而在社會日常生活之中,戀愛症候群患者會因羞於分享心事或過多分享心事從而引發自怨自艾或傷害他人的並發心理疾病。戀愛症候群患者與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無異,二者的最大差異在於社交網絡行為。
  • 艾斯伯格症候群
    艾斯伯格症候群  博士的著作被翻譯成英文將近十年之後才受重視。時至今日,這種精神上太過孤僻的狀態(autisticpsychopathy)被稱為艾斯伯格症候群。Murphy博士以及在倫敦喬治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則想了解在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腦部皮質是否也有相似的異常現象。結果發現艾斯伯格症候群也和這些腦部皮質異常相關。
  • 《綁架遊戲》|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在謀劃整個綁架案的過程中,她也是出了不少主意;這讓佐久間幾乎沒有懷疑過她。「樹理」在橫須賀港的酒店裡,按照佐久間的指示完成和父親的通話後,她突然情緒失控地抱住佐久間的時候,一瞬間讓佐久間的內心掀起了波瀾。「樹理」和佐久間第一次接吻和做愛的時候,佐久間一直在思考,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還是贏得了遊戲,自己怎麼就愛上了眼前的這個小女生。
  • 歐陽乾:DG與中國決裂?「慈禧症候群」們憤怒了!
    現在大家都知道,「DG撤回道歉宣布與中國決裂」這件事情是假的了。這完全是「愛國者」們一手炮製的假新聞,沒有任何真憑實據,完全憑藉著意淫和想像搞出來的東西,一副「資本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樣子。我加入的十幾個微信群,甭管是同學群還是扯蛋群,都有人煞有介事地在轉「DG撤回道歉宣布與中國決裂」的文章,下面緊跟著一片憤慨的討伐之聲,這些平時因為「中醫能不能治病」、「武術能不能打人」而吵得不共戴天的群友們,此刻出奇的立場一致,民族凝聚力空前提高。媽的搞得我都不忍心指出這是假新聞了。這是難得一見的場景,平時只有在砸樂天、砸肯德基、砸日本車的時候才能見到。
  • 單曲循環——戀愛症候群
    電影中有一段,柯景騰和沈佳宜打賭,說:如果這次考試高過沈佳宜,沈佳宜就必須扎一個月馬尾。今天分享黃舒駿演唱的歌曲《戀愛症候群》,一曲滿滿都是講述愛情併發症的歌詞和曲調,並且這首歌創造了一個記錄:是迄今為止華語樂壇歌詞長度最長的單曲。
  • 白日夢症候群,藝術的形式與背景
    《樂隊的夏天》可是真會製造話題,更新了兩大期,兩期都有爆點,上周是五條人,這周就是白日夢症候群。
  • 青春期症候群下的戀愛物語
    青春期症候群,是鴨智田一所寫小說《青春野狼系列》所提及的一個症狀,消失在眾人視線之內,甚至無人認得的症狀是青春期症候群的一大特徵之一。
  • 「殭屍症候群」的法理切片
    來源 零點咖啡     ▼
  • 領袖症候群,原來是因為它令狗狗不聽話
    所謂的領袖症候群通常是狗狗與飼主之間的關係,表現為狗狗對飼主的命令充耳不聞,甚至還有可能對飼主做出反撲的行為。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卻是錯不在狗,而是飼主的飼養方式有著很大的錯誤。一、領袖症候群的症狀:1.散步時喜歡拉著主人走:狗狗喜歡走在主人的前面,引領著主人,若是飼主不配合狗狗的意願,它們就會用更大的力氣來領導主人。有這一問題的話最好由年輕力壯的飼主控制一下這個情況。2.關在籠內時喜歡亂叫且不聽勸阻:一般這種狗狗都不願被束縛自由,被限制時會出現焦慮不安的情況,還會進行破壞。
  • 「匹諾曹」症候群真的存在嗎?
    「匹諾曹」症候群真的存在嗎?時間:2015-10-04 10:1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匹諾曹症候群真的存在嗎?如今,地球的人物設定已經滿足不     原標題:「匹諾曹」症候群真的存在嗎?     以前,大家對於韓劇情節的印象就是車禍、絕症、豪門恩怨,不過回首2014年,韓國的編劇可謂腦洞大開,一部《來自星星的你》掀起了世界範圍的韓流熱,劇中的外星人都教授這個人物設定也是讓不少人狂呼。
  • 戀愛症候群
    「比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指在挾持事件中,人質因同情劫匪而同其達成一致,不同警方配合,反而幫助劫匪對付警察的行為。所以,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又稱為人質情結。」邊伯賢按下掌控器,屏幕上換了一張PPT。「人質情結的例子很多,範圍從……」「範圍從集中營的囚犯,戰爭囚犯,乃至於娼妓,受虐婦女與亂倫的受害者。
  • Lithromantic症候群.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談戀愛是慣於一種情緒,想要開始一段感情,又害怕一段感情的開始,或者說害怕失去,再或許曾經有適合的對象最後應為太過恐懼,就心生厭惡。哪怕是我暗戀已久的人,我都不打算和他在一起。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我也不知道這個世界有沒有和我有同樣情緒的人。
  • Ibanez代言人張宇煊、張星入駐《樂隊的夏天2》白日夢症候群
    這次作為白日夢症候群樂隊的吉他和貝斯擔當,不少人感到意外和期待。 那麼這個樂隊究竟是什麼來頭呢? 白日夢症候群(DayDream Syndrome),是成立於2019年的中國內地搖滾樂隊。
  • 【潮專訪】顏人中與「失眠症候群」,相約晚安
    顏人中 治癒「失眠症候群」他說「晚安」,願你有好夢     大家對2019年樂壇人氣王顏人中一定不陌生,他帶著新專輯《失眠症候群》和巡演來了。用「飛速成長」來形容顏人中一定不過分,在2019年顏人中從別具一格的翻唱風格迅速獲得眾人眼球,從首支單曲《晚安》發布,到專輯《失眠症候群》發布期間6個月全新創作,顏人中憑藉優秀的音樂天賦和對音樂嚮往的不斷努力,目前,顏人中已經穩居網易雲音樂華語歌手榜前十名,單曲《晚安》上線後短短7個月播放量超8億,評論數超20萬。
  • 894 黃舒駿|戀愛症候群(1989)
    《戀愛症候群》是由黃舒駿作詞、作曲、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他1989年發行的專輯《雁渡寒潭》中。
  • 肖恩·康納利與冒名頂替症候群
    心理學家用「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解釋成功人士常有的患得患失、焦慮和罪惡感。他們表面風光,但老是覺得自己的成功並非實至名歸,更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魚目混珠的次貨和欺世盜名的騙子。愈得到建制認同、社會表揚和別人奉承,愈感到自己是戴著假面具做人的「偽術家」(con artist)。他們自覺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而是成功人士的冒名頂替者。
  • 「肩關節-6」解析肩峰下夾擠症候群②
    歡迎來到 「肩峰下夾擠症候群②」也是肩關節系列的第六期。本期將會介紹肩胛骨如何影響肩峰下夾擠症候群,以及高舉過頭動作。「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的病人存在著動作時無法控制肩胛骨的問題。這代表著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病人的肩胛骨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