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梗了····著重寫幾個人。
1、金載圭
本來應該先寫小將,但沒這位就不會有小將上臺,還是先說說他吧。
即使很多人把他奉為英雄,在我眼裡不過是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衝動犯。
高木正雄明顯是讓金載圭和車智澈相互牽制,而面對釜馬態勢,出身慶尚道的金載圭不太敢對老鄉下死手,導致事態擴大,面臨高木的壓力。而京畿道的蟲豸當然是管你慶尚道死多少人都無所謂的,何況高木等一眾三共四共高官都是慶尚道人,主張強勢鎮壓還能威懾到其他競爭對手。
金載圭1026出手,完全是出於對高木問責調職的恐慌和不想在老家留下罵名的壓力下的亂出招。他行動完全沒有計劃,臨行動前才告知屬下拉人墊背更是屑中之屑 。 後來他在公審中說是為了民主主義云云,嘿,他金載圭不就是西冰庫大酒店創立者?他這些年不是一直在從事鎮壓活動?還從財團敲詐勒索地皮?突然良心發現了?這種人怎麼可能會良心發現呢?只不過是知道自己難逃一死,而把行為自我美化而已,人沒了,至少要留個好名聲。再次印證了只要你地位夠高,編鬼話也有人信。唯有那句「懷著野獸的心境,射向了維新的心臟」確實是真情流露,衝動犯嘛。
2、全鬥煥和一心會
我其實一直納悶,小將除了自身野心之外,還有別的動力嗎?比如像高木那樣的使命感?
反正全劇看下來,還真沒有。
他政變是因為野心,而之後的大通用生涯的一系列事,則是對權力的貪戀促成。其實全鬥煥的故事是個挺無聊的故事,配合上他的司馬臉,更是無聊。
在情報部門出現權力真空,保安司令部獨大的情況下,小將被任命為合同搜查本部負責人,私底下意圖壟斷向戒嚴司令部的一切信息源頭,甚至組織內閣成員向他匯報工作。後被戒嚴司令官發現,多次警告他不要幹涉政治,並向國防部長尋求撤換全鬥煥。得知大事不妙的小將,才布局了雙十二政變。
而後經過五一七政變和光州流血後,全鬥煥當上大總統。電視劇後半段主要也是講了五共政權的累累惡行。即便是國人比較看重的經濟發展(任內降低通脹和外債,經濟高速增長),在小將看來如何呢?張世東下臺那集,面對全國呼喚直選的聲音,小將跟幾個心腹說「上臺七年來沒什麼成就」,盧信永搭茬說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小將回「也是,也就經濟上有點成就了」。顯然他很清楚他自己的歷史定位,妄圖通過跟盧泰愚做交易來保全自己,結果還是免不了大家一起出庭接受審判。
正因為他沒有什麼政治信念,只是貪戀權力,所以上臺之後就是分贓,他自己的家族,他老婆的家族專注斂財,而一心會的夥伴們,遍布黨政軍高層。許和平曾勸阻說,俞學聖能力不足,當不了中央情報部長,但俞學聖是雙十二政變元老,比全鬥煥資歷還大,照顧自家前輩不是理所應當的嗎?格局這麼小的領袖,這樣腐敗的政權怎麼可能不被國民唾棄?
再來說說全鬥煥奪權及統治支柱一心會。
一心會是在高木正雄默許下活動的組織,雖然發起人是全鬥煥,確實個效忠樸正熙的組織。在1026後,最高國家權力中樞癱瘓,比起有地位但無自己組織的技術官僚頭目崔圭夏,有組織卻距離權力中心遙遠的在野三金,既靠近權力中樞又有武裝組織的一心會登上前臺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從這個意義上說,五共不過是樸正熙政權的尾巴。
而在失去效忠對象樸正熙後,一心會唯全鬥煥馬首是瞻也不難想見。不過說到底,一心會是對樸正熙一心,不是對全鬥煥一心。所以在奪取權力後,一心會迅速分化。而在許和平糾集的驅逐小將親屬出公職的會議上,多名一心會元老斥責張玲子敗壞政權軍隊名聲,不滿很明顯。
所以小將在上臺後,除了幾個親信外,逐漸倚重技術官僚。但技術官僚是這樣的,他們沒有效忠對象,像金在益盧信永許文道這些人,全鬥煥上臺了可以給他出主意;全鬥煥下野了這些人可不會共進退,如果不是被新政府排除的話還會繼續在政府服務的。所以一心會的分化,就是五共政局不穩的開始。而全鬥煥對一心會控制力上的先天不足,則必然會導致奪權後一心會的分化。
所以這都是早晚的事。
3、許和平
之所以單獨拿他出來說,是因為此人有迷惑性。
很多人看他把改革掛在嘴上就覺得他是改革家,真是荒謬。
先看他的改革主張是什麼,直選,直選是為了為全鬥煥政權增加合法性。對五共政治發展來說,這項建議確實有前瞻性。在野方不斷攻擊這種國會間接選舉,直到629聲明發表,確認了總統直選,五共到底是妥協了。
那當時盧泰愚頂著三金都能選贏,在1980年全國戒嚴,禁止政治活動,輿論統制的當時,全鬥煥直選當選那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嗎?難道全鬥煥當時真的謹慎過頭失算了?
首先權力者謹慎毫不奇怪,在非常狀態下組織的大選,難道就會被在野承認?不一樣會被指責為非法選舉嗎?大家都不傻,你以為滿足了對方的程序正義你這政權就有合法性了?既然敢做出1212政變、517政變、光州事件等一連串惡行,這個政權就永久性的跟「合法性」三個字脫離關係了。
這是許和平第一個問題,幼稚,用金在益的話說,這叫軍人的局限,理論沒有連貫性和可行性云云。
第二,就是大家所共知的反對金融實名制(盧泰愚也試圖推行過,也是放棄了,畢竟自己4000億政治獻金在那),理由是政治獻金流向不能公開。借李鶴捧的口「真是諷刺,一個整天高呼改革的人,確反對金融實名制這麼重要的改革政策」。
這是許和平的第二個問題,對我有利才改革,照這個邏輯,五共是建立在暴力基礎上的政權,密室政治,政治獻金才是它的底色,為了維持五共,可能會有公開性和自由化的改革嗎?不可能有的。
第三,他一遇到阻力,就是想背地裡搞對抗,對盧泰愚背地裡使絆子就算了。對待小將家裡人腐敗的問題,想把他家裡人都趕出公職,自己又不說,要讓前輩去說。組織一心會高層密會,妄圖用聯名信給小將壓力,這種人誰敢用?要是在中國,有一次他就廢了。這是他做人的性格問題,這種人不會搞團結,實際上一樣是搞獨裁。
我們再來看看他實際上做了什麼:雙十二政變主犯,517政變主犯,光州事件主犯,主張言論統廢合····就這樣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人,受審時還大言不慚的說五共是韓國現代史上最偉大的政權,對光州受害者毫無悔意,這種人就該判他終身監禁。還不如工具人李鶴捧了,至少在受審的時候大大方方承認光州事件沒有北方參與的證據。
這種人居然還能對很多人產生迷惑性,我是很迷惑。說到底,他只是個「權力的寄生物」(金在益語)。
5、三金
很多人覺得韓國民主化以來左翼勢力很大,其實是錯覺。
三金裡面,金鐘鉍是516政變主謀之一,一度是樸正熙的二把手,而獨裁者的二把手總是很危險的····可以說,他主張普選,政治光譜確實右翼。金泳三其實也沒好到哪去。真算左的話,只有金大中勉強可算中間偏左。再次印證了一句話「只要你夠右,看誰都康繆」。韓國這樣的政治光譜,其實一直到現在也還是這樣。左一點的無非是金大中-盧武鉉-文在寅這一脈,也就如此了。
三金在載圭射日後,在野黨之間相互爭鬥,有人說他們活該,我心想組織政黨,不就是為了執政嗎?世界上難道還真有甘當陪襯的政黨?這是無可厚非的,無論如何,都不能給517政變賦予任何合法性。
金泳三收了盧泰愚錢還反手揭露了盧泰愚4000億政治獻金也是牛逼,可能會有人指責政客無節操過河拆橋。不過,不戳破前政權的不正當政商關係,那六共跟之前不就沒有任何區別了嘛。順著這個線索把盧泰愚全鬥煥拉下水,搞了大審判。沒有真相就沒有原諒,真是至理名言,對韓國轉型功不可沒。
看著貫穿五共的激蕩社運史不禁感嘆,自由只屬於勇敢的人,懦夫就在旁邊看著吧。
總體來說,五共製作精良,重要歷史事件還原真實,沒有刻意的神話或醜化誰,你想怎麼理解自己去看,不僅是部好劇,而且對自身歷史的刮骨式剖析,令人汗顏,比起中國日本的夾雜各路導演私貨的所謂歷史正劇不知道高到哪裡去。
「縱使人們會遺忘歷史,但上帝絕不饒恕」
用中國人的話說,那就該是「下民易虐,上天難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