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劈柴劈小頭,問事問老頭,樊城的由來

2021-01-17 酒歌說文

很多來過襄陽的朋友都知道,漢江將襄陽一分為二,南邊是襄城,北邊是樊城。

子所以叫做樊城,因為在周朝時期,這裡是一個諸侯國,名叫樊侯國。以周公的後代仲山甫為名。

仲山甫來到樊侯國,見這裡山水秀麗,土地肥美,決定修座城池,作為樊侯國的都城。

然而,仲山甫率領臣子和全國的百姓修了好多次,換了好多地方,都是城剛修起就被河水衝毀。有的臣子勸仲山甫乾脆把城修在山上,免得再遭水淹。

仲山甫說,山上缺水,行走不便,怎比得上漢水邊上一馬平川呢?再說,修城是為子孫後代造福的千秋大業,儘管現在千辛萬苦,也得找個好地方。

為這事,樊侯急得吃不香,睡不著。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天夜裡,仲山甫夢見了老祖宗周公,周公責備他不該忘了周文王訪姜子牙的事,要他記住一句話:劈柴劈小頭,問事問老頭。

第二天,樊侯率領文武大臣到處找老頭請教,問了九百九十九個老頭,還是沒有找到最好的修城地點。

仲山甫正在為難,聽說有個白鬍子老頭在檀溪釣魚,坐就是好幾天,動也不動,簡直像個「活神仙」。仲山甫心中大喜,立刻帶領大臣們去找他。

仲山甫來到檀溪,老遠就看見那個釣魚的老頭。仲山甫叫眾人原地等候,他輕手輕腳走到老頭身邊。只見這老頭鶴髮童顏,儀表不俗,全神貫注地釣著魚,有人來到身邊他像沒看見一樣。

仲山甫恭恭敬敬給他請安,他動也沒動。

仲山甫想,既是求賢,就得像周文王當年訪姜子牙那樣,不能擺一點架子。於是,規規矩矩站在一旁,連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驚跑了上鉤的魚兒。

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太陽快落山,看到老頭不想再釣的樣子,仲山甫才小心翼翼地向老頭表明自己的來意,請老人家指個修城的地點。

話音剛落,白鬍子老頭突然站起身來,用釣魚竿在地上畫了幾筆,朝地上放了幾塊石頭,一陣青煙過後,老頭便無影無蹤了。

仲山甫知道遇到了神仙,慌忙對空中拜了幾拜,然後朝地上看,老頭劃的是一條龍,曲曲彎彎,跟檀溪到漢水這一帶相似,那塊石頭就放在龍口上。石頭上還寫了一句話:「要得手,壓龍口。」

樊侯一揣摩,領會了其中的意思。

原來,白鬍子老頭就是姜子牙。他見仲山甫賢明,可多次修城都被一條妖龍興風作浪衝毀了,就下凡來幫助仲山甫。他不是釣魚,是在釣龍,要把這條龍釣走,這兒就能修城了。

本來龍就快上鉤了,不想仲山甫來一說話把它驚跑了。姜子牙釣龍不成,便教給仲山甫一個鎮龍的辦法。

仲山甫按姜子牙指點,在龍口上修了都城。

那塊壓住龍口的石頭,後來變成一座山,仲山甫想到是周公託夢才訪到了神仙,就把這座山叫周公山。

後來,人們又按照姜子牙劃的線路修了一道大堤,叫老龍堤。

為了紀念仲山甫修樊城的功勞,後人在龍口附近給他修座祠堂,就叫樊侯祠。

原創不容易,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識以及傳統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學一點。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小夥千裡尋逃妻,老頭送寶支妙招,只吃菜別喝酒
    #民間故事老頭精神抖擻,給徐晨東西吃,問他:「小夥子,你與我有緣,不如留下來給我幹活,幹滿三年我送你一場大機緣,如何?」徐晨一聽,反正自己無依無靠,與其挨餓受窮,還不如給老頭打工,至少還有口吃的。於是點點頭,答應下來。從此以後,徐晨每天任勞任怨,劈柴燒水,洗衣做飯,苦活累活什麼都幹,一分工錢也沒有。而老頭則悠哉喝著茶,什麼活也不幹。
  • 【求籤問事】雲求籤 | 誠心祈求,有求必應
    求籤是在神佛面前抽籤來佔卜吉兇,求籤是中國的民間習俗,是佔卜的其中一種形式。
  • 民間故事:屠夫暴打欺人鬼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39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話說在古時候,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裡住著一個王姓屠夫。他家祖輩三代都是屠夫,他打小就跟著爹爹學手藝,長大後也成了一名屠夫。
  • 民間故事:「戴戒指」的由來
    老漢問他問他為啥,商人說菸袋叫女人摸過,不再值錢了。原來頭天晚上老漢跟他老伴說,有人願意出高價買他的菸袋,他老伴拿著菸袋左瞧瞧,又看看,不大相信。清豐縣城關王俊玲採錄,該縣馬莊橋鎮老農王玉善,講述的故事說戒指是由男人先帶起來的,過去有個宰相脾氣暴躁,動輒拍案發火,事後又很後悔,想改又改不了。他妻子想個辦法,給他指頭上帶個銅圈提醒他抬手,拍桌子時看見銅圈就要息怒。有些愛發脾氣的人也學他,這樣銅圈慢慢變成了金銀玉石製成的裝飾品。本故事來自於民間口述,且當茶餘飯後樂呵。
  • Shownu劈柴太用力 下一秒斧頭斷了
    (圖/翻攝自推特) MONSTA X近日出演YouTube綜藝《K-飯STAR》,與李英子、金淑一起進行吃播,一群男孩來到農村,為了成功獲得主持人準備的超巨型龍蝦,成員們一一挑戰劈柴,劈得最好的人就可以享用最上等的龍蝦,第一位由隊長Shownu開始,輕而易舉地就把木頭劈成兩半。
  • 民間故事:「擔經挑兒」的由來
    就是三個燒香的老婆兒為起兒,都穿著黑衣裳,包著黑頭巾;一個老婆兒用竹扁擔擔倆花籃,花籃裡一頭盛紙紮的龍,一頭盛紙紮的鳳;另倆老婆兒在旁邊打著竹板,敲著銅鈴念經;擔花籃的老婆兒隨著點走著扭著。擔經挑兒是咋興起來的呢?
  • 我爸說:「老家有個老頭被雷劈死了!」了解之後,結論:該劈!
    今天的故事,來自一位蓮友的分享,故事中的「我」,指的是講述人。這事發生在前幾年,我爸告訴我:「老家有個老頭被雷劈死了!」我很好奇,就多問了幾句,結果我爸細說之後,令我不勝唏噓:「真是天道常存!」被劈死的老頭已經六十多歲了,是個獨生子,他母親很早就逝世了,他父親沒有再娶,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地把他拉扯大。因為就這麼一個孩子,所以他父親從小就十分寵愛他。可能是過分的溺愛,又忽略了德育教育吧,所以,老頭長大後,就成了不折不扣的不孝子。
  • 劉浪丨閒話樊城
    如果說樊城的歷史比襄陽更悠久,發展更曲折,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如果我們的視野從明清時期的樊城鎮擴大到現今的樊城轄區來看,事實的確如此。樊城西北部團山鎮有個鄧城村,距離樊城中心城區大約有六公裡遠。這個今天尚未完全城鎮化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小村子卻是西周至春秋早期古鄧國繁華的都城。
  • 歐陽娜娜劈柴猶如神助攻,自認砍柴和拉琴一樣,網友說:神邏輯
    節目中做的飯都是柴火飯,每次少不了劈柴的工作,彭昱暢就去把大塊的木柴劈成小塊的,還沒動手,站在一旁從來沒有劈過柴的歐陽娜娜,特別驚奇的想去嘗試一下,雖然嘴上說著怕幫倒忙,實際上還沒等彭昱暢講要怎麼砍,歐陽娜娜就手起刀落的砍完了一節木頭,大家都特別驚訝,歐陽娜娜竟然會劈柴,直呼做了很好。沒有劈過的小夥伴們可能覺得沒什麼,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 民間故事:蓮花公主
    竇旭問他,他回答說:「我家相公想請您去一趟。」竇生問:「你家相公是什麼人?」來人說:「就在附近。」竇旭隨他出去。轉過牆角,到了一個地方,只見亭臺樓閣,重重疊疊,接連不斷。兩人曲曲折折地向前走著,竇生感到這千門萬戶,不似人間。又見宮人和女官眾多,來來往往,熙熙攘攘,見褐衣人就問:「竇生請來了嗎?」回答說:「請來了。」一會兒,一位貴官出來迎接,見竇生恭恭敬敬。
  • 怎麼問?
    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書》不云乎?「好問則裕。」孟子論「求放心」,而並稱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問且先於學也。
  • 半夜鬼劈柴
    這時,我的頭被誰抓了一下,嚇得我尖叫一聲。原來是小叔,他也醒了。小叔將被掀開,小聲說:「別怕!」此時,那聲音已接近門口。小叔順手抄了根建房時剩下的鋼條,站在門後。「啪!」「啪!」那聲音仿佛震得滿屋都是。我不敢在床上睡,也拿了極木料,跟在小叔身後。那聲音響到門口了,我的心仿佛提到了喉嚨上。我倆都舉起手中的傢伙,只等那聲音響進來,便一齊打下去。
  • 民間故事:老和尚和人參娃娃
    閒話少說,咱們直接說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別看是佛門弟子,老和尚心眼壞極了,對待小和尚十分刻薄。每天天不亮,老和尚就把小和尚打醒,讓他掃地做飯劈柴洗衣,幹很重的活。稍微有一丁點不合心意,就一頓打罵。
  • 民間鬼故事1則(完結)
    前文講到這裡,點擊閱讀:民間鬼故事1則(上)01隻見女屍直挺挺地豎起在了石棺上方,就和拍電影特技時吊威亞一樣。她的攢珠寶冠脫落在了棺內,滿頭長髮披散開來,竟無風而飛揚,飄飄灑灑飛舞在她的腦後。加上她紅潤如初的面容,輕盈欲飛的體態,看起來絲毫沒有千年女屍的影子,倒好像是飄飄出塵的落落仙子一般。
  • 劈掛單刀
    (指揮刀使用的器械是西洋軍刀)已故武術家林鎮顯演示劈掛單刀(點擊圖片可觀賞視頻)  劈掛單刀是林系洪拳中除指揮刀以外唯一的一套中國單手刀套路,其形成於林祖時代,由林祖宗師在吸收北派武術的刀術後,結合洪拳的身形步法而形成。
  • 民間故事:萬愛千恩,闖關東時期,爺爺和黃皮子的故事|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我爺爺闖關東的時候剛剛結婚,算是去的那批人裡面小的了,但是還有個比他還小的,但也是我爺爺輩的,那時候才十六歲,叫心良。那時候取名字就是這麼簡單,沒啥意思,反過來是良心而已。
  • 樊城之戰徐晃贏關羽的原因是什麼?
    樊城之戰是指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蜀國劉備手下關羽率兵圍攻荊州(今河南新野}和襄陽(今湖北襄樊),史稱樊城之戰。樊城之戰影視劇照那麼,樊城之戰背景是什麼呢?為什麼最後孫權倒戈曹操一起對付關羽有了這樊城之戰的呢?
  • 民間故事:老木匠做手腳,害苦王老漢,最終木匠遭了報應
    民間故事:老木匠做手腳,害苦王老漢,最終木匠食了惡果。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78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而在男嬰的尾骨處,竟有一尺來長的細長小尾巴!而且雙腿黏在一起,不能分開,整體模樣看上去倒像一條鯰魚一般!接生一輩子的邢嬸子啥怪事都碰見過,但這樣的怪胎她還是頭一次遇見。王老漢看見大孫子竟然如此,心裡的滋味別提多難受了。後來這孩子還沒過月,就夭折了。
  • 給大家講一個沒聽過的小故事,分享民間的趣聞
    我小時候聽老人們講了好多民間故事。我給大家講一段小時候聽老人們講的小故事。從前有個小魚村住著老倆口。老頭非常勤勞。天天早出晚歸,辛勤勞作。可是老婆非常貪吃,愛榮華富貴。老頭在家非常受氣。每天從海邊打魚回家先給老婆按摩,這是個狠毒的老婆。在這個小魚村,人們都知道老人家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