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理財方式的認知,你一定要分清楚。
我們都或多或少的都在做理財,而在做理財的時候,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方式,或者說各種各樣的投資品類。
那麼究竟是什麼投資品類呢。
第一:銀行
銀行也是大家接觸最多的理財機構,裡面提供的,也是普通投資者接觸最多的品種,就是存款,理財,基金,信託,黃金以及保險等等。而自有的產品一般指的是存款和理財。
存款會有活期和定期,定期裡面會有上浮類或者大額存單。按照現在的利率來看,大額存單的收益率就是在4%-4.5%左右,這個就是門檻比較高的,以及銀行比較小的才有這種利率的了。
理財的話,就是大家接觸最多的,短期,有固定收益的投資品類,但是隨著資管新規的推出,存款和理財的收益率都在不斷的下行。
當然,還會有代銷的基金,保險,信託以及黃金等等產品。
第二:證券
證券以自己炒股或者炒基金作為投資品類。
而特點就是高風險和高收益並存。
炒股是大家接觸相對多的品類,很多投資者或多或少的都會嘗試過這個投資方面。
有08年,15年的痛苦,同樣也會有最近19,20年的快樂。
不過在散戶和機構投資者而說,散戶目前是最不佔優的,我們都知道散戶都是七輸二平一贏,就是散戶目前的盈利情況不容樂觀。
所以大家開始慢慢的轉向基金的投資了。
第三:房產
房產雖然不是傳統的理財類產品,但是最近炒房的人數其實並不會少。
當年隨便買賣就翻倍的收益率,讓大部分的人都垂涎欲滴。
但是目前的情況下,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讓房產的投資出現不少的變數。
另外,最近交易量大的還是被管控價格的新房以及擁有學位的舊房。
其他的大部分的房子,都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
我家附近的一個房屋中介,我就看到一個極貴的房子,掛了近半年了,都還沒有賣出去。所以在變現問題上面,這個依然是存在一定的需要關注的地方。
那其實三個行業的功能是如何區隔的,我們其實從老百姓的理財方式就可以看的,銀行我們都知道標準業務是存款,貸款,其實存款大多數都是短期為主,它最大的優勢就是變現靈活,所以它相對收益也會偏低,當然,這裡這個理財的第三方理財的這種產品除外了,大家都懂的,證券不用說,主要功能就是高收益這個情況,但是,也就是說,每一個炒股的人只想短時間啊賺最多的錢,但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所以自己一定要判斷自己想追求的是什麼。對於房產而言,就是一個固定資產的投資,一開始的所需要的資金就會比較多,而且變現目前還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因此,還是建議,最好還是在理財,基金方面去選擇,而且要最好一定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