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理財小白路上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踏不出開始的第一步,之所以久久不能開始理財是因為沒找到合適的打開方式。
既然不能戰勝人性的弱點不如來利用一下人性的特點。
收集癖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無數宣稱攢不下錢的人其實缺少的都是一個開始的契機。很多年前集郵、集卡風靡一時,充實了無數人的童年。但很少有人會在吃第一包幹脆面的時候就確定要集齊水滸一百零八將,也很少有人在收到第一封信就擁有集郵本兒。
儘管如此,最後積攢了成箱童年的人依舊大把人。
理財同樣如此,所有的理財的第一步,都是攢錢。
或者可以用個更加知乎的說法:「原始積累」。
或許你會說,自己工資也不高,每月消費不低,攢不下什麼錢。一個月攢幾百、一千有什麼用?
這就說明,你對於攢錢這件事情的認知還是太初級了。
曾經沒有人看好乾脆麵的水滸卡片,一包幹脆面給一張重複率極高的卡片,有什麼用?小孩子能吃幾袋乾脆麵?
結果呢?收集或者說積攢的能力永遠是在過程中誕生的。
當你沒有卡片或者只有幾張卡片時,只能通過瘋狂吃乾脆麵來進行收集。但當你擁有幾十張時,你會發現——交易/投機/展覽/階段性的兌換……
這就到了理財的第二步:理財。
當你擁有原始積累的時候,有太多的方式能讓你的錢做加法,增加更多附加算法,當攢錢不再是機械的添磚加瓦時,資本增長的速度就會瘋狂提高。
理財之前一定要清楚兩個概念,一是通貨膨脹,一是複利。
很不多人不知道,如果錢不生錢,那它們就在偷偷貶值。
也就是說,如果在你擁有一定積累之後,如果還是單純靠吃乾脆麵來集卡,那就是對資源的最大浪費!!!
因為貨幣本身是一種一般等價物,也受市場的供求關係的影響,通貨膨脹指的是貨幣供給過度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現象。我們普通人受到最直接的影響就是20年的2元錢與現在的2元錢購買力截然不同,也就是體感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就好比,乾脆麵廠家是一直在生產卡片的,市面上無論是普通卡還是珍稀卡都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貶值。
複利通俗點講就是讓財富滾雪球,具體指的是積累本金,並使用原始資本不斷投資盈利,哪怕即時的盈利不是很可觀,但是不斷累積最後你得到的回報將會超乎想像,理財要的就是這種複利思維。
通貨膨脹和複利對應著理財的兩個要求,理財第一要務是止損,第二是盈利。
如果只是單純的積攢錢財,在通脹不斷發生的情況下,同樣的貨幣價值購買力會越來越低。直接一點:只有當你的收益率達到了百分之十,你才能跑贏通貨膨脹。 跑贏通脹之後再考慮收益。
這樣理財可以選擇的範圍就確定在了債券類產品和股票類產品。
但是對於理財小白來說,【股票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是實打實的十字箴言。
雖然股票的高收益率十分誘惑,但金融市場風險永遠和收益正相關,所以建議小白先從中低風險的穩健理財開始上手。
還是覺得沒有信心的朋友,可以先上一套專為小白量身定製的理財課了解一些基礎知識。
【基金】
說起基金朋友們可能以為是什麼專業性質很強的金融產品,那我換個說法,支付寶天弘基金的餘額寶,微信的零錢通都是貨幣基金的一種,因其取用靈活、買賣無門檻倍受沒有金融知識和風險厭惡型朋友的喜愛。
曾經支付寶和零錢通的收益率還可以,但是最近已經變成百分之一點幾到百分之二點幾了,雖然可以選擇換產品但是換來換去多百分之零點幾的收益實在是沒必要繼續折騰,不如勇敢一點看一下一些其他基金。
簡單科普一下,基金是一種間接投資,是投資者委託基金公司進行投資的行為。(雖然你在購買基金的時候不一定意識到這一點。)
很多理財新手因為少於了解申購渠道,會選擇在支付寶購買基金,這是常用的場外申購方式之一。
很多新手不會分辨基金的質量和走向趨勢,就會跟著收益率的數值買,哪個高買哪個,這裡就會有一個誤區——我們打開支付寶理財基金業裡面業績排行榜:
看到這一頁,可不要被排行榜、業績等詞語迷惑,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收益率高的大多都是混合型基金,這個不建議新手上來就買,買完發現一買就虧,畢竟基金場上,跟風就容易虧。
支付寶推薦的好基不一定適合你買,買什麼還是要自己判斷。
基金一般分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
這四類基金,風險和收益也依次遞增,貨幣基金就是前文提到的餘額寶之流,可以基本等同現金,流動性好但是收益低,也就起個聊勝於無的作用;債券基金的收益比貨幣的要好一點,但是整體而言還是跑不過通脹,新手可以買幾支練手;混合型基金是貨幣、債券和股票的混合產品,通過這幾種類型的比例來控制收益和風險,但總體而言,混合型基金很考驗人的判斷能力,買跌賣漲是常有的事兒;股票基金風險最大收益也最高,細分為指數型和主動型。主動型考驗購買者對基金經理水平的判斷,指數型是一個網紅基金,大概全由於巴菲特的極力推薦:
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早晚會發現,最好的投資股票方法是購買管理費很低的指數基金。
個人投資者的最佳選擇就是買入一隻低成本的指數基金(低估值),並在一段時間裡持續定期買入(每月定投)。如果你堅持長期持續定期買入指數基金,你可能不會買在最低點,但你同樣也不會買在最高點。
指數基金是跟蹤特定的指數,並按照這個指數成分股的比例買入同樣的股票組合。因為它永遠複製優質指數,所以只要經濟不斷發展,指數就可以不斷上漲。
指數基金怎麼買?可以上微淼學習告訴你:
【債券】
債券是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等為籌集資金而向投資者出具的,並承諾根據指定日期,按規定利率支付利息、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有價證券。
根據定義我們可以看到,投資者購買債券後就和債券發行方形成了一種債務關係,投資者賺的就是約定借款的利息部分。
債券根據發行主體分為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等。
其中風險最低就是國家主體發行的國債,因為有政府信用背書並且沒有利息稅,是很多穩健理財選手的第一選擇,但是風險低意味著收益低。
購買企業債券的收益相對較高一些,即使繳納一定比例的利息稅,最後的收益還是可觀的,但是企業缺乏政府信用的背書,有因經營不善而倒閉的風險,所以在購買時還是還是要調查一下公司的實力和一些基本的財務狀況。
【可轉債】
債券裡面的一個特殊品種——可轉債,單獨拿出來說一下。
可轉債是上市公司發布的債券,名字裡的可轉意味著這個債券可以轉化為股票。
之所以單獨將可轉債拿出來講,是因為可轉債能夠把上文債券的一些優缺點揚長避短,既可以賺的是保底利息也可以賺公司股價上漲的差值,簡而言之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基本特點:風險低、操作容易、潛在收益率高。
可轉債的本質是你把錢借給上市公司,可以賺債券轉化成股票的差價,也可以轉化成股票在股票上漲後賣出獲利。
它的進可攻退可守就體現在這裡,熊市時候你手持債券,可以有保底利息,牛市可以漲幅比肩股票。
而且可轉債的最低購入門檻1000元,不管哪一個特點,真的可以說是對新手十分友好了。
可轉債的購買渠道也很多,場內申購注意事項如下:
類似同花順這類的APP即可申購:
回歸題主問題,對於理財新手來說,最重要的其實不是選什麼產品,而是先踏出第一步,從風險低的產品開始買起,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以及鞏固知識,畢竟知乎名言有曰: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