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害怕風險到從容理財,我是怎麼做到的

2020-12-22 七步知財

每個人對於理財的認知存在極大的不同,例如有的人聽到別人炒股虧了不少錢,把房子都搭進去了,從那以後對股票就一點興趣也沒有。而有的人主動去理財了,但是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跟風去追漲殺跌,結果還是虧了。

不管是聽說理財的,還是嘗試理財的,很多人大多不願意、也不敢去理財,生怕自己存的那點錢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虧損了。對於理財失去信心,歸根到底還是投資者知識儲備和認知並不充足。認為市場風險太大,乾脆就直接不去接觸這類理財產品。所以通常會以保本或者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為主,比如說國債、銀行存款、貨幣基金等等。

當然這對於保守型投資者是最好的理財方式,但有些投資者卻不滿足於這樣的低收益。畢竟貨幣基金從以前的年化收益5%以上,一路降低到現在2%左右,收益微乎其微。總是煩惱自己的收益太低,卻又不肯冒風險。

這其實和打工創業是一樣的道理,有的人去上班,幫老闆打工。基本上沒有什麼風險,工資穩定,所有的風險都是老闆去承受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人的工資並不高,也無法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創業不同,一旦成功能夠獲得巨大的財富。但是創業成功率非常低,對於普通人而言,沒有那麼多資本去冒險,所以甘願打工也不去創業。

甘願把錢閒置著,也不願意去理財,這些都是認知不夠導致的。一個陌生的領域,如果看不清,就會被否定。理財要做的不是一開始就否定,而是去努力了解理財的世界。從害怕風險到從容理財,我是怎麼做到的。

很多人都嘗試過理財,但最後都談虎色變。因為在還是理財小白的時候,就一股腦去布局,把所有錢都投入到市場中。接著就滿心歡喜地等待上漲,期待收穫利潤的那一刻。但市場不會單邊上漲,面臨的是瞬息萬變的波動,一旦出現一次大波動,這類投資者基本上就元氣大傷了。

有條件的投資者可能會去加倉,因為大家都知道在大跌的時候加倉,可以降低投資成本,使得更快扭虧為盈。道理雖然是這樣,但憑什麼加倉就能夠扭虧為盈呢?所以我們要理性地去分析,有什麼理由支持自己去加倉。政策方向如何?市場經濟怎麼樣?行業有沒有什麼風險?投資者的信心如何?自己的投資理財邏輯有沒有發生改變?這些都是能不能加倉的關鍵。

多數人嘗試理財,一開始就失敗,就是因為把所有錢都投入到市場當中。倉位控制和資產配置,是從容理財必修的課程。如果在投資理財上採用分批建倉的方式,面對風險時會更加輕鬆自如。就好比大多數人都比較推崇定投基金,因為定投其實就是分批建倉的方式,從而創造出了比一次性投入更大的優勢。

事實上理財不是賺一次就夠了,也許可以憑運氣賺到錢,但接下來的9次、99次、999次都虧損了呢。所以理財應該是一場持久戰,投資者必須拿出耐心去對待。理財是一個很好的技能,就是因為它對於我們的生活能夠帶來好處,所以大家才會去了解它,並以此去嘗試。

既然打算要理財,就要對自己有信心,那信心從何而來。這就要取決於你學習理財知識和對理財認知的程度,理財市場千變萬化,投資者也要不斷去學習。面對理財風險,也許每一個投資者都會有害怕的時候。但如果不擁抱風險,就永遠沒有機會。不要害怕理財,如果你有信心、有計劃、有能力,那麼所顧慮的都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

相關焦點

  • 理財小白+新手,要怎麼開始理財?
    但當你擁有幾十張時,你會發現——交易/投機/展覽/階段性的兌換…… 這就到了理財的第二步:理財。 當你擁有原始積累的時候,有太多的方式能讓你的錢做加法,增加更多附加算法,當攢錢不再是機械的添磚加瓦時,資本增長的速度就會瘋狂提高。 理財之前一定要清楚兩個概念,一是通貨膨脹,一是複利。
  • 理財裡面較低、極低、低風險是什麼意思,選擇儲蓄理財需注意什麼
    因為風險係數的不同,可能直接影響最後的收益,所以,儘量不要將大量資金全部投入到一個理財產品中,合理的分配,以降低風險,若一個產品出了問題不能保本,還有其他的產品可以作為備用來達到資產的平衡。「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
  • 信銀理財谷凌雲:資產管理機構的最核心風險是什麼?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金融市場波動變大,理財產品淨值波動幅度也增大,甚至部分淨值型產品出現暫時虧損的現象,導致客戶體驗感變差,淨值型產品銷售困難。谷凌雲認為,就行業而言,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意識亟待進一步提升。對於資產管理機構而言,適當性風險將是最核心風險,應加快投資者畫像信息共享平臺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 貨幣基金身為活期理財的求變和風險,簡略下券商活期理財的思路
    昔日的活期王者-貨幣基金曾幾何時活期理財的攪局者餘額寶還在叱吒風雲,寶寶類貨幣基金群雄突起。但是今日不同往日,貨幣基金利率一度觸底1.*%,快速提現的限額更是被限制到了1萬。所以整體貨幣基金還是非常穩健,出現本金損失風險的可能性極小(注意不是沒有)。很多朋友沒概念,那這裡我舉個極端情況下,可能造成本金損失的情況。
  • 招財蛙理財app簡潔設計引理財大師測評好感
    招財蛙擁有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通過產品發行機構綜合實力、產品優勢、過往業績、安全性與收益率平衡等多維度,對市面銷售的理財產品進行嚴格評估,從而篩選出穩健可靠、具備獨特優勢的投資標的。結合招財蛙強大的智能匹配系統,招財蛙APP可根據用戶的資金實力、風險偏好、收益預期等身份標籤,將精選後的投資標的向不同需求的用戶進行智能推送,方便投資者在第一時間接收到量身定製的產品推薦信息,並形成購買決策參考。
  • 理財是怎麼賺錢的
    如何靠投資理財賺錢?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中產家庭越來越多,投資理財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掙了錢,該如何理財,才能讓錢保值增值呢?有幾點供您參考:金融金融產品本公司要想理財,首先就要選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作為投資標的。資金,國債,儲蓄還是股票,你可以根據家庭目前所處的階段來做選擇。在家庭風險承受能力較弱時,可選擇貨幣基金、國債和儲蓄;在家庭風險承受能力較強時,可將部分資金投入股票,股票可帶來高收益,但也有高風險,因此,必須謹慎選擇。
  • 養兒不防老,人到中年該如何做好理財規劃
    人到中年,上有老小有小,就算沒有小,自己未來需要用錢的地方也很多,越是上了年紀越覺得生活中處處繞不開錢。可令人擔憂的是,人到中年職位非但沒有晉升,反而面臨失業的風險,這可怎麼辦?最好的做法當屬在風險沒有來臨之前,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從容應對,那該如何提前準備呢?
  • 理財公司國發創投,國發創投理財平臺 投資網絡理財的方法有哪些
    投資網絡理財經過早期的野蠻式發展後,暴露的問題也讓各界反思。隨著監管部門的介入,跑路等問題得到了大大改善,不過作為投資人,我們還是要知道投資網絡理財的一些方法,才能將潛在風險降到最低。下面就和國發創投一起看看投資網絡理財的方法盤點:方法一:多留意平臺動向和用戶評價大家平時可以多關注,多看看用戶評價,雖然不排除有一些水軍在裡邊,但是也能看到一些真實的用戶體驗。
  • 《周末理財會》——投資電影要注意哪些風險?
    戰狼2、哪吒等影片近年來創造了國產電影數十億票房的記錄,很多投資人也期望能參與其中分得一杯羹,不過,投資電影在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其中也有很多風險存在投資電影要注意哪些風險呢?今天(12月6日)19點19分,深圳財經生活頻道《1919創財經》《周末理財會》我們邀請來自
  • 目前最穩健的理財方式主要有什麼?
    直到現在其實都有不少人是害怕投資風險的,所以即便有了比以前更全面的理財觀,知道理財不只有存款這種方式,他們還是更願意選擇一些相對穩健的理財方式。那麼,目前可以算得上是穩健的理財是怎麼操作的呢?而且銀行機構本身就有著較大的抗風險能力,風控能力和風控系統都很完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投入銀行的資金的安全性。所以,選擇在銀行直接進行理財操作,就是穩健理財的第一步。
  • 5萬元怎麼理財投資?5萬元投資項目都有哪些?
    工薪階層工作一年才能攢5萬元,雖然不多,但是這是一筆能夠抵禦風險的存款,值得點讚。那5萬元怎麼理財收益高?市面上有那麼多理財方式,應該怎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呢?工薪階層應該看看這篇文章,有幫助的。
  • 看視頻學理財|什麼是信託?投資信託有風險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安得財富理財課堂,我是小杜老師。近期啊,經常有一些剛剛接觸信託的投資人過來問我,小杜老師,聽說信託挺好的,收益又高,產品又安全,還是富人專享的理財方式。信託究竟是什麼,真有傳說中那麼好嗎?本期視頻,小杜老師就來給大家講講,什麼是信託,以及信託的風險。
  • 怎麼投資理財賺錢 新手可以來了解一下
    理財是不是你想要的呢?其實現在我們有多餘閒錢的時候,都會選擇理財的,因為理財也是可以賺錢,更是可以保障自己的收益問題。目前怎麼投資理財賺錢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究竟如何賺錢呢?你知道嗎?基金定投:對懶人一族,基金定投是很好的理財手段。
  • 基金理財,讓不同的人完成資金積累
    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那應該怎麼積蓄財富,應該購買什麼理財產品比較好呢?作為一個忙碌的上班族,又如何能讓自己的財富保持一定收益率的同時,又不需要自己實時盯盤或者投入大量資金呢?基金除了具有最正規,最透明,最具有流動性的這些優勢之外,它還是個覆蓋面極廣的理財工具,基金的種類有很多,風險低的有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風險中等的有混合基金,風險高的有股票基金,指數基金,全方位滿足你的需求。從1998年第一隻公募基金髮行至今,時間已經過去了20多年了。
  • 有人說理財是有錢人才考慮的事,難道積蓄不多就不值得理財了嗎?
    所以,儲蓄少的時候,也要開始理財,並不全是為了那一點收益,而是為了培養自己的理財意識,學習理財經驗,為以後更幸福的生活做好的準備。理財的目的,不是為了一夕暴富,而是通過一系列增值保值操作,實現財富價值的最大化。
  • 《我最想要的理財書》:科學理財從轉變觀念做起
    《我最想要的理財書》,作者李南,資深財經傳媒人,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曾擔任湖南衛視《聽我非常道》獨立製片人、主持人;全國著名專業財經電視節目《財富中國》創始人之一,首席主播。該書從理財目標、存款、信用卡、銀行理財產品、基金、股票、房產、留學、購買黃金等諸多方面,構架整個家庭以及普通人的實用理財的脈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指導我們如何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 不會理財的人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看了網上常見的回答,一個基本的前提似乎沒人提起:問問題的人、或者說問題裡提到的「不會理財的人」,是一個怎樣的投資者?他的風險偏好如何?個人和家庭經濟情況怎麼樣?準備長期還是短期投資?投入資金的規模怎麼樣?預期收益率和對虧損的忍受程度如何?
  • 大家的閒錢都怎麼處理?有哪些靠譜的理財方式?
    有網友提問——「大家的閒錢都怎麼處理?有哪些靠譜的理財方式?」,隨著經濟條件的逐步改善,大家當初儲備的應急資金,現在已經有較充裕的靈活度,可以用來做一些理財。那麼,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有哪一些理財項目是適合絕大多數人選擇,同時也是比較安全和靠譜的呢?
  • 防範非法集資,威海環翠樓街道仨社區邀請銀行理財經理說「風險」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崔萌華為增強社區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提升防範非法集資的能力,10月27日上午,環翠樓街道東北村、東南村、大眾社區聯合邀請到建設銀行威海分行金融理財部鄒總經理在社區會議室開展了一次「理財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 新手:我有50萬,應該如何理財?高手:投資理財不能只看資金量
    常常會有人提問,我有多多萬的資金,應該如何理財才最合適?類似的問題答過很多了,重申一下觀點:只看有多少資金量,是無法給出切實的理財建議的。必須參考投資者具體的現金流向、風險偏好,以及資產用途,綜合考量才能做出有理有利的決策。首先,是花了多久攢下的這50萬?一年攢下50萬,跟10年攢下50萬,同樣是50萬,理財建議絕對是完全不同的。其次,是能夠承擔多大的風險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