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養兒防老是社會的主流,也是根深蒂固上千年思想。但如今不想生娃甚至不想結婚的人越來越多,養兒防老越來越難,而如何提前規劃養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人到中年,上有老小有小,就算沒有小,自己未來需要用錢的地方也很多,越是上了年紀越覺得生活中處處繞不開錢。可令人擔憂的是,人到中年職位非但沒有晉升,反而面臨失業的風險,這可怎麼辦?
最好的做法當屬在風險沒有來臨之前,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從容應對,那該如何提前準備呢?要想在錢上做好準備,就要提前做好理財上的規劃。
對於我們大多數家庭而言,理財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居家生活、教育、保險、養老等等。
我下面從以下幾點簡單說:
1、 理財規劃
想要保證有持續的現金流,就要趁早做好投資規劃,其中包括投資、儲蓄、以及消費幾個方面。為了更好的做好投資規劃,首先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記帳習慣和預算,從而有助於更加了解收支情況,更好控制支出。
我們梳理好收支情況後,每月收入到手後留出10%—20%用於強制儲蓄,剩下的用於日常生活開支,如果還有剩餘,則可以用於更高收益的投資。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選擇投資是一定要用閒散資金,不要影響到家庭的日常生活支出,不要借錢投資。投資時我們要選擇自己熟悉的, 然後我們按照風險承受能力進行組合配置,畢竟市場有風險。
2、 固定資產投資
這裡所說的固定資產主要體現在房產上,因為房子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帶來的是安全感,也是人生中的大事。房子不僅有居住的功能還兼具金融功能,可以帶來租金收入和投資收益。所以我們在買入前,需要提前清楚現有的政策、房價走勢、地理位置等等,從而避免草率行事或者衝動消費帶來的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3、 孩子教育
俗話說「孩子是未來的希望」都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出生開始很多家庭就開始投入大量的金錢和物力。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資金投入會越來越大,為了保障孩子良好的學習條件,就需要我們提前做好孩子的教育規劃了。
4、 保險規劃
對於保險的認知,可能還有不少人停留在「保險是騙人的」階段上,主要原因是對保險認知不足,畢竟普通老百姓的我們對保險沒有足夠的、系統的了解和研究。保險的種類比較多包括意外險、重大疾病險、分紅型保險等等;而每一類型險種保障範圍各不相同,條款內容也是比較專業性的。
而我們誰不想擁有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呢?但有一個前提,就是手頭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來滿足晚年的生活所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均壽命不斷延長,如果一個人活得太久必須要有物質條件的保障,否則長壽就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
而保險不僅兼有強制儲蓄功能,還足以可以消除因意外、疾病可能帶來的生活隱患,所以保險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重要性。這裡不同家庭,不同時間階段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選擇合適的險種。
5、 養老規劃
延遲退休計劃一出,或多或少對提前退休產生一些影響,但這也是符合目前社會的發展和需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發展的醫療條件,人們的壽命延長,基本的養老保障似乎不能滿足將來的退休生活,此時人到中年養老規劃越來越重要,所以此時養老規劃越早開始越好,開始的越早,積累的本金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