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40想離職,又怕找不到如意工作:中年人的職場,該如何規劃?

2020-12-23 職心眼兒

40歲,是個尷尬的年紀,我就是其中之一。

昨天因為跟小領導意見不合,生了一肚子悶氣。回到家想跟老公抱怨幾句,結果還沒張嘴,他先吐槽上了:都做好了的PPT,臨下班讓運營經理給改得亂七八糟,還非得今天就要!你說氣不氣!

「那你今天得加班了?」

「我才不管呢!誰讓他不早說,到點下班,有什麼是什麼!」

別看他嘴上說得瀟灑,我十分清楚,他心裡是放不下的:這麼交差,會不會出問題?

畢竟,我們都已經進入了【不敢失業】的年齡了。

「很難找到如意工作」的背後,隱藏的是焦慮

雖說【不敢失業】,但「很難找到如意的工作」的說法,我並不同意。

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是中年人心裡的各種怕:

公司新來的年輕人比我能幹,又該交房貸車貸了,孩子的提高班該交費了,老爸老媽是不是要體檢了……正因為這些怕,才讓我們得出「很難再就業」的結論,不敢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要不,就繼續維持現狀,不改變好了。

但是,很多人的心裡,還有另外一個聲音,叫:我不快樂!

普通員工想有更大的發展,可眼看著應屆生比自己有精力、體力以及寶貴的個人時間。

中層管理頭頂全部門的指標,下屬還各有各的性格,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團隊合作?談何容易!

公司高層每天盯著競爭對手,分析形勢,制定戰略。至於結果如何?只能聽天由命~

沒錯,在這個多變的時代,無論是一線基層員工,還是年薪百萬、千萬的高層,心裡都會有這兩種聲音。於是變得焦慮,陷入了所謂的「中年危機」。

那,該如何安放這看似無解的焦慮呢?

5個認知,助你破局

【認知一】人到40,並不是工作機會少了,而是「低門檻」的工作少了。

應屆生可以0經驗入職,但你不行!不僅沒有經驗不行,把一年的經驗用了十年,也不行。

這才是中年人應聘時的最大阻礙。

要知道,高端人才在什麼時候,都是稀缺資源。因此,找到你的核心競爭力,做深做精,不愁沒有「如意的工作」。

【認知二】職業變動,是必然。

當初覺得非常正確的決定,時過境遷後,往往會發現「我錯了」。

而且,現在覺得不對的東西,還就是當初吸引我們的理由。

比如說,很多同學畢業時,擠破腦袋考公務員,就是因為它穩定輕鬆。然後到了中年,發現自己早已成了「溫水中的青蛙」,原來的穩定變成了毫無競爭力,早早地被時代淘汰。

這時,再不主動改變,還能做些什麼呢?

【認知三】答案不會馬上出現。

當你終於決定要克服恐懼,重新進行職業規劃。卻發現離開熟悉的環境,更加茫然:

到底該如何轉變?我能做什麼?從哪裡開始?到哪裡去?一連串的疑問,讓你無所適從。

記住,現在的你,不是要在現在的工作和一個更好的工作之間做選擇。而是要在已知的未來和更多可能的未來之間做選擇。

雖然改變帶來了很多模糊不清的畫面,但只要一步步探索、發現,你不焦慮的未來會逐漸成型的。

【認知四】讓壓力代替焦慮

走出舒適圈的你,一定會感到壓力。你的生活、工作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也許是更好,也有可能會更糟。無論是哪種,都會伴隨著未知帶來的壓力。

而這種壓力,會逼迫你打起精神,尋找出路。也許是創業,也許是重新找一份工作。

每個人的情況各有不同,很難給出統一的答案。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你一定會在壓力下行動,去探索,嘗試,慢慢地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出路。同時,你的焦慮,也會隨著壓力的出現,跑得無影無蹤了。

【認知五】是先有能力,還是先有機會?

很多中年朋友跟我說,怕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再就業。

其實,誰的能力不是在挑戰面前鍛鍊出來的呢?沒經過實戰的理論,終究只是紙上談兵。

如果連挑戰都沒出現,又何談能力呢?

因此,千萬不要去用現在的能力,去設想未來的挑戰,從而得出自己不適合變動的結論。

總之,職業變動,就像你從現在的路上離開,轉到其他路上的過程。

而這第二條路,起初是不存在的。它需要你一步步探索,慢慢走出來。

具體該怎麼探索呢?

首先,問問自己想要什麼?

嫌工作安逸的,想要實現個人價值;嫌工資低的,想要更高的發展空間……不管怎樣,你要找到促使自己走出來的那個目標。

然後,想想怎麼做能最快捷地踏上實現目標的小路。

你也可以找在那條路上的朋友聊一聊,聽聽他們的經驗想法。

最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一邊嘗試,一邊總結,不斷調整策略。

雖然這個過程,必然會有艱辛、反覆、失敗,但早晚有一天,你會踏上正軌的。

畢竟,解決焦慮的唯一方法,只有行動!

相關焦點

  • 離職之後找不到工作了,該怎麼辦?
    題主莫慌,俗話說,天無絕人之路,離職之後找不到工作,有多方面原因。為了解決題主問題,還要從你的實際情況出發。一、題主職場經歷題主之前從事快消品銷售行業,做過圖書、化妝品,工作內容都是巡店壓貨、活動促銷、匯款。
  • 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又怕自己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我該怎麼辦?
    現在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又怕自己找不到下一份工作。今天,我學妹給我發了一條信息對我說:明年打算辭職?我還奇怪著問:今年剛開始兩個月,你就想到明年辭職的事了? 她說不開心,也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經過了解才得知啊,她是因為感到工作不快樂,也感到不公平,不得不考慮辭職。沒有存款,不敢裸辭工作,但對現在的工作毫無感興趣不開心,無法改變。
  • 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又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怎麼辦?答案來了……
    最近有朋友問我,現在工作的很不開心,想辭職,但又怕自己找不到下一份工作,該怎麼辦?對此我想,身為職場人,有兩種幸福:早晨愛上班,晚上愛回家。而現在,工作已經到了很不開心想離職的程度了,出門想必痛苦萬分,回家也沮喪不已。那麼解決問題就是當務之急了。
  • 為預防40歲找不到工作,給年輕人的忠告,改變從現在開始
    常說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年紀也大了,技能也跟不上時代。如果在40歲失業了,找不到工作了,那麼這是一件非常讓人憂心與迷茫的年齡階段。所以為了避免你在40歲找不到工作感到迷茫,感到憂慮,年輕的時候,你就要為你以後做好準備。
  • 40歲以後的中年人,找不到工作也不想打工,可嘗試4個自由職業
    畢竟,我們都已經進入了【不敢失業】的年齡了 雖說【不敢失業】,但很難找到如意的工作」的說法,我並不同意 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是中年人心裡的各種怕:公司新來的年輕人比我能幹,又該交房貸車貸了,孩子的提高班該交費了,老爸老媽是不是要體檢了…正因為這些怕,才讓我們得出「很難再就業」的結論,不敢邁出改變的一步
  • 40歲文員,無任何技能,被裁後能力受限,找不到工作該如何辦?
    網友提問:公司裡40歲文員,無任何技能,被裁員後受能力和年齡的限制,找不到工作該如何辦?這種例子很常見,隨著新生代的崛起,很多中年人士陷入了職場中年危機,如果沒有技能,沒有學習能力,很容易被取代。他曾為這家用人單位付出多少,我很清楚,可以說為了工作常年午休,虧欠他的家人很多,最終卻落得這個結果。其實,我想說的是這世上本就沒有穩定的工作,所有的穩定都是建立在你的底氣之上,也就是你的本事之上。你越有本事,選擇權也就越多,也就越有底氣。別說員工,即便是老闆,被同行業所淘汰,被時代淘汰,同樣也是連招呼都不會打。
  • 40歲的人如何找工作?(真實路演)
    他在外企,3年合同9月底到期,本該在8月底他就去找人事談續籤的,可能他心存僥倖就沒主動。但到了月中,人事還是通知他了。不續籤原因,各種吧,包括說公司業務下行等等,其實更主要是他跟領導不對付。他適合我這樣的領導風格,其他領導他3年都適應不來。這裡說下,我的管理風格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 人到中年失業找工作,不要怕沒面子,怕的是沒「金子」
    人到中年失業找工作,不要怕沒面子,怕的是沒「金子」一個中年人生活在這個社會裡,有著現在青年人難以想像的壓力。他們有著年邁的父母需要贍養,有尚在讀書、工作的孩子要操心。在生活的城市買一套房,可能身上還壓著重重的房貸。
  • 求職玄學:在職時邀面試電話很多,離職後反而找不到工作了?
    幾乎有過「騎驢找馬」的求職者似乎都會有這麼個體驗:在職的時候好多打電話邀面試的,請假去了也談的很好。為什麼真的離職了,反而找不上合適的工作? 在職的時候和離職的時候的心態完全不同。 在時間感知上,在職和離職就是兩個狀態。在職時,一天8小時工作時間,茶水間帶薪摸魚,衛生間帶薪拉屎,在空閒時偷偷刷新一下簡歷,一天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但是當離職後開始找工作,其實每一天都是煎熬的。
  • 工作壓力大,是大多數人的離職原因嗎?
    沒有生活的壓力,自然不願意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 但是年輕職場人離職率高的原因,真的是因為不願意承受工作壓力嗎? 年輕一代的離職原因都是什麼? 據領英數據顯示:  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隨代際顯著遞減的趨勢。 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而90後驟減到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了辭職。
  • 中年人找工作時,別去試這3個崗位,聰明人都知道避開
    中年人找工作時,別去試這3個崗位,聰明人都知道避開人到了中年,就經常會有一道坎需要跨過去。這道坎,經常被人稱之為中年危機。你跨過去了,就還能往上走,你沒有跨過去,就失去了和別人的競爭能力,面臨著被裁員的危險。
  • 離職之後找不到工作,很迷茫怎麼辦?千萬別自我懷疑,心寬則路寬
    那麼對於這樣的困境,我們究竟該如何走出來呢?作為一名多年HR,我有三點建議給大家。一、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匹配優勢去應聘很多人裸辭後找工作總是不理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做好職業定位。那麼在後續找工作的過程中,就會非常迷茫,到處投簡歷,遇到挫折的概率比較大。我們每個人的職業規劃中,都需要探索到自己的優勢在何處,擅長做什麼,喜歡做什麼,把這些因素綜合考慮以後錨定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向,即職業的定位。只有定位清晰了,找工作的方向才更加清晰。
  • 如果你對工作不滿意想辭職,又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我該怎麼辦?
    有網友問:如果對工作不滿意,想辭職,恐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我該怎麼辦?這門課有兩個問題首先,工作讓你不快樂;第二,恐怕我找不到下一份工作了。這兩個理由都很客觀,這些客觀因素的形成是不幸福的,怕找不到工作,如果我們弄清楚這些原因,我們就不必擔心了。為什麼工作讓你不開心1、工作內容喜歡,不擅長工作不是我喜歡的,我也不擅長,所以我不快樂。
  • 離職交接工作,必須毫無保留?網友:「對不起,我做不到」
    誰知,上司不得不減輕他的工作量,反而增加他的工作量,還美其名曰他的辭職申請還沒有批下來,該做的工作還是在完成的。儘管這樣,張丁還是在認真完成工作後,對自己 以往負責的工作進行了打包備註,準備移交給交手他工作的人。
  • 女員工主動離職,半年找不到工作又重新入職,結果讓人有點蒙
    職場中不乏離職之後又回到原公司的現象,這種現象在職場這個小社會中早已經見怪不怪了,老員工再入職不僅能幫公司節約培訓成本,對老員工自身來說其熟悉工作內容的速度也是比較方便!前段時間,小編看到一位網友的分享,她表示自己一位半年前從公司主動離職的女同事又回來了,但是她回來的原因有點奇葩,結果也讓人有點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又怕自己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拆分為「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和「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兩個部分來看。工作不開心就想辭職?
  • 35歲的中年人失業再找工作,結局令人嘆息……
    辭職對於年輕人來說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中年人不行,所以鐵飯碗才令那麼多人趨之若鶩。很多人都說35歲是一個分水嶺,到了這個年紀的男人傷不起,新工作很難找,肩上壓力大,累死都不敢辭職。開始慢慢找工作。很多公司,一聽年齡就沒下文了,朋友也想明白,不能再找普工一類的工作,但是其他的,要求自己又達不到。總之一兩個月過去了,始終沒找到合適的。朋友的想法 :學門手藝和技術,以免再因無一技之長被嫌棄!他心知肚明這個年齡各方面已不能與20出頭的青年人比!現在在糾結學什麼!學歷大專。
  • 職場5年對工作很厭倦,想跳槽卻屢碰壁,該怎麼辦?
    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在職場打工5年了,對目前的工作很是厭倦,想要跳槽卻屢遭碰壁,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那麼,工作5年了,又真的會對工作感到厭倦嗎?想跳槽卻總找不到好的工作,又該怎麼辦呢?年輕人在職場中,如何才能找到高工資的工作呢?
  • 什麼才是職場中年人,真正的天花板?
    今天這篇文章,正巧說的是職場中年人的天花板,希望我的讀者們無論現在是否遇到職場危機,都可以思考一下,如何突破職場上的一些瓶頸,向前再邁一步。職場中年人這個話題,都已經聊爛了。翻翻網上文章,什麼「我們不招35歲以上的中年人」,什麼「要罵就罵中年人,他們不敢跳槽的」等等,寫得都很對,事實也是如此。
  • 公司四十歲員工裁員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高情商的人都這麼做
    找不到工作怎麼辦?首先在一些大型企業或者在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當中,如果年齡40歲失業的話,是一件非常困難非常尷尬的事情。一些人是人老心不老,他們之前在企業的時候高高在上,習慣了,即便離開這個崗位,也希望能夠找到與之對等的崗位,甚至是比這個崗位還要好的工作。但是這個社會已經變化了,絕對不允許他們再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畢竟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撲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