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糖果
在都市、懸疑、古偶輪番轟炸的暑期檔,小而美的劇作想要在賽道上嶄露頭角,實在不容易。
為了給自己的作品捧捧場,也換個視角重新觀察打量一下自己的表現,演員李諾專門為新劇《縈縈夙語亦難求》開了超前點播,實現了「花自己的錢追自己的劇。」距離該劇殺青已經過去了一年,可隨便打開一集,她還是能被密集的笑點擊中——為劇情笑,為表演笑,也為那些由此從記憶中拉扯出來的幕後故事笑得噴飯。
7月16日,《縈縈夙語亦難求》在優酷視頻、芒果TV上線後,憑藉沙雕、甜寵元素成為了不少觀眾新的下飯神器,被調侃為「沙糖劇」。截至目前,該劇豆瓣評分7.1,熱度和口碑仍在升溫,有直男網友在豆瓣上分享了自己啼笑皆非的「鐵公雞拔毛」追劇經歷,稱讚該劇符合當下的喜劇風格。
《縈縈夙語亦難求》是李諾首次擔綱女一號的作品,對於觀眾的反饋,她在乎但也不固執。大劇扎堆,只要作品能為懂它的那一小部分人帶去快樂,就是值得高興的事。至於網友對自己的評價,她坦然又自信,「如果觀眾批評我的顏值,我會坦然接受,因為大家對美的定義都是不同的,但如果涉及到演技的部分,我會比較在意,因為這是我很重視的,希望能在網友的討論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得認可。」
這個非科班出身的湘妹子,身上永遠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爽利勁兒。
出道早期,她就贏得了在《小別離》中客串的機會,演對手戲的是鄔君梅、黃磊、海清,她也不害怕,隨時隨地打開自己的「小雷達」,捕捉前輩們的技巧和見解。
參加《閃光少女》的選角,導演提問會什麼樂器,她閃著大眼睛說「我爺爺會拉二胡」,逗笑了工作人員,也與劇中櫻仔的不諳世事不謀而合,誤打誤撞,就拿下了角色。再後來,從科幻動作劇《器靈》,古裝武俠劇《拜見宮主大人》,再到這次的甜寵輕喜劇《縈縈夙語亦難求》,她從不給自己設限,「想出演的角色還有好多,想挑戰的題材也有好多。」
李諾在《閃光少女》中拉二胡
就現階段而言,《縈縈夙語亦難求》對於李諾來說最為特別。這是她擔任編劇並領銜主演的第一部作品。
如果要給《縈縈夙語亦難求》貼一個標籤,李諾覺得,「沙雕」應該排在「甜寵」之前。
這部劇太不按常理出牌了。故事主要圍繞天下第一門派千蘊山莊展開,少莊主慕絕塵(郭俊辰飾)看似高冷霸氣,實則傲嬌自戀,天生一顆沙雕戀愛腦,戀愛全憑想像,幻想對方和自己表白,幻想兩人一起穿情侶裝,美夢結束,卻常常因為自己的直男操作把事情搞砸。
千語(李諾飾)則是老莊主收養的棄嬰,機敏聰慧,十年來輔佐慕絕塵,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卻像「社畜」一樣二十四小時被「老闆」壓榨,一言不合就開啟吐槽模式,長期致力於遞上辭呈遠離山莊,瀟灑一生。在逃跑過程中,二人身份不斷轉換,時而是霸總與女秘書的絕美戀情,時而又成為女魔頭和小奶狗的搞笑日常,上演了一系列欲擒故縱、相愛相殺的「互追式」愛情故事。
李諾覺得,千語是劇中最正常也是最不正常的角色。正常主要靠襯託,「因為其他人實在太沙雕了,千語就會顯得更理智聰明一點,也更貼近我們生活一點。」不正常主要來源於身為「社畜」的言不由衷——確定感情之前,慕絕塵算是千語的「老闆」,對於李諾來說,又愛又恨又卑微的複雜情緒,最難把握。
出場戲中,千語和「同事」解釋辭職的原因,嘴角微挑、眼睛彎成月牙,一臉微笑講述慕絕塵吹笛子的絕美畫面,然後迅速變臉吐槽他「不懂音律自比伯牙」的奇葩行為。情緒恢復好,重新一臉微笑表示自己已經習慣了被折磨,轉念又變臉吐槽起自己007全天候待命的悲慘職場生活……李諾把現實生活中「社畜」的狀態詮釋得極為生動,一邊拼命做心理建設,一邊暗地裡暴跳如雷。
兩分鐘的戲,臺詞很密集,這是劇集開篇交代故事背景和人物關係的重要橋段,狀態和氣氛立住了,後續的相愛相殺才具有合理性。更難的是對於情緒的拿捏,要在佯裝吹捧和暴躁吐槽之間實現精準切換。一年過去了,李諾想起這段精分的拍戲經歷仍然覺得「好難」,「你必須先是笑嘻嘻的,然後啪一下變臉了,吐槽完後啪一下,又轉回去,來回變臉,相當於是把一個人表面的狀態和內心的OS要同時表現出來。」
同樣考驗她的還有如何不笑場的問題。對於一個笑點不高且清奇的女演員來說,出演一部以沙雕元素見長的作品,無疑是對自己的歷練。
戲裡戲外,千語、千笑、千苒、千斬組成的「千蘊四絕」,再加上沙雕霸總慕絕塵和深情守護者沈明修,都是絕對的搞笑擔當。李諾透露,飾演慕絕塵的郭俊辰,其實私下是愛喝奶茶的調皮大男生,花絮中,他常常執著於逗笑攝像大哥和所有搭戲的演員;劇中冷笑話擔當沈明修,拍戲時也是花招頻出,在拍攝一段沒有具體臺詞的對手戲時,他一臉深沉地念起《卡路裡》的歌詞,「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麵,火鍋米飯大盤雞,拿走拿走別客氣。」硬著頭皮等待導演喊咔的李諾常常在好奇,「為什麼他們倆就不笑場啊!」
也正是因為幾位演員之間的反差、默契和碰撞,勾勒出了畫風清奇的搞笑天團群像,也讓該劇區別於市面上單攻愛情線的甜寵劇,就像李諾所言,「甜而不膩就是我們最大的看點。」
「生活苦多,看劇吃糖」。
近年來,甜寵劇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消解生活壓力的重要出口。而在女性力量崛起的當下,不少劇集選擇把戲眼放在女主身上,或勵志、或搞笑,女性角色乘風破浪,以期與社會話題產生共振。但《縈縈夙語亦難求》選擇反其道行之,把直男、沙雕、霸道、自戀、萬千寵愛等亮眼標籤都集中在男主身上,「追妻之旅」是全劇的主動脈。
李諾不執著於要當王冠上最亮眼的那顆珠子。在她看來,與「追妻記」相對的是「馴夫記」,前者的敘事可能是烈火猛攻,後者更需要潤物細無聲,「千語其實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拒絕』,讓對方性格有一個轉變,因為劇中很多門派早已對慕絕塵心懷不滿,而且因為身世不明,她心裡始終是有顧慮的。」
在這樣的底色之下,李諾把千語和慕絕塵的關係比作捧哏和逗哏,她認為,千語雖然也會抖包袱,但更多時候是在為對方打配合,以此形成cp之間的「冷暖」關係,有強有弱,有冷有暖,節奏才會有起有落,雙方之間才會產生化學反應,觀眾也不會產生疲勞。
CP始於顏值,忠於默契。在不少對手戲的表演中,都可以清晰看出李諾「打配合」的用意。慕絕塵冷麵傲嬌時,她眼神無辜,像是無害的小白兔;對方沙雕送驚喜時,她就切換到毒舌吐槽模式,代替觀眾發送「實時彈幕」。當對方開始深情追妻時,她又成為了不可一世的御姐,始終保持一靜一動的人物關係,成就角色之間的對照感和反差感。
在最經典的「打雪仗」橋段中,李諾先後切換了五種情緒——誤以為對方被殺後的傷心欲絕,失而復得的慶幸,得知被捉弄的氣憤,重歸於好後的可愛嬌俏,最後在打雪仗過程中,因為對方的直男行為被打倒在雪地裡,重新扛起了暴躁吐槽的大旗。在這個過程中,女主的機敏、深情和嘴硬,以及男主的腹黑、專情和沙雕,都被詮釋得恰到好處。
劇情兼顧浪漫和搞笑,拍攝過程卻苦不堪言。李諾記得,拍攝期正值橫店最熱的階段,一層一層古裝穿起來,熱得「不堪回首」。拍攝用到的雪花是一種化學物品,和汗水混在一起粘在皮膚上,就會「一坨一坨變紅」。在害怕砸到對方,但又要營造唯美浪漫以及搞笑沙雕的複雜氣氛裡,完成了那段在短視頻平臺刷屏的經典橋段。
近年來,甜寵劇已成井噴之態,僅今年上半年,就有包括《傳聞中的陳芊芊》《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奈何boss又如何》等近二十部劇集先後上線。在不斷上演的熱度競賽中,甜寵劇小花或清新甜美、或高冷霸氣、或自帶喜感,百花齊放,但也面臨著同質化的困境。能否被看到、被認可,未來走出甜寵劇賽道,在更為廣闊的題材和不同熒幕中站穩腳跟,是擺在包括李諾在內的一眾甜寵劇小花面前的難題。
當被問到自己最大的優勢是什麼的時候,李諾才亮出「殺手鐧」,「我會寫劇本呀。」《傳聞中的陳芊芊》的劇情在現實中重現,李諾作為《縈縈夙語亦難求》的編劇之一,果真「穿越」到了自己架構的虛擬世界中,和筆下的人物完成了重逢。談至此處,也才明白了為什麼採訪中她對於《縈縈夙語亦難求》中的群像刻畫、男女主之間功能分配等問題,都有著精準的理解。
但是相比演員的標籤,對於李諾來說,編劇這個身份更加不為人所知。她透露,最早是因為參演一部戲,由於拍攝過程中劇本改動比較大,導演經常會和演員在現場商量劇情走向和細節設定,她點子多,試探性地問導演「這樣寫會不會好一定」,卻意外受到肯定,「我一下就從他那兒得到了鼓勵和認可,然後就開始多了解編劇方面的事情。」
截至目前,她參與了《縈縈夙語亦難求》《全世界都不如你》兩部劇的編劇工作,在與前輩們的交流合作以及文本創作過程中,反覆體會著「痛並快樂著」的雙重感受,「搞文字工作經常是在逼自己,你要看很多書很多影視劇,不斷吸收新的知識,要善於從身邊人身邊事中發掘靈感,寫作的過程也經常會卡住,非常絕望,但是一個契機讓你跳出來了,就覺得樂在其中,不自覺又想繼續。」
擔任編劇的經歷也在反哺她的演藝之路。
當一位演員對於故事框架、人物關係、邏輯走向都有了自己的見解,再挑選劇本時,眼光也能更獨到。「比如這次的《縈縈夙語亦難求》,和之前的《拜見宮主大人》,還沒播出的《全世界都不如你》,雖然都有甜寵的元素,但角色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別,腹黑的小侍女、未經世事的公主,高冷的學霸和跳脫的運動員,完全不同,給我的表演空間也不同。」李諾坦言,編劇思維將成為她作為演員的「競爭力和長板。」
但她並不想誇大編劇的身份。一方面是覺得這條路「道阻且長」,還有很多要學習提高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想保護好演員的敏銳和現場感。
「我覺得一定要分得清楚這兩個身份,作為編劇,你完成的是首次創作,更多是從文字角度。作為演員,要做的是二次創作,必須拋開編劇的身份,站在不同角度來進行發揮。」李諾認為,編劇在文本上對於劇情的把控,和演員在現場碰撞出的火花,對於她來說同樣重要。
她笑稱,演員依然是今後的「主業」,因為她還有很多沒完成的夢想,職場劇、懸疑劇都還沒有涉獵過,她還想演一個爽感十足的大女主劇,像自己喜歡的演員孫儷那樣,在不同的故事裡乘風破浪,一路逆襲。
她身上也確實有不少好演員的潛質。
湘妹子開朗直率,毫無偶像包袱的性格也讓她在不少需要「扮醜」的戲份中自帶喜感,顯得自在可愛。在並不完全平順的演藝之路上,她有讓自己保持鈍感的方法,不固執於遺憾和錯過,「機會來了就努力抓住,機會沒來就看看書、彈彈琴,不斷充實自己」。
不拍戲的日子裡,她給自己列了一個「這輩子要做的100件事」,比如跑步、跳傘,今年要賺多少錢,給爸媽買什麼禮物。目前為止最刺激的是嘗試了笨豬跳傘,把生命交到別人手上完成一次成功著陸之後,「突然覺得心情豁然開朗,再難的事情都會過去。」
李諾學習潛水
最讓公眾人物糾結的「外界的聲音」,在她這裡也不是太大的事情,「我是一個很堅持的人,如果你能說服我,我就會改正,但如果沒有足夠的理由說服我,即使很多人反對,我也是不撞南牆不死心的那種。」
至於那些來來去去的粉絲朋友們,她也不想苛求別人,「唯粉多難啊,爬牆太容易啦。粉絲可能會成為你的一個保護傘,但演員與粉絲之間更多是一種互相成長、互相成就的關係,只有自己有了更多過硬的作品積累,立住了,才會有更多人看到你、喜歡你。這才是演員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