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拾光樹下
圖 | 來源網絡
《三十而已》開啟超前點播,已經大結局了。
鍾曉芹重新牽手陳嶼,這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陳嶼剛開始出現時,並不討喜,他喜歡打嘴仗,一句話能噎死人,還掌控著妻子的工資,對魚比對老婆還有耐心,就這樣一步步惹起了眾怒。
當鍾曉芹終於如觀眾所願,和陳嶼離婚,並且身邊出現了新的追求者,前夫陳嶼這時來了360度的大轉變,他變得會吃醋、會獻殷勤,開始重新追妻,很多網友調侃只會養魚的陳嶼「鹹魚翻身」了。
大結局中,鍾曉芹化身水中的美人魚,對熱愛養魚的陳嶼告白,兩個人甜蜜複合。
鍾曉芹和陳嶼兩個人因相親而結合,因為磕磕碰碰而分手,兩個人最終能複合,除了因為有愛情基礎,還因為兩個人為彼此所做的改變,婚姻看似簡單,但它隱藏的這4個真相,看懂了,婚姻才能維持得長久。
《三十而已》中鍾曉芹和陳嶼兩個人吵架時,顧佳就跟陳嶼說:
夫妻之間八成都是平淡日子,只有兩成是大起大落,這兩成要是走好了,就能抵消前面八成的不如意,要是走不好,感情真的很難挽回了。
對於婚姻,顧佳作為過來人看得更通透,兩夫妻在一起,不可能一直如熱戀時轟轟烈烈,而是柴米油鹽的日子居多。
柴米油鹽的日子很平淡,就像一杯白開水,雖然沒有顏色和味道,喝久了也會感覺太淡,這杯白開水能否一直喝下去,則由另外兩成「不平淡」的日子決定。
很多網友問,陳嶼這樣的人,鍾曉芹為什麼要和他結婚?
從兩個人的回憶來看,他們是有過甜蜜時光的,但漸漸地,日子變得平淡,還伴隨著吵吵鬧鬧:陳嶼的魚因為丈母娘的失誤死掉,門鎖總打不開……這些就是顧佳所說的八成「平淡」的日子,雖不如意,但是能夠忍受。
鍾曉芹三十歲生日那天,因為定餐廳和工作的雙重壓力,加上為陳嶼的弟弟陳旭辦事遇上大雨而淋成了落湯雞,打出去的電話陳嶼沒有接到,回家之後門打不開,自己養的貓也丟了,於是,兩人大吵一架,約定第二天離婚,這就是那「兩成的大起大落」。
很多婚姻都是如此,等攢夠了失望,就轉身離開,如果出現一個「希望」,那所有的失望都可以抹掉。
劇中,鍾曉芹在得知自己意外懷孕之後,一直猶豫要不要把這個消息告訴陳嶼,但是信息反覆編輯了幾次,都沒有發送出去,這時,她有一段內心獨白:
我們從猩猩進化成人,最大的突破行為就是溝通,但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退化了呢?
鍾曉芹和陳嶼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溝通,兩個人都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裡,就這樣,一個不說,一個不懂,結果就是夫妻兩人漸行漸遠。
一個喜歡養魚,一個喜歡養貓,《三十而已》的編劇就很巧妙地用兩個人截然不同的愛好暗示了陳嶼和鍾曉芹兩個人的南轅北轍。
一段婚姻,可能存在不同的問題,只要有愛存在,溝通就可以解決大多數的問題,它是解決婚姻問題的第一把鑰匙,也是最重要的鑰匙之一。
從鍾曉芹懷孕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兩個人的不溝通造成了多大的誤會:
在得知自己懷孕之後,鍾曉芹是想留下孩子的,但是她沒有跟陳嶼表明自己的意願,而是賭氣和陳嶼去醫院打掉孩子,因為捨不得,中途藉口公司有事而跑掉。
而陳嶼呢,對於突然到來的孩子,他一開始是牴觸的,那麼,他從什麼時候開始轉變這個想法的呢?在和鍾曉芹溝通之後。
鍾曉芹想要留下孩子又不敢跟陳嶼說,而是把陳嶼叫到顧佳的家裡一起吃飯,暗示要留下孩子,兩人回家之後,鍾曉芹終於對陳嶼說出自己要留下孩子的想法。
而陳嶼也因為原生家庭的創傷,表示怕自己不能當一個好爸爸,鍾曉芹則表示,相信陳嶼跟他爸爸不一樣,他會是一個好爸爸。
這時的陳嶼已經決心留下孩子,於是,他趁鍾曉芹睡著時悄悄地起床量尺寸,打算把魚缸換成嬰兒床。
所以,只要願意溝通,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
好的婚姻,需要彼此依賴,平等相愛。
離婚之後,鍾曉芹坐計程車遇到危險,第一個想到的人是陳嶼。
這時,曉芹媽媽一語道破了原因:
你現在遇到難事的時候,是不是第一時間就想著給陳嶼打電話,這就是信任。
除了信任,其實還有無形的依賴,正如曉芹媽媽所說,不管遇到好事還是壞事,都會第一時間跟對方分享,就是因為依賴和習慣,這是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也正是這次的求救電話,打開了兩人複合的第一步。
陳嶼和鍾曉芹也是有愛情基礎的,只是陳嶼不懂溝通和表達,個性冷靜,對妻子缺少浪漫和對妻子的噓寒問暖,但很多事情都是用行動在默默付出,鍾曉芹回家亂放鞋子、亂丟紙巾,他都跟在後面默默收拾。
離婚之後,他對弟弟陳旭說:「在我心裡,鍾曉芹還是我媳婦。」
不是不愛,而是不懂當面把愛說出來。
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能否堅持到最後,需要兩個人各自削去自己的個性和缺點,然後湊合在一起。
鍾曉芹和陳嶼的婚姻出現問題,顯然不是一個人的錯誤,而是兩個人的不妥協。
離婚前,陳嶼個性冷靜,婚姻對於他而言就是一個避風港,夫妻兩個人就像合租的租客,彼此互不打擾,所以他不願意開車去接喝醉的鐘曉芹,也總是嘲笑鍾曉芹未成年、沒有自理能力、沒有腦子……
但他不愛鍾曉芹嗎?顯然不是的,但他也不願意為了鍾曉芹放下所謂的面子,喜歡打嘴仗,把自己的妻子當作對手,只會一味地指責,他仍然把自己作為「1」個獨立的個體,不肯妥協,所以鍾曉芹選擇了離開。
鍾曉芹的不妥協在於,她始終不肯長大,過分地依賴父母和陳嶼,用過的紙隨意丟、鞋子亂放、門鎖打不開,沒想過自己想辦法解決。
所有的不妥協,日積月累之下,矛盾就會加深,婚姻差不多就走到了盡頭。
婚姻就是一場修行,它需要兩個人共同磨合,能夠攜手共度到最後的夫妻,沒有一對是不經歷風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