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航空公司恢復熱食供應 疫情防控下看雲端美食有哪些新變化?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央視

原標題:多家航空公司恢復熱食供應 疫情防控下看「雲端美食」有哪些新變化?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國內航班數量持續增加。以東航為例,進入8月以來,東航國內航班量日均突破2400班,已恢復至正常水平的95%以上。航班數量持續增加的同時,多家航空公司陸續恢復國內航線的機上熱食供應。

16日開始,東航全面恢復除新疆、大連地區以外國內航線航班的熱食供應。上海東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虹橋運營總監顧傑介紹:8月16日熱餐全面恢復後,對於實際飛行時間超過90分鐘的國內航班,東航會在早、中、晚正餐時段為全艙位旅客供應熱餐;另外廈門—上海、長沙—上海兩條航線的公務艙也會在晚上20點30分之前供應熱點餐。

顧傑說,這些上線的「雲端美食」中,頭等艙和公務艙的旅客可以品味龍井蝦仁、排骨年糕、蟹粉獅子頭等各地特色菜品。經濟艙旅客將再次品嘗到鹹菜肉絲素雞面、油豆腐燒肉飯、腊味雙拼飯等「家常味道」。出於安全考慮,東航對40%的熱食品種作出調整,並暫停了進口海鮮製品的採購。而在餐食生產過程中,不僅嚴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員工的健康檢查和體溫測量,同時暫停採購使用進口的冷凍海鮮原輔料,採用牛肉、豬肉等對相關餐食菜品進行改良,在保證餐食安全衛生質量的同時,提升餐食的口味。

從7月25日開始,廈航也將全面恢復國內航線和國內始發國際航線去程的熱食供應。廈門航空配餐部總經理江曉鷗向記者介紹:餐食包括了米飯、糕點、水果,這些跟疫情之前是一樣的,同時,還新推出了「腊味飯」。飲料方面,目前主要是提供礦泉水,其他的飲料還要根據情況再進一步地恢復。江曉鷗表示,根據民航局的規定,航線分為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如果航線在民航局的評估裡面是中風險和高風險,那麼航班保持在疫情期間簡便的餐食的供應;如果評估是低風險的話,就會提供正常的熱食供應。出行的時候,也提醒乘客還是要繼續做好個人的防護,包括手部的消毒這些,機上餐食裡面,也專門配備了可以具備消毒作用的溼紙巾,便於旅客在旅行途中做好防護。

目前,國航、南航等其他航空公司也都在陸續恢復熱食供應。恢復熱食供應後,多家航空公司都對提供的餐食種類進行了調整,更大限度地滿足旅客個性化需求,用美味降低旅客對餐食的浪費。

東航安徽分公司客艙部乘務長張夢瓊介紹,東航自5月3日起推出「溢彩」系列餐食,餐食的款式及口感有大幅度的提升。之前的乾貨替換為自製的精品糕點,旅客可根據需要選擇在機上食用或下機後食用。對於機上未全部食用的餐食也可直接將餐盒或者紙拎袋作為打包用具攜帶下機,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浪費。

除了提供更可口更精美的餐食,東航還通過更精細化配餐、乘務員口頭提示等措施,攜手旅客一起踐行「光碟行動」,對「餐飲浪費」說「不」。

張夢瓊介紹,東航食品通過信息化建設,以自有ERP系統隨時更新航班信息,精確計算航班人數及用餐數量,通過科技手段嚴格把控餐食份數,以避免出現浪費餐食的現象。在抵達之後,我們也將食用不了的熱食進行分類處理,這些餐食是無法回收使用的。(總臺央廣記者 劉會民 郭淼 王利)

相關焦點

  • 多家航空公司陸續恢復機上熱食供應
    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後,多家航空公司已恢復機上熱食供應。8月3日,經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已有包括吉祥航空、東航、南航、國航、廈航、海航等在內的多家航企先後恢復了機上熱食供應。據中國民航局官網披露,自2月以來,民航全行業旅客運輸同比增速逐月回升。
  • 7月10日起,廈航恢復正餐熱食供應,上海航線還有腊味煲仔飯!
    7月10日起,廈航將在自主配餐的國內(除北京大興航線外)及部分境外航線恢復正餐熱食供應,同時逐步恢復低風險航班的機上毛毯和寬體機的耳機配備,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重新啟動空中餐飲服務
  • 航空公司紛紛恢復機上熱食供應,哪家的餐食是你的菜?
    機上正餐熱食回來了。根據民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6月18日發布的《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第五版)》,低風險航班提供正常餐食服務,可提供熱食,不提供冷菜、冷葷及食用冰款。近日,多家航空公司陸續恢復機上熱食供應。
  • 多家航司飛機上恢復供應「熱乎飯」
    進入8月,隨著東方航空和國航、深航分批恢復國內航班機上熱食,到8月中旬,國內大多數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班將完全恢復熱食供應。  東航推出超500種航空餐食菜品  進入8月以來,東航國內航班量日均突破2400班,已恢復至正常水平的95%以上,並同步推出「隨心飛2.0」——「早晚隨心飛」航空產品。
  • 首都航空恢復熱食供應,健康輕食產品助力光碟行動
    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18日消息: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社會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正常,特別是暑運期間,旅客出行需求明顯提升,航班恢復形勢持續向好。為適應國內市場,提升旅客乘機體驗,根據民航局機上服務相關要求,海航集團旗下首都航空分階段、分基地、分航線逐步調整餐食配備標準,目前已恢復機上正餐熱食供應,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機上餐食預定服務。  1月29日起,首都航空機上暫停報紙、毛毯、冰塊等客艙供應,用一次性溼巾代替小毛巾,用一次性餐具代替公務艙不鏽鋼餐具,降低旅客交叉感染的風險,有效防範疫情經航空途徑傳播。
  • 深航恢復機上熱食 雙拼飯暖心回歸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發清 通訊員 李瑞敦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7月15日起,深航在深圳、無錫、廣州出港實際飛行2小時(含)以上航班恢復熱食供應,同時恢復空客A330寬體機耳機配備,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為暑期出行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乘機體驗
  • 國航恢復機上熱食,經濟艙餐食全面提升!
    圖:經濟艙經典熱食(圖:劉申)   民航資源網2020年7月30日消息: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在全面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國航將於8月1日起分批次恢復航班餐食配備標準
  • 「絕地」五策 | 從航空公司視角「透視」中國民航業新冠疫情救助...
    差旅習慣變化可能引起中長期旅客出行總量下降由於海外疫情蔓延,國際出行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將繼續處於限制狀態,國際出行需求長期處於低位;國內出行由於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影響,出行手續較為繁瑣、目的地政策多變,政府和企業很多已廣泛採用並認可遠程辦公系統,用視頻和電話會議代替出差,這一趨勢大概率會持續成為新常態,國內長途旅行需求恢復將較為緩慢,預計中長期總體航空出行需求將出現階段性下降
  • 北京國貿大酒店攜手新加坡航空公司推出「雲端新味」新加坡品鑑菜單
    我們相信,這次身處京城之巔的用餐體驗,與正宗的新加坡美食會讓更多的客人暢想在不久的將來,啟程新加坡」,北京國貿大酒店總經理魏利麟先生表示。  「新航集團的航班數量因新冠疫情影響而銳減,在此期間,我們推出一些獨特的全新活動,與客人保持互動。幾個月前,新航在新加坡推出了『A380餐廳@樟宜』-空中巴士A380機艙內專屬用餐體驗,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熱捧並廣受好評,為此,我們深受鼓舞。
  • 今日數據精選:2020年冷與熱:43家航空公司破產,疫情下億萬富豪人數...
    10月9日數據精選新冠疫情重挫航空業,2020年迄今已有43家航空公司破產據《聯合早報》8日報導,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統計數據顯示,由於新冠疫情引發的航空旅行需求暴跌,今年迄今為止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空公司破產,接近2019年全年的46家,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公司破產。
  • 線上線下消費升溫 文旅活動邁上「雲端」——端午假期透視我國經濟...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題:線上線下消費升溫 文旅活動邁上「雲端」——端午假期透視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新華社記者吃粽子、掛香囊、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文化傳承。與此同時,時令商品消費強勁、民俗節慶活動邁上「雲端」,傳統節日展現出時代的新特點。
  • 窮遊網周彤:疫情常態化下的旅遊結構變化和難點
    各界精英匯聚,大會圍繞「新賦能、新連結、新思路」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文旅產業發展新方向。窮遊網聯合創始人周彤在談到疫情常態化下的旅遊結構變化和難點時表示,今年的新冠疫情給旅遊業帶來了很大挑戰,打破了此前連續近10年的行業增長。
  • 常麗虹督導檢查疫情防控和市場供應情況
    常麗虹督導檢查疫情防控和市場供應情況 2021-01-15 1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航局:已累計向中外航空公司發出熔斷指令140次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截止到12月20日,民航局已經累計向中外航空公司發出熔斷指令140次,其中國內航空公司54次,國外航空公司86次,取消國際客運航班272班,有效防止了疫情境外輸入。」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12月22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作出如上表述。
  • 花都全區62家藥店恢復供應
    受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部分與疫情防控相關的醫療用品成為熱銷貨品,戴口罩已經成了市民出行的標配,因此口罩等防疫物資需求極大,許多城市都面臨「一罩難求」的緊急情況,花都也不例外。為了抗擊疫情,花都的口罩生產企業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產,緩解口罩供應壓力。花都區委區政府主動作為,通過社會各種渠道多方籌措,調運口罩投放市場滿足花都市民的需求。目前,花都區62家藥店恢復口罩供應 ,每人限購5個。
  • 革新熱食保障技術 熱食供應讓高原官兵暖胃更暖心
    12月中旬,新疆軍區某邊防連中士盛波和戰友們在高原巡邏途中吃上熱食午飯,幸福感油然而生。針對高原邊防一線部隊熱食供應難題,軍委有關部門指導一線部隊採取補充單兵自熱食品、配備高原保溫器材、革新熱食保障技術等多種方式,保障高原官兵熱食持續供應。
  • 重大疫情防控的國外治理經驗與啟示
    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全國人民協同作戰,疫情防控工作在短期內取得重大進展。但不可否認,當前仍然存在公共衛生法律體系不健全、疫情預警機制不完善、科技在疫情防控中運用不充分等問題,影響了我國疫情防控工作能力的提升。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突破國界在全球範圍內傳播,國際社會密切關注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的研究與實踐。
  • 當前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有哪些進展?——在武漢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
    新華社武漢3月31日電 題:當前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有哪些進展?進入3月以來,每天都有100到150例重症患者轉為輕症患者。  除3月24日報告1例確診病例以外,湖北和武漢已經多日呈現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零新增」的良好態勢,但「零新增」不等於零風險。隨著湖北武漢解除通道管控、復工復產復學、公共運輸恢復、人員流動增加,仍然存在出現零星散發病例甚至聚集性疫情的可能和隱患。  「境外疫情快速蔓延,給我國疫情防控帶來很大壓力。」
  • 李克強在考察口罩等醫療防控物資生產供應保障情況時強調 多措並舉...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和市長陳吉寧陪同下,到北京海澱考察醫療防控物資生產供應保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