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發展炮射飛彈,俄羅斯有難言之隱,現實版矬子裡面拔將軍
堅持發展炮射飛彈,俄羅斯有難言之隱,現實版的矬子裡面拔將軍在坦克發展的百年歷史中,反坦克飛彈是伴隨著坦克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如今,我們常見的主戰坦克已經不再裝備反坦克飛彈,反坦克飛彈已經成為獨立的作戰單元,在一些戰場上,甚至成為反坦克的主力軍。
但在實戰中,外掛反坦克飛彈的坦克,不僅外觀怪異,實戰中反坦克飛彈掛架很容易被破壞。最後,人們想到了用坦克炮發射反坦克飛彈的辦法,這也是炮射飛彈的起源。在炮射飛彈領域,起初並不是蘇聯一家獨大,美國的謝裡登空降坦克,就是典型的炮射飛彈坦克。為了能夠發射橡筋反坦克飛彈,"謝裡登 "特意裝備了一門152毫米短管炮。這種火炮在參數上甚至還不如二戰時期的坦克炮,但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發射炮射飛彈。
就在不久前,俄羅斯推出了9K112 "眼鏡蛇 "的升級版--9M119 "測繪"。與老式的炮射飛彈相比,"測繪 "炮射飛彈的破甲深度可以達到600毫米! 未來的升級型號,破甲深度可以達到900毫米! 而此時,西方的坦克穿甲彈,對鋼鐵裝甲的穿甲深度,也達到了900毫米左右。考慮到炮射飛彈的研製成本,以及研製周期,俄羅斯顯然走了不少彎路。
第一是俄羅斯坦克穿甲彈性能不佳。與西方坦克穿甲彈不同,俄羅斯坦克穿甲彈的深度始終不夠,2020年初,俄羅斯媒體報導稱,俄軍計劃採購2000枚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這些穿甲彈單發售價2500元,甚至還不如一些手機貴。之所以這麼便宜,是因為俄羅斯坦克穿甲彈的性能實在一般。目前俄軍部隊使用的3BM42穿甲彈的穿甲深度實際上只有450毫米。而新型穿甲彈雖然彈芯較長,但穿甲深度只有600毫米上下。與炮射飛彈相比,實在是作用不大。其次,俄羅斯的坦克火控系統不如西方。這一點估計很多人都不清楚,其實坦克火控系統的發展,一直是俄羅斯的短板。無論是T-90還是T-72改進型,俄羅斯都是在吃蘇聯老式火控系統的虧。
另外,蘇俄坦克火控系統之所以差,根本原因在不重視。因為在蘇聯人看來,坦克是以數量取勝,而不是以質量取勝,所以蘇俄坦克的火炮精度普遍偏低。因此這就需要炮射飛彈來彌補。
綜上所述,俄羅斯發展炮射飛彈,更多的是無奈之舉,是為了拉攏跑腿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