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斐迪南:曾經世界最強反坦克炮,如今被飛彈取代

2020-12-24 騰訊網

國產PTZ-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滑膛炮,一度是世界最強大的反坦克武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地球上沒有任何一種主戰坦克能經受得起這種大威力反坦克炮的轟擊。

該炮已經全部退役。目前,遠程制導炮彈、末敏彈等新型彈藥,輪式突擊炮、武裝直升機、重型反坦克飛彈等一大批作戰能力更強的新型武器已經承託起中國北方地區的反坦克重任,一代名炮89式自行反坦克炮可以安心退出歷史舞臺了。

這個角度能看出120毫米炮彈體積的巨大,單兵手動裝填還是比較費勁的。這個炮曾經是世界上最強悍的高膛壓反坦克滑膛炮,國產的120毫米長杆尾翼穩定穿甲彈也曾經是世界上最有威力的穿甲彈。該炮的唯一缺點是後坐力巨大,不太適合安裝在坦克上。由於集團軍和作戰旅有了紅箭10等更多新型反坦克武器,目前該炮已開始迅速退出現役。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軍隊面臨北方蘇聯裝甲部隊的巨大壓力,當時蘇聯軍隊普遍開始換裝T-72/T-64和T-80等新型主戰坦克,而解放軍反坦克火力以56式85毫米加農炮和73式100毫米滑膛炮為主,均為牽引式,早已落後時代,機動作戰能力不強。73式100毫米滑膛炮屬於50年代的火炮技術,只能洞穿T-62坦克的裝甲。

解放軍急需一種機動能力強,威力更大,直射射程更遠的重型反坦克火器,配備給剛剛組建的集團軍炮兵旅,作為軍屬的反坦克預備隊。

由於原來為二代主戰坦克配套研製的120毫米大口徑滑膛炮一度因為沒有坦克可裝備而面臨下馬。1986年軍隊決定採用國產120毫米滑膛炮和83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底盤相結合,研製一種大口逕自行反坦克炮,作為我軍90年代的主力反坦克武器。因為都採用成熟技術,火炮研製非常順利,1987年定型。

89式自行反坦克炮陸續裝備北方的集團軍炮兵旅,每個炮兵旅裝備18門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這幾個反坦克營是當時世界上最有威力的反坦克分隊,因為89式自行反坦克炮擁有兩個獨門必殺技,作戰性能遠超當時各國最好的主戰坦克。一是射速快,該炮從發現目標到完成射擊的時間不超過12秒,採用人工取彈,定點自動供彈的半自動裝彈機,最大供彈速度14發/分鐘,能夠完成3發/18秒、5發/30秒的急促射,一分鐘內的爆發射速可達10發以上,可在三分鐘內向三千米外噴射30發穿甲彈。理想情況下,一門埋伏在具有偽裝的預設陣地裡,只露出炮口的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可以在1分鐘內秒殺一個俄國T72坦克連。如果18門炮的反坦克營使用預設陣地,那麼在三分鐘內可向目標發射近500發穿甲彈,足以癱瘓一個坦克團的進攻。

第二個必殺技是穿甲能力,89式反坦克炮採用高膛壓火炮技術,藥室容積幾乎超過西方同口徑坦克炮的三分之一,擁有極大的炮口動能,使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對150毫米/68度均質甲板的有效穿透距離超過了3000米,千米立靶密集度公算偏差不大於0.26米X0.26米。可在2500米的直射距離上打穿90年代世界任何主戰坦克,包括當時美軍最新的M-1A1/A2重型坦克。

因具有的強悍火力,而且外形很像二戰時期德國的費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因而89式自行反坦克炮也被很多網友親切的稱呼為「東方費迪南」。隨著解放軍陸軍合成化、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進步,89式自行反坦克炮在進入新世紀以後顯得有些雞肋。

用途單一,重量過大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在2000年以後部分轉為預備役,隨著紅箭-9和紅箭10等車載重型反坦克飛彈的服役,解放軍開始在集團軍炮兵旅的反坦克營淘汰各型反坦克炮,以飛彈取而代之。這種被譽為「東方費迪南」的大威力火炮,也走完了其光輝的歷程。

解放軍未來的北方集團軍級別的遠程反坦克火力,將以軍屬陸航旅的武裝直升機和射程10公裡的紅箭-10遠程光纖制導反坦克飛彈為主,而重量較輕,機動性能更好的100毫米6X6輪式和105毫米8X8輪式突擊炮,將作為師旅級的直射火力,再配合雷射制導炮彈和末敏彈等各類先進彈藥,我軍的反坦克能力已經空前的強大。89式自行反坦克炮可以放心的退休了。

相關焦點

  • 斐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成員笑嘻嘻,後勤MMP
    不過遺憾的是,老爺子並沒有駕駛過二戰中另外一輛火力強悍、裝甲厚重、戰績彪炳卻頗受爭議的裝甲車輛——斐迪南坦克殲擊車。斐迪南坦克殲擊車由虎式(P)型改造而來,虎式(P)型是與日後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即虎式(H)型)的競爭型號,爭奪1942年德軍新重型坦克的位置。虎H由亨舍爾廠設計生產,採用了傳統的機械傳動。
  • 神教的最後吟唱,蘇聯268自行反坦克炮,被自己尷尬到了的裝備
    也正是在1948年,蘇聯提出了研製一種重量不超過50噸級的重型坦克項目,其成果就是T-10重型坦克,新坦克的底盤正好用來改裝自行反坦克炮,這就是268工程。
  • 我軍這型100毫米反坦克炮威力遠超國外105炮,為何最終命運悽慘
    【軍武次位面】作者:皮島總兵中國當今的坦克炮和輪式突擊車的火炮無非就是125毫米滑膛炮和105毫米線膛炮兩種,但是事實上在這兩門裝甲兵的主力火炮之前,中國還研製了一種120毫米的高膛壓滑膛炮和一中100毫米口徑滑膛炮,前者使用在被譽為東方費迪南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上面,後者被使用在
  • QF20磅炮,英國L7坦克炮的奠基者,二戰坦克炮技術集大成者
    相較於英國坦克炮/反坦克炮,德國科技的優勢在於炮管的生產加工方面,他們的鎢芯穿甲彈在技術層面上沒有達到英國的水平,但藉助更好的火炮卻能發揮更大的殺傷力。KwK 43型相比於虎式裝備的L/56版本,除了倍徑增加到71倍之外,它的藥筒直徑更大,長度更長。
  • 號稱全球最強飛彈,打出去是臭蛋,不如用中國40火
    但這種飛彈又比「陶」式小,最終從飛彈上的文字發現,這居然是一枚韓國的「雷博特」(Raybolt)單兵反坦克飛彈。圖片:葉門戰場上發現一枚韓國的「雷博特」反坦克飛彈,居然是臭蛋。韓國自稱自己這種飛彈是世界上最強的單兵反坦克飛彈,當然基本上韓國號稱自己所有新式武器都是世界最強,甚至宇宙最強。
  • 講武談兵|朝鮮閱兵展示最新坦克,性能瞄準世界先進行列
    與此前的「天馬」號以及「先軍」號主戰坦克不同,朝鮮第四代主戰坦克從一開始就是按照世界最先進坦克的理念來進行設計的。而目前世界公認的先進主戰坦克型號,毫無疑問當屬俄羅斯T-14「阿瑪塔」以及美國M1A3。
  • 車內可煮水喝茶,主炮用線膛炮,防護卻超強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
    文|老白 563 挑戰者2的前世今生 作為坦克誕生地的英國,在坦克的研究發展中一直都貫徹了坦克誕生之初,作為裝甲保護車輛為士兵提供保護和火力支援的任務,從馬克系列到百夫長到如今的挑戰者系列坦克,都把裝甲防護能力放在第一位,
  • 堅持發展炮射飛彈,俄羅斯有難言之隱,現實版矬子裡面拔將軍
    堅持發展炮射飛彈,俄羅斯有難言之隱,現實版矬子裡面拔將軍堅持發展炮射飛彈,俄羅斯有難言之隱,現實版的矬子裡面拔將軍在坦克發展的百年歷史中,反坦克飛彈是伴隨著坦克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如今,我們常見的主戰坦克已經不再裝備反坦克飛彈,反坦克飛彈已經成為獨立的作戰單元,在一些戰場上,甚至成為反坦克的主力軍。但在實戰中,外掛反坦克飛彈的坦克,不僅外觀怪異,實戰中反坦克飛彈掛架很容易被破壞。最後,人們想到了用坦克炮發射反坦克飛彈的辦法,這也是炮射飛彈的起源。在炮射飛彈領域,起初並不是蘇聯一家獨大,美國的謝裡登空降坦克,就是典型的炮射飛彈坦克。
  • 坦克世界更新,義大利炮來了!波蘭線?二戰波蘭真的有坦克嗎?
    重13噸,裝一門47mm炮,由英國維克斯MK.E六噸坦克發展而來,能在500米距離上對抗英軍輕型坦克和巡洋坦克。,1940年定型),水平相當於德國的四號坦克,主要武器為75mm炮,只生產了21輛。意系最強坦克PM40/65是一款圖紙坦克,還是戰後款。1969年,義大利打算更新主戰坦克,原來的計劃是購買德國豹式坦克,但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因為選擇進口會打擊本國軍事工業。
  • Pak40反坦克炮,德國人難得的理智,將歐洲撿破爛精神發揚到極致
    關於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爆發前夕,當時的萊茵金屬公司就研製過一款40.8倍口徑比的75毫米反坦克炮用於研究,該炮可以在500米的距離上面擊穿64毫米的勻質鋼裝甲。
  • 國產新空地飛彈世界領先,大規模量產全面取代老式彈藥
    8月3日,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在其報導中稱,近來中國直-10發射了一種「可疑」的新型空地飛彈,這說明中國陸軍航空兵已經裝備或正在測試它。報導中的圖片是央視新聞播放的視頻截圖,中國官方媒體《中國航空報》7月14日曾報導,中國武裝直升機已於6月22日對新型飛彈試射成功。據了解,新型飛彈抗幹擾能力強,射程遠,具有防區外打擊和複合制導的特點。
  • 《裝甲戰爭》為何取代不了坦克世界?關鍵是空中網的能力不行
    一提到空中網, 想必玩家們最熟悉的,肯定是《坦克世界》這款遊戲吧,可大家不知道的是開發商和空中網因為各種矛盾爆發後,雙方就展開了持久的拉鋸戰,這也是為什麼《坦克世界》1.0版本遲遲沒有更新的原因,後來,空中網為了制衡WG,曾經代理過一款坦克遊戲,叫做《裝甲戰爭》。
  • 脫胎於88毫米高炮的88毫米反坦克炮,德國陸軍又一著名反坦克利器
    的確,現在很多人一提到德軍的88炮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不是它的防空能力而是它的反坦克能力,在早期各國坦克都不是很厚的情況下88炮的確是可以「反一切」,但是這麼好用的東西卻不是陸軍,所有88毫米高射炮都是隸屬於德國空軍的,難道這麼好用的東西陸軍不想要嗎?
  • 二戰德國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大口逕自行反坦克炮的先驅
    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安裝如此大口徑的坦克殲擊車,或者叫自行反坦克炮,思路本身還是很超前的,當時世界主流的反坦克炮不過是37毫米、45毫米,或者英軍的QF2磅炮(40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在二戰初期,德軍手中可以承載重炮的裝甲底盤稀缺,用於反坦克的加農炮和支援步兵的步兵炮有很大差異,一號、二號坦克的小身板根本扛不起,用來安裝76.2毫米炮都有點勉強。
  • 有了1130近防炮,為何還要海紅旗10防空飛彈?一數據差距明顯
    航空母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取代戰列巡洋艦稱為海軍的新核心作戰裝備,可以說一直到現在航母都擁有最強的作戰能力和最強的威懾能力。但是與戰列巡洋艦和其他海軍艦艇不同的是,航母自身並不具備什麼作戰裝備,其強大作戰性能都是依靠甲板上搭載的艦載機編隊實現的。
  • 37mm戰防炮:由於射程近彈丸威力小,對付坦克效果較差
    戰防炮,誕生在一戰,卻在二戰大放異彩,戰後就逐漸被反坦克火箭發射器和反坦克飛彈所取代;現在,許多國家軍隊陸軍火炮編制中,已經沒有了戰防炮,也即反坦克炮。二戰時,真被戰防炮所擊毀的坦克,數量可謂非常少;戰防炮,本身就是一種雞肋一般的反坦克武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比如德軍曾經將蘇軍一輛KV1型重型坦克圍困了3天,德軍三番五次地用6門38式50mm反坦克炮,向蘇軍KV1型重型坦克射擊,但卻始終無法擊穿其厚重的防護裝甲。
  • 納粹德軍的噩夢:被譽為史達林鐵拳的蘇聯ISU-152自行反坦克炮
    ISU-152自行反坦克炮蘇聯軍工設計人員根據軍方對該自行火炮的性能要求及SU-152自行火炮設計經驗,決定在最新研製成功的IS重型坦克底盤基礎上生產出一種符合軍方要求的重型自行火炮。一輛被擊毀的ISU-152自行反坦克炮1944年夏,德軍戰鬥力極強的第502重型裝甲營在戰鬥中有一半的坦克被ISU反坦克炮的火力所摧毀。
  • 坦克世界:蘇聯279工程曝光,揭秘冷戰時期最強「怪物坦克」!
    1953年蘇軍進行了多次核試驗,同時在爆心放置了很多經過改裝的坦克。1954年9月在多茨科耶地區進行了一次有步兵參加的特種核試驗,軍方發現靠近核爆中心的坦克全部被衝擊波掀翻,這顯然不合當時蘇聯領導人大打核戰爭的想法。於是由天才科學家L·S·託洛亞諾夫領導的小組開始研製「戰術核爆區用試驗性車輛結構279工程」,它也被當作和「277工程」競爭下一代重型坦克的樣品。
  • 炮射飛彈為何被淘汰?命中率翻倍穿甲深,但是有一個缺陷非常致命
    當今世界各國的主戰坦克依然以火炮為主力武器,有一些火炮的確可以發射炮射飛彈,不過炮射飛彈幾乎從未在實戰中使用過,理論上來說炮射飛彈要比火炮發射的彈丸擁有更高的打擊精度以及貫穿裝甲的能力,那麼為什麼在現代戰場上我們幾乎看不到炮射飛彈這種武器呢?
  • 坦克也能打飛彈?哎呀!真香!
    隨著飛彈技術的不斷發展,剛在戰火中走向成熟的坦克,遇到了反坦克飛彈這個前所未有的敵手,不過反過來想,連吉普車這種屌絲都能靠著兩枚飛彈耀武揚威,這種新武器為何不能為我所用呢?起初人們只是將飛彈發射架簡單的安裝在炮塔上,但這種簡陋的構型存在諸多弊端,於是打算研發專門發射飛彈的坦克,但是讓堂堂陸戰之王被這種連炮管都拋棄的異端取代,怎能忍得?研製一型能用火炮發射的飛彈,似乎成為維繫坦克地位與尊嚴的唯一選擇,今兒咱就來嘮嘮這炮射飛彈是咋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