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20磅炮,英國L7坦克炮的奠基者,二戰坦克炮技術集大成者

2020-12-23 丹書戰史

二戰英國在坦克研製方面總體水平確實稍微遜色,雖然推出的型號多,但論性能水平無法趕超同時代其他裝甲大國的型號,一門QF 17磅炮就把英國難住,拋開最後幾天登場的百夫長坦克,天堂大英帝國居然拿不出一款裝甲底盤能在旋轉炮塔裡完整地塞進這門火炮。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看,英國作為老牌的工業大國,它在火炮技術領域仍然有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以17磅炮76.2毫米的口徑,配合APCR穿甲彈等彈藥,讓它成為歐洲西線少數可以從容「獵虎」的反坦克火炮,可見英國的彈藥技術仍然具有領先的地方。

QF17磅炮

但在實戰中,17磅炮也在技術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至少在二戰後期已經有多款足以和它抗衡的火炮;作為對手的德軍,除了黑豹中型坦克安裝的「釣魚竿」似的70倍徑75毫米炮,KwK 43型88毫米炮則是另一個強有力的對手。

相較於英國坦克炮/反坦克炮,德國科技的優勢在於炮管的生產加工方面,他們的鎢芯穿甲彈在技術層面上沒有達到英國的水平,但藉助更好的火炮卻能發揮更大的殺傷力。KwK 43型相比於虎式裝備的L/56版本,除了倍徑增加到71倍之外,它的藥筒直徑更大,長度更長。

KwK 43型88毫米炮

英國在二戰中獲得了KwK 43的實物,相信技術資料也得到了不少,以本國穿甲彈技術的優勢,結合德國火炮生產、加工上的技術優勢,新一代的QF 20磅坦克炮就在二戰後走向成熟。

1948年,QF 20磅炮開始服役,口徑84毫米,安裝於英制御夫座坦克殲擊車和百夫長中型坦克上,該炮的服役讓英國在主戰坦克概念形成的初期階段勉強跟上了步伐。

安裝20磅炮的御夫座坦克殲擊車

作為QF 17磅炮的替代品,QF 20磅炮身管倍徑為66.7倍,炮管長度5.75米,而前者為55倍徑,炮管長度為4.191米;除了加長加強的炮管,QF 20磅炮最大的優勢在於它配備了次口徑脫殼穿甲彈,該彈發射時能達到1465米每秒的初速度,能擊穿300毫米軋制鋼裝甲,即便是發射被帽穿甲彈,也可以達到1020米每秒的初速度和210毫米的穿甲深度。

與蘇系D-10型100毫米口徑坦克炮相比,QF 20磅炮在發射常規炮彈上優勢並不明顯,強項仍然是彈藥技術,但是考慮到兩者口徑上的懸殊,20磅炮已經具有領先性能。

安裝20磅炮的御夫座坦克殲擊車

隨著蘇系「五對負重輪」的成熟,QF 20磅炮終究還是力量弱了一點,穿甲能力在面對T-54/55正面裝甲時擊穿概率不高,至少達不到隨心所欲的狀態,而在面對如IS-8這樣的重型坦克時就更尷尬了。

50年代初的英國,除了把183毫米野戰榴彈炮改裝毀天滅地級的坦克殲擊車,還在1954年以QF 20磅炮為藍本,研製了105毫米級的坦克炮,也就是著名的L7線膛炮,該炮近似於放大版的QF 20磅炮,它的演變型號至今仍然廣泛服役。

20磅炮使用的穿甲彈

再說回QF 20磅炮,它本身是二戰英國技術與德國技術的結合,以英國本身雄厚的工業底子,短時間裡吃透德國技術不是問題,如此一來兩強相遇,催生出優秀作品也就毫無懸念。

百夫長坦克

只不過QF 20磅炮所處的時代競爭激烈,潛在對手同樣在二戰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綜合比較之下,該炮沒有明顯優勢,並且更小的口徑在榴彈威力方面還偏弱,服役沒幾年就被取代也就很正常了。

相關焦點

  • 謝爾曼螢火蟲坦克組圖,美國底盤英國炮,少數能打虎式的坦克之一
    M4謝爾曼「螢火蟲」坦克,是二戰時期英國陸軍的一款中型坦克。英國人在美國M4謝爾曼坦克的車體上安裝了1門QF 17磅炮,使其成為了同盟國軍隊中能夠摧毀德軍虎式、豹式等坦克的少數坦克之一。謝爾曼螢火蟲坦克是英國戰時緊急改裝的產物,英國陸軍共訂購了2100輛,但實際數量比訂購數少,畢竟17磅炮的產量跟不上。英軍坦克兵正在搬運17磅炮的APCBC炮彈。南非「普利托利亞」團裝備的謝爾曼螢火蟲坦克,攝於1944年的義大利。1輛謝爾曼螢火蟲坦克通過奧恩河上的橋梁,攝於1944年7月18日。
  • 被嚴重低估的邱吉爾坦克,就算裝著6磅炮,一樣可以給虎式打趴窩
    很多人認為英國人對坦克的研發思路是有問題的,其實不然,坦克誕生之初就是為了掩護步兵突破戰壕,並且當時可沒有閃電戰這個概念。所以英國坦克甚至是法國坦克並不是研發思路有問題,為支援步兵而設計的坦克在二戰初期也並不是一無是處。
  • 二戰德國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大口逕自行反坦克炮的先驅
    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最早的德國坦克殲擊車雖然二戰德國最早服役的坦克殲擊車,是用一號坦克底盤改裝的黃鼠狼1,但是真正從設計上來講,早在1935年左右,元首就提出了研製自行火炮的想法,在1939年9月,使用現成裝甲底盤搭載105或者128毫米口徑火炮的坦克殲擊車思路就已經提出,當時二戰才剛剛爆發幾天。
  • 坦克世界更新,義大利炮來了!波蘭線?二戰波蘭真的有坦克嗎?
    重13噸,裝一門47mm炮,由英國維克斯MK.E六噸坦克發展而來,能在500米距離上對抗英軍輕型坦克和巡洋坦克。在《坦克世界》中,這是一輛2級車,當然,還是歸類於輕坦而非中坦。義大利與日本類似,「窮」是基本國情,一切都要省,所以義大利坦克的標準也和日本差不多,要降一個等級——超過20噸,就算「重型坦克」了。
  • 英國維克斯MC77坦克,二戰後設計,可能是巡洋坦克最後的倔強
    二戰時期英國堅持步兵坦克+巡洋坦克的裝甲思路,儘管實戰已經證明了這種思路並不符合需求,應該以輕、中、重型坦克劃分,但是英國人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跟上,相反的是老舊思路直到二戰後仍然延續了一段時間。維克斯MC77中型坦克,它也被稱為巡洋坦克,可能也是英國最後的巡洋坦克,在二戰結束後不久設計建造,當時的主要目的是出口到法國,因為法國在二戰期間表現不佳,裝甲設計出現了斷層,導致復國後沒有合適的國產坦克,成為二戰結束時唯一有可能繼續對外購買坦克的大國,英國正是想分一杯羹。
  • 水上重坦克:炮艇裝坦克炮,381毫米巨炮的「淺水艇」
    水上重坦克:炮艇裝坦克炮的那些事兒在內河炮艇上裝上坦克炮塔這件事兒,是很具有「蘇聯風格」的,比較有名的炮艇裝坦克炮,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史達林格勒會戰期間,前蘇聯的1124型和1125型炮艇,這些裝備著T-34坦克76毫米坦克炮的小艇,在戰爭期間不僅成功的遲滯了德軍的進攻
  • 坦克炮自拍杆的最全玩轉攻略
    ▲M1A2SEP坦克搖擺自拍據英國《每日郵報》2016年1月27日報導,烏克蘭士兵將照相機安放在坦克炮筒上自拍為什麼幾十噸重的坦克火炮在顛簸行進中的自拍影像卻那麼穩?坦克具有高超的越野性能,車體在行駛中十分顛簸。坦克上的火炮如果想擊中目標,仿佛跑馬射箭,相當不易。而坦克炮穩定器是坦克行駛中自動地將炮膛軸線保持在賦予的空間角位置並能瞄準的一種控制系統。
  • 二戰末期推出的百夫長坦克,如何成為英國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
    如果提起英國坦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英國那些奇葩的坦克,比如說瑪蒂爾達Ⅱ步兵坦克、十字軍巡洋坦克、邱吉爾步兵坦克之類的存在。畢竟英國人在二戰中因為生產了太多奇形怪狀的坦克,所以說給人一個看法就是他們只能生產這樣的坦克。但實際上英國在二戰末期設計出了英國第一代主戰坦克——百夫長坦克,也是這款百夫長坦克,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挨了核爆後,還能繼續服役的主戰坦克。
  • 88炮一夜成名,本是防空炮出身,卻曾以打坦克而出名
    據說88炮之所以以打坦克出名還是因為一場意外,在1940年閃擊法國戰役中,由於德國當時並沒有裝備虎式坦克,而德軍的37毫米火炮無法擊穿瑪蒂爾達Ⅱ型坦克正面厚達80毫米的裝甲。眼瞅著閃擊行動要失敗,這時多虧一名88炮手壓低了炮口向英軍坦克平射,幾乎是在瞬間九輛英軍坦克被擊毀,英軍倉皇撤退,德軍閃擊成功,從此88炮一夜成名。
  • 坦克為什麼不裝備威風 又火力強大的雙管炮?
    (美國西木公司出品遊戲《紅色警戒》中的天啟坦克,採用雙152炮和四履帶設計,還配有防空飛彈,造型上具有典型的蘇聯坦克特徵)(聯邦軍61式坦克,造型上借鑑了美制M1和M60坦克和以色列梅卡瓦坦克)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幻想中的坦克具有大口徑雙聯裝主炮的特徵,其可以想像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即一次可以發射兩發炮彈,火力投送加強一倍,命中的概率也就提高了。
  • 注意它不是88炮,而是德國人繳獲的戰利品,Flak M39(e)高射炮
    1928年,英國就已經批准了研發大口徑高射炮的項目,為了將炮彈發射到大型飛機的飛行高度極限,設計師最終採用的3.7英寸(94毫米)口徑,之所以沒有用英國傳統的「磅」來作為命名標準,主要是高射炮與陸軍炮規格相差太大,同口徑下炮彈重量差異太大,而且這個標準也不再適用於新時代火炮了。
  • 車內可煮水喝茶,主炮用線膛炮,防護卻超強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
    總體來說挑戰者2坦克的機動能力很差,但是整體而言已經基本上夠用了,畢竟其防護能力強,也完全不怕在戰場上因為跑得不快被擊毀,相對於二戰時期德國研發的上百噸鼠式坦克僅能跑2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而言,這款防禦強大的現代化坦克的機動實力基本夠用了。 為什麼說基本夠用了呢?
  • 二戰德國動物園奠基者一號坦克,有些跑得飛快,有些特別抗揍
    一號坦克嚴格來說是德國二戰坦克的開端,至於一戰時期A7V「17兄弟鐵棺材」,無論是技術還是理論都沒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反倒是德國通過一號坦克積累了設計經驗,又通過訓練和國外實戰檢驗了相關理論。產量最大的A、B型一號A型是德國首次大規模量產的坦克,作為一款5.4噸重的輕型訓練坦克,裝甲才13毫米厚,武器裝備只有2挺7.92毫米機槍,成員兩人,總生產了818輛。
  • 神教的最後吟唱,蘇聯268自行反坦克炮,被自己尷尬到了的裝備
    二戰後期,蘇軍總結大戰經驗,對裝備152毫米榴彈炮的SU-152自行反坦克炮非常滿意,不過SU-152的底盤畢竟有點過時,蘇聯計劃研製新一代大口逕自行火炮,以便於在未來幾年中逐步替換老舊裝備。
  • 坦克炮裝上炮艇,成「水上坦克」:蘇式老傳統,甲板火力威猛
    為了守衛重要的水上交通線,包括蘇聯在內的一批東歐國家在二戰前後都裝備了具備一定火力輸出能力的內河炮艇,以應付低烈度的水上衝突或支援岸上步兵作戰。其中,為了加強火力,不少國家直接將坦克或步兵戰車的火炮搬上甲板,稱為獨具特色的「水上坦克」部隊。
  • 第一款專業的反坦克炮,德國3.7cm Pak36的那點故事
    一戰時,第一次被坦克攆著走,並且在整個一戰期間被坦克打的最多的是德國人。但在二戰時,將坦克玩的最溜的也是德國人。德國人可以說在一戰被坦克吊打的過程中充分理解了坦克,也知道應該怎麼去對付坦克。這篇狗子和大家聊聊不是那麼「輕」的武器,德國二戰3.7cm Pak36反坦克炮的那些故事。
  • 我軍這型100毫米反坦克炮威力遠超國外105炮,為何最終命運悽慘
    02式輪式突擊炮上面,這兩種火炮可以說是中國高膛壓反坦克炮/坦克炮的開端。▲圖為100毫米高膛壓滑膛炮▲夜間射擊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說道中國的大口徑高膛壓火炮,人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上面使用的那門120毫米滑膛炮。而中國的86式100滑膛炮(下文簡稱為86滑)的研發時間和89式自行反坦克炮研發時間接近,甚至二者同時出現在一本高膛壓火炮發展的論文集中。
  • 東方斐迪南:曾經世界最強反坦克炮,如今被飛彈取代
    這個炮曾經是世界上最強悍的高膛壓反坦克滑膛炮,國產的120毫米長杆尾翼穩定穿甲彈也曾經是世界上最有威力的穿甲彈。該炮的唯一缺點是後坐力巨大,不太適合安裝在坦克上。由於集團軍和作戰旅有了紅箭10等更多新型反坦克武器,目前該炮已開始迅速退出現役。
  • 坦克世界E75的主炮選擇題:為什麼選擇105炮不要128炮?
    坦克世界E75的主炮選擇題:為什麼選擇105炮不要128炮? 在大多數情況下,《坦克世界》當中的戰車在練出來頂級炮之後都會換上等級最高的炮。不過,也有少量的戰車並不適合這個定律。使用這部分車的玩家,經常會面臨用不用頂級炮的選擇題。
  • 塞班島日軍高炮學德軍88炮平射,打哭美軍坦克
    二戰當中德軍的88毫米炮是一件神奇的武器,因優良的性能和海陸空通吃的能力被譽為"萬能火炮",尤其是在打擊地面裝甲目標的戰鬥中,德軍將88毫米高炮平射,給敵軍坦克造成了致命的威脅和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