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更新,義大利炮來了!波蘭線?二戰波蘭真的有坦克嗎?

2020-11-17 軍武次位面

10周年了,又更新兩條線!

《坦克世界》終於更新了,小夥伴們都玩了沒有?反正軍武菌一邊高喊「爺青回」,一邊可是玩了個爽,連打了幾個晚上,頭都快像夢小二那樣「突突突」了……

為啥這麼帶勁?除了重溫對戰的激情,還因為有新坦克上線!《坦克世界》最新版,增加了義大利線和波蘭線,如果對美蘇英法系產生了審美疲勞,這下可有新玩具了。

不過,這兩個國家在大家的印象中都屬於比較弱雞的那一類,他們在二戰時候真的有自己的坦克嗎?還值得單獨搞兩條線?其實,別看義大利和波蘭在二戰中只能充當配角打醬油,但他們對坦克還是有想法的。

話說義大利雖然是「貧窮的帝國主義」,但好歹也是「帝國主義」,在一戰中看到了坦克的威力後,也有心研製坦克。

▲像玩具不?

最開始,義大利模仿英國的卡登·羅伊德超輕型坦克,搞出了一系列比日本坦克還要更「豆」的小號坦克,甚至還有僅容一人蹲坐操縱的超呆萌型號。

這種萌噠噠的東西更像是玩具,拿到戰場上當然不好使,居然還有被衣索比亞人徒手掀翻的尷尬紀錄。痛定思痛,義大利最後還是走上了研製正常坦克的道路。

▲在坦克世界中,這是意系1級車

義大利模仿法國雷諾FT17,研製出了菲亞特3000,重6噸,裝備一門37mm炮,兩挺6.5mm機槍,速度為每小時21公裡,行程100公裡。這種小坦克造了數千輛,從1926年一直用到1943年的西西里戰役,也算是打遍全場了。

▲沙漠中的M13/40

義大利坦克的代表和主力是M13/40「中型坦克」(其實是輕型),重13噸,裝一門47mm炮,由英國維克斯MK.E六噸坦克發展而來,能在500米距離上對抗英軍輕型坦克和巡洋坦克。

M13/40包括其各種變形車,總產量超過3000輛。其中的M14/41裝備了更大功率的發動機,更適合熱帶氣候的油氣過濾器,更適用於熱帶地區,總共生產了752輛。在《坦克世界》中,這是一輛2級車,當然,還是歸類於輕坦而非中坦。

義大利與日本類似,「窮」是基本國情,一切都要省,所以義大利坦克的標準也和日本差不多,要降一個等級——超過20噸,就算「重型坦克」了。

▲這是一輛5級車

比如停留在圖紙階段,沒來得及發展的P43,重29噸,裝一門75mm炮,外形上借鑑了繳獲的T-34,在美蘇英德那裡只算中型坦克,但在義大利就是最重的坦克了。

▲在遊戲中,意系「重坦」回歸了中坦的

義大利真正用上的「重型坦克」是P26/40(26噸,1940年定型),水平相當於德國的四號坦克,主要武器為75mm炮,只生產了21輛。被德國接收後,又生產了82輛,屬於比較稀有的類型,在《坦克世界》中是一輛4級車。

▲10級車哦!

意系最強坦克PM40/65是一款圖紙坦克,還是戰後款。

1969年,義大利打算更新主戰坦克,原來的計劃是購買德國豹式坦克,但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因為選擇進口會打擊本國軍事工業。所以義大利考慮自行開發,PM40/65就是成果之一,但並未投產,不過在遊戲裡我們有機會去體驗一下這款戰後風格的強悍中坦。

總的來說,義大利系比較均衡,在射速和應對複雜地形方面更有優勢——從8級的「P.44黑豹」開始,就有了自動裝彈器,俯角和機動性也不錯,在中近距離上更加遊刃有餘。

波蘭系可能會讓大家感覺意外,因為在印象中,波蘭連義大利也不如。這個拿騎兵衝坦克的國家,居然也有自己的坦克?

▲騎兵砍坦克其實是誤傳,大波波也有自

其實,我們可能小瞧波蘭了。

別看波蘭國家不大,二戰中還被蘇德圍毆亡國,但波蘭在歷史上曾經是個大國強國,「平獨震露大波波」嘛。一戰後期復了國,波蘭心氣還是很高的,擁有自己的國產坦克,也是其雄心之一。

波蘭坦克的起源,同樣是法國雷諾FT17,在蘇波戰爭中,波蘭的第一支裝甲部隊使用的就是雷諾FT17。1926年,波蘭成功組裝出國產FT17,積累了經驗,然後又山寨了英國「卡登.洛伊德」MK VI,即TK系列坦克。它們大部分裝機槍,少部分裝上了20mm火炮。雖然看上去很弱,卻由於良好的隱蔽性,在抵抗納粹入侵的戰鬥中擊毀過35t。

▲10TP,波蘭系三級車

波蘭輕坦源於英國維克斯Mk.E,其國產版稱為7TP坦克,還有採用克裡斯蒂懸掛的10TP坦克(7和10代表重量,7噸和10噸),類似於蘇聯BT系列,但實際上比BT還要更強一些。10TP造出過原型車,並通過了試驗,但二戰一爆發,研製也就中止了。

但波蘭的坦克雄心可不止於此,按上面的命名規則,可以來體會一下《坦克世界》的波蘭線——14TP、25TP KⅡ、40TP H……60TP L,大概能想像到這個體系的龐大吧。

▲40TP H,形似T-34的6級車

以40TP H為例,這是波蘭在1939年設計的一款40噸級坦克,配一門90mm炮,60mm厚的裝甲。在那個年代,這種配置是比較超前的,整體性能與後來名揚天下的T-34相當,如果真能實現,恐怕夠戰爭初期那些德國小坦克們喝一壺的。

▲看這60TP L的大粗管子,152哦!

此外,波蘭線還有兩個戰後款,50TPT和60TP L。

看型號就知道重50噸和60噸,分別設計於1950年和1956年——戰後的波蘭仍然有自主研製坦克的欲望,只是由於被蘇聯納入了勢力範圍,無疾而終了。現在,《坦克世界》復活了這兩款圖紙坦克,而且都是鐵頭 + 大管的硬朗類型,開出去絕對讓對手頭痛,值得一試。

除了義大利和波蘭線,《坦克世界》還新推出了輪式戰車,一改履帶式霸屏的場面,給玩家提供了更豐富更有趣的選擇。

其實,從歷史淵源看,輪式戰車的誕生還要早於坦克。1905年前後,在大清還沒有亡的年代,英、法,德、意等國已經開始在民用汽車上安裝簡易裝甲和機槍,用來支援步兵,主要用於在殖民地作戰,形成了最早的軍用偵察車。

▲看,一溜的法系

要說哪個國家對輪式戰車更情有獨鍾,絕對非法國莫屬。

法國製造了世界上最多型號和數量的輪式戰車,一戰期間就有「auto-mitrailleuse」和「auto-canon」(分別簡稱 A.M和A.C)出現在戰場上,但是在塹壕戰中沒有太多的用武之地。

▲入門級輪式戰車潘哈德AMD178B,6級車

一戰後,法國潘哈德公司和施耐德公司合作,按法軍的要求推出過不少輪式型號。其中以潘哈德178最為出色,實現了機動性、火力和防護的良好平衡,是二戰前後壽命最長、產量最多、使用最廣泛的輪式裝甲車之一,有的國家甚至一直用到60年代。

在《坦克世界》中,潘哈德AMD178B是這一款戰車沒有實現的改進版,換上了新炮塔和47mm炮,小快靈的角色。而且,還有一個獨門絕技——鎖定功能,只需要右鍵點擊接近的目標,就能自動瞄準敵方戰車。

▲遊戲圖和真照片,像不?

二戰中,美蘇英德也有自己的輪式戰車,但基本都屬於打醬油的角色。輪式戰車真正迎來大發展,反而是在二戰後,法系輪式戰車除了上面的潘哈德AMD178B外,其餘都是戰後款,比如潘哈德 EBR 90,就是真實裝備過法軍的型號,而且還在殖民地戰爭中上過陣,在遊戲中是9級車。

事實證明,輪式戰車成本低,重量輕,速度快,很多時候效用不比坦克差,在各國陸軍裝備中已漸有成為主力之勢。《坦克世界》順應潮流,增加了這一選項,玩家們將會在對戰中享受到速度與激情的獨特體驗。

要說速度,輪式戰車確實快。遊戲中的輪式10級車潘哈德EBR105,最高速度可達95公裡/小時!

這是《坦克世界》中的最快紀錄——找一片開闊地,跑到極速,就能在遊戲裡扛著大炮飆車啦!而且,它的105炮還具備390點的高傷害,對所有坦克都能造成威脅。

遊戲中的其它輪式戰車,速度也比坦克快多了。其中的8級車潘哈德AML山貓,擁有「駕駛」和「默認」兩種模式,前者能幹到80公裡/小時,適用於開闊地帶,後者限速58公裡/小時,適用於複雜地形和城鎮。

輪式戰車還有許多好處——被打壞一兩個輪子,只是會變慢,但不會喪失行動能力;多數倒車速度與前進速度相同,即使不相同,倒車也比坦克快得多(倒車大法有的玩了);隱蔽性比坦克更好,再加上鎖定功能,一打一個準!

看到這裡,是不是已經心癢難耐了?

心動,不用等,因為《坦克世界》1.10已經上線了!新載具,新玩法,新畫面,新地圖,是你沒有體驗過的全新版本!

登錄你的老帳號,參加今天開始的全球同步公測——前線模式、排位賽、十周年慶典,聽著最新的配樂,在最新的地圖上馳騁,獲得更高軍銜,贏得更多勝利,奪取海量酷炫獎勵……哇,我的青春和激情又回來啦!

男人,就要玩男人的遊戲,還記得當年一起擼炮的兄弟嗎?

現在,請和軍武菌一起,投入血與火,鋼與鐵的戰鬥吧!這一次,你將有更多選擇,更多樂趣!烏拉!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閃擊波蘭真的出現「戰馬長矛戰坦克」的場景了嗎?
    」正是將武器裝備優劣環境下的戰場形勢淋漓盡致的體現,那麼,德國閃擊波蘭真的出現了如此殘酷的戰場嗎?波蘭與德國近在咫尺,兩者之間的武器裝備真的有如此的差距嗎? ,據戰史記載,德國閃擊波蘭前,波蘭的騎兵就已經裝備了很多重型武器,就拿當時波蘭的騎兵旅來舉例,一個騎兵旅擁有兵力6100人,配備有5100匹戰馬、65臺機械化車輛、輕機槍89挺、重機槍81挺、反坦克槍66挺、46mm迫擊炮9門、81mm迫擊炮2門、反坦克炮14門、75mm火炮12門、40mm高炮2門,在這種火力配備之下,怎麼會出現「戰馬長矛戰坦克」的戰場慘劇呢?
  • QF20磅炮,英國L7坦克炮的奠基者,二戰坦克炮技術集大成者
    二戰英國在坦克研製方面總體水平確實稍微遜色,雖然推出的型號多,但論性能水平無法趕超同時代其他裝甲大國的型號,一門QF 17磅炮就把英國難住,拋開最後幾天登場的百夫長坦克,天堂大英帝國居然拿不出一款裝甲底盤能在旋轉炮塔裡完整地塞進這門火炮。
  • 軍史上流傳最廣的謠言,波蘭騎兵打坦克到底是怎麼回事?
    ,德國入侵波蘭之役,許多軍迷都知道其中有一個著名段子——波蘭騎兵打坦克。,這些都使騎兵在波蘭軍隊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樣到了二戰爆發時波蘭陸軍中仍有大量騎兵部隊,精銳騎兵旅就有11個之多。,反坦克炮14門,75毫米炮12門,以及迫擊炮、高炮等,可以說重武器一點不少。
  • 二戰期間日本唯一量產的重型坦克95式重型坦克
    說到二戰期間的日軍的坦克部隊,似乎對比歐洲的戰場的正規裝甲力量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但是日本在二初期的97式改坦克除防禦力較弱外,基本與義大利的M14坦克是同個級別裝甲型號,與德軍當時裝備的38T坦克性能上差不多,到1942年後日本的坦克型號才開始跟不上世界中型坦克性能研發的腳步,開始漸漸處於落後地位
  • 謝爾曼螢火蟲坦克組圖,美國底盤英國炮,少數能打虎式的坦克之一
    M4謝爾曼「螢火蟲」坦克,是二戰時期英國陸軍的一款中型坦克。英國人在美國M4謝爾曼坦克的車體上安裝了1門QF 17磅炮,使其成為了同盟國軍隊中能夠摧毀德軍虎式、豹式等坦克的少數坦克之一。謝爾曼螢火蟲坦克是英國戰時緊急改裝的產物,英國陸軍共訂購了2100輛,但實際數量比訂購數少,畢竟17磅炮的產量跟不上。英軍坦克兵正在搬運17磅炮的APCBC炮彈。南非「普利托利亞」團裝備的謝爾曼螢火蟲坦克,攝於1944年的義大利。1輛謝爾曼螢火蟲坦克通過奧恩河上的橋梁,攝於1944年7月18日。
  • 二戰中的德國四號中型坦克,如何從支援坦克變成了德國主力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開發了多款經典坦克,幾乎每一款都在二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例如縱橫戰場的虎式重型坦克,至今都為人所津津樂道。但在當年的德軍裝甲部隊裡,長期擔任其裝甲部隊中堅力量的坦克,實際上是開發於戰前的四號中型坦克。可是四號中型坦克在開發之初並不是為了擔任裝甲部隊主力,而是為了以提供支援力量為主的支援坦克定位。
  • 二戰十大坦克排名TOP10
    二戰時期比較著名的坦克有:前蘇聯的T-34、德國的「黑豹」和「虎」式坦克、美國的M4「謝爾曼」、英國的「邱吉爾」步兵坦克和「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等。其中T-34被譽為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
  • 豹2坦克能打多少二戰虎式坦克?有多少打多少
    ▲二戰時德軍的虎式坦克,是盟軍士兵的夢魘,其強大的火力與堅不可摧的防禦力,令無數盟軍坦克遭遇毀滅。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現代的坦克,究竟比二戰時期的坦克強多少呢?以目前處於一線頂級的豹2坦克為例,它裝有一門120毫米L55滑膛炮,發射鎢合金穿甲彈時穿甲厚度約650毫米;二戰時德國著名的虎式坦克,主炮為88毫米線膛炮,發射穿甲彈可以打穿500米處156毫米厚裝甲,二者的威力差距一目了然,豹2坦克炮的威力比虎式大三倍。
  • 二戰德國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大口逕自行反坦克炮的先驅
    ,早在1935年左右,元首就提出了研製自行火炮的想法,在1939年9月,使用現成裝甲底盤搭載105或者128毫米口徑火炮的坦克殲擊車思路就已經提出,當時二戰才剛剛爆發幾天。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安裝如此大口徑的坦克殲擊車,或者叫自行反坦克炮,思路本身還是很超前的,當時世界主流的反坦克炮不過是37毫米、45毫米,或者英軍的QF2磅炮(40
  • 坦克世界 新義大利彈夾重坦「犀牛坦克」第一時間到手攻略
    坦克零距離,作者:阿納貝爾丶卡多各位車長老爺們大家好啊,昨天很多老爺問我「置換活動」裡面有什麼車,怎麼參加,都能換些什麼——我就明白跟大家說,這個活動不上線,誰也不知道具體能換些什麼,上線之後會出個車單,到時候我再根據這個車單跟大家細聊。
  • 日本豆戰車皮薄易損毀,義大利更誇張,《坦克世界》帶你都玩遍
    二戰時期的各參戰國在戰場上都投入了一定數量的坦克,在歐洲戰場上,坦克的使用數量要比亞洲戰場多很多。而反坦克炮反戰車炮也成為了日本戰車兵的夢饜,能在任何距離貫穿95式輕戰車。甚至有日本戰車兵自嘲95式輕戰車的裝甲是用厚紙板黏成的。而義大利的這輛輕型坦克,其實和日軍的輕型坦克並無可比性,雖然這種坦克也被人稱為豆戰車,這種坦克的火力和防護力都遠遠比不過日軍的輕型坦克,義大利的這款坦克正式命名為MIAS型突擊車。
  • 二戰十大坦克之五,英倫「醜小鴨」——「馬蒂爾達」步兵坦克
    英國是最早將坦克投入實戰的國家,也是最早形成實戰坦克戰術理論,但是因為一戰中坦克的性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英國的戰術理論也只能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從外觀上看用一個「字」形容一定是個「醜」字,這與德系坦克的設計外觀相比簡直就是遊擊隊與正規軍的差距,說好的坦克發源地呢?說好的英國紳士呢?這審美是掉溝了嗎?但是即便A11再醜,英國軍方也是「欣然接受」了,還給了A11E1一個很是貼切的名字「馬蒂爾達」,英國當時家喻戶曉的動畫形象-醜小鴨。
  • 二戰期間最強的中型坦克 淺析:豹式中型坦克
    特別是遇到了蘇聯的T-34-76中型坦克和KV1、KV2重型坦克。這些坦克無一不是對當時的德國坦克有攻防的優勢。特別是T-34,在攻防速指標上全面碾壓德軍當時最新,最強的四號坦克。在面對蘇軍T-34,KV的時候,往往只能拉出機動並不靈活的88炮才能對付它們。使得德軍往往在戰術層面上受挫。德國迫切需要一種可以在攻防指標上可以碾壓T-34和KV系列的坦克。結果就是二戰中名氣最大的兩種坦克。
  • 在坦克世界裡,以換炮製勝的戰車是哪輛?
    IS坦克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開始研製的坦克系列,它的存在就是用來對付虎式坦克、黑豹坦克的,那麼它的性能到底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至於裝甲方面的話和虎式半斤八兩,正面幾乎沒有任何區域可以穩定跳彈,不過裝甲不夠機動來湊,在不得不挨炮彈的時候左右扭一扭,大概率能出奇蹟。換炮是IS最核心的打法,無論是和同級重坦還是中坦對炮,只要不是一對多的情況,較為前置的位置就能夠一定程度上彌補炮控的不足。換炮對於IS來說是"你可能會佔便宜但我絕對不虧"。
  • 7.92毫米口徑鉛芯彈也想打坦克?二戰波蘭Wz.35反坦克步槍
    波蘭的輕武器在歐洲諸多二戰參戰國裡一直沒啥存在感,這也難怪。畢竟他們的武器幾乎全是幾乎德國、蘇聯、美國的山寨版,今天要聊的Wz.35反坦克步槍也一樣。但你想波蘭從18世紀末開始就一直被別人統治,自己沒有啥工業底子,直到一戰結束才復國。因此武器的研發實力很弱,想要玩反坦克步槍這種當時的高端技術就只有從山寨上找辦法。造槍先造彈,波蘭人的反坦克思路很耿直,認為提高初速是獲得強大穿透力的根本,後效什麼的暫時也沒多想。
  • 英國維克斯MC77坦克,二戰後設計,可能是巡洋坦克最後的倔強
    二戰時期英國堅持步兵坦克+巡洋坦克的裝甲思路,儘管實戰已經證明了這種思路並不符合需求,應該以輕、中、重型坦克劃分,但是英國人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跟上,相反的是老舊思路直到二戰後仍然延續了一段時間。維克斯MC77中型坦克,它也被稱為巡洋坦克,可能也是英國最後的巡洋坦克,在二戰結束後不久設計建造,當時的主要目的是出口到法國,因為法國在二戰期間表現不佳,裝甲設計出現了斷層,導致復國後沒有合適的國產坦克,成為二戰結束時唯一有可能繼續對外購買坦克的大國,英國正是想分一杯羹。
  • 二戰坦克之德國虎式重型坦克
    看過美國電影《坦克大決戰》都對電影裡德軍坦克暴打美軍坦克的情景印象深刻吧,而德軍所使用的坦克就是可稱為二戰最強坦克的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也被稱為虎式坦克、虎Ⅰ坦克六號坦克,是德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裝備的一種重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的設計初衷是為與蘇聯的T34相匹敵,因當時的德軍裝甲部隊中沒有一款坦克能夠和T34坦克相抗衡,於是虎式重型坦克的設計方案應運而生。
  • 水上重坦克:炮艇裝坦克炮,381毫米巨炮的「淺水艇」
    【話說軍世】在海軍艦艇中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戰列艦、驅逐艦都是大中型水面艦艇,很有話題可說,而相對來說,幾百噸幾十噸的小艇,可說的故事要少一些,不過也有炮艇裝坦克炮,381毫米巨炮的「淺水艇」等等歷史。
  • 二戰末期推出的百夫長坦克,如何成為英國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
    如果提起英國坦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英國那些奇葩的坦克,比如說瑪蒂爾達Ⅱ步兵坦克、十字軍巡洋坦克、邱吉爾步兵坦克之類的存在。畢竟英國人在二戰中因為生產了太多奇形怪狀的坦克,所以說給人一個看法就是他們只能生產這樣的坦克。但實際上英國在二戰末期設計出了英國第一代主戰坦克——百夫長坦克,也是這款百夫長坦克,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挨了核爆後,還能繼續服役的主戰坦克。
  • 二戰前世界上最好的中型坦克---法國索瑪S-35型坦克
    索瑪S-35型中型坦克是世界上第一輛用鋼鐵作為材料製造而成的坦克。1936年開始服役於法國部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中型坦克。法軍的3個輕機械化師,各裝備87輛S-35坦克;駐突尼西亞的第6輕騎兵師也裝備有50輛這種坦克;第4後備裝甲師也裝備有少量這種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