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分享一組莆田神人的作品,黃鳳榮拼貼藝術的魅力

2021-02-19 莆田通


分享一組莆田神人的作品,黃鳳榮拼貼藝術的魅力

莆網深度:獨家欣賞莆田南日島「神人」黃鳳榮拼貼藝術的魅力。拼貼是指把照片、新聞剪報或其它薄的材料裱糊在繪有細節的畫布上,它是一種繪畫上的技巧。但在這裡,我想把這個詞的涵義作較為廣泛的延伸,我理解的拼貼是指把不相關的畫面、詞語、聲音等隨意組合起來,以創造出特殊效果的藝術手段。

當代社會,資訊的膨脹與泛濫,使我們每天被動地接納大量有效與無效的資訊,我們無暇梳理和深入的思考,以致思維被碎片式的資訊佔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是變得更加緊密而是疏離。現代化的交通和通訊工具給我們無限走向遠方的可能和機遇,但也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生存環境和生存模式,家族觀念淡化,自然環境被城市和擴展的交通線切割成無數的碎片。

這一系列的作品,以彩色貼紙作為主要材料,靈感來源於網絡,雜誌,電視廣告等各種視覺傳媒的各種視覺形象:時尚美女,動物,植物,日常用品,宗教形象等等,漫無目的地疊加,無秩序地組合在一起,充塞於建築和城市街景中,營造出一個既虛幻又真實的世界。在繁雜,浮華,混亂,無序的表現下,呈現的是當下社會無限膨脹的物質欲望,生命的疏離與無奈,以及整體性的焦慮。貼紙作為材料,本身所具有多種符號及內容,閃耀炫酷的色彩,光亮的時尚質感,很好的契合我想要傳達的內容和狀態,多重的內容與符號使畫面的視覺信息量得以爆炸式的擴展,碎片式的組合強化了作品的虛擬,分裂的特質。

黃鳳榮,試圖用藝術重新喚醒人們對美的追求。

莆網老兵/編輯發布

相關焦點

  • 遇見藝術,黃鳳榮出席2018微博藝術V影響力峰會
    V峰會上,中國演畫藝術家黃鳳榮為著名演員六小齡童進行現場演畫,用黃鳳榮先生的話說:為六小齡童作畫,圓齊天畫之夢。除此,黃鳳榮先生就《印象中國56》藝術項目,與微博方正式宣布合作,將一同致力於文化藝術領域,發揚民族文化精神。
  • 聚首藝術盛宴,黃鳳榮攜作品《印象中國56》參加「金隼獎」電影節
    眾所周知,「金隼獎」華語青年微電影節是一場藝術的盛宴,作為特邀嘉賓的黃鳳榮先生除了精彩的演畫表演之外,也帶來了他出品的藝術紀錄片《印象中國56》是黃鳳榮發起、楊宗瑜導演、袁仁康監製,以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與特性為創作內容,由黃鳳榮用獨特的藝術創作進行呈現,並通過創作紀錄片的同步製作深化主題,以深刻表現民族融合、同心同愛的民族情感。當《印象中國56》宣傳片播放完畢,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也得到業內專業人士的認可與祝福。目前,《印象中國56》已成為深圳市龍崗區委宣傳部文化發展撫持專項項目。
  • 拼貼藝術——廢棄素材碰撞出的靈感
    拼貼藝術是怎麼火起來呢?讓拼貼藝術火起來的正是畢卡索老大哥《有藤椅的靜物》,拼貼藝術非常適合開腦洞,把無關的事物拼合在一起,尋找新的意義,因此被廣泛用來表達個人藝術想法。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個小編很喜歡的拼貼藝術家,讓我們一起,在藝術家拼接世界的觀摩中,開一開腦洞!Eugenia Loli超現實主義復古拼貼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在他的眼裡都是有趣的,通過他的雙手,利用簡單的素材,能重新構建一個神奇的世界。
  • 陳國華:用藝術作品傳播莆田優秀文化
    牆壁上油畫《湄洲聖境》、《莆仙戲-大且喜》等幾幅油畫作品,有機結合莆田傳統工藝與西方藝術,用油畫展示媽祖文化、莆仙戲文化,引人注目。而展廳內陳列的諸多獲獎、參展證書,無不彰顯著陳國華與木雕、油畫的深情厚緣。
  • 中國達人秀,黃鳳榮給金星上了這麼一課
    ,伴隨著快節奏的音樂,只見黃鳳榮快速地舞動著畫筆,時不時望嚮導師席後進行創作,現場氣氛十分緊張。挑戰時間倒數15秒時,黃鳳榮結束演畫表演,當他把最終的作品效果展示出來的時候,全場一片沸騰,表演過程中的噓聲
  • 土耳其藝術家用牛仔布拼貼肖像畫
    【新華社微特稿】土耳其女藝術家德妮茲·薩德奇用牛仔布拼貼肖像畫。在她巧手之下,一幅幅畫作有著意想不到的光影效果,畫中形象栩栩如生,有的作品中連眼睫毛這樣的細微之處也清晰可見。薩德奇現年38歲。美國奇趣新聞網站16日報導,她父親是彩色玻璃製作大師,家中其他長輩中有木雕師和裁縫,因此她從小就接觸手工藝品,受到藝術薰陶。薩德奇1999年進入梅爾辛大學學習藝術,畢業後前往伊斯坦堡,在那裡開辦工作室。她起初在畫布上作畫,但發覺傳統油畫受眾範圍較小,因此決定用新表現形式來開拓受眾群。
  • memo的拼貼tips:手帳拼貼的攔路虎——哪些膠帶我不草
    ,咩抹受邀進行了關於膠帶拼貼的一點獨家心得分享。對於享受小小的拼貼帶來的樂趣的你,對於一個可能還是新手的你,也許正面對各類膠帶的海洋而無從下手,不如來看看這篇來自咩抹醬的獨家分享吧!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關於那些不適合進行手帳拼貼的紙膠帶們。一開始和集市的主辦方敲定這個主題的時候,我心裡是很忐忑的。所以選擇了「哪些膠帶我不長草」這個溫和一些的題目,來中和這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
  • 當代藝術家郭振昌轉化傳統藝術拼貼中西文化
    華夏經緯網8月3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以近10年的創作為選件範圍,從臺灣民間傳統手工藝到社會寫實、中西文化對照,臺灣當代藝術第一代的郭振昌,《之前之後》個展呈現高度的混合性,除了他的個人自覺與廣泛的實驗,也反映了臺灣作為混雜文化的特質。
  • 韓國異地戀情侶拼貼照片秀恩愛
    據美國獵奇新聞網站「odditycentral.com」11月24日報導,近日,一對韓國情侶在Instagram上曬出一組名為「一半一半」的拼貼照片,照片上兩人雖分處異地卻好似從未分離,獲網友紛紛點讚祝福,目前已經獲得了7.6
  • 家居中的馬賽克藝術:色彩與拼貼的美學空間
    馬賽克的起源及發展馬賽克(MOSAIC)是一種鑲嵌藝術,最早來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將各種色彩繽紛的小石子組成圖案來對家居進行裝飾。由於其色彩豐富、形式活潑,備受前衛、時尚家庭的青睞。但是琳琅滿目的馬賽克該如何挑選和搭配卻是一個難題。
  • 媽祖聖地 美麗莆田——莆田文化旅遊推介會走進南寧
    在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期間,12月10日,「媽祖聖地 美麗莆田」暨閩東北協同區文旅推介會在廣西南寧舉行。本次推介會通過豐富的民俗文化展演和圖文介紹,展示了莆田文化的獨特魅力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推介會上,莆田市文化和旅遊局有關人員向現場的南寧市文化和旅遊局、各重點旅行社以及南寧市莆田商會代表等各界朋友,詳細介紹了媽祖聖地美麗莆田的豐富旅遊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並重點推介了媽祖朝聖之旅、濱海浪漫之旅、民俗文化之旅、工藝文化之旅、青山綠水之旅五條旅行路線。
  • 撒米拼貼: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藝術家
    玩手帳拼貼的很多朋友都知道撒米,撒米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手帳拼貼平臺,很多人都是從美術史或者藝術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的,所以這次我們換個角度,從我們日常生活的審美來談一談。首先「人人都是藝術家」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廣義上說藝術家並不都是要求有很高的藝術成就,而是藝術家都是有創造力的,並且把這種創造力豐富到自己生活中去,因此每個人都是具備創造和創新能力的。
  • 【美術】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一起來感受一下波普藝術的魅力吧 「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 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 創作了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黃色香蕉等作品 最著名的作品非《瑪麗蓮·夢露》莫屬
  • 學手帳拼貼有什麼意義?撒米研究
    第二:耐心的培養  學過畫畫的人都知道, 想要創作出一副優秀的作品需要長時間打磨 ,手帳拼貼雖然上手非常容易,但是做好的作品少則三五天 ,多則十幾天甚至更長時間 。如果耐心不足 ,或者草草了事, 那作品肯定經不起推敲的。
  • 莆田!轟動世界,請為莆田代言!
    海內外嘉賓參觀我市歷史文化景點參加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的部分嘉賓參觀了我市歷史文化景點實地感受莆田歷史文化的傳統魅力欣賞美麗莆田建設成就它究竟是什麼來頭呢,它的前身是福建閩中脫水蔬菜廠,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它可是莆田較有規模的一個工廠企業,創造過輝煌的歷史。曾經的工廠,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年輕人的文化交流地和創業基地。園區大部分建築還保留著原廠房的舊貌,工業建築呈現出獨特的建築美感和時代建築印記,別有一番風味。行走在文創園中,牆壁上的塗鴉、彩繪,為喜歡攝影和搞藝術的人提供了素材。
  • 從「混剪拼貼」到作者化敘事:三部拾得影像作品賞析
    這不僅是電影剪輯技術的魅力,也是考驗影迷眼力和記憶的一場聲光盛宴。從目不暇接的情節畫面中,究竟能否識別出角色和場景來自哪部經典作品?當年看完後,我饒有興致地去找回裡面的一些經典作品重新品嘗和回味,我想這也許才是這部奇作給迷影人士的最大收穫。
  • 作品集靈感|留學作品集中sketchbook要素分享
    不論學習什麼藝術專業,都離不開它的幫助。很多同學會在製作作品集時附帶上自己的sketchbook,那麼如何讓你的sketchbook與眾不同呢? ▲ by Melissa Kelsey 拼貼 用拼貼技法創作的作品可以營造出魔幻現實主義的圖形意象
  • 【藝術+】視障人士是如何欣賞視覺藝術作品的?
    例如古根海姆博物館於2013年在官網上推出了一組專門為視障人士準備的語音導覽。以畢卡索的作品《熨衣服的女子》(Woman Ironing,1904)為例,音頻中首先介紹了畫布的尺寸和懸掛方向,甚至連藝術家籤名位置都有所提及。
  • 520「中國古箏日」莆田首支百人古箏快閃MV出爐啦!
    荔鯉古箏藝術學苑成立於1996年,由資深藝術教育工作者鄭柳鶯女士與閩籍青年古箏演奏家鄭荔鯉女士創辦。學苑擁有一支由優秀師生組成的古箏專業藝術表演團體:荔鯉箏樂團。       荔鯉箏樂團擁有全市最專業的古箏教學與演奏團隊,教師均為音樂學院古箏專業本科或研究生畢業,具有多年豐富的古箏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