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1月19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受「冰海嘯」的影響,當暴風雪以每小時60至100英裡(128至160公裡)的速度襲來時,50多頭麝牛被埋在地下,只能看到一小叢毛髮。暴風雨期間,這些頑強的生物(其祖先從最後一個冰河時代中倖存)在水中掙扎,但很快就被困住。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PS)的生物學家馬爾奇•詹森(Marci Johnson)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說:「從飛機上往下看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是白色的,只有冰。通常他們能看到一群50多個小的黑點。詹森請飛行員下降飛機高度,當他們離得近了一點兒的時候,他們看到一小叢毛髮或露出的一個角,還看到了52頭被困在冰裡的麝香牛。
研究人員在《科學報告》雜誌發表的文章中寫道:「他們在海邊發現了1.6英尺(約0.49米)厚、15英尺(4.6米)長的冰塊。他們說:「除了一頭麝香牛以外,其他都完全被淹沒了。」
然而,即使是專注於北極的生物學家也對它們知之甚少。儘管麝香牛的名字裡有個「牛」字,可它們跟野生綿羊、野生白山羊的關係更近。成年雄性麝香牛的體重有800磅(約362千克),它們是北極最大的哺乳動物,直到1975年在俄羅斯滅絕數個世紀。
研究人員寫道:「研究結果表明,一旦北極地區天氣異常日益頻繁,會給哺乳動物造成影響」。研究人員也認為,氣候變化也對麝香牛幼崽的早期健康產生著不利的影響。他們還發現,在冬季的雨雪天氣裡,當雨滴落在積雪上的時候,母麝香牛生出的幼崽會體型較小、健康狀況較差。
近年來,在加拿大北極地區,雨雪天氣是以前的三倍多。美國政府警告,北極地區天氣不可能恢復到過去幾十年前的樣子。雖然「冰海嘯」不一定是氣候變化造成的,但研究人員認為這仍然是不尋常事件。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研究顯示,2016年已連續第三年創下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的新紀錄。伯格博士在談話中寫道:「極地地區,特別是北極地區出現最極端的氣候變暖。」
「2002年,加拿大班克斯島上的一場冬季降雪使得麝牛無法覓食,導致大約兩萬頭動物死亡。他還指出,雖然我們知道極地環境的巨大變化,但我們對這些變化如何影響個體人口知之甚少。於是,研究人員利用攝影測量技術來測量這些生物的大小。他們從已知距離和角度拍攝多張照片,並使用這些照片來開發算法並估計其大小。
伯傑說:「通過比較估算數據和圈養動物的大小和規模,我們可以探索出冬夏溫度、植被的可用性和健康以及雨雪天氣等因素是如何影響野生麝香牛的生長和體型大小的。」他還表示,適應寒冷環境的物種已經找到倖存的方法。為應對氣候挑戰,我們人類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改變其自身行為活動。(實習編譯:黃曉琴 審稿:李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