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丹地貌」及其與「丹霞地貌」的區別

2021-03-01 地球探險家

「雅丹」與「丹霞」幾乎同時出現於現代中文地學文獻中,二者都有相同的漢字「丹」,「長相」也相似,是地學中最常混淆的一對概念。因此,筆者有三個希望:

1、希望您看完本文後記住8個字:「風蝕雅丹、流水丹霞」

2、希望您進一步明白兩個概念:雅丹是風蝕作用為主形成的壟崗狀地貌;丹霞是地表流水作用加之垂直於地表的節理共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地貌。

3、希望您在以後的野外考察或戶外旅遊中注意觀察和思考一下自然景觀的成因,不僅僅限於地質、地理,這是本文的終極目標。

本文主要依據本人在《科學畫報》2014第5期和第6期的內容改寫而成。

「雅丹地貌」是風蝕作用為主形成的壟崗狀地貌。1899年至1902年,瑞典科學探險家斯文•赫定對中亞地區進行第二次科學考查期間,在中國的羅布荒漠中發現大面積河湖沉積物暴露地表,並被強風吹蝕形成獨特的壟崗狀殘丘(圖1),當地的維吾爾人稱之為「Yardang」(雅爾當)。1903年,赫定在其出版的考查遊記《中亞與西藏》一書中首次使用了Yardang一詞,專指這種特殊的「壟崗狀風蝕地貌」。從此,Yardang在英文地學文獻中開始流行。


圖1 通過谷歌地球鳥瞰敦煌雅丹地質公園(紅色箭頭表示主風向)(照片來自GoogleEarth)

1936年曾經隨同赫定等一起參加過科學考察的中國科學家陳宗器先生在其所著的《羅布淖爾與羅布荒原》中,正式將Yardang翻譯為「雅丹」。網上許多資料(比如百度百科)中說,雅丹地貌的名稱是陳宗器根據他女兒的名字命名的,事實剛好相反:做為地學術語的「雅丹」出現於1936年正式出版的「地理學報」第1期,陳宗器的女兒陳雅丹生於1942年,中間間隔了將近七年。

赫定和陳宗器等人在他們的原始文獻中,把大型的「壟」稱為「邁賽」(英文Mesas,意為「方山」),邁賽通常高10~30米,形成年代較早;而稱為「雅丹」的地貌高度通常小於1米,形成年代也較晚。後人的文章中則不加區分,將二者統稱為雅丹地貌。風蝕成因、形態上呈壟崗狀、成群集中分布是雅丹地貌的最重要特徵。此所謂「風蝕雅丹」。

典型的雅丹地貌形成於乾旱地區乾涸的湖底或河、湖階地上,大部分為未固結或半固結的砂礫巖。地殼活動導致湖(河)水退卻、湖底抬升並裸露地表,強烈持久的定向風沿幹縮裂隙(或構造作用形成的裂隙吹蝕),使原來平坦且固結程度不高的湖底沉積物逐漸形成一系列與主風向略成平行的不規則的相間排列的鰭形壟脊和寬淺溝槽。壟脊高數十釐米至數十米,溝槽寬數米,長數十米至數百米,少數長過千米。溝槽間大部分被流沙充填。因長時間遭受風蝕,單個壟脊常呈鰭形或流線形,迎風面通常為圓弧狀,背風面細長或呈分散狀。溝槽間充填的流沙表面通常保留有明顯的風成波紋。

風蝕作用形成的地貌千變萬化,千奇百怪,「雅丹」只是眾多風蝕地貌的類型之一,其他風蝕地貌還包括風蝕穴或風蝕壁龕、風蝕柱、風蝕城堡等。但是,現今的許多文章或遊記中,幾乎把所有與風蝕有關的地貌都籠統稱為雅丹地貌。嚴格說來,只有像圖1所示的這種成群分布的壟崗狀地貌才能稱之為雅丹地貌。甚至有人將流水成因的丹霞地貌也稱為雅丹地貌,這顯然是錯誤的。

「雅丹地貌」中的「丹」字是音譯而來,與紅色沒有任何關係,雅丹地貌的顏色既可以是紅色,也可以是紅色以外的任意顏色。而「丹霞地貌」指的是以紅色砂礫巖為主要成分、以赤壁丹崖為典型特徵並以地表水衝蝕作用為主形成的地貌景觀。故有「流水丹霞」之說。

有關丹霞地貌的文章和專著奇多,可上網搜索。科學網博主呂洪波曾經對甘肅冰溝丹霞地貌的形成機理進行過很好的科普,參見呂洪波教授2015年6月的博文「甘肅張掖冰溝丹霞地貌形成機理解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40&do=blog&id=89487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上的中國丹霞(China Danxia)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國家文本,幾乎包括了中國著名的6大丹霞景觀的所有內容與中國學者的研究進展,對科研和旅遊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該書1400餘頁,有大量彩色插圖,精彩絕倫,UNESCO上的下載地址:http://whc.unesco.org/uploads/nominations/1335.pdf。


表1 雅丹地貌與丹霞地貌的主要異同點。


地球表面沒有降雨的地方真的不多,絕大部分地貌的形成都或多或少有水的參與。雅丹地貌在其形成過程中自始至終有水的參與。首先,形成雅丹地貌的巖石或巖層主要為湖相的砂礫巖,湖水乾涸後,這些出露地表的砂礫巖在間歇性流水和長期而強烈的定向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現今這種地貌,只是流水衝蝕的作用遠小於強風的吹蝕作用,因此將雅丹地貌歸因於風蝕地貌,「風蝕雅丹」由此而來。

地球上沒有降雨的地方極少,沒有風的地方幾乎不存在,只是風的作用有大有小。中國的西北多風,風蝕作用非常普遍和強烈,在西北地區的丹霞地貌中發現風蝕作用的痕跡不足為怪。

 

敦煌雅丹地貌國家地質公園

古玉門關以西約80公裡的地方(GPS參考坐標為:北緯40°29′~40°33′;東經:93°~93°11′之間),有一片典型的雅丹地貌。數十萬年前,這裡曾經是一望無際的湖泊。伴隨著青藏高原的隆起,湖泊中沉積了大量的礫石和砂泥,湖泊面積逐漸縮小,最終湖泊退縮,湖底沉積物裸露地表。與此同時,南部迅速隆起的青藏高原和西北部的天山擋住了南部印度洋和西部的溼潤的空氣,東邊距離太平洋又太過遙遠,導致這裡的氣候越來越乾燥,來自蒙古高原的強風則自北向南長驅直入,在強風的長期吹蝕和磨蝕作用下,伴隨著間歇性的洪水,羅布荒原中大面積的河湖相沉積物逐漸被瓦解,從而形成今天的雅丹地貌。

通過谷歌地球(GoogleEarth)從空中俯瞰,一排排風蝕壟脊恰似大海中的艦隊,又似巨型的鯨群,你爭我趕地向前行進,蔚為壯觀(圖1)。受構造作用、巖石的原始成份以及風蝕作用和間歇性流水作用的共同影響,宏觀上的壟脊常呈不規則狀斷開,在風沙的長期吹蝕和磨蝕下形成形態不同的地貌景觀,有的如潛艇,有的像蝌蚪,有的像獅子,有的像孔雀,有的像柱子,有的像蘑菇,千奇百怪。

圖2 雅丹地貌(鏡頭方向:西南)

圖3雅丹地貌(鏡頭方向:西南)

圖4 「覆舟狀」雅丹地貌,仔細觀察,還可見到砂礫巖沉積時流水作用形成的斜層理。

圖5「獅身人面像」

圖6 大風吹出來的「鳳凰」

圖7 雄獅

注意雄獅的底座清晰可見清晰平直的節理切割痕跡,說明在其形成過程中,構造作用亦非常重要。

圖8 強風吹蝕、磨蝕後留下的風蝕柱、風蝕殘丘

圖9敦煌雅丹地貌全景衛星照片(照片來自GoogleEarth)

照片左上部分為標準的雅丹地貌,第四紀河湖相沉積物在烈風吹蝕下形成白色的長壟狀地貌,地貌形態與當地的盛行風向(紅色箭頭)一致(參見圖1)。照片右下部分近東西向出露的白色壟狀地貌為間歇性水流衝蝕而成(如黃色箭頭所示),與現在的盛行風向幾乎垂直,因此常常被吹裂,形成孤立的地貌景觀。從本質上講,羅布泊地區的水陸變遷、流水與風的侵蝕作用等等均與青藏高原的隆升密切相關,地球表面的面貌(地貌)是地質運動的結果。羅布泊地區獨特的地質背景造成了其獨特的地貌景觀。

構造專業的博友們,誰來解釋一下圖9中的構造現象?

圖10雅丹地貌在中國的西北非常多見,這是2003年8月在青海油田附近野外考察的路上隨手拍攝的照片,前面的景物像不像另一尊「獅身人面像」?

圖11中國西北還有許多壯觀、典型的雅丹地貌在荒野中「沉睡」。例如本圖所示為青海冷湖附近尚未開發的雅丹地貌(照片來自GoogleEarth),其規模要比敦煌雅丹地貌景區大得多。

圖12 伊朗Lut沙漠雅丹地貌(Yardangs in Lut Desert,Kerman Province, Iran)

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sht-e_Lut

圖13 火星上的雅丹('Yardangs' on the surface of Mars)

雅丹地貌幾乎在地球各大洲均有報導。甚至在火星上也發現了巨型的雅丹地貌.圖片來源:

http://www.esa.int/spaceinimages/Images/2004/07/Yardangs_on_the_surface_of_Mars

圖14 科學家陳宗器(照片來源:陳雅丹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041af0102w5t2.html

相關焦點

  • 【答疑解惑】丹霞地貌與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形成過程簡單地說,就是丹霞地貌是由紅色砂礫巖在水作用下,沿垂直節理面不斷侵蝕、搬運、磨蝕、風化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地貌類型。丹霞地貌的基礎就是有紅層的存在。紅層地貌中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四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巖」。
  • 瑰麗的雅丹地貌
    從此,「Yardang(雅丹)」一詞便正式被科學領域接受。雅丹地貌現泛指乾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衝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
  • 16種地貌——地貌大全(精品收藏)
    地質論壇,您的移動信息庫,掌上圖書館,記得星標哦 1、丹霞地貌 由巨厚的紅色砂巖、礫巖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巖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總稱。巖石地貌類型之一。
  • 地理風水知識~16種地貌大全
    丹霞地貌的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運動,它使部分紅層變形,並將盆地抬升。紅色地層沿著垂直節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風力作用等侵蝕,形成深溝、殘峰、石牆、石柱、崩積錐以及石芽、溶洞、漏鬥、石鐘乳等地貌形態。主要山體呈方山狀、堡壘狀、寶塔狀、單斜狀峰群等。丹霞地貌區奇峰林立、景色瑰麗,旅遊資源豐富,有的早已成為風景區,如丹霞山、金雞嶺、武夷山等。是研究、恢復紅色盆地的古地理環境的最佳地區。
  • 不存在的;丹霞地貌,了解一下~
    在丹霞山地區,厚達300-500米的巖層被流水、風力等風化侵蝕,形成堡壘狀的山峰和峰叢、千姿百態的奇石、石橋和石洞。馮景蘭意識到這是一種獨特的地貌景觀,並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巖層命名為丹霞層。  這就是今天的廣東韶關丹霞山,綿延319平方公裡,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層、構造、地貌、發育和環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最為詳盡和深入。
  • 踩踏丹霞地貌「網紅」道歉:被老鄉拉客帶入
    視頻顯示,他帶著外國遊客進入了陝西省靖邊縣龍洲丹霞地貌景區,並進入「禁止入內」區域,在丹霞地貌上隨意行走。此事引發網友熱議。旅行博主無視「禁止進入」標識 踩踏丹霞地貌視頻中,這名網友穿過一個「上有落石,禁止入內」的牌子,進入龍洲丹霞地貌景區的一線天進行攀爬。隨後,在一村民的帶領下,兩人從一個被破壞的柵欄外走進龍洲丹霞地貌景區內另一個禁止入內的區域波浪谷。
  • 高中地理16種地貌精編匯總,考試複習必備!
    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考的16種地貌精編匯總,務必掌握!   1、丹霞地貌   由巨厚的紅色砂巖、礫巖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巖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總稱。巖石地貌類型之一。   丹霞地貌區奇峰林立、景色瑰麗,旅遊資源豐富,有的早已成為風景區,如丹霞山、金雞嶺、武夷山等。   是研究、恢復紅色盆地的古地理環境的最佳地區。   2、喀斯特地貌   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我國主要山脈分布圖地貌是指地表的「面貌」,是具有特定特徵的地表形態,我國從低緯到高緯,從沿海到內陸,自然地理環境差異巨大,擁有多種地貌類型。首先是「黃土地貌」,分布在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地表呈現千溝萬壑、溝壑縱深的特徵,是深厚黃土層受到長期強烈流水侵蝕作用而形成的,是我國特有的地貌類型。其次我國主要的地貌類型還有主要分布在雲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在我國西北乾旱地區的「雅丹地貌」、分布在我國南方溼潤地區的「丹霞地貌」。
  • 網紅冒險雷探長違規踩踏丹霞地貌,旅遊局最新回應
    「網紅」這個詞從誕生之初就一直飽含爭議,為了博得噱頭網紅們往往做出有爭議的舉動,比如這幾天又有一位網紅為了拍視頻而踩踏丹霞地貌,視頻顯示這位全網坐擁千萬粉絲的「冒險雷探長」和一名外國女子進入靖邊龍州丹霞景區,兩個人還在丹霞地貌上行走,這樣的舉動也被很多媒體解讀為「炫耀」。  為了紅所以拍視頻炫耀?
  • 《大秦賦》拍攝地,烏爾禾魔鬼城,不僅有雅丹地貌還能撿戈壁玉石
    最近最火的電視劇莫過於《大秦賦》了,秦王掃六國一統華夏,奠定了中國版圖雛形的故事,一直以來都被人們津津樂道,《大秦賦》的拍攝地有很多,不過主要都在新疆,而裡面的戰爭戲大部分都在克拉瑪依烏爾禾世界魔鬼城拍攝的,電視中,兩邊黃中透紅的山體峽谷中,將軍帶著士兵策馬揚鞭縱橫疆場的場面,讓很多人看了熱血沸騰,其實,魔鬼城不僅僅是一片雅丹地貌的旅遊區
  • 網紅踩踏丹霞地貌並拍視頻炫耀 B站UP主「冒險雷探長」被扒
    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近日,一則有關網紅踩踏丹霞地貌並拍視頻炫耀事件引發網民憤怒,那具體是怎麼回事?這種情形會怎麼處理呢?
  • 高原小江南——青海貴德,此地丹霞地貌之秀美壯麗不遜張掖
    丹霞地貌是我國常見的地質地貌,是由紅色砂礫巖層構成的風景秀麗的地貌,上世紀二十年代,在廣東省丹霞山首次被發現而得名,它是新生代第三紀的紅砂礫巖層,經過風化剝離和流水的長期侵蝕作用,形成了以奇峰、方山、洞穴、絕壁為主的特殊地貌形態,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福建武夷山、安徽齊雲山、江西龍虎山、貴州赤水都是著名的丹霞地貌名勝區。
  • 圖說丨西吉火石寨:丹霞地貌的冰與火之歌
    在裸露的黃土高原西吉,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一處奇特的丹霞地貌。暗紅色的山崖、山峰、山脊、怪石凸聳於黃土高原之上,千姿百態,氣勢磅礴,構成了一幅景色秀美、壯觀的天然畫卷。這就是被地質學家稱為丹霞地貌的火石寨。 如果你只在春夏去過火石寨,這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看看下雪天的火石寨。人煙稀少的清晨,火石寨的雪,總是能打開記憶的大門。
  • 光明時評:踩踏丹霞地貌的博主,踩踏了底線
    視頻中,他帶領一個外國女孩,進入「禁止入內」的龍洲丹霞景區,隨意行走攀爬丹霞地貌,引發網友關注。龍洲丹霞景區的情況,在網際網路也不是無處可尋。因此,要說他事前完全不知情,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當然,「雷探長」本人也曾回應稱,他是因為「臨近傍晚」「老鄉拉客」「收攻略迷惑」等原因才冒險一試。換句話說,他是想強調自己並非有意為之。 我們無法透視人的內心,也不能武斷地下結論。真實的想法到底是怎樣的,恐怕只有「雷探長」本人心裡最清楚。
  • 網紅踩踏丹霞地貌並拍視頻炫耀 網友:是無知還是無恥?
    一段「網紅博主一行探險踩踏丹霞地貌」的視頻在網絡引發廣泛關注,視頻中他們穿過標有「禁止入內」的牌子,在陝西靖邊龍州丹霞地貌上肆意踩踏,引發網友極大的憤慨。  7月6日,有媒體聯繫上靖邊丹霞自然風景區,據景區工作人員稱,他們已經注意到此事,目前,警方正在調查處理中。
  • 帶外國人踩踏丹霞地貌網紅道歉,本意是安利當地旅遊資源
    帶外國人踩踏丹霞地貌網紅道歉,本意是安利當地旅遊資源 近日一位名為「冒險雷探長」的網紅博主,帶領一位外國遊客違規進入陝西靖邊龍洲丹霞地貌景區,並在丹霞地貌上隨意踩踏,並且將視頻發布於網上
  • 帶外國人踩踏丹霞地貌網紅道歉 附B站UP主冒險雷探長道歉全文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B站最新資訊 > 正文 帶外國人踩踏丹霞地貌網紅道歉 附B站UP主冒險雷探長道歉全文
  • 網紅博主「冒險雷探長」疑違規進入丹霞地貌區,網絡情緒被激怒下的...
    近日,一則關於「網紅博主違規進入丹霞地貌區」新聞在網絡上傳播並引發網友的關注。據媒體報導,這名網紅博主是B站擁有100多萬粉絲的UP主冒險雷探長。此前,這位B站UP主帶著一名外國女子進入靖邊丹霞自然風景區,探秘丹霞地貌,並在近日在B站上傳了標題為《帶烏克蘭女孩探秘陝北奇觀,聊起燒紙錢民俗,女孩做了個大膽的決定》的視頻,視頻顯示他不僅無視禁止進入的警示牌,甚至還破壞欄杆進入風景區,除此之外還在丹霞地貌上肆意踩踏。也正是這則視頻引發了網友關注和質疑。
  • 帶外國女子踩踏丹霞地貌網紅道歉:慶幸沒破壞
    日前,B站UP主「冒險雷探長」帶領外國女子進入靖邊丹霞自然風景區,在丹霞地貌上踩踏,還拍攝並發布了視頻,引發了網友憤慨。7月7日下午,該UP主回應道:「當時並沒有看到關閉通知」「無意去破壞地貌」「已經積極與當地部門聯繫解決並前往解決」。
  • 【帶外國人踩踏丹霞地貌網紅道歉】近日,名為「冒險雷探長」的網紅...
    2020-07-09 12:32:49來源:FX168 【帶外國人踩踏丹霞地貌網紅道歉】近日,名為「冒險雷探長」的網紅帶領外國遊客違規進入陝西靖邊龍洲丹霞地貌景區,並在丹霞地貌上隨意踩踏,並將視頻發布在網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