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0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編者按
幾天前
小北發布了
家園食堂即將開業的消息
收穫了一籮筐期待
��
視頻:家園食堂,一探到底
在試吃和體驗中
嶄新的家園食堂和同學初次見面
「小試牛刀」
就收穫了一眾讚揚
視頻新聞:家園食堂試吃體驗圓滿舉行
今天!
家園食堂正式開業!
話不多說
各位北大「吃貨」
這份
小北獨家推薦分享
+家園食堂使用指南
你一定不能錯過
進入家園食堂一層
就可以看到
哲學系楊辛教授揮墨的「家園」題字
家園食堂的前身
可追溯到1952年院系調整後
位於今日
百周年紀念講堂位置的「大飯廳」
大飯廳是老北大人
難以忘懷的記憶
大飯廳內景
大飯廳外景
1959年
大飯廳遷至
現家園食堂所在地
曾改名為
學二食堂、學三食堂
1999年
學三食堂南側
建成老家園食堂
首次引進風味檔口
提供夜宵零點服務
2001年
學三食堂北側建成麵食部
成為北大第一個
餐飲單品專門店
率先打破了
高校沒有專門店的局面
2002年
學三食堂
裝修改造為康博思快餐
與松林快餐
連成快餐一條街
如今,家園食堂拔地而起
成為北大最大的食堂
建築面積3.46萬平方米
約有4200個餐位
匯聚經典菜式和創新美食
家園食堂將成為又一個
北大人共同的溫暖寄託
從大飯廳到新家園
從肩扛手挑到人工智慧
從基本大夥到百餘風味
不變的家園風味
「常為新」的燕園味道
總有未知的驚喜
與你分享 等你體驗
餐飲中心文化牆展現家園食堂和北大餐飲變遷
踏入家園食堂
同學們可能會
不禁高呼「鵝妹子嚶!」
寬敞明亮的食堂環境
溫馨舒適的裝潢風格
還有滿滿的高科技加持
只需手機掃碼下單
憨態可掬的送貨機器人
便會把飲料運送到同學手中
西式快餐窗口
配有自助點餐機
支持刷臉支付,方便快捷
1-4層配有多個
LED屏幕、電視、投影
從燕園,看世界
和好友相伴觀看
校內要聞、體育賽事等
想想都覺得很燃!
電視的音效很棒哦,太適合看球賽啦!
當然,在食堂
菜品是重頭戲
年關將近
一起來看看新家園
到底安排了哪些選手
帶我們衝今冬體重KPI
步入家園一樓
藝園的經典菜色遍布
創新菜更是吸引眼球
江南陽春麵、四川擔擔麵、
養生板慄粥熱氣騰騰
小北率先被種草
乘坐扶梯來到二樓
新疆、廣東、閩南、日韓
蜀湘、江南、麵食、素食
八個窗口匯合國內外各式風味
饢包肉香脆可口
金槍魚拌飯口感豐富
廣式叉燒多汁甜美......
吃貨已沉迷現場,無法自拔
試吃同學表示很滿意!
二層的素菜窗口
囊括十五種以上素菜食材
給素食愛好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原來在北大「吃草」
都那麼快樂��
升降電梯「叮」的一聲
到達學五中式快餐遷入的三樓
新增的避風塘炒蝦飯、
罐罐燒肉飯、金湯肥牛飯
和特色砂鍋飯、煲仔飯
烤串、麻辣燙......
讓人忍不住直呼「真香」!
若是想在校內開個小灶
四樓的重慶火鍋、西式快餐
是不錯的選擇
多種口味滿足豐富的需求
無煙火鍋
設有單人座和圍桌
可「一人食」
也可「齊歡聚」
喜愛麵包甜食的老師同學
更不能錯過
四層的小北麵包房
這裡還提供
生日蛋糕定製等服務
同在四層的水吧
有許多品類的奶茶、果汁
都非常值得一試
可供來客即興彈奏的鋼琴
「文藝範兒」十足
指尖躍動的音符
為美食添上藝術氣息
讓下午茶多了一分舒適愜意
那麼如何穿梭流連於
以上這些優質美食和溫馨空間呢
家園食堂的東門設有扶梯和直梯
可直達一層到四層
北門的扶梯則聯通一層到三層
還有若干步行樓梯
分布在南門、北門東側和中部
此外,食堂的衛生間
設置在東門附近
如果在食堂遇到問題
可第一時間諮詢
學生志願者和食堂值班經理
目前,家園食堂的公告欄裡
為同學們準備了留言明信片
也歡迎大家寫下
對家園食堂的祝福和意見建議
當同學們踏入家園
還會發現許多「小心機」
在食堂的南北兩側和東門附近
都設有餐盤迴收處
其中
幾處餐盤迴收處的背景牆上
用世界各地語言中的「謝謝」
拼出了餐具的圖案
北大校友書畫協會秘書長
方建勳老師
捐贈書法長卷《燕園情》
親手題寫
勤學廳、修德廳
明辨廳、篤實廳
同時在校友中
徵集書畫篆刻作品
為食堂三層
增添中國傳統文化氣息
一層的座椅靠背
特別設計了腰部的支撐
可以隨坐姿相應彎曲
就餐體驗更加舒適
不同樓層、不同就餐區域
就餐桌椅,各不相同
彰顯層次,渲染氛圍
座椅材質在傳統的pp材質基礎上
增加了尼龍玻纖,韌性更強
增加了安全性
布面座椅的面料
則是採用防汙面料
易於清潔維護
以未名湖風景的
唯美浪漫為核心
食堂裝修
提取四季風光之色彩
有翠綠光潤的植物牆
也有隨手可拾書的別致書吧
北大出版社捐贈了百餘冊圖書
裝點書吧的書架牆
書吧牆面上的
小王子與食物系列攝影作品
由藝術學院楊洋校友捐贈
作品別出心裁
融書香入飯香
用舌尖上的美味
勾起學子對純美文學的回憶
<>
北大校園內
有約28株一級古樹
(樹齡300年以上)
和約510株二級古樹
(樹齡200年以上)
家園食堂的裝飾畫
由生命科學學院孟世勇老師進行指導
校園服務中心提供信息
選取北大最具特點的
八種古樹作為主題製作
銀杏、國槐、檜柏、白皮松
油松、榆樹、桑樹、七葉樹
於細微之處
展現燕園的歷史文化底蘊
家園食堂的LOGO
設計出自李印白校友
「CSC」字母組合為
「餐飲中心」的英文全稱
「Catering Services Center」首字母
顏色取自多種食材顏色
鮮豔、活力、健康
家園食堂設計得
如此貼心、獨特
離不開許多師生校友的參與
在家園食堂
飲食、讀書、休閒文化
交織相融在一起
是邁向遠方的起點
也是美好記憶的港灣
歷史學系吳雪琪同學提供古代餐飲文化資料整理
各層學生監督員已經履新
外國語學院十餘位師生參與了家園食堂內的標識牌的翻譯
城環學院劉釗同學參與小北麵包的海報、包裝盒及多款文創用品的設計工作
師生參與
體現在家園食堂的各個角落
餐餐有情,處處有愛
滑動查看特別鳴謝名單
(按姓氏拼音排序)
白海濤、陳秋昊、董志、範若孜、範文穎、方建勳、賈青、姜盾、鞠一郎、李迪華、李佳琦、李楠、李印白、李勇、梁偉玲、劉科迪、劉琳玉、劉釗、龍紅放、馬建鈞、馬月、孟世勇、莫達勇、錢群、邱明斤、阮雪璠、阮怡群、石不言、孫德利、孫景南、王亞南、吳雪琪、吳志攀、向勇、徐衝、許森林、嚴春薇、楊超、楊小輝、楊辛、楊洋、張信雲、周建朋;一相書畫工作室
日前
家園食堂與校團委推出
「非遺靈韻,家園生香」活動
邀請非遺傳統美食進入北大校園
護國寺小吃
廚子舍、密雲燒餅……
同學們不僅品嘗了
舌尖上的傳統文化
而且親自體驗學習
非遺美食製作技藝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現場的朋友們
都是怎麼把「快樂」
打在公屏上的!
(上下滑動查看)
今日
家園正式開業
琳琅滿目的菜品
讓我康康
是誰開始選擇困難了?
不要怕
小北為你準備了
截圖選餐服務
來截取你的食堂第一餐吧!
當然
獨家攻略的最後
少不了——
喜聞樂見的互動環節
在評論區告訴小北
你最喜歡的食堂美食是什麼?
截止至12月3日中午12點
評論區留言前5名的讀者
可獲得餐飲文創組合一份:
「燕園味道」明信片
+燕園美食鑰匙扣
註:校內讀者將私信通知領取地點
校外讀者將以快遞形式寄出
「燕園味道」美食明信片 (一套12張)
校慶喜餅/香辣雞腿飯/勺園鹹燒白造型鑰匙鏈
(款式隨機發放)
最後的最後
別忘記
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者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家園食堂使用指南喲
掃碼查收家園食堂使用指南❤️
更多精彩
來源:北大餐飲中心、融媒體中心
文字:莫筱璇、楊婉婷、呂可欣
圖片:王天天、李季、蔡翔宇、吳柏榕、鍾潔嵐、朱成軒、楊婉婷、張矣可、王嗖嗖、沐陽、餐飲中心、融媒體中心
視頻: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海外傳播辦公室
視頻導演:於彥斌
視頻新聞: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音視頻部
視頻新聞記者:劉其源、蔣菡
排版:呂懿偉、白雨琪
原標題:《來啦!北大家園食堂今天開業試運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