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字智永楷書《陋室銘》,文書並茂,可讀可賞,可臨可創

2021-01-09 曾祥耙

集字成書,古已有之,唐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便是集字成書的典範,米芾也是一位集字高手,其中年時期的力作《方圓庵記》就有諸多《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的影子。米芾曾說:「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臨摹好的集字作品也是學習書法的一個不錯的方法。智永楷書《陋室銘》就是一幅好的集字作品,文書並茂,可讀可賞,可臨可創。

智永和尚,南朝人,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系書聖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後代,是王羲之的七世孫,號「永禪師」。梁陳之際,戰亂頻繁,智永棄家到山陰雲門寺修行。

智永善書,書有家法。初從蕭子云學書,後潛心研究二王書法,並將王羲之傳家之寶《蘭亭序》帶到雲門寺保存。雲門寺有書閣,智永禪師居閣上臨書30多年,發誓「書不成,不下樓」,留下了「退筆冢」、「鐵門檻」等學習書法的美麗傳說。張懷瓘《書斷》評智永書法:「智永半得右軍之肉,兼能諸體」。

梁武帝酷愛王羲之書法,從王羲之書跡中摹出不重複的一千個字,命文學侍從周興嗣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後來成了最常用的童蒙識字範本,這就是著名的《千字文》。歷代書家都喜抄寫《千字文》,而個人傳抄數量最多的當屬智永,相傳智永曾以真、草兩種書體抄寫《千字文》800本,江東諸寺各施一本,意在使家學得以廣泛傳播。形成教科書式的影響力,波及日本,即使現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依然是書法學習的經典教材。

集字智永楷書劉禹錫《陋室銘》,古雅精美,雍雅耐看,臨摹此作,既能窺探二王風骨,又能領略智永自家風範,並能幫助理解虞世南、諸遂良的用筆依據。可作為楷書學習的臨摹範本。

劉禹錫《陋室銘》也是一篇長期傳誦的著名的散文,寥寥八十一字,通過對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願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此文可讀可賞。

學習書法不必局限於什麼形式,只要是好的法帖,都可以兼收並蓄。臨帖是學好書法的必經之路,入帖難,出帖更難,臨帖是入帖的基礎,出帖是創新的開始。出帖是在入帖基礎上,將所學之物消化吸收、融會貫通、為我所用,這是個由深度向廣度的擴展,是熟中求生的過程,集字練習就是出帖的開始,也是創作的開始。

歡迎閱讀早期更多精彩文章

郭德綱一幅書法作品,20多個字就有10個錯別字,值得深思

他苦練「田楷」40年卻入不了中書協,是選帖問題還是書協門檻高

900多年前的這幅書法,曾被認為是贗品,卻拍出了4.368億元的天價

被歷史誤讀的「臺閣體」,不是你想像的那麼一無是處

因為詩名太大,竟然差點被忘了,他還是一位書法高手

相關焦點

  • 15位書法家寫《陋室銘》,讓人超級舒心,洗滌了一切不安!
    分別是歷史書法家們書寫的各種版本洗滌一下自己的不安讓一切隨遇而安南宋文學家:文天祥文天祥行書《陋室銘》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趙孟頫行書《陋室銘》趙孟頫行書《陋室銘》紙本,縱49、橫131釐米;共19行,計86字。
  • 篆、隸、楷、行、草《陋室銘》欣賞!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
  • 裝有1000個楷書學習視頻,可插入手機直接看!
    這是一枚神奇的書法U盤,
  • 一代奇才,寫了最美行楷,這字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
    書法史上個個成名的書法家幾乎都是全才,對於經史子集皆能通曉,這也是一個書法家最基本的素養,沒有一定的學問基礎,其書法也並不會長遠。我們今天就介紹一位書法史上的一位全才,也是一個奇才,他寫出了最美的行楷,這字秀美無雙,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令後人望塵莫及!
  • 史晨碑隸書集字《陋室銘》,太美了-SPGA
    隸書集字《陋室銘》,太美了!賽大家集字書法字典 今天 史晨碑集字《陋室銘》 《史晨碑》雖然以端莊典雅著稱,但它的筆畫是活脫的,極具偃仰變化,而且搭配靈巧,所以其字是活潑靈動的,具有參差錯落的變化,看似靜態,實則隱含著流動之勢,遠離刻板之累。[12] 作品評價 編輯 明末清初金石書法家郭宗昌:分法復爾雅超逸,可為百代模楷,亦非後世可及。
  • 楷書入門中怎樣寫好「李」字呢?怎樣寫好木子李結構?
    楷書入門中「李」字如何寫,我收集了幾個,供參考之。以上九個「李」字,也就是木子李。有書聖王羲之寫的;有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的;有趙佶寫的瘦金體「李」;有褚遂良寫的「李」字;有智永寫的「李」字;有魏碑崔敬邕墓誌上的,還有魏碑孫秋生造像上的。
  • 廣州藝術博物院舉辦千字文書法展
    廣州藝術博物院舉辦千字文書法展。王羲之與智永《真草千字文》纏繞七世的緣《千字文》的最初版本是採用王羲之的字跡來進行編排的,因此它應該是一件文書合璧的王羲之書法集字作品。但遺憾的是,《千字文》的最初版本未能流傳下來,它的真實面貌如何今人已不得而知。不過,我們仍可藉助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一探其究竟。
  • 王羲之《陋室銘》
    集字,是書法的一種學習和分享、創作方式。我們所知的唐代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就是典型代表。
  • 《陋室銘》橫幅創作你喜歡哪一種書體?(書法:張德進)
    草書始於漢初,其 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陋室銘劉禹錫 〔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集古字,寫名篇,篆隸行楷名碑名帖全囊括
    程峰 編王羲之行書集字古文名篇 沈浩 編歐陽詢楷書集字古文名篇 程怡 編>集字古文名篇(即將出版)文徵明行書集字古文名篇 張杏明 編這些是大家喜歡的名碑名帖我們挑選了熟悉的字帖為中式翻身,自右向左與書寫順序一致可根據紙張及尺幅需求自己畫格子或者折行碑刻變墨跡,以便判斷字法筆法每一個字都設計了紅色米字格
  • 可讀可賞禮耕堂,它的美等你來欣賞和探究
    經歷過300多年風雨的「禮耕堂」位於召稼樓報恩橋西側,原是召稼樓奚氏九世孫奚之炬(字鏡湖)的宅第,得名自家傳古訓:「詩禮繼世,耕讀傳家;仁禮進取,勵志養德」。這典型徽派建築群始建於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坐北朝南、共分五進,總計有房138間,其中平房98間,樓房上下各20間。其在建築學上具有非凡價值。他的美,讓人可讀可賞。
  • 三一律|米芾 · 天姿轅轢未須誇,集古終能自立家
    「智永硯成臼,乃能到右軍(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鍾(繇)、索(靖)也,可永勉之。」米芾作書十分認真,自己說:「餘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崇寧五年丙戌(1106年),為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大觀元年丁亥(1107年)三月,任淮陽軍知州。後卒於任上,葬於潤州(今江蘇鎮江)丹徒西南長山腳下。米芾平生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
  • 你的楷書和行草書風格能搭配嗎?
    對於有一定書法基礎的人來說,楷書和行草書往往能夠融會貫通,在風格上相得益彰。
  • 範笑歌楷書六種解析書法作品欣賞
    在今天的書法界似乎對楷書分外重視,但當今的楷書也讓許多人困惑。怎樣能夠使楷書在傳統的基礎上在變化革新,並且擺脫匠氣呆板的毛病呢?我們就以範笑歌的五種楷書作為範例進行分析,這五種楷書都有其特點,有的楷書是完全的獨創,有的楷書是繼承傳統後的再次創新,但這些楷書都有共同的特點,也就是嚴謹的法度和特殊的韻味和美感。其中許多是可以借鑑和學習的。
  • 王羲之留給後人的1000個字,專家:學好這些,你能超越9成書法家
    趙孟《行書千字文》 故宮絹本王羲之的後人智永禪師寫過,唐代的「初唐三大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都寫過,顏真卿、柳公權也寫過,宋代的米芾等人,明代的文徵明、王鐸,清代的更多書法家都曾寫過這《千字文》乃是四字一句,對仗工整的文章,朗朗上口,一氣呵成,此篇文章對於書法的意義乃是1000個不同的常用漢字,有專家說:當你將這1000字學好之後,你就超越了9成的書法家。還有人說,學好的這1000個字,你的未來將前途無量!
  • 智永《真草千字文》書法欣賞
    計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為谷鐵臣舊藏,後歸京都小川為次郎,現為小川為次郎之子小川正字廣巳先生收藏。後有楊守敬、日下東作(鳴鶴)、羅振玉、內藤虎所寫題跋,有認為此墨跡本為智永真跡,但多數學者,包括清代楊守敬等疑其為唐人臨本、摹本。此次掃描的版本難得可貴的是,題跋俱全,讓我們得以了解此帖全貌,以及此帖的收藏與相關考證。
  • 大名鼎鼎的宣德爐,僅靠一個「德」字就可鑑定?專家這麼說!
    如果您對此文有不同看法,有此類藏品出手,可留言探討, 收藏之路漫漫長長。交流學習共進步。博山爐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號,他在明太祖創業的基礎上,使原來嚴密的政策略趨向平穩,權利則更為集中,並實行一系列有利於發展生產的措施。宣德六年,他命鄭和七次下西洋,更進一步溝通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
  • 爐邊夜讀----《陋室銘》
    下午,我又把牆上的一些字畫拿下來,仔細地用軟紙巾擦一擦,特別是老同學為我寫的幾幅字,備感珍惜。你看,那幅劉禹錫的《陋室銘》,我是捧在手裡,左看右看,愛不釋手,放不下來。到了晚上,時針指向七點,我又回想起白天搞衛生看到的《陋室銘》,就跑到書房把那幅字捧到爐邊茶几上,慢慢展開,微黃的燈光聚焦在卷面上,照著我細細品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 漫談324字的《蘭亭集序》
    ▲ 點擊上方關注 美術報,分享美的一切馮承素 蘭亭序 摹本《蘭亭集序
  • 一代書法奇才,寫出書法史上最美行楷,這字影響後世1000年
    趙子昂《陋室銘》趙子昂,宋末元初人,可以說是書法史上少有的「全才」式的人物,他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被譽為「楷書四大家」,其行書、草書、小楷更是廣為流傳,潤澤無數人。趙子昂《陋室銘》在書法方面,趙子昂最高的成就體現在他的行楷之上,即是楷書中帶有行書的筆意,一筆一畫卻有一股飄逸之感奔湧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