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了!王羲之《陋室銘》

2021-03-05 書法思考

集字,是書法的一種學習和分享、創作方式。我們所知的唐代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就是典型代表。而本文呈現的是後人集王羲之書法《陋室銘》,十分香豔,喜歡的思友可以收藏之,得閒亦可臨摹、創作!

別小看「集字」,集字可不是簡單的堆砌,也是要兼顧到通篇內的字字關係、組組關係。就是同一字,王羲之的寫法都很多,集字就是要基於二王書法章法,比如本文集字《陋室銘》,較好地處理了粗細、大小、虛實等布局變化,才能相對接近原作般通篇氣息。

看不過癮?我們再分頁放大欣賞:

真是名篇與名字,互為映襯。廣為熟知的《陋室銘》,系唐代詩人劉禹錫代表作,非常雅致的一篇詩文,該文手法精湛,聚描寫、抒情、議論於一體。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致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兩袖清風的情懷。文章運用了對比,白描,隱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壓韻,韻律感極強,讀來金石擲地又自然流暢,一曲既終,猶餘音繞梁,回味無窮。與王羲之書法相得益彰。

通篇集字主要是採集了王羲之《蘭亭序》和《聖教序》為主,以及集合了一些王羲之手札單字。結字豐富,顧盼得體,通篇氣息流暢,值得欣賞和臨創,建議收藏。


書法思考

書法丨社群丨學習丨文房丨品藏

發....現....書....法....的....美....好

相關焦點

  • 15位書法家寫《陋室銘》,讓人超級舒心,洗滌了一切不安!
    分別是歷史書法家們書寫的各種版本洗滌一下自己的不安讓一切隨遇而安南宋文學家:文天祥文天祥行書《陋室銘》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趙孟頫行書《陋室銘》趙孟頫行書《陋室銘》紙本,縱49、橫131釐米;共19行,計86字。
  • 集字智永楷書《陋室銘》,文書並茂,可讀可賞,可臨可創
    集字成書,古已有之,唐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便是集字成書的典範,米芾也是一位集字高手,其中年時期的力作《方圓庵記》就有諸多《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的影子。米芾曾說:「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臨摹好的集字作品也是學習書法的一個不錯的方法。
  • 篆、隸、楷、行、草《陋室銘》欣賞!
    而以《陋室銘》為題材的書法作品更是被後人廣泛用於家居裝飾,以顯示居住環境的高雅及格調。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歷代眾名家以《陋室銘》為內容創作的書法作品,來感受一下不一樣的陋室之美!▼ 文天祥 行書《陋室銘》
  • 雅誦 | 劉禹錫:陋室銘
    如果我說面對陋室銘我竟無言以對,也許人們會覺得我矯情。可如果我說我再讀陋室銘是對士人的讚頌以及對自己的批判,也許還是會有人贊同的。讀書人的精神不僅僅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我以為更難的是在「窮」和「達」之間找到那種平衡,以及這種平衡後面的最佳的心理狀態,只有這樣才能既尊「王」又循「道」,入則修身齊家,出則治國平天下。
  • 周慧珺行書《陋室銘》
    周慧珺行書《陋室銘》 周慧珺(1939-),浙江鎮海人,著名書法家。作為當代女性書家的傑出代表,周慧珺自上世紀70年代起蜚聲書壇。 周慧珺行書《陋室銘》 在談到書法創作時,周慧珺說,當代書法創作還是要到豐厚的歷史積澱中追尋和探求。
  • 爐邊夜讀----《陋室銘》
    爐邊夜讀《陋室銘》,心中不墜青雲志。寧靜致遠避浮躁,耕讀勤儉樹家風。
  • 《陋室銘》注釋、譯文及原文填空
    《陋室銘》朗讀(建議WiFi狀態下觀看)陋室銘                         唐
  • 《陋室銘》朗讀技巧分析|音頻公開課
    這篇《陋室銘》入選了語文課本,所以知名度極高,以前在學習此篇課文的時候,並不十分了解它的寫作背景,所以一直認為作為劉禹錫是一位家境貧寒的詩人,但是後來才知道,這位詩人實則是一位朝廷重臣,卻因為改革而被反對派鬥爭,最後釀就了歷史上著名的「八司馬事件」而後被貶,並且被貶謫的時間長達二十三年。《陋室銘》的背後是一個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故事,我在今天的課程中會為您講明白這樣一個故事。
  • 《陋室銘》的作者是誰,史書記載了另一人,竟不是劉禹錫
    半年時間,劉禹錫慘遭三次搬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鬥室,據說劉禹錫於是寫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銘》,《歷陽典錄》記載「陋室,在州治內,唐和州刺史劉禹錫建,有銘,柳公權書碑」。劉禹錫是晚唐文豪,曾經慘遭貶官,《陋室銘》是千古名篇,內容又是陋室雅趣,因此說劉禹錫作《陋室銘》的確說得通。
  • 劉禹錫《陋室銘》:身在陋室 心境高潔
    一篇《陋室銘》將他亦古亦今的詩文藝術特點和泰然自若的人格魅力淋漓盡致地展現給了後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指導)【書寫】書寫專家:楊明臣(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講解】講解專家:酈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唐代大詩人、人稱詩豪的劉禹錫的千古名作《陋室銘
  • 王羲之的故事
    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裡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輕易替人抄寫經書的。後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了一批品種好的鵝。王羲之聽說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看了。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裡有一群鵝在水面上悠閒地浮遊著,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
  • 王羲之真跡終於現身了,傳說這幅字已殉葬武則天,原來尚在人間!
    王羲之的書法在中國書壇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從中國的梁代楷書,王羲之便已經幾乎確立了「書聖」的地位,到了唐代太宗皇帝的加持,王羲之的地位更是無人能及。而事實也正是如此,王羲之的書法也的確能夠擔當得起書聖的美名。如果要問王羲之的書法風格是是什麼,確切的答案就是「沒有風格」。
  • 王羲之是怎麼成為「王右軍」的?
    可是王敦把從小就看重王羲之的周顓(就是王羲之13歲那一年,他給烤牛心讓王羲之吃的那位)給殺了,這可是第一個看重王羲之的名士啊,王羲之人在朝中,一邊是忠,一邊是孝,很糾結,更加上朝中人紛紛鄙視王氏,這心情也好不到哪兒去。
  • 酈波解讀劉禹錫《陋室銘》:身在陋室 心境高潔
    陋室銘唐 · 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 王羲之《春曉》欣賞
    在欣賞集王羲之書法作品《春曉》之前,我們先來賞析這首詩詞。
  • 一心為民不變初心 年輕幹部的「陋室銘」
    他在鬥室中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名篇《陋室銘》,這篇陋室銘寫出了作者一心為民的不變初心和清正廉潔、為官剛正的品格、在逆境中對家國無悔的忠誠,我們的年輕幹部也應該有屬於自己的陋室銘。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艱苦奮鬥中砥礪初心。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劉禹錫因被貶官住房越來越小,一氣之下寫出《陋室銘》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是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在和州任刺史寫下的千古名文《陋室銘》。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劉禹錫在當時是怎樣寫出這篇傳世佳作的。住房越來越小,一氣寫出《陋室銘》資料顯示,唐貞元年間,劉禹錫任監察御史時,曾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
  • 王羲之:永和九年那場醉
    記得跟誰討論過永恆的審美,王羲之的字,無疑屬於這一種。即是無論什麼人,什麼年代,只要看到,就會覺得好,不需要理由。自古經典名作,很多都是率性為之。蘭亭雅集 資料圖特別是書法,哪裡差一點點,就寫不出一樣的筆跡。這讓墨寶終於成為絕唱。
  •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陋室銘》賞析
    ——劉禹錫《陋室銘》 劉禹錫的《陋室銘》,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文句精美而膾炙人口,久為傳頌。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陋室」,品美言,賞美景,悟美德。 永貞九年,劉禹錫再度被徵召上京,後又因玄都觀詩諷刺了保守派而外遷。
  •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拓本局部東晉昇平二年(公元358年),王羲之到曹娥廟,以小楷書《孝女曹娥碑》文存廟,又有新安吳茂先為其刻碑。三年後,晚年體弱多病的王羲之去世。後世公認此作是王羲之生平最後的一幅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