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藥注射收費不同?醫院:急診打針比門診貴

2021-01-12 騰訊網

原標題:一樣的藥3次注射收費咋不同? 醫院:在急診室打針比門診室貴

楚天金報訊(記者李光正)近日,武漢市民楊女士(化名)反映,她的兒子在湖北省人民醫院打消炎針,3天用的藥都是一樣的,但是票據上顯示的注射費用都不一樣。第三次注射時,她提出質疑後,醫院方面又把費用調低了。昨日,醫院方面回應:病人在急診觀察室打針時,費用比在門診輸液室要貴一些。

楊女士對記者說,5月29日上午,她的孩子在家不小心用刀片劃傷了腳,她立即把孩子送到湖北省人民醫院縫針治療。醫生當時建議她打破傷風針和消炎針,後來她帶孩子到另一家醫院打了破傷風針,當天傍晚她又帶著孩子到湖北省人民醫院打消炎針,醫院開出的票據顯示:注射費99.4元,西藥費56.6元。「那次是我老公交的費,我們沒有注意到注射費這麼貴。」楊女士說,她第二次帶孩子去醫院打消炎針,是5月31日傍晚。這次票據顯示:注射費24.7元,西藥費56.6元。6月1日傍晚,她再次帶孩子去打針,發現票據上顯示的注射費是94.7元,比前一天貴了許多。「我就問這是為什麼,醫院工作人員回答說,晚上6點之後收費貴,我提醒對方還差幾分鐘才到6點,對方看了一下表,就給我退費了,另開了票據。」楊女士說。記者看到,6月1日,該醫院開出的另一份票據顯示:醫用材10.7元、治療費14元,兩者合計正好24.7元,西藥費依然是56.6元。

昨日下午,湖北省人民醫院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經過調查發現,楊女士的孩子第一天是通過急診科就醫的,而且縫了針,需要在急診科觀察室打消炎針,患者一邊輸液,醫生在旁邊觀察;後兩次打消炎針時,醫生評估病情後,認為可以在門診輸液室打針。在這兩個不同的場所打針,費用是不同的。

(責編 段琳)

騰訊新聞APP新上線武漢、宜昌、襄陽3個地市頁卡,想獲取最快、最全的當地新聞嗎?快點關注吧!

關注方法:

點擊播放 GIF 0.0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醫院收費貴在哪
    然而,這些,並沒有多大作用,手術之前,還會再做一次增強CT,增強的意思,是會看得更清楚,需要家屬籤字,意思是這個增強CT,將會注射一種成影劑藥水,可能出現不良反應,甚至是生命危險,目前,增強CT以「碘成影」為主,有正常增強CT和急診增強CT,兩個部門,都可以做增強CT,由於使用成影劑的名稱不同,急診碘成影的價格,會便宜很多。
  • 網友吐槽肥東中醫院掛號費貴 急診收費42元
    網友吐槽肥東中醫院掛號費貴 急診收費42元昨天,網友小李(化名)在合肥某網站發帖說:「一個學生腳磕破了,帶過去包紮一下,肥東中醫院收了掛號費42塊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有新規定了嗎?」肥東縣中醫院——今天上午,記者來到肥東縣中醫院,記者佯稱胃部不適要掛號就診,收費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普通門診收費35元,急診42元,中醫專家門診60元。當記者諮詢為何如此貴時,工作人員指著貼在一旁的告示告訴記者,該醫院自今年11月1日開始施行零差率銷售,掛號費改為診察費,持醫保或農保卡每項可享受33元優惠,剩下費用自理(如圖)。
  • 感冒發燒到醫院掛個水?大醫院門診掛水被叫停
    二級以上醫院門診將不掛水   從小到大,大多數人都習慣感冒發燒到醫院門診掛水,甚至很多人認為與吃藥相比,掛水會讓病好得更快,但是掛水危害可不小。   從規定中可以看出,這次調整的內容分為兩塊:一塊是全面停止門診靜脈注射抗菌藥;一塊是全面停止門診輸液。抗菌藥的使用一直以來為人所爭論,那麼掛水為什麼要取消呢?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就醫指南
    ③退號、換號:患者到門診樓一樓掛號廳各掛號窗辦理。下午5PM後可到急診掛號窗辦理。預約號不予退、換。  3、各類門診診查費收費標準 單位:元  公費醫療審批  患者如需要做大型設備檢查的公費醫療,請先到相應檢查登記處預約定價,再到醫院醫保科(門診樓四樓)領取審批表,然後回患者單位或公費醫療辦公室辦理審批手續。  取藥  患者到門診樓二樓藥房取藥。帶上門診處方單,按手機/發票上提示的窗口取藥。
  • 福建調高省屬醫院門診收費標準
    福建省醫保辦近日印發《關於調整省屬公立醫院普通門診診查費等項目價格的通知》明確,從本月起調高省屬公立醫院的普通門診診查費、門急診留觀診查費和便民門診診查費項目價格,進一步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同時通過拉開省市縣醫療機構的價格差距促進分級診療。
  • 便民「夜間門診」知曉率低 看病享受白天待遇
    掛號排隊、看病排隊、打針排隊、取藥排隊……一直以來,看病難困擾著不少市民。  如何緩解看病難?在南昌,不少醫院嘗試開設「夜間門診」,以期讓百姓看病更便捷。百姓看病究竟有多難?「夜間門診」是否真能帶來方便?其「知名度」又怎樣呢?連日來,記者深入市內多家醫院進行調查採訪。
  • 太原膚康皮膚病醫院收費貴嗎?正規誠信收費
    太原膚康皮膚病醫院是經山西省衛生部門批准創辦的一家集醫療、科研、預防、保健、康復、諮詢為一體構建具有專科特色、個性化服務的國家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醫院配套設施齊全,布置科學合理,開設常見皮膚病,季節高發皮膚病,反覆難治皮膚病,皮膚美容,京、滬醫生特需5大門診等30餘種皮膚常見病的診治工作,能夠滿足患者門診和住院治療的需求。
  • 北京協和醫院門診急診搬新樓 患者可插隊續診
    昨(25日)起,位於協和醫院北側的新門急診樓開始試運行,特需專家門診、皮膚科門診、衛幹門診率先搬進新樓。10月4日起,醫院全體科室將在新樓試運行假日門診,10月8日起全面正式啟用。寬敞的新樓門前,一塊指示牌標註著「特需專家門診8層、皮膚科門診5層、衛幹門診4層」。「我們正一點點搬家。」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姜玉新告訴記者,為了不耽誤患者就診,醫院全體科室將利用國慶長假的頭四天,也就是從9月30日至10月3日完成大規模門診搬家。10月4日起,在新門診大樓試運行假日門診,10月8日起全面啟用。
  • 中山三院急診、門診就診指南
    一、急診:各科24小時掛號、接診,在急診樓一樓接診臺報到後由護士分診安排掛號。  二、門診大廳設有醫療服務區,提供諮詢、導診、檢驗結果發放、超聲預約、門診清單列印、檢查報告單郵政專遞、提供輪椅、車床租用等便民服務,並有最新專家、專科門診一覽表、預約掛號說明等資料備索。
  • 我市醫療秩序全面恢復,醫院門診均已開門
    昨天,記者在市區部分醫院採訪了解到,醫院的門診已全面恢復,門診量及住院人數有了明顯增加,醫院正在努力做到防控與收治兩不誤。市一院門診大廳裡,收費窗口前就診者保持距離排隊。門診全面恢復篩查層層把關昨天上午8時許,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樓前廣場的「入口」通道上,手持測溫計的保安對著每一個通過的就診者測量體溫後,就診者魚貫而入。
  • 準備去瑞金醫院的親們注意:門診、急診、住院、陪護有新規!
    為進一步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確保各位市民的安全,瑞金醫院對近期進入醫院以及門診、急診、住院、探視等做出相關工作調整,現公告如下:切記:入院必須佩戴口罩!帶好醫保卡或身份證件!
  • 醫院現場|醫生「全副武裝」,發熱門診24小時運作,春節門急診安排快...
    好在吃藥後,熱度退了,不放心的張小姐再次來到醫院,拿著驗血結果複查,得到醫生「沒什麼事,繼續吃點藥,感冒慢慢好」的叮囑,她放下心來。30多歲的王女士手裡沒有病歷,也不測溫,著急地向護士諮詢,原來她的媽媽半月前做了微創手術,早上有點發熱,搞不清該到做手術的心血管科還是發熱門診看病。
  • 江蘇全面停止門診靜脈輸液 稱門診藥費可降30%
    8月9日,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曾經的輸液區變得冷清,被改為「採血區」。新京報記者 李丹丹 攝  作為「最後的給藥方式」,輸液是國際公認最危險的給藥方式。「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也是公認的醫學原則。
  • 元旦假期昆明部分醫院門診急診時間安排來了
    元旦臨近,昆明部分醫院也在近期發布了元旦門急診安排。為了方便大家就醫,記者收集整理了昆明部分醫院的放假安排以及門急診時間安排,供大家參考。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華醫院): 1月1日(星期五)門診不開診,急診24小時應診。
  • 國慶、中秋假期北京各大醫院門急診安排匯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提示,北京主要醫院基本已公布節假日期間的門(急)診安排,請留意。北京各大醫院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北京各大醫院門急診安排匯總如下:北京協和醫院2020年中秋、國慶門診安排尊敬的患友及家屬,大家好!
  • 鄒市明妻子深夜急診接種疫苗受冷遇:急診不是夜間門診啊
    ;隨後,奧運冠軍鄒市明護妻,說明事件來龍去脈,並稱考慮投訴涉事醫院。未打針吃藥,卻還花了1845元,鄒市明表示自己有意投訴。而冉瑩穎的老公鄒市明,在自己的官方微博@我就是我鄒市明中,提供了事件更多來龍去脈:「身在美國得知瑩瑩就醫被敷衍之事,我十分氣憤。因網上網友一些不了解情況的聲音,特此為此事詳細說明,作為她身邊的男人,我有話要說!」
  • 南京六大醫院開設「夜門診」 再也不怕白天沒空看病了
    現在都不是問題了,因為南京有6家醫院開設了「夜門診」,簡單地說就是延長了門診時間。而且「夜門診」的掛號費與白天一樣,並且一樣可以用醫保。江蘇省中醫院江蘇省中醫院開設夜門診的科室有推拿科、針灸康復科和眼科。
  • 醫院門急診運行如何?上海:恢復至以往70%,將增門診號源
    【來源:澎湃新聞】3月16日,同仁醫院恢復口腔科診療項目。上海同仁醫院 供圖 與疫情前相比,近一個星期(3月17日-23日)的門急診人次、出院人次和手術人次分別恢復到70%、65%和48%的水平。自3月2日起,上海各大市級醫院在普通門診全面恢復的基礎上,逐步恢復專家門診,住院、手術服務持續有序開展。 上海市衛健委表示,各級醫院將在確保院感防控前提下,持續增加門診號源和開放床位,加快手術排期,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不斷提升臨床收治能力。
  • 滬上醫院門急診人次恢復至七成 將持續增加門診號源
    門診恢復正常,手術量逐步回升 目前,本市日常醫療服務總體恢復情況良好,市、區兩級醫院業務量呈加快回升態勢,與疫情前相比,近一個星期(3月17日-23日)的門急診人次、出院人次和手術人次分別恢復到70%、65%和48%的水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門診量與疫情前相比,恢復到76%的水平。
  • 寵物醫療花銷大:感冒就花1000塊 不同醫院價格相差上千元
    市民周先生告訴記者,他養的貓咪住院了2天,總共花了3700多元,「光是血液生化檢查就花了1000多元,其中大生化檢查600多元,專項生化檢查400多元,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貓輸液是按照毫升收費的,輸液所用的輸液泵、注射費、針管費也要單獨算錢。」周先生的經歷並非個例,市民胡女士帶自己貓咪去醫院看感冒,誰知道也開出了近一千塊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