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醫療秩序全面恢復,醫院門診均已開門

2020-12-24 騰訊網

□記者 王春霞 文/圖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自3月中旬起,我市各大醫院在做好科學防控的基礎上,開始逐步有序恢復正常醫療服務。現在,越來越多的患者想到醫院看病,心裡又不免有些許擔心:去醫院看病安全嗎?醫院的診療服務都恢復了嗎?昨天,記者在市區部分醫院採訪了解到,醫院的門診已全面恢復,門診量及住院人數有了明顯增加,醫院正在努力做到防控與收治兩不誤。

市一院門診大廳裡,收費窗口前就診者保持距離排隊。

門診全面恢復篩查層層把關

昨天上午8時許,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樓前廣場的「入口」通道上,手持測溫計的保安對著每一個通過的就診者測量體溫後,就診者魚貫而入。旁邊設有預檢分診點,提示牌提示「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有流行病學史的患者請到預檢分診點就診」,有部分患者在預檢分診點前排隊,間距保持1米以上。

門診大廳入口,有兩名護士對前來就診的普通患者再次測量體溫,體溫正常且通過行程排查者,方可進入門診就醫。所有人進出門診的通道是分開的,右邊進,左邊出。

門診大廳裡,各收費窗口處大家排隊井然有序,保持著一定的間距,部分就診者坐在按摩椅上等候。76歲的王大媽坐在按摩椅上等老伴,她舉起患病的左手,說:「春節期間,我的手就開始疼了,因為疫情一直沒敢來看。之前讓老伴先到醫院看看情況,這才來的。」老伴回來,王大媽拄著拐杖起身,跟著老伴一起往骨科門診走去。

門診四樓東頭有腎病風溼免疫科、內分泌代謝科等多個科室的診室,就診者先要在分診臺前掛號,然後等候就診。每個診室門口都有候診的患者,分診護士不時到候診區巡視,提醒候診人員戴好口罩,相互間保持距離,不扎堆。

內分泌代謝科一間診室門上貼著一則來自市醫保局的通知,大意是:2月份沒有正常取藥的市直職工重症慢性病患者,可於2020年4月1日至4月30日進行補開,4月30日後將不再處理。

該院門診部主任高菲說,目前醫院所有門診已全面恢復。隨著門診患者逐漸增多,4月20日的門診量已突破2000人次。

市第二人民醫院同樣重視對入院就診病人的篩查,病患出入通道分開,入口處專設有測溫區,所有就診患者須先到預檢分診處分診後方可就診。在預檢分診處,醫護人員會為就診者測量體溫,採集身份信息進行大數據排查。隨後,就診者持分診卡前往各診室,在自助掛號機上掛號,等待候診屏叫號,有序就診。

該院門診部主任吳桂榮說,就診時,醫生會對患者測量體溫並詢問流行病學史,患者還要籤一份就診承諾書。「這是為了確保病人安全,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鬆。」

吳桂榮說,近段時間,疫情期間積聚的就醫需求上來了,門診量逐漸增加,目前已接近疫情發生之前的水平。為了滿足市民的就醫需求,該院的預檢分診室目前已增至4個,其中第4個分診室是為前來取藥的慢性病患者、前來孕檢的孕婦及健康體檢者專設的。

吳桂榮也提醒市民,該院預檢分診處上午7點半就開始上崗了,一般上午就診患者較多,下午就診患者較少,請大家注意錯峰就診,特別是慢性病患者、孕婦等。

市一院門診大廳入口處,醫護人員為就診者測量體溫。

急診從未中斷 醫護更加忙碌

昨天上午8點多,市一院急診科大廳一派忙碌的景象,有兩名病人躺在推車上等待就診,預檢分診臺的護士分別為病人及陪護人員測量體溫。急診搶救室裡,急診科主任段肖亮正和醫護人員全力搶救剛被救護車拉來的一名車禍傷者。

該院急診科護士長孔巧紅說,每進來一名患者,護士都要對患者及其陪護測量體溫;對於胸痛、卒中等急危重症患者,和之前一樣走急救綠色通道。如果急危重症患者有發熱症狀,在搶救的同時會抽血檢測進行篩查。

市二院急診科大廳裡也設有預檢分診臺,對於急診病人首先要測量體溫並採集身份信息,並與國家衛健委的大數據平臺(新冠肺炎確診及疑似病例數據)進行比對。該院急診科護士長聶鵬說,為了做好急診的預檢分診,我們的分診護士從兩個人增加到4個人。對於可疑病人或發熱病人,我們會與普通急診病人進行隔離處置。

聶鵬說,為了保護醫護人員和病人的安全,疫情期間,該科專門設了一間隔離搶救室,對於胸痛、卒中等急危重症患者,在沒有時間做篩查的情況下,會直接送入隔離搶救室,醫護人員做好個人防護,會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搶救狀態。

住院一個陪護 探視仍被限制

「蠻方便的,只用5分鐘就辦好了。」昨天上午9點多,市一院內分泌代謝科病房的護士站,戴著口罩和墨鏡的沈建莊拿著剛辦好的住院手續,輕鬆說道。

為什麼住院手續會辦得這麼快?沈先生說,他的手機上下載了市一院的官方APP,直接通過手機辦好了電子住院證,不用去窗口排隊繳費,直接在手機上繳的費,然後來病房護士站列印出來電子住院證就可以了。

市一院醫教部主任趙武斌說,目前醫院正在推行電子住院證,入院登記、入院通知、確認入院、押金繳納、費用查詢等都可以通過醫院的官方APP來完成,患者辦理住院更加快捷。據市一院內分泌代謝科護士長馬沛介紹,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目前對於住院病人仍限制陪護並謝絕探視。對於確需陪護的病人,原則上只允許一人陪護,陪護需要辦理陪護證。護士每天要數次監測患者及陪護的體溫,確保病房環境的安全、舒適。

昨天上午11時許,市二院新建病房大樓前,有數名保安對出入的病人陪護查驗陪護證後,方允許他們進入。

據該院醫教部主任段玉龍說,對於需要住院的病人,如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或疫區接觸史,需要做重點排查,接受核酸檢測和胸部CT檢查後方可入院。目前,醫院限制陪護人數,一個病人只允許辦一張陪護證,病房護士每天要數次對病人及陪護監測體溫,以確保安全,同時探視病人仍被限制。

相關焦點

  • 中衛市9家公立醫院恢復正常醫療秩序
    「最近幾天每日門診就診量都在520人次左右,預計到3月底基本能與去年同期的就診量持平。」中衛市中醫醫院門診科主任白曉娟介紹。3月20日上午,該院門診大樓裡,掛號、自助機、取藥房、診療室等處,不少患者按照提示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正在有序排隊就診。
  • 成都市二醫院普通門診已全面開放,可提前14天預約
    「你好,這裡是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醫院普通門診已經全面開放,您也可以提前14天進行預約。」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根據疫情變化,針對企業復工復產和流動人員增加,普通疾病、慢性疾病及特殊疾病的患者就診需求越來越強。自2月26日起,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逐步有序恢復正常診療工作,截至目前,已經全面開放普通門診。
  • 浦東醫院將於12月8日上午8時起全面恢復門診、急診、發熱門診等業務
    對所涉大樓三區劃分管理,對院內環境全面消殺,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加強日常消防安全檢查,排查風險隱患。對全體在院人員開展5輪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二、落實閉環管理舉措。對醫院工作人員、在院患者與陪護、第三方工作人員、滯留人員等進行分類安置。
  • 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21日起全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
    四川在線記者 彭英松12月20日,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在網上發布公告:12月21日起將全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截至目前,該院歷經4次全員核酸檢測、環境採樣1200餘份其結果全部陰性後,經專家論證和報主管部門批准: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自12月21日結束閉環管理,恢復正常診療工作。
  • 12月8日起,上海市浦東醫院全面恢復醫療業務!
    上海市浦東醫院將於12月8日上午8時起全面恢復門診、急診、發熱門診、住院、體檢等業務,門診實行全預約制就診,可以通過醫院的微信公眾號、電話、網站等方式進行預約。對所涉大樓三區劃分管理,對院內環境全面消殺,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加強日常消防安全檢查,排查風險隱患。對全體在院人員開展5輪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二、落實閉環管理舉措。對醫院工作人員、在院患者與陪護、第三方工作人員、滯留人員等進行分類安置。
  • 醫院門急診運行如何?上海:恢復至以往70%,將增門診號源
    3月2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衛健委獲取上述信息,全市日常醫療服務總體恢復情況良好,市、區兩級醫院業務量呈加快回升態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門診量與疫情前相比恢復到76%的水平。 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診療服務」的原則,上海正加快恢復醫療服務,進一步保障市民日常診療需求。
  • 湖南各大醫院有序恢復正常醫療服務 部分只接受網上掛號
    3月25日,前往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複診的劉女士發現,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醫院裡就診的程序,比以前方便多了。連日來,湖南省在鞏固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成果的基礎上,著力做好其他疾病醫療服務工作,重點保障急診救治、住院分娩、腫瘤治療、血液透析等緊急、持續性醫療服務,以及婦女、兒童、老年人等重點群體的醫療服務需求。
  • 滬上醫院門急診人次恢復至七成 將持續增加門診號源
    人民網上海3月27日電 (龔莎)為滿足廣大患者的就醫需求,自3月2日起,本市各市級醫院在普通門診全面恢復的基礎上逐步恢復專家門診,住院、手術服務持續有序開展。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診療服務」的原則,上海各級醫療機構正加快恢復醫療服務,進一步保障市民日常診療需求,守護患者生命安全。
  • 【對話院長】重醫附二院任紅、兒童醫院李秋,市中醫院左國慶
    任紅介紹相關情況 「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有效減少人群聚集任紅介紹,作為我市新冠肺炎涉外定點救治單位和專家組組長單位,重醫附二院全面參與全市疫情防控、救治指導工作,積極派員馳援湖北武漢、孝感等地。「目前,根據疫情發展形勢精準施策,有序恢復正常醫療秩序,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任紅說,醫院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有效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和逐步恢復正常診療秩序的部署安排。強調醫院要根據疫情態勢逐步恢復正常醫療秩序,加強重點患者的醫療服務保障,滿足不同患者的就醫需求。各職能部門做好服務及後勤保障的同時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和日常診療「兩手抓」工作中。
  • 12月8日8時起全面恢復門診、急診、發熱門診...
    關於全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的公告接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知,浦東醫院從12月5日零時起結束閉環管理。現將醫院全面恢復日常醫療服務情況公告如下:一、12月8日(周二)上午8時起全面恢復門診、急診、發熱門診、住院等業務。
  • 3月2日起上海各市級醫院逐步恢復專家門診!眼科、口腔科、五官科等...
    上海各大醫院的門診何時能恢復正常?在2月28日下午上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表示,3月2日下周一起,各市級醫院在普通門診全面恢復的基礎上,將逐步恢復專家門診,住院、手術服務持續有序開展。
  • 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恢復門診手術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杭州8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今天杭州市通報新增1例無症狀感染者,該人員曾到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就診,擬施行眼科門診手術,術前檢測新冠肺炎抗體IgM陽性,後經核酸檢測呈陽性。
  • 北京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取消現場掛號,急診發熱門診除外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市將推行二級以上醫院非急診全面預約。全市三級醫院原則上要在2020年2月20日前、二級醫院在2月25日前推行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取消現場掛號,實行網絡、電話預約掛號。急診、發熱門診除外。
  • 廈門醫療機構實行門診全預約制度
    廈門醫療機構實行門診全預約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近日,廈門市衛健委下發通知,要求廈門市各醫療機構嚴格執行門診全預約制度,倡導患者按預約時間段到院就診,最大程度減少院內滯留時間,避免人員聚集。
  • 武漢部分醫院恢復正常門診 接診時間和項目公布
    3月5日消息,隨著抗疫的進行,武漢部分醫院已恢復恢復正常門診,詳情如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患者診斷請到香港路兒童醫院門診發熱門診就診。婦幼門診安排:由於武漢市婦幼保健院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收治定點醫院,故建議有發熱或呼吸道、消化道症狀的患者前往相關定點醫院就診。
  • 醫院恢復正常診療後咋去看病?一米線成為門診「標配」,非急診需...
    針對全面恢復診療的問題,張智風說,門診已經按要求做好了防控設置,耳鼻喉患者可隨時預約就診。在鄭州市一院視光學中心,科室負責人說已經正常應診,但開放診室的數量,會根據患者就診量適時調整。非急診需預約掛號,眼科十大急症24小時應診據了解,疫情期間省會各大醫院除眼科、耳鼻喉科、整形美容科、口腔科暫時停診,僅救治急診患者之外,其他臨床科室均正常應診。但就診流程發生了明顯變化:原來預約掛號制度在各個醫院多是提倡,並非嚴格要求;如今多數醫院都要求除急診外的患者,全部實行預約掛號,分時段掛號。
  • 江蘇全面停止門診靜脈輸液 稱門診藥費可降30%
    多年來,這個基本原則在中國卻出現了重大偏差:各大醫院的輸液室人滿為患,「吊瓶森林」蔚為壯觀。  去年8月,江蘇省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今年年底前,全省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
  • 上海社區醫院全面開設午間延時和周末門診,能配藥還有中醫
    上海市衛健委基層處處長楊超在會議上透露,當前,上海已全面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午間延時門診與雙休日門診,同時制定出臺《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務辦法》(以下簡稱「服務辦法」),成立市家庭病床服務質量控制中心,規範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讓居民獲得社區健康服務更為便捷。
  • 7月1日起全部恢復,還有新變化!跟武漢人看病買藥有關
    同時,我市門診重症慢病用藥保障將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這些醫療機構將和原有的10家門診重症慢病定點零售藥店一起,方便門診重症慢病患者就近購藥和保證用藥安全。武漢疫情防控期間,下沉黨員與社區群幹為居民買藥。
  • ...低風險地區可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些電話,有需要時可以撥…
    四、分區分級管理措施(一)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策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做好以下12項工作。1.設置必要的疫情防控查緝卡點。社區(村)組織開展以環境整治為主、藥物消殺為輔的病媒生物綜合防治,對居民小區、垃圾中轉站、建築工地等重點場所進行衛生清理,處理垃圾汙物;及時組織開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治與消殺,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5.做好醫學監測。醫療機構繼續落實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管理,對所有發熱和咳嗽病人及時進行排查。保留定點醫院和集中隔離觀察場所。6.規範文體旅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