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牛群嗎?20年前當上貧困縣長,盡心盡力卻心寒告老還鄉

2020-08-22 山海異聞史

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東野圭吾《白夜行》

人們常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教人行善時也常常會說心甘情願,不求回報,但是很多人在嘗試了解,擁抱人性時,卻被人性的醜陋燙傷牛群曾是相聲界的名人,很多人都曾聽過他和馮鞏搭檔的相聲。

但他卻在自己的巔峰時期離開了相聲界,來到了一個貧窮的縣裡做副縣長,牛群希望自己可以幫助這些貧窮的村民,傾家蕩產募捐了400萬,卻被村民質疑謾罵,心灰意冷的牛群最終選擇了辭職離開,而這一切的背後,隱藏的是人性的醜陋和貪婪。

自小口齒伶俐,受名師指點成相聲界名人

1949年,牛群出生在天津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的家中一共有六個子女,牛群排行第六,是家中最小的兒子。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牛群自小就備受寵愛,聰明伶俐的他雖然十分頑皮,但在班中的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再加上口齒伶俐,能說會道,很多人都十分喜歡牛群。

在高中畢業後,順應時代的浪潮,牛群下鄉插隊,來到了河北省的一個小農村。在這裡他認識了一位老者,這個老者在勞作結束之後,常常會打起快板,因為對快板的聲音十分敏感,牛群向這個老者請教,開始學起了快板。

後來牛群選擇了參軍,1970年,在一次文藝匯演中,牛群在連隊表演了一段天津快板,引得大家連連叫好,恰巧當時軍隊的領導也在觀看表演,受到領導賞識的牛群順利進入了文工團。雖然在文工團工作了幾年,但牛群的表演的相聲一直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

在朋友的建議下,牛群拜師到了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門下。有了名師的指點,牛群的相聲表演進步飛快,後來參與了電視劇《那五》的拍攝,也正是在這次拍攝中,他結識了自己的好搭檔馮鞏。兩人初次相見就一見如故,之後一拍即合組成搭檔開始說相聲

因為兩人十分默契,講的相聲大多也都貼近社會現實,一針一砭都能引起人們共鳴,所以兩人迅速走紅,沒過多久就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而且兩人在這舞臺上一站,就站了十多年,一度成為無數七零後八零後的回憶。

巔峰時期選擇離開相聲界,做起貧困縣的縣長

牛群和馮鞏的組合在當時的相聲界發展的可謂是如日中天,原本可以就此享受來之不易的奮鬥成功,可閒不下來的牛群卻選擇了退出相聲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改行之後的牛群,做過攝影師,做過投資人,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他還曾經做過一個貧困縣的副縣長。

但也正是這次經歷,給他留下了刻骨銘心的痛。在選擇退出相聲界後,一腔熱血的牛群決定幹出一番事業,做有意義的事情去幫助更多的人,於是在2000年,機緣巧合之下,牛群來到了安徽一個貧困縣做起了副縣長。

剛來到這個縣時,牛群就被眼前的景象震驚,村民們衣著十分簡樸,處處都是灰撲撲的土路,房屋破舊不堪,整個村子裡甚至連一所學校都沒有。看到這番景象,牛群深受觸動,他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幫助村民們過上好日子。

要讓村中的孩子有一所能夠讀書學習的學校,讓村民們只拿著微薄的收入,不再世世代代都以種地為生。或許是命運弄人,在做了縣長之後,事情全部都往牛群預期的反方向發展,牛群不但沒有得到村民的讚譽,反而成了村民眼中監守自盜的「惡人」

盡心盡力募捐400萬意欲幫助村民脫貧,卻被民眾「轟」下了臺

在成為縣長後,牛群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助村民脫貧,苦於沒有發展資金,於是他靠著自己多年在相聲界打拼下來的名人效應,開始面向社會籌款。在得到了社會的愛心捐款後,牛群又加上了自己多年攢下來的積蓄,將這4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了鄉村的建設之中。

為了這次的募捐能夠有更好的效果,牛群為了起到帶頭作用,幾乎可以說是傾家蕩產。之後,牛群為了改變村民世世代代種田卻收入微薄的情況,他投資建設了一個自來水廠,他希望可以促進村裡的就業,讓企業帶動村中的經濟發展

可是從沒有過經商經驗的牛群在自來水廠創辦之後就一直面對企業的虧損,加之身邊沒有得力助手的幫助和指導,自來水廠在創辦沒有多久就陷入了經濟糾紛,最終以倒閉告終。為了提高村中的教育質量,牛群還為村中的孩子們創辦了一所學校,讓孩子們有了可以學習的地方。

這時募捐來的400多萬已經花的所剩無幾。當地的村民們認為牛群來到縣裡並沒有做出多少實際有利村民的好事,反而是將400萬揮霍的無影無蹤。很多人開始質疑牛群是否來到縣裡,創辦自來水廠就是「監守自盜」,收受賄賂,創辦學校也沒有促進村中經濟的發展。

於是流言鋪天蓋地像牛群襲來,原本從未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的牛群在這時墜入了人生的最低谷,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牛群主動來到相關機構接受檢查,經過一系列審查,證明了牛群並沒有貪汙村中的一分錢,反而是將自己的所有積蓄投入了鄉村的建設。

在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後,牛群心灰意冷地辭去了縣長的職務,無奈的退休回家養老,在採訪時,當被問及辭職的原由,牛群只是淡然地說道:「我並不是一塊當官的料。」這短短一句,其中卻包含了無盡的辛酸和看到人性醜惡之後的無奈與漠然。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牛群最初懷著一腔熱血來到貧困縣,希望能讓大家過上好日子,可最後卻被村民的質疑和謾罵傷透了心,選擇黯然離場。

世間有太多農夫與蛇的故事發生,人性光輝的背後也隱藏了貪婪與醜惡,但在面對善意時,我們應當收起人性中陰暗的一面,堅守道德的底線,用善去回報善,用善去灌溉心田,擁抱世界。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更多精彩推薦:

相關焦點

  • 20年前,牛群為什麼就算「妻離子散」,也要離開馮鞏去當縣長?
    20年前,牛群為什麼就算「妻離子散」,也要離開馮鞏去當縣長?2000年,相聲演員牛群為何寧願「妻離子散」,也要離開馮鞏去當縣長「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啦!」馮鞏的成功離不開兩個人,一個是劉偉,一個是牛群。俗話說得好,紅花還需綠葉配,馮鞏再厲害,也不能單打獨鬥不是,這時候就顯示出了一個好搭檔的重要性。
  • 20年前,牛群當縣長被侯耀華大罵:我看他是得了狂牛症
    不說相聲了他卻選擇前往蒙城當縣長,因此曾經侯耀華這樣說他:我看他是得了狂牛症!,在他高中畢業後被分配到了農村下鄉插隊,當時村裡有位老人快板說的特別好,這讓牛群被深深吸引了,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藝術生涯,21歲那年牛群參軍了,當時部隊裡舉辦演唱會組合,而牛群便表演了一段快板相聲。
  • 20年前,牛群不惜傾家蕩產,也要離開馮鞏去當縣長
    ,在我們觀眾看來,也是代表了最高的藝術水準,畢竟這是國家層面上的盛典。2000年,牛群轉身離開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往安徽省蒙城縣當副縣長。一個相聲演員,竟然跑去從政,這事到底靠譜嗎?,讓自己的髮妻深感不滿,帶著孩子出走,留下牛群一人。
  • 47歲登央視春晚,51歲當縣長,64歲參加真人秀暈倒的牛群,今怎樣了
    兩人再三商議,還是決定組合到一起,只能對不起牛群當時的搭檔了。當牛群找到搭檔提及此事時,對方雖然不開心,但還是表示理解。事後牛群還遭到前輩的責罵,覺得他這樣做事不地道等等。當時五洲牛肉的董事長提出,讓牛群代言品牌的同時,還希望牛群到蒙城這個養牛第一縣,當形象代言人。對此,牛群欣然答應。但沒想到當地領導則提出讓牛群當名譽縣長的想法。
  • 牛群的「縣長」往事,他其實只想做一個好人 ...
    在十幾年前,當時的社會通訊還沒有現在方便,而牛群當時所做的事情也僅僅局限在一個小縣城裡。當時的輿論局勢,知道真相的人不容易發聲,不知道的真相的人跟著起鬨。人們無法體會牛群所經歷的掙扎和痛苦,那種發自心底的善意被輿論否定,自己苦心經營的慈善事業,被社會上的人所曲解。而牛群真的有必要用這種方式為自己人生鍍金嗎?
  • 牛群正式就任「縣長」 並不迴避炒作行為
    亳州市委、市長王首萌坐在主席臺上並發言祝賀,牛群的策劃人韓頤和也在主席臺上就坐,雖然主席臺上留有牛嫂劉肅的專座,可是樸實的牛嫂卻只是平靜地坐在觀眾席第五排的最邊上。蒙城縣縣委書記孫克傑首先講話,他說,此次會議既是文化名人牛群同志的任職會,同時還是該縣牛經濟啟動大會,一是歡迎牛群加入「群牛」之中,二是廣交賢能,徵求謀策。
  • 牛群當縣長,與黃金搭檔馮鞏的「分手」內幕大起底
    02若干年後,牛群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在魯豫的採訪中他做出了回應:「首先個人性格是喜歡追求新鮮事物和創新的,再者當時我認為自己在相聲上要想再進一步牛群很感激政府給了他這個機會,他想要幫助蒙城百姓做點實事,所以剛一上任牛群便對老百姓聲明:「不要叫我縣長,叫我牛哥就可以。我也不是副縣長,因為第一我始終不佔當地政府的編制,第二我不拿當地政府的工資,第三我沒有實際權力,我就想踏踏實實做點實事。」
  • 2000年,牛群為何就算「妻離子散」,也要離開馮鞏去當縣長?
    相對比,馮鞏有過30次上春晚的經歷,牛群也有過14次上春晚的經歷,只不過,前者名利雙收,後者卻因為太愛折騰,生生把自己搞涼了。看來,不論啥時候,做事都要腳踏實地,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就這樣,他不僅成了劉學智的徒弟,還成了人家的乘龍快婿。
  • 當縣長為聾啞人建學校,募捐400萬傾家蕩產的牛群被罵,讓人心寒
    02事業成功的牛群並沒有將所有精力都放在相聲上,在2000年的時候,以掛職鍛鍊方式成為了一個掛職副縣長,這件事情的起源是牛群的一個代言。對於當縣長這件事情,牛群的妻子和馮鞏都表示反對,可牛群決定的事情,根本就不會聽別人的。
  • 牛群折騰一生,婚姻失敗、生意失敗,仕途涼了、馮鞏走了
    牛群折騰一生,婚姻失敗、生意失敗,仕途涼了、馮鞏走了20年前,相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北有牛群馮鞏,南有奇志大兵」。如今馮鞏已是相聲界的大佬級人物,那牛群呢?,無奈回頭繼續找馮鞏相聲,可是好景不長,牛群又跑去當了榮譽縣長,這可害苦了馮鞏。
  • 相聲界半吊子牛群:昔日執意當縣長,馮鞏破口大罵,今無人問津
    說到牛群,或許人們都不覺得陌生,畢竟是上過10多次春晚舞臺之人牛群的相聲功底逐漸豐厚,逐漸走入了曲藝之路。而牛群卻有一顆十分不安分的心,他想要從事商業,所以經商、做生意各種嘗試便展開了,為此他還賠了不少。後來,他回頭找馮鞏重新搭檔,馮鞏也不計前嫌,欣然接受。
  • 2000年,牛群「拋棄」馮鞏不說相聲當縣長,侯耀華:我看他是有病
    >作為搭檔,在央視春晚上表演的相聲,更是經典中的經典。而兩人不合作的原因也是因為牛群的愛折騰,甚至在2000年去當縣長了……對於牛群的這一決定,侯耀華破口大罵:「我看他是得了「狂牛症」了」!那幾年裡,兩人還一直被人稱之為是「黃金搭檔」!
  • 牛群:為村莊募捐400萬元傾家蕩產的背後,我看到了人性的醜陋
    牛群,曾經和馮鞏組成黃金搭檔多次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但是他卻在自己事業的巔峰時期離開相聲舞臺。據說離開相聲界的牛群先後幹過許多工作。他當攝影師,踢足球,甚至跑到貧困山區做起了縣長。就是因為當這個縣長,還發生了一件讓牛群欲哭無淚的事情。
  • 牛群馮鞏為何分道揚鑣?牛群回歸舞臺,馮鞏怎麼也不帶他上春晚?
    從1989年到1999年連續11年出現在春晚舞臺,尤其是1987年春晚上的《小偷公司》,讓他們一炮而紅。在那個還沒有趙本山的舞臺,他們是每年春晚備受觀眾期待的笑星。這是大部分人當時對於牛群做縣長產生的疑問。事實上,牛群在蒙城做副縣長的五年時間裡,當地百姓對於他的表現還是稱道的。時隔多年,在網上依然當別人問到牛群當時做副縣長的怎麼樣時,還有好多人稱讚他。其實在牛群做副縣長過程中,他也登上過央視春晚舞臺,只是並沒有和馮鞏合作。
  • 牛群:婚姻失敗生意失敗,仕途涼了馮鞏走了,活到老折騰到老
    在20年前,相聲圈一直有一句話北有牛群馮鞏,南有奇志大兵牛群的咖位可見一斑2000年,牛群又去當了榮譽縣長,馮鞏只能換搭檔,和郭冬臨唱起了天津快板兒「竹板這麼一打,別的咱不誇牛群當了4年「縣長但是,他是縣長,不是明星。明星負責流量即可,縣長得總攬全局。處處細節,殫精竭慮,超過了他的能力範疇。
  • 從"相聲奇才"到"無人問津",如今71歲晚年悽涼的牛群,到底有多作?
    但是牛群確實有個「愛折騰」的外號,相聲出身的他,當過縣長,幹過攝影,做過足球隊隊長,還拍過電影、電視劇,過的可真叫一個豐富多彩第2次的時候,牛群說要去辦雜誌,馮鞏同意等他半年。第3次的時候,牛群說要去做縣長,馮鞏沉默了。
  • 為當縣長離開馮鞏,71歲的知名相聲演員牛群,過得有多慘?
    歲月流逝從不留聲,可能大家已然記不清,他已經上過33次春晚了!也就是說,已經陪伴觀眾走過了33年!但牛群是個「喜歡折騰的藝術家」,自從出名後,他有了更多的資本去折騰。辦過雜誌,玩過攝影,成立過明星足球隊,還下海經過商。偏偏對於深受觀眾喜愛的相聲,卻再也沒有心思全身心投入。
  • 牛群「傾家蕩產」為農村募捐400萬,背後卻展現出人性的醜惡
    而我們今天體育到相聲行業中的一位大佬,並不是大家熟悉的郭德綱,反而是之前的一位老前輩牛群。,更是還兼任著攝影師,縣長、足球運動員等等多重身份。除了比較調皮搗蛋之外,牛群在學校當中的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讓人非常欣慰,本來高中畢業牛群應該選擇去上大學,但是當年他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選擇了下鄉插隊到農村去學習。
  • 2000年,牛群為什麼就算「妻離子散」,也要拋棄馮鞏去當官?
    個年頭,給觀眾帶來了眾多的歡樂,兩人更是坐上了相聲大師的寶座,依舊備受觀眾的喜愛和敬仰。如果不是牛群愛折騰,多次離開馮鞏,最後還因為去當縣長而與馮鞏分道揚鑣從小的他就在才藝上有著出色的表現,只是一直未往這方面發展,這次的表演讓牛群獲得眾多觀眾的讚賞,他也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貴人劉學智。
  • 71歲牛群晚年落魄,曾為窮苦村捐400萬,卻揭露人性醜惡
    但倒退20多年,有一對老搭檔,絕對是份量十足。他們就是相聲界的絕配「馮鞏與牛群」。兩人多年的合作,一直是分分合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牛群的反覆離開。走紅的牛群好像並不是很知足,在這期間,還去做了攝影師、當了縣長、足球隊的隊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