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有些人就是長得一臉的無辜,卻做盡了喪盡天良的醜事。
醜陋以及迫害對方的人往往都具備下面幾個特點
1.嫉妒
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認為:「當兩個人處境相似時,有一個人成功,另外一個人就會模仿對方,他期望通過相似的言行舉止,來獲得相似的關注或者成功。」
關於「處境相似」,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
人的家庭出身、教育環境、生活背景和社交人脈等相同或者相近。這樣的模仿的行為會讓人產生自欺欺人的心理,久而久之,會真的認為自己就是對方。
然而他的言行舉止都不是他這個階層該有的,這就會給身邊的人甚至是社會帶來很大的困擾。
例如,有一起影響很惡劣的「冒充軍官」的案件,作案團隊假冒軍官到處索要賄賂。落網後他們交代罪行的時候說:「最開始羨慕嫉妒軍隊長官的位高權重,後來我們開始模仿,沒想到停不下來,到最後我們甚至認為自己就是『長官』……」
在他們的交代中,提到了嫉妒,確實,心理學研究表明模仿的初衷是出於羨慕而衍生的嫉妒。他們認為學習模仿外在就能得到相應的回報,殊不知會給被模仿的人和社會帶來困擾。小到在生活中造成彼此之間的尷尬,大到如「假冒軍官」一樣影響惡劣的社會事件。
這樣的人出現在我們身邊,一定要及時發現然後遠離他們。如果是避免不了要接觸,就把自己隱藏得深一些,表現得很平常就行,以免被模仿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成功最終導致被詆毀,被灌以莫須有的罪名,所謂我得不到的我也不想要你得到就是這個道理。
2.自卑
自卑的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同時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諸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鬱、失望等。
自卑的前提是自尊,當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滿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時,就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一個人形成自卑心理後,往往從懷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現自己的能力,從怯於與人交往到孤獨地自我封閉。本來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也會認為"我不行"而放棄追求。他們看不到人生的光華和希望,領略不到生活的樂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自卑是一種自我否認,對自己沒有信心,也對自己不認同的心理表現。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自卑指以一個人認為自己或自己的環境不如別人的自卑觀念為核心的潛意識欲望、情感所組成的一種複雜心理。其次,自卑指一個人由於不能或不願進行奮鬥而形成的文飾作用。自卑是由嬰幼兒時期的無能狀態和對別人的依賴而引起的,所以對人有普遍意義。是驅使人成為優越的力量,又是反覆失敗的結果。自卑情感,可通過調整認識,增強信心和給予支持而消除。
自卑主要的表現在於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同時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諸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鬱、失望等。而詳細的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敏感
過分敏感,自尊心強。弱體群體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唯恐被人忽略,過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任何負面的評價都會導致內心激烈的衝突,甚至扭曲別人的評價,比如,別人真誠地誇他,他會認為是挖苦。他們非常敏感,跟他們交往時,必須謹小慎微,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都會在其內心引起波瀾,胡亂猜疑。
2.失衡
由於種種原因造成的弱勢地位,使他們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體驗不到自身價值,甚至還會遭到強勢群體的厭棄。自我價值感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喪失自我價值體驗,使他們心態失衡,陷入惡性的心理體驗之中,走不出這個心理的陰影,就很難擺脫現實的困境。別人欺負他,即使內心不服氣,也自認為是正常的,非常認同自己的弱勢身份。這種強烈的自卑心理極易導致自殺行為。
3.情緒化
他們表面上好象逆來順受,然而過分壓抑恰恰積聚了隨時爆發的能量。由於他們缺少應對能力,失業、離異、患病等生活事件很容易導致心理壓力。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難以忍受,往往產生過激言行。比如有些民工受老闆欺負,會因此自殺。他們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大動幹戈,拳腳相向。有時當他們無力應對危機時,還會自殘,用這種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產生原因
自我認識不足
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如果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過低,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的評價,就會影響對自己的認識,從而過低評價自己,產生自卑心理。對自我形象不認同,覺得自己長的不好。或者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進入大學後的優越感降低甚至沒有了,自己沒有贏得別人尊重的本錢,於是產生了極強的失落感,原有的優越感一下子就成自卑感。每個人都會在某個方面產生自卑感的。
家庭經濟因素部分學生由於出身貧寒,生活困難,與別的同學相比,覺得自己家庭經濟條件實在太差而感到自卑。這幾年,由於這方面引起自卑的大學生人數有增加的趨勢。
社會文化因素每個人都處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文化對自卑心理影響很重要。根據米德等人的研紐幾內亞的三個民族的人格特徵,居住在湖泊地帶的張布裡族,男女角色差異明顯,女性是社會的主體,她們每天勞動,掌握經濟實權。男性處於從屬地位,主要從事藝術 工藝與祭祀活動並承擔孩子的養育責任。這種分工使該地區的男人有明顯的自卑。
成長經歷有關人的一生不能說漫長也不能說太短,但真正對人產生深刻影響的關鍵時期就那麼幾個,其中童年經歷的影響尤深。心理科學的研究已證實,不少心理問題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癥結, 自卑作為一種消極的心態也不例外。
個人性格特點氣質抑鬱、性格內向者大都對事物的感受性強,對事物帶來的消極後果有放大趨向,而且不容易將其消極體驗及時宣洩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對他們心理的影響往往要比對其他氣質、性格類型者的影響大,產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應增大。
而意志品質表現為自覺性、果斷性和自制力的學生在其上進心、自尊心受到壓抑時,不是變得自卑,而是激起更強烈的自尊,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以更大的幹勁衝破壓抑,努力拼出一條成功之路來。但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則正好相反,在經過一番努力後尚無效果,便會洩氣,認為自己不行,於是變得自卑起來。會對社會 產生恐懼感。無法正常的接觸社會上的人。
最後奉勸那些喜歡詆毀別人的人一句忠告,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