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正式落下帷幕,李雪琴作為本季最讓人驚喜和出乎意料的黑馬,成功闖進決賽,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績。節目結束以後,李雪琴在微博上發了一篇長文告別,總結了自己在脫口秀道路上的點滴。
在旁人眼中,她擁有令人豔羨的喜劇天賦和超強的學習能力,是一個"天才少女"。但是在那篇告別長文中,李雪琴卻對自己感到遺憾,遺憾那些沒有表達好的觀點,遺憾那些沒有穩住的表演。不過儘管如此,李雪琴還是表示,自己這一季,"真害行"。
回顧這一季她的表現,李雪琴用看似隨意的態度和略微放低的姿態,把一個脫口秀表演者的魅力,完美地保留在了那個舞臺上。她的"隨意",和全場的火爆形成反差,很多網友認為她在扮豬吃老虎。
其實,大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一個人只有內裡素養深厚,才會表現的泰然自若,正所謂四兩撥千斤。
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之前對於李雪琴的印象僅僅停留在"網紅"二字。但是透過這一季的脫口秀我才發現,李雪琴的身上有太多可發掘的寶藏點,總是用最簡單的句子,說出最觸人心弦的話。而這個留著短髮的可愛東北姑娘,在快樂的外表背後,也曾經歷過無人知曉的內心困境,逃不過"微笑抑鬱"的桎梏。
知乎上有人問:"李雪琴是怎麼紅起來的?"
關於這個問題,北大傳媒學畢業的李雪琴本人也表示很意外,她將這一切歸結於"幸運"。她的每一個視頻,都帶著一樣呆萌的表情,說著一樣的開場白,這些已經成為"李雪琴"這一符號的標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特別,她才有機會,被這個新浪後浪一直更迭的網絡時代記住姓名。
李雪琴真正紅起來是因為吳亦凡的回應,再然後是郭艾倫、楊鳴、李彥宏等人的視頻回應,她也被網友親切稱為"追星錦鯉"。
她的出名是幸運的,看似一個個自帶流量的隔空對話,讓她有更多闖入觀眾視野的機會;她的出名是必然的,在現如今這個網絡信息發達的時代裡,她用自己一系列極具辨識度的作品,從千萬人中突圍,用自己獨特的語氣腔調為自己打造了一個網絡品牌。
別人羨慕的幸運背後,其實都藏著不為人知的努力。
李雪琴的個性十分鮮明,她身上有著很突出的品質,例如真實,比如無畏,又好像"酷"。她的人生看似是一帆風順,沒有經歷什麼人生磨難,甚至考上北大也很順利。但是,她卻選擇從紐約大學退學,從北大畢業以後當了一名網紅。
網上固然有很多網友對她這樣的選擇感到"怒其不爭",但是想要追求開心和舒適,明確自己真正需要什麼的李雪琴,並不在意這樣的評價。
李雪琴的"紅",是網絡營銷課本上找不到的案例,那是一種源於本心,追求酷感的渾然天成。
脫口秀舞臺上的李雪琴總是微微笑著,帶著與生俱來的自信,扶著立麥,說著那些引爆全場的語句。她展現給觀眾的姿態是從容且快樂的,但是,她的內心真的如她表現的那麼快樂嗎?
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這檔節目中,李雪琴明確地表示,我不快樂。
李雪琴於1995年出生在東北鐵嶺,因為父母離異,童年時候的她,就已經開始扮演起了大人的角色。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造就了李雪琴性格裡的遷就,會無意識地放大自身的責任感。
即便是現在的她,可以賺很多錢,有足夠的資本,她仍然會感到焦慮。她雖然每天表現出來的態度都是積極的,露出的表情都是喜悅的,但是只有自己知道,抑鬱的情緒根本無法控制。
李雪琴無疑是聰穎的,所以她可以考入北大這樣一所人人憧憬的高等學府,但她卻很少感知到快樂的情緒。縱觀李雪琴身上的標籤,引起最多爭議的是她"北大學子"的光環,在眾多節目中也被冠以才女的稱號。褪去北大學霸的光環,平凡的李雪琴,希望大家更多是因為喜歡自己這個人而喜歡她,而不是因為北大這樣的背景。
李雪琴在某些方面很像一個,那就是說出"人間不值得"的李誕,他們都代表了現在年輕人的一種生活狀態,那就是好像什麼都擁有,但對什麼都迷茫,因此總用虛假的表面偽裝自己,越來越缺少愛和被愛的能力。
我們身上總是背負著很多的期待,而這些期待往往會化為壓力。李雪琴對這些期待感到焦慮,也對無法實現這些期待的自己感到憤怒。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她總是很難感到快樂,所以選擇創業,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就是她尋找快樂的第一步。
對於李雪琴而言,快樂可以很簡單,也很難擁有。它可以簡單到只是鐵嶺遍處可尋的美食,卻也是精神上靈魂裡苦苦追尋的不受束縛。
丁丁張在評價李雪琴時說,她不是用快樂偽裝自己,而是用快樂武裝自己。李雪琴的內心依舊受那些不好的情緒影響,但是因為自身性格裡那些逞強的堅持,她總能表現的雲淡風輕。
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這檔節目的最後,主持人讓李雪琴寫一封信送給十年後的自己。坦率的她,在短短兩頁裡寫下了對朋友們的期待和祝福,對於自己,她寫著,二十四歲的李雪琴希望你快樂。
十年以後,已經三十四歲的李雪琴或許已經不會繼續網紅和脫口秀演員這個身份,也或許對於十年前現在的自己有一些小缺憾,但不論如何,她總是走在通往快樂的路上。就像《脫口秀大會》總決賽的主題——是終點,也是起點。
現在的李雪琴和過去的李雪琴是全然不同的兩種狀態,她從曾經的人生困境中掙扎著走了出來,即將也正在用最昂揚的姿態去奔向未來。就像向日葵一樣,當她發現了太陽在哪裡,之後只是不顧一切地去追趕。那麼我們要如何像李雪琴一樣,走出內心困境?
首先,敢於接受易碎的自己。
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堅強,勇於接受易碎的自己後,才有可能無懼破碎和破碎後的重組。那必然是痛苦的經歷,但往往只有經歷了旁人沒有經歷的,才能擁有別人不能擁有的。
當你接受了脆弱的真正的自己,接納了有著最負面情緒的自己後,才會突破人生的瓶頸,然後就像數學裡的對數函數那樣,一直趨於無窮正;像哲學裡說的那樣,呈螺旋式的上升。內心足夠強大,足夠承受住破碎,就足夠突破困境。
其次,及時捨棄應該捨棄的東西。
村上春樹說:"誰都不喜歡行李重啊,但不知不覺行李就變重了,這就是人生。"不論是誰,都是在負重前行,究其一生,都在考量自己仍未擁有的和無奈失去的,但從未思考過已經擁有的和應該捨棄的。
當你什麼都想握在手裡,最後的結果只可能是什麼都沒法擁有。及時捨棄不需要的東西,就會生活得更灑脫。就像李雪琴,捨棄北大帶來的名校光環,也不被這個光環制約自己的可能性,所以她才會在這個數媒快速發展的時代裡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最後,去總結過去但不糾結與過去。
我們當然要從過去吸取教訓和經驗,從而更加準確的規劃未來的人生。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夠將自己的眼光一味拘泥於曾經,就好像你將雙手用在和過去對搏,又如何騰出雙臂擁抱未來呢?已經發生的事情,沒有必要抱怨,既然事情已成定局,我們要做的就是穩住心態去接受它,然後儘可能地去改善它。
丁丁張問李雪琴,希望自己的墓志銘上寫著什麼,她不假思索道 "謝謝惠顧"。這是一個很可愛而又極其"李雪琴"式的回答。"快樂"是她的人生追求,將生活幽默化是她的態度,謝謝惠顧的不care則是她的瀟灑。
願你也和李雪琴一樣,作一個真正坦率而又無畏的姑娘,他日歸來仍是少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