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許久重啟公眾號,就寫點實用的吧。
去年9月19號在養和醫院的陳蔭燊視力矯正中心做了「小切口透鏡切除術」(英文縮寫SMILE,所以也被稱為「微笑矯視」)。做完以後就有很多朋友感興趣,如今過了半年,我也完成了最後一次複查,是時候給大家匯報一下了,也給還在猶豫的朋友們一個參考。
12歲就不幸近視的我,小學時被同桌稱為「四眼田雞」,雖然我報以痛擊,成功將外號轉為了「女殺手」,但多少造成了一點心理陰影。後來度數越加越深,就索性破罐子破摔了。
上大學時就知道有雷射矯視手術,但那時候總覺得技術不成熟,而且貪戀美瞳的效果,就沒再考慮這件事。
然而,隨著工作越來越忙,我對於不得不時常要戴隱形眼鏡這件事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我戴隱形超過4小時就會覺得頭暈腦脹,有時一出門工作就是12小時,回家時真實的覺得眼睛要瞎了。
充血疲憊的雙眼,煩躁的心情。是戴了一天隱形後回家的我了
身邊做了雷射手術的朋友越來越多,每個人都說效果不錯。可我還是擔心幾十年後會不會眼睛有問題,最後還是好朋友的一句話醍醐灌頂——人老了以後眼睛無論如何都會有各種問題,那幹嘛不趁年輕時享受光明呢?
對吼,那還猶豫什麼呢?整!
養和是香港最有名的私家醫院,眼睛的事情不能馬虎,所以我原本就打算約養和醫院。好朋友阿Nee在養和做的眼睛手術,很推薦他的主治大夫謝道欣醫生(Dr. Tse Tao Yan Agnes),於是我毫不猶豫的也預約了她(通常只能約到兩周後的時間)。
注意事項:檢查前要至少3天不能戴隱形。為了有最佳的效果,我是兩周都沒有戴。
第一次檢查要散瞳測視力,以及做角膜掃描。等待期間要看一個關於各種矯視手術和養和眼科的介紹短片,了解每種手術的原理和特點。當中有提到,根據術後兩年對患者視力的持續隨訪,養和眼科的患者術後視力保持程度遠高於美國。莫名多了一絲安心有木有~
其實我們常說的雷射矯視手術主要是兩種:角膜切割雷射矯視術(LASIK)和小切口透鏡切除術(SMILE)。除此之外,視力矯正手術還包括角膜上皮下雷射矯視術(LASEK)、雷射屈光性角膜切除術(PRK)、雷射治療性角膜切除術(PTK)、角膜環植入手術、角膜膠原蛋白交聯術等等等等。
做角膜掃描的目的就是讓醫生判斷你的情況適合做哪種手術。謝醫生是一個和藹溫柔又颯爽利索的女醫生,她有一個像看圖說話一樣的小冊子,給我詳細講解了手術原理,我也問了她好多問題——
Q:我適合做雷射手術嗎?
A:根據角膜掃描結果,是適合的。大多數人基本都適合。不適合的病人,也有其它手術方式可以選擇,有些複雜情況可能會涉及多種手術方式,我們有足夠經驗可以搞定。
Q:LASIK和SMILE有什麼區別?
A:LASIK創口大一點,第二天即可恢復;SMILE創口小,但是恢復時間會多一兩天。
(此刻天枰座的我開始陷入糾結)
Q:那到底哪一種好呢?
A:選擇這兩種的患者基本是一半一半。硬要說的話,如果極端情況手指或尖物側面戳到眼睛,做過LASIK的人會比做SMILE的危險那麼一點點。
Q:手術失敗了怎麼辦?
A:一般沒有手術失敗的。極個別情況病人太緊張亂動可能導致一次手術沒有完全恢復到1.0以上的視力,那麼可以補做一次。
Q:有什麼副作用?
A:目前雷射矯視已經非常成熟了。確實有些人會有各種後遺症,比如眼乾、怕光、出血甚至失明,但是我們的病人中極少出現這些情況。
(此前有個別朋友跟我說過會在夜裡視力變差,眼睛容易幹、怕強光等等,我早就做好了心理建設:跟每天早上起來都滿世界找眼鏡相比,我覺得這些都實在不算啥。欣慰的是我後來並沒有這些後遺症,這個後面詳細說一下)
最終我選定了SMILE手術。然而也只能約到一個月後的手術時間了,真是火爆啊...
說一個小插曲:養和是每個醫生房間有一個專屬的護士陪在房內。在謝醫生給我講解時,另一個護士進來一次查看門口的日誌,她第二次又來時謝醫生就很生氣地衝出去跟她說這樣很影響她診症,也不尊重患者隱私,希望她不要再進去了。講真,我原本是完全沒所謂的,畢竟以前在深圳或北京看病時基本是一個房裡擠滿了其他患者,還有啥隱私可言。所以當時就覺得被尊重的感覺真好。我當時看到謝醫生那麼生氣還怕她對我也態度不好,然而完全沒有,非常耐心。講解中說到最壞的情況會終身失明(這個應該是所有手術都要有的講解流程),謝醫生給我的感覺是很有信心不會出現這些情況,任何突發狀況她也都能應付。她給我這樣一種很強烈的安心感,真是心裡暗暗佩服。
手術安排在下午4點,不過2點鐘就要去做檢查。同樣的,術前一周不可以戴隱形眼鏡。
好朋友Nicole是在加拿大留學時做的雷射矯視手術,她跟我說醫生會給吃一粒藥,吃完以後就覺得特別興奮,完全不怕手術了,也覺得全世界任何事都not a big deal。所以原本我是很期待吃這個藥的,想體驗一下嗨嗨的感覺。然而護士一直不給我,我就忍不住問她:是不是有一種興奮的藥應該術前吃的?護士先是一愣,然後說:只有特別緊張的患者才需要吃,我看你都幾淡定,應該唔使了...啊,手術的樂趣少了一個...
以下是手術過程,可能引起讀者不適,膽小者請略過
躺上手術臺。有一個小罩子扣在眼睛裡,有極輕微的壓迫感,醫生要求保持眼睛不動,我使出瑜伽的力氣屏住呼吸,然後機器嘀的一聲在角膜上打一下,眼前就變成白茫茫一片了,但還是可以看到醫生在你眼球上進行操作。一隻眼睛做完以後就做另一隻。整個過程謝醫生都在不斷的說「非常之好」「做得很好」,原本看不到東西是有點緊張的,但是一直聽到鼓勵就放鬆了很多。其實整個手術過程頂多只有20分鐘!
走下手術臺的時候我已經可以看清楚手術室裡的所有東西了,心下一陣激動。術後醫生就給測了視力,已經達到正常水平。然後用塑料眼罩蓋住眼睛,家屬領走。
在我所有做過雷射矯視手術的朋友中,Maggie一直跟我說她做完沒有任何副作用,大概是因為她術後一個月都完全沒有用眼。我一直謹記。
術後回到家中,至少第一天就做一個廢人吧。我是提前交代了工作,也和大家打了招呼,有事直接電聯,不要發文字(看手機真的超級傷眼睛)。所以基本上術後第一周我都很少看手機。
術後第二天起床就可以拿掉眼罩了。那種睜開眼就看到清晰世界的感覺,我已經20年沒有體會過了。真的是沒有語言可以形容那種激動。
說到眼罩,為了防止半夜不小心碰到眼睛,我還是很聽話的術後一周睡覺時都戴了眼罩。說是眼罩,其實就是塑料小蓋子,需要家屬幫忙用膠帶固定。我說我要Lady Gaga式的,家屬給我整成了KAWS...說多了都是淚,這就說明眼神不好時太容易被忽悠了。
術後翌日、一周、一個月、三個月及六個月都要複診,其後如有需要可以每年複診。每次複查都是重新仔細測視力,並檢查創口癒合情況。六個月複診時還要再做一次角膜掃描。我來說一下我這幾個月的感受變化:
術後翌日:創口癒合的很好,視力恢復的不錯。謝醫生說她不知道我之前怎麼可以戴著差200度的眼鏡周街行,我大驚,原來手術前我的度數已經要800度而不是600度了,真是睜眼瞎。
術後一周:右眼第一二天有輕微的異物感,但是複診時謝醫生仔細看過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這也屬於術後正常現象。確實一周後異物感就消失了。
術後一個月:看東西太清晰了,就是有點過頭的清晰,事實上應該是因為對光更敏感了,所以大太陽時不太敢不戴墨鏡。其實任何人都應該預防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強光時要好好戴墨鏡哦!
術後三個月:對光的過度敏感也消失了,偶爾一下子忘了戴墨鏡也不會有任何不適。這三個月確實覺得眼睛容易乾澀,所以有遵醫囑經常滴眼藥水。
術後六個月:眼乾的情況也完全消失了,因為經常一整天都忘記滴眼藥水也不會覺得眼乾。最後這次複診時我有把這些情況跟謝醫生說,她說術後六個月就是慢慢恢復的時期,所以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總體來說,現在我已經完全適應了這對重生後的眼睛,並且沒有任何後遺症。我對於這手術可以說是非常滿意了,簡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只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做這個手術,白白多痛苦了那麼多年。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覺得黑眼圈和眼袋的情況也有緩解,也有可能是之前完全破罐子破摔狠狠用眼,現在是會有意識的工作一陣子就休息一下眼睛。
經驗就是,要想恢復得好,術後一個月內儘可能的少用眼,遵醫囑好好滴眼藥水,出門一定要戴墨鏡,一定不要揉眼睛。
說實話我原本以為養和會是天價,畢竟是富豪們都會選擇的醫院,然而並沒有,價格很合理。我因為指定了醫生,所以貴一點,如果不指定醫生,套餐價更便宜,直接放價單給大家參考吧:
更重要的是,我發現眼藥水在養和開的價格比在屈臣氏買要便宜很多!所以每次複診謝醫生問我需不需要開些滋潤的淚液時我都會接受,又方便又便宜。
這就是我在香港手術的情況啦。聽北京的朋友說,北京最好的是同仁醫院,不過同仁醫院設備略為老舊,同仁醫院的醫生會推薦患者去設備較新的私家醫院手術,仍舊由同仁的醫生操作。我自己感覺是,這個手術設備很重要,醫生的經驗、手法也非常重要,所以大家還是要謹慎選擇。
PS,雷射真是好東西。除了眼睛手術,其實我還做過面部的皮秒雷射。感興趣的朋友歡迎留言,我看看下次要不要寫一篇皮秒雷射經驗帖嘿嘿。
在眼科就診可以見到很多老人家。每次在等待時我都喜歡饒有興致的觀察他們。有滿頭銀髮、背著愛馬仕、戴著CHANEL墨鏡由菲傭陪著來的老奶奶,也有拄著拐杖、穿了全套三件式西裝和鋥亮的牛津鞋、風度翩翩的老爺爺。還有50年大概才會退休的我突然就想,無論何時都注重外表,生病時看得起養和,這就是體面的老年生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