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後再看《大染坊》,這個締造經典的濟南人不該被遺忘

2021-02-21 知濟ZHIJI

2003年,《大染坊》從完稿到上映只用了一年的時間,並安排在了央視一套的黃金時段播出。該劇播出後好評如潮,豐滿的人物形象、緊湊的劇情邏輯以及借用民族工商業牽引出的亂世家國情成了這部劇走紅的關鍵。而本劇的原作陳杰先生也一夜之間從「草根」作家變成了天才編劇。

2003年,魯商大戲《大染坊》在央視一套的黃金時段播出。故事以山東周村的一家染坊為基點,將主人公陳壽亭(陳六子)等人在革命進程中的家國情懷,通過民族工商業的發展體現了出來。

該劇一經播出便好評如潮,成為了全國人民茶餘飯後必不可少的談資。《大染坊》的熱烈反響,也一舉將「商戰」類別的電視劇推向了影視主流。

17年後回首經典,當年的主演侯勇、孫儷等人均已功成名就,其餘的主創人員也各自有了新的發展,而唯獨遺忘了那位締造這部經典神劇的已故作家——陳杰

也正如其言語間的戲謔與頑劣,陳杰的一生具備了所有偉大藝術家的特性,在充滿傳奇的同時,也在命運的大門前寫下了令人嘆惋的讚歌。

1956年,陳杰出生於濟南,在度過三年的小學時光後因家境貧困及「文革」動亂而就此輟學,這位未來的編劇從此脫離了求學生涯,並在16歲時成為了一名郵政局押運工。

押運工與搬運工並無太大區別,陳杰每天需要搬運數以噸計的郵件,但即便如此,愛好文藝的陳杰依舊保持著對讀書的熱情。

他在郵政局裡他結交了四五個有著共同興趣的好友,經其中一位好友引薦,陳杰結實了一位在山東大學中文系任職的助教。通過他的幫助,陳杰閱讀了大量山大的書籍與雜誌。之後,他的另一位郵政局同事調離省圖書館,同時也為陳杰打開了文學殿堂之門,為他之後的創作靈感奠定了基礎。

通過這一時期的積累,陳杰彌補了他教育經歷不足的遺憾,憑藉著自身對文字與生俱來的拿捏與把控,陳杰在文學上的天賦愈發凸顯,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刊登於《當代小說》雜誌上。之後又陸續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描寫郵件押運員生活的中篇小說《旅途上》、《小站》等一系列作品。

也是在這個時期,陳杰在北京的一輛公交車上結識了錢鍾書,並為後期楊絳給《旱碼頭》題字埋下了伏筆。

但此時的陳杰卻並未趁熱打鐵,他短暫的放棄了文學創作,一股腦轉投商海之中,成為了一家廣告公司的CEO。

陳杰轉投商海之後,其實也並未與文字徹底分離。

他選擇進入廣告行業,把之前在文學上的思考轉變成了對文案創意上的思考。他先是創辦了自己的廣告公司,而後又進入了一家大型4A公司任執行總監。

那段時期,他的眼界和格局變得更加寬廣,對於商業的理解有了全新的認知。他非常樂於在酒局上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廣告創意和廣告作品,並對商界的趣事非常感興趣,他所聽到的和見到的都融進了他的骨子裡,成為了《大染坊》在構思之初的重要素材。

2002年7月,陳杰開始起筆一部關於自己爺爺陳立庭的書,他所創立的染坊是濟南第一染織廠的前身。

7月底,這部揮灑30多萬字的巨著在一個月內完稿,陳杰起名為《亂世奇商》,並拜託朋友將這部小說遞到著名編劇張宏森的辦公室。按陳杰的意思,這部著作一定會大火,所以要求張宏森在3個小時內閱讀完這本手稿,並當即給出「用」或者「不用」的答覆。

張宏森聽罷當即讓送稿人帶著這部本子「滾蛋」。但在之後的四天,本子又遞到了張宏森的辦公桌,審閱周期變成了一周。難得清閒的張宏森隨手一翻,立馬拍案叫絕,隨即聯繫陳杰買下本子。經過商討,《亂世奇商》更名《大染坊》,即刻投拍。

2003年,《大染坊》從完稿到上映只用了一年的時間,並安排在了央視一套的黃金時段播出。該劇播出後好評如潮,豐滿的人物形象、緊湊的劇情邏輯以及借用民族工商業牽引出的亂世家國情成了這部劇走紅的關鍵。劇中的人物被廣泛討論,不少商業人士認為這是一部商人必看的電視劇。

至此,「商戰」題材的電視劇成了中國當時的主流電視劇,《大染坊》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商戰」劇的開山鼻祖。

毫無影視從業經歷的陳杰一夜之間從一位「草根」作家變成了國內的天才編劇,而名不見經傳的山東小城——周村也受到了全國的矚目。

2003年11月,受《大染坊》熱度的影響,陳杰、張宏森等一眾主創受邀來到山東周村,尋訪當年大染坊的故裡,這件事對當年的周村來說是一件名揚全國的事。

經過這一次尋訪,老城的文化底蘊讓陳杰等人受到了很大的薰陶,於是當即決定趁熱打鐵,再起草一部關於周村的商戰劇,定名《旱碼頭》。

《旱碼頭》對於陳杰來說其實是一件意外。因為早在《大染坊》播出之初,陳杰就已起草了一部關於濟南早年麵粉製造業的劇本《大磨坊》。為了配合《旱碼頭》的投拍,陳杰暫且擱筆了《大磨坊》的創作,還推掉了一個關於飛虎隊的電影劇本以及一個來自煙臺的影視合作。

2005年5月1日,陳杰正式起筆《旱碼頭》。同年8月份,長達33萬字的《旱碼頭》在50多天內一氣呵成。

在此之前,陳杰多次探訪周村古城,熟悉當地的民俗文化,了解當地的發展歷史,在這8個月的時間裡,陳杰完成了從備稿到完稿的壯舉,他希望這部劇能夠儘快進入拍攝階段,所以不惜犧牲休息的時間,連夜趕寫劇本。

在創作過程中時,陳杰時常伴有持續的低燒、胃痛、咳嗽等症狀,他認為只是疲勞引起的感冒,所以並未在意這些。他曾對自己的朋友說,《大染坊》是無心插柳,而《旱碼頭》才是有心栽花,後者付出的心血是前者的十倍之多。

同年9月,已完成劇本的陳杰再也無法忍受身體的不適,於是他將劇本遞交給了山影的責編李九紅手裡,便驅車去了北京301醫院進行檢查,確診低燒的原因是賁門腫瘤所致的胃癌,更不幸的,是晚期。

確診之後,家人對他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2005年10月24日10點26分,陳杰給他的摯友發了一則簡訊:

「我恢復得很好!勿念,陳杰鞠躬!」

10月26日13點18分,再發一條:

「病理切片為線性腫瘤,尚未形成癌變。咱們還有相處的日子。」

但實情並非如此。

2006年7月,在《旱碼頭》開拍兩個月後,陳杰先生與世長辭。

在他的遺囑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死後,不要在電視劇裡我的名字上打黑框。」

《旱碼頭》是陳杰先生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最看重的一部作品。他在小說後記中請求盜版商高抬貴手,放過《旱碼頭》。他說:「這有可能是我最後的著作,是我身後妻兒的衣食學費。於此我哀求盜版從業者放我一馬。陳杰在此謝過了!」

而這部在2005年就完成的電視劇,直到2010年才上映。

或許,在2006年7月的盛夏,伴隨著古城染坊中的靜謐,陳杰先生夢回4年前的夏日書桌旁,在那個燦爛的季節裡,寫下了那個來自周村古城中熱鬧紛綸的第一縷回聲。

致敬陳杰先生!

本文圖片及部分資料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大染坊》續集橫店殺青 時隔12年經典再現
    那麼12年後,這部經典電視劇續拍,能否超越經典,是否有新的看點?新劇加入了抗戰元素「我們只用了一杯咖啡的時間就決定投資拍攝《大染坊續》了。」此次投拍的杭州佳平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家平表示,「《大染坊》我看了不下十遍,其鮮活的人物和劇中所傳遞的民國初年中國民族商業精英的那種『低調』,『務實』,『敢闖』的精神,其商業道德價值觀,其情懷,一直影響著我30餘年的經商、做人之路。我們之所以要聯手投拍《大染坊續》,就是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打造出一部好看、耐看,雅俗共賞且有品質的作品。」
  • 12年後侯勇再續「陳六子」《大染坊續》
  • 時隔17年,必看的商戰電視劇《大染坊》,難再超越,真服了
    一直想著給這部電視劇寫點東西,但框架太大,經典的太多,一時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總是擱置。若問這部劇我看了多少遍,不多,也就20幾遍吧。如今,大劇泛濫,動輒70多集,但劇情拖拉,難脫湊集數多拉投資之嫌。反觀17年前的《大染坊》,短小精悍,劇集中商戰、文化、人情各方面知識點強輸出,真是難得的好東西了。
  • 強行給經典拍續集多可怕?看看《大染坊續》就知道了
    經典影視劇,無論是從口碑,還是收視率上,都是讓很多導演羨慕的。很多導演為了能夠在高收視率上借力,都會選擇對一個經典的影視劇進行翻拍或者續集。雖然很多續集經過"借力"都獲得了收視和口碑的成功,但是也有續集剛播出就"撲街"了。
  • 《大染坊》過去17年,主演們都怎樣了?
    在劇中,沈遠宜與陳六子有些曖昧,但卻又很純真,是一段讓人回味無窮的感情線。當時,籌備《大染坊》的導演一眼就相中了孫儷,說:「第一眼就覺得這個女孩眼裡有智慧,很知性,符合劇中人物的形象。」劉奕君17歲便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和張嘉譯、張子健成為同班同學,在上學期間他成績優秀,便開始接戲。坊間傳聞,他在拍攝時得罪了當時最紅的女演員宋佳,因此被京圈封殺,有好幾年沒人找他拍戲。
  • 《大染坊》17年,侯勇退步明顯,劉奕君走紅,本是龍套的她卻大火
    雖然該劇已經過去17年了,但是每當提到商戰片,《大染坊》依舊會是大眾的首選影視劇,並且一向嚴苛的豆瓣也給出了9.1的高分,不論是從口碑還是質量《大染坊》是一部無可爭議的經典。眾所周知《大染坊》是根據陳杰的小說《亂世奇商》改編而來,在拍成影視劇之前有這麼一個故事。
  • 《大染坊》中的韓復榘為什麼扔下濟南跑了?
    最近劇荒,實在是不知道應該看什麼,就重溫了17年前,由王文杰執導,由陳杰任編劇,由侯勇、孫儷主演的二十四集電視連續劇《大染坊》。劇末,陳壽亭生日,大家在工廠裡給他祝壽。呂登標跌跌撞撞跑了進來,大喊:「掌柜的,大事不好!
  • 《大染坊》:17年後,配角霸屏,主角因情感問題名聲大跌
    17年過去,這部電視劇依然保持9.1的評分,有的人每年都要重溫一遍,有的人工作生活遇到困難的時候就看一遍,陳壽亭的故事很勵志,許多觀眾通過《大染坊》走出了生活、工作的困境,這就是為什麼時隔17年這部劇熱度不減的原因。17年過去,出演這部劇的演員與戲內的角色相比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配角的風採明顯蓋過了主角。沈遠宜的扮演者孫儷,從伴舞演員成為多部電視劇的主角。
  • 致敬經典!時隔16年,揭秘《大染坊》成功背後的故事
    《大染坊》的主人公陳壽亭雖然從小要飯,不識幾個大字,但卻以其聰睿的經營、過人的膽識和非凡的氣魄,體現了山東人的仁、義、禮、智、信,而他的為人處事也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個性化弘揚。這部《大染坊》使得山東的影視劇,再次走到了全國影視劇的前列。本期節目,我們繼續了解魯劇經典《大染坊》背後的故事。
  • 《大染坊》過去17年,主角三婚成渣男,配角卻因演反派走紅
    時至今日,薩日娜還活躍在屏幕上,塑造了很多經典母親的形象。03孫儷孫儷在《大染坊》中飾演「陳六子的紅顏知己」沈遠宜。雖然在劇裡戲份並不多,但卻是一條重要的感情線,因自殺被陳六子救下,之後便結為兄妹。在劇中,沈遠宜與陳六子有些曖昧,但卻又很純真,是一段讓人回味無窮的感情線。
  • 再好的經典也不能拍續集,看看《大染坊續》,男主上了都救不了場
    不管是對於觀眾還是對於製作組,能夠拍攝一部經典作品的續集肯定是大家都非常願意見到的,因為一部經典作品就意味著觀眾們對他的接受度非常高,同時也能夠讓製作組賺的是盆滿缽滿。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經典作品都適合拍續集,因為一旦自己沒有拍好,那麼受到的反噬只會變得更加嚴重。《大染坊》這個電視劇相信很多的網友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因為在十幾年前,《大染坊》這部電視劇從一眾強力的競爭對手當中突然殺出,以一個黑馬的姿態橫空出世,硬是在好片雲集的當年斬獲了非常不錯的口碑和收視率。
  • 《大染坊》百看不厭的經典之作 把感動留在人間
    電視劇《大染坊》已經過去十多年的老片子。即便是這樣,我每年都會看一次。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那一群有著正義,有著愛國熱情,有著人格魅力的商業人。這些年還沒有見過如此讓人念念不忘的商戰片。這裡面不僅有著商戰的技巧,還有著作為一個商人該有的操守和氣節。
  • 《大染坊》續集殺青:多看幾遍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電視連續劇《大染坊》以其獨特的人物個性和濃鬱的地域、行業色彩與動人的故事,至今為很多觀眾所迷戀,津津樂道,事隔十年,14年11月19日,《大染坊續》終於在橫店正式開機,並於15年2月10日在橫店舉行殺青新聞發布會,重續經典。
  • 商戰劇,我就服《大染坊》!
    這樣的商戰劇,馬雲看了會沉默,王健林看了會流淚。不禁讓八先生想起了一部讓人拍手稱絕的商戰劇——《大染坊》,它雖然只有24集,但把陳六子這個神一般存在的商界傳奇人物表現得非常成功,讓人看了由衷佩服,而且商戰部分描寫非常精彩,讓人對陳六子心服口服。
  • 17年後看《大染坊》影響陳六子3個女人,寵妻的男人都怎樣了?
    大染坊這部劇,在我的心裡佔據著一定的分量,在我心裡不僅是一部商業劇,我更喜歡裡面的情感戲。都說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個默默無聞的女人。以他當時經濟地位和環境,納妾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君子不乘人之危,對待情感他是理智的。初到濟南沈遠宜已經淪落風塵,相認後第一個勸她從良。
  • 教你如何做人與經商的經典國產電視劇《大染坊》賞析
    看了幾遍的《大染坊》,電視上看過,在線也看了,集集沒落。
  • 近代山東民族工業的史詩:《大染坊》系列影視劇的故事原型考證
    《大染坊》中在濟南的劇情二、1937年之後的東元盛電視劇的第一部到1937年日軍佔領濟南為止,主角陳壽庭悲憤交加吐血身亡。第二部接續上部的故事,當然主角的經歷就變成了大病一場又活過來了。對此張啟垣給了一個模糊的回覆:一方面企業停工已有半年,員工生活無著,另一方面漂染的機器已經拆了,短時間內開不了工。實際上張啟垣早就預判到日本佔領後會對本地的民族工業下手,提前將機器設備拆了埋在了地下。正好這個時候佔領濟南的西尾部隊被調到徐州作戰了,此事暫且擱置,東元盛躲過一劫。
  • 第80本 | 《大染坊》家喻戶曉,背後的他卻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隨著時局的發展,陳壽亭感到青島的經營環境正在惡化,便賣廠西遷至濟南。商場如戰場,陳壽亭在濟南依然苦戰於商海,雖然困難重重,但他的善良仗義、聰明頭腦以及不畏強權的精神,得到了業界名人的賞識,大家紛紛與之結交,一同為消滅漢奸染廠並肩戰鬥。七七事變後,陳壽亭誓不把工廠留給日本人。
  • 火車上偶遇劇本、張豐毅拒演、孫儷被凍僵,成就侯勇的《大染坊》
    作為商戰題材的經典電視劇,《大染坊》是其中之一。《大染坊》講述了清末民初,在山東周村一個叫陳壽亭的人,從一個不認識字的叫花子成為商界奇才的故事。張宏森開始看這個劇本,沒想到這一看,就停不下來了。下班的時候,張宏森直接把劇本帶回了家,一口氣把這個劇本看完了。當時這個劇本的名字叫《亂世奇商》。看完以後,他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劇本。
  • 龍陽推薦︱電視劇《大染坊》與企業經營管理
    當時從第一集開始它就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一直到最後一集,每一集都覺得怎麼那麼好看!無論是劇情、人物表演、所闡述的道理、宣揚的思想都深入人心,引人入勝,令人叫絕,主人公陳六子的聲音數日後仍餘音繞耳。後來特意買了全套光碟保存,再後來又將光碟複製到硬碟。有時間就看看,百看不厭,據說有的企業把它作為企業管理培訓的音像教材,我非常的認同。今年暑假再一次的觀賞劇情,依然震撼於它的經典、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