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的唐伯虎,居然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2021-02-09 視覺志

說到唐伯虎,很多人首先想到那個點秋香的撩妹高手。

影視還沒出現之前,唐伯虎已經是很多文學作品中的白馬王子,風流瀟灑,放蕩不羈,儼然一位少女殺手式的白面書生形象。

他身邊美人環繞,他的字畫千金難求,家中奇珍異寶無數,是現代社會所謂的高富帥,人生贏家。

至於「唐伯虎點秋香」這個故事的雛形,最早出現在明代小說家王同軌的《耳談》中,故事情節和我們知道的「點秋香」基本吻合。

巧的是,《唐寅詩集》中有這麼一首「我愛秋香」的藏頭詩:

我畫蘭江水悠悠,

愛晚亭上楓葉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

香菸嫋嫋繞經樓。

 

於是,到了明末小說家馮夢龍的筆下,就變成了《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緣》,唐解元就是唐伯虎。

或許人們覺得「一笑」太少了,不如「三笑」有風情,於是民間相繼出現了彈詞《三笑緣》《三笑姻緣》《三笑新編》《三笑八美圖》等等,情節更加複雜化。

到了清末,民間又流傳彈詞唱本《九美圖》,開始有了唐伯虎娶九個貌美如花的老婆的說法,套路更加偶像化。

就這樣,唐伯虎成了風流的代言人。

而到了周星馳這裡,唐伯虎更是男女老少所崇拜的偶像派藝術家,用電影裡的話說就是: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樹梨花壓海棠,宇宙超級無敵,人稱霹靂世紀美少年,唐伯虎!

但我今天想告訴你的是,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沒有八個天姿國色的老婆,也沒有點過什麼秋香。

他的人生並不風流,而且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慘」字。

公元1470年3月6日,歷史上極為尋常的一天,一個普通的孩子在蘇州城出生了。

因為是庚寅虎年,又是長子,孩子父親便給他取名「唐寅」,取字「伯虎」。

唐伯虎祖上五代都是公務員,而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家道中落,開一家小飯店營生。因此父親望子成龍,希望兒子將來考取功名,光耀門楣。

這孩子也爭氣,從小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詩書琴畫無一不精,被人稱為「孺子狂童」, 16歲就考上秀才,18歲找到真愛,有了小家庭。

這位天才少年還被當時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看中,認為孺子可教,主動給他傳授畫技,簡直運氣爆棚。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24歲這一本命年,父親中風去世,母親鬱鬱而終,妹妹撒手人寰,老婆難產而死,襁褓中的孩子出生不足三日便夭折……

還有比這更慘的嗎?二十出頭的年紀成了孤兒,嘗遍了生離死別,老天爺對他不可謂不殘忍。

好不容易從悲傷中恢復過來,他在好基友祝枝山的鼓勵下開始讀書備考,立志完成父親的遺願。

萬萬沒想到,這只是悲慘的開始。

29歲,唐伯虎參加了應天府公試,高中解元,相當於現在的省狀元。

唐伯虎能在江浙一帶的考試中奪魁是相當了得的,意味著他在隨後的會試、殿試中很有機會考取進士或狀元。

拿到會試資格的唐解元意氣風發,覺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他還為此畫了一隻趾高氣揚的公雞,旁邊配詩一首,藉此抒發他「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抱負: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雄雞一叫,仿佛朝廷就在不遠的地方召喚他,出任CEO贏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日子不遠了。

然而福兮禍之所伏,人生的大起大落簡直太刺激了。

同年,唐伯虎和一個叫徐經的老鄉一起上路,進京參加會試。

富二代徐經出手闊綽,唐伯虎一路上蹭吃蹭喝蹭大保健,總之二人惺惺相惜,情不自禁……

這段酒肉情誼的結果就是,那年的會試中出現了驚動朝野的「科考舞弊案」, 唐寅和徐經的答卷驚人的「雷同」,而且有傳聞,是主考官程敏政把試題洩露給了徐唐二人,於是三人都下了大獄。

稀裡糊塗就進了深牢,唐伯虎常想,是天意的安排,還是命運的捉弄?

我做了兩個大膽的猜測:徐經賄賂考官得到試題,再利用跟唐伯虎的關係,讓他考試前作了一份答案,大才子這是被人利用了;兩人心有靈犀,卷子的雷同純屬巧合,是被居心叵測之人造謠陷害了。

當然這只是猜測,不管他倆有沒有作弊,終究難辭其咎。

這樁作弊案甚至驚動了當朝皇帝明孝宗,他下令成立專案調查組徹查,可惜最終也沒有查出個所以然來,是非對錯,連《明史》都沒有弄明白。

直接說最終的處罰結果吧,三人各被打50大板,主考官程敏政被雙開,後來在老家鬱鬱而終;徐和唐被罰終身禁考,且不得為官,最多只能做山旮旯的小官。

換句話說,這哥倆被排除在了體制之外,就算當官也只是活多錢少的「聘用制」。

說封殺就封殺,這事兒對唐伯虎來說是致命的打擊,他覺得命運給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人生一下子跌到谷底,還是永遠也爬不起來那種。

諷刺的是,命運的不幸,反倒是藝術的幸運,這個案件的處罰結果,卻催生了藝術界的兩位大咖。

一位是徐霞客。徐經對判罰非常不滿,還寫了一本《賁感集》以明志。他等啊等,等到明孝宗都死了,還是沒等到朝廷的赦令,35歲客死京師,頗為悽涼。於是他的後人對科舉仕途心有芥蒂,這才有了若干年後史上最著名的「驢友」徐霞客橫空出世,徐經就是徐霞客的太太爺爺。

另一位是唐伯虎。倘若沒有這樁案子,唐伯虎的人生不會這麼慘,他或許高中狀元,在官場上乘風破浪,造福一方百姓。可是啊,中國歷史上那麼多狀元和達官貴人,能讓人記住的又有幾個呢?

反倒是倒黴蛋唐伯虎,至今在藝術界留下美名。一個狀元候選人跌死了,一個江南風流才子誕生了。


人生不是電影,人生比電影難多了。

唐伯虎的真實人生不是妻妾成群,他被體制剔除之後,被第二任老婆瞧不起,無奈離婚。

讀書人的心氣還在,他便不願到窮鄉僻壤做個小官受人白眼,老爸留下來的小飯館早已變賣,自己只能靠寫寫畫畫的手藝活掙點菸酒錢,聊度餘生。

不能當官,他就做自由職業,幫別人寫寫文章、賣賣書畫什麼的,凡是能掙錢的都幹,賺了幾個錢就到娛樂會所宿醉一場,並為歌女們執筆描畫。

所以這段時間,唐伯虎畫女人可謂得心應手,他筆下的仕女端莊嬌媚,十分傳神。

我們發現這些畫裡的女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妝很濃厚,額頭、鼻子、下巴,三個地方都塗得特別白,這樣可以讓臉看起來更有立體感,也是判斷唐伯虎真跡的重要依據。

唐伯虎的侍女圖大多是孤零零一個人,要麼吹簫,要麼賞花,傷春悲秋,心事重重,他同情這些仕女的命運,其實也是在畫自己。

心中有感情,畫出來的東西自然也就惟妙惟肖了。

為了混口飯吃,他甚至畫起了春宮圖。

春宮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朵奇葩,而唐伯虎便是這方面的頂尖代表人物。他的春宮圖黃而不淫,表現出了時人的生活情趣,是同類題材中的一股清流。

不愧是歡場的老司機啊,後世老說唐伯虎風流,多半是跟他畫過這麼多女人畫像有關係的。

明清兩代的社會環境,讓不少知識分子看透世事,他們放浪形骸於山水之間,吟詩作畫,終老田園,一代才子唐伯虎就是其中的典型。

除了畫美女,唐伯虎在山水花鳥畫上也很有造詣,他的山水畫有的是崇山峻岭,閣樓溪橋,有的是亭榭園林和文人逸士悠閒的生活。

唐寅 《看泉聽風圖》

他還蓋了一間「別墅」,名其名曰「桃花庵」,那首廣為流傳的《桃花庵歌》就是這一時期所作的,把鄉下生活過得如神仙般旖旎快活。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

不僅善畫,書法也是唐伯虎的拿手絕活,只不過是被他的畫掩蓋了光芒。

唐伯虎的書法取趙孟頫、李北海之所長,可風流瀟灑,也可溫文爾雅,當真字如其人。比如這幅《吳門避暑詩》,運筆不急不滯,肥瘦得宜,為中國著名行書名帖之一。

唐伯虎的詩文同樣堪稱一絕,詩、書、畫齊頭並進,「江南第一才子」並非浪得虛名。

他的詩作、遊記、題畫,多是對世態炎涼的感慨,善用俚語、俗語入詩,通俗易懂而嬉笑怒罵皆是神來之筆,比如《西洲話舊圖軸》的題詞: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

書本自慚稱學者,眾人疑道是神仙。

些許做得功夫處,不損胸中一片天。

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我不尋仙煉丹也不出家當和尚,我不搞企業也不耕田種地,我心情好了就畫點小畫掙點小錢,我窮我樂意。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世人都服「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我沒有李白的才華,不想跟皇帝一條賊船,也不願北漂做個醉漢,我只想在蘇州老家蓋間茅草屋,小日子過得心安理得。

是不是聽出了一股傲氣,又似乎聞到了一股酸味?

這就是這一時期的唐伯虎,他一方面對體制心灰意冷,非淡泊無以明志;另一方面,他內心深處又還有對仕途的一點眷戀。

所以明知前路可能是個陷阱,唐伯虎還是掉了進去。

 

44歲那年,唐伯虎的才華被皇帝的叔叔——寧王朱宸濠所仰慕,後者撩他去當幕僚。

唐伯虎還真屁顛屁顛跑了去,本想大幹一番,去後才發現寧王有起兵造反的野心,卻沒有篡位奪權的能力,總之必敗無疑。

知道自己掉進了大坑,如果不及時跳出來,恐怕身邊的親人都會受牽連。可這寧王府就像個傳銷組織,豈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為了脫身,唐伯虎只得裝瘋賣傻,喝尿吃屎,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脫光衣服,玩起了裸奔。要知道在古代,玩裸奔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唐伯虎是個不錯的演員,他的演技騙過了寧王,被趕出造反隊伍,解甲歸田。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寧王確實不行,從起事到失敗只有短短43天。

當初唐伯虎若不裝瘋子,恐怕也隨著寧王頭顱不保了。

逃離賊船後,唐伯虎心中那把當官的小火苗總算徹底熄滅了。

不登天子船,那就繼續寫書賣畫,一輩子做個落魄窮書生唄。

從此他的畫裡不是看泉聽風就是閒雲野鶴、四季農耕,過著陶淵明式的田園生活。

宋徽宗畫了一幅《聽琴圖》,唐伯虎也要畫一幅《聽琴圖》。

我們把這些畫局部放大,才能看得清那些山水間的行路人,他們是超然世外的行者,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如此渺小。

唐寅 《松林揚鞭圖》 旅順博物館藏

這些無非都是唐伯虎本人的自畫像,經歷大起大落後,把這種複雜的感情都融進風景中,平靜看待眼前的一切,只是那水墨間流淌的哀愁,又有誰能懂?

看破紅塵、風流瀟灑的背後,承載了太多生命的厚重和深深的無奈。

1523年冬,54歲的唐伯虎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臨終前,他留下一首詩,算是對自己的人生做了總結,也是對世間的一個訣別: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

字裡行間滿是生無可戀,陰曹地府不是什麼好地方,但留在陽間還不是一樣受盡磨難?不如早點離去罷,就當是漂在異鄉的孤魂野鬼。

今天的蘇州城南,一處僻靜的田野間有一座不起眼的墳墓,碑文是:明唐解元之墓。

墓碑清嘉慶年間吳縣知縣唐仲冕所立,他可能是仰慕唐伯虎的才氣,卻不知墓碑下的唐伯虎,倘若看見「唐解元」這三個字會是何感受。

是欣慰,是苦澀,還是憂傷?想必五味雜陳吧,空有一身才華和抱負,可終其一生,他在科考仕途上的最高段位就是一個唐解元。

不過墓碑和墓志銘都無妨,生前他就寫「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那些豪門貴族輝煌一時又怎樣,如今他們的墓冢還不是長滿野草,被當作耕種的田地?(何止呢,越豪越容易被盜墓)

這可能就是他的命,既看不慣世道,又無奈苟活於世間,是才子中的才子,也是窮鬼中的倒黴蛋。生前窮困潦倒的他一定不會想到,死後五百多年,自己的一副畫作居然拍出成百上千萬元的高價。

就像他這麼一個落魄文人,卻被後世賦予太多光鮮風流的軼事,這樣的反差令人啼笑皆非,倒也寄託了世人對才子命運的惋惜和同情,這個被歷史誤讀的風流才子,留給世間最後一聲唏噓:

相關焦點

  • 歷史唐伯虎,真才子,卻是假風流!
    ———— 《風流少年唐伯虎》 看到這詞曲,想必大家會想到一個人,沒錯,就是唐伯虎,對於唐伯虎,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小說,電影,電視劇鋪天蓋地,而影視最有代表性的黃曉明的《風流少年唐伯虎》,還有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都是家喻戶曉。而歷史上的唐伯虎真的那麼瀟灑風流嗎?總結一句話:真才子,假風流,窮不離身,富不沾邊。
  • 我們居然被《海底總動員》騙了這麼多年!
    就是這麼一部神作,居然騙了我們這麼多年!《海底總動員》講的是喪偶的小丑魚爸爸馬林千裡尋找兒子尼莫的故事。《芝加哥太陽時報》當時就評論道——「儘管在大部分動畫片中偉大的總是母親,這次父親成了故事的英雄。」真的好感人呀……可!這!不!是!真!的!因為在小丑魚的世界裡,壓根就不會出現單親父親,更不存在天倫之樂。
  • 過了這麼多年,你還在被周星馳演的唐伯虎欺騙嗎?
    關於唐伯虎的傳說,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的便是唐伯虎點秋香了。但是,唐伯虎真的點秋香了嗎?相信大家都看過《唐伯虎點秋香》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吧,這本就是一件沒有的三笑留情的風流故事卻又被大大的炒了一次,讓這個故事流傳的更加廣泛,這其實就是純屬小說和戲劇瞎編出來進行渲染,或者就說是為了調侃唐伯虎而已。
  • 唐伯虎:風流半世,只是為了掩蓋苦難的真相
    話說,有這麼一個人,在他那個時代是個失敗者,功名、家庭和事業,無一成功,被眾人嘲笑。用風流掩蓋苦難的表象,他便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說到唐伯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個名字,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唐伯虎在電影中「復活」,讓大江南北的人再次目睹了唐伯虎的風流瀟灑。可能這部電影圓了唐伯虎想過的生活吧。
  • 「唐伯虎點秋香」騙了我十幾年,真實的他原來這麼酷
    「大家好,我是唐伯虎,我點過痣,點過蚊香,就是沒點過秋香」。唐伯虎同志已經離開我們500年了,如果再給他一次說話的機會,他一定會以他特有的蘇州口音,如此委屈地道白。中國歷史上的科學家,叫得出名字的並不多。相比之下,精於詩書畫的人卻比比皆是,就象現在的桌球運動,是國民基本素質。
  • 《唐伯虎筆墨驚奇》:唐伯虎落魄逃單?唐伯虎的傳奇人生
    風流才子唐伯虎在史書的記載中,也經歷了不少坎坷。王懸所著的小說《唐伯虎筆墨驚奇》則向我們展示出了唐伯虎在弘治八年後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小說也是王懸參考唐伯虎的實際經歷編寫而成。唐伯虎常常流連於煙花之地,與青樓女子把酒言歡。《唐伯虎筆墨驚奇》中開篇便寫的是他失去親人後在青樓所經歷的事情。生活落魄,唐伯虎騙酒歷史上唐伯虎的父親經營著一家小酒館,當父親去世後,唐伯虎家境也大不如前,晚年唐伯虎的生活也非常拮据。
  • 世人皆知唐伯虎的風流,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人生坎坷
    前言由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唐伯虎帶給了我們太多的快樂,唐伯虎的風流我們有目共睹,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劇中的唐伯虎是歷史上真正的樣子嗎?風流才子唐伯虎卻有著另類的人生路——坎坷。弘治十二年(1499),唐寅因涉及科考舞弊一案,唐伯虎稀裡糊塗的被下了大獄,原因竟然是試卷「雷同」。這不是作弊嗎?一個大才子會去行如此不齒的行為嗎?我們都知道唐伯虎是被陷害的。可是,這也代表了唐伯虎仕途無望了。這恰恰也許是唐伯虎的幸運,讓後世有機會一睹風流才子唐伯虎的畫風。
  • 唐伯虎一幅行書,流落於美國,此作傳承500多年
    唐伯虎此人,不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是赫赫有名的一個人物,相對於他的才華以及風流,很多人都不清楚,他還是一位書法功力深厚的大家。唐伯虎書法,最開始是跟他老師沈周學的,後來又學趙孟、李邕、顏真卿、米芾等諸家,並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側重,最終演變成了獨屬於他自己的風格。
  • 被喜劇《唐伯虎點秋香》騙了好多年,原來劇中男一號混得這麼慘
    >唐伯虎所處的年代已經是明朝中末期,此時的大明王朝是內憂外患,民不聊生,而大才子唐伯虎家境也好不到哪裡去。據說唐伯虎確實還有一位紅顏知己,是個風塵女子,名字叫沈九娘,就在唐伯虎人生最落魄的時候,沈九娘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慰藉了他。但不幸的是,沈九娘也是紅顏薄命,英年早逝,這對唐伯虎的打擊很大,從此變得放浪不羈,經常穿梭於花街柳巷。可謂情場失意。
  • 唐伯虎的後半生:不風流,不浪漫,倒是潦倒悲摧伴餘生
    唐伯虎的後半生:不風流,不浪漫,倒是潦倒悲摧伴餘生說到明朝大名鼎鼎的唐伯虎,我們的眼前總是浮現出這樣的一個大才子形象:才華橫溢、風流倜儻可是,事實恰恰相反:唐伯虎的一生其實既不風流,也不浪漫,而是潦倒悲摧伴隨後半生。
  • 張家輝和張學友居然是親兄弟?原來他們「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怎麼樣你當真了嗎?哈哈,怎麼可能!但是,「親大哥」是假,兩人確為多年好友,私下關係好到足以「兄弟」相稱,張家輝才敢開這樣的玩笑。此次騙倒眾網友,粉絲不但沒有發怒還得到網友的一致好評,稱:「影帝好演技!」
  • 風流才子唐伯虎到底有多風流?家中八個妻妾還要去點秋香?
    劇中的唐伯虎雖然家中夫人多的可組兩桌麻將,可都是庸脂俗粉,入不了他的法眼。 有一日他在臨街酒樓小酌,恰巧華夫人在一群丫鬟僕從的簇擁下經過,其中一個丫鬟嫋嫋婷婷,體態婀娜,一貫風流不羈的唐伯虎六識豈是鬧著玩的,立刻就知道這女子就是自己苦苦尋找的人!
  • 我們都被電影騙了,秋香愛的不是唐伯虎本人,而唐伯虎也是如此
    《唐伯虎點秋香》是我們少年時的經典;許多橋段都成為了如今難以讓人忘懷的經典。,唐伯虎已經是個名滿天下,財富無數,還擁有八個如花似玉的老婆。但最難滿足的是人心,唐伯虎雖然老婆多,但是大都沒有感情。下人就是個下人,再裝唐伯虎就是找打。
  • 賈玲,原來你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隨著電影版《你好李煥英》的開拍,我們才知道你是這樣的賈玲,騙了我們這麼多年。,但我們對她的標籤卻只是顏值普通,身材肥胖,槽點滿滿。我們都知道0幾年的時候相聲並沒有現在這麼火,那時的賈玲為了說相聲也是為了生存,四處求人但即使這樣都找不到一個平臺去說相聲。最慘的時候她都沒錢交房租,被房東趕出來,用自己身上唯一的20塊錢買一個星期的麵條配著鹹菜吃。
  • 郭老師帶你看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述評
    寧王想唐伯虎幫忙圖謀作反,唐伯虎只好用內功改變脈象,令眾人都相信他命不久矣。母親埋怨他不應該把功夫暴露,因為他們家族一直被當年的仇人追殺。唐伯虎決定離家幾天,邀江南其他三位才子一起出遊,路上遇到了貌若天仙的秋香並對她一見鍾情。在船夫的幫助下,他到華府當家丁以追求秋香,被取名華安。期間華太師遇到了寧王上門刁難,幸好有唐伯虎出面相助,並暴露了自己是唐伯虎的身份。
  • 星爺「騙」了我們這麼多年,《功夫》中的齙牙珍真實容貌這麼美!
    榮獲「國家一級演員」的職稱,是身為演員的榮譽,也是對演員出色演技的肯定,這個榮譽得來非常不易,在這裡讓我們再一次恭喜星爺。眾所周星,星爺是公認的華語無釐頭喜劇風格創立的始祖,因為「無釐頭」就是沒有邏輯,就是難以把握,連李安在接受魯豫採訪時都非常佩服周星馳的導演水平。
  • 回憶唐伯虎點秋香經典臺詞,你笑了嗎?
    唐伯虎點秋香這部星爺的經典電影,帶給我們很多歡樂,是我們的回憶,下面小編帶給大家星爺在裡面的經典語錄:1.唐伯虎:(筷子敲碗伴奏)稟夫人,小人家住在蘇州的城邊,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誰知那唐伯虎,他蠻橫不留情,勾結官府目無天,佔我大屋奪我田。
  • 《唐伯虎點秋香》一日喪命散,含笑半步顛,這是打起了廣告
    怎料寧王跟奪面書生再次上門,華夫人不是對手,幸得唐伯虎出手,華夫人也答應把秋香許配給唐伯虎。《唐伯虎點秋香》的經典在中國近乎是人盡皆知的,那句「別人笑我太瘋顛,我看他人看不穿」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仍能膾炙人口,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風格,在電影中既將現代打擊配樂與古代詩詞歌賦予以結合,亦將唐伯虎這個本自高雅的人物以最通俗的方式深入人心。
  • 網友:我的智商這麼好騙嗎?
    網友:我的智商這麼好騙嗎?黃賓虹是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山水畫家,他被稱為山水畫的宗師。在他92歲的時候,他畫了一幅畫,叫做黃山湯口。在多年後的拍賣會上,以3.45億元的價格被。在國內的收藏家所收藏,但是在他剛創作下的時候,卻沒有人喜歡這幅畫,這幅畫連一塊錢的價格都沒有人出。你見過最假的收藏品是什麼?網友:我的智商這麼好騙嗎?
  • 《唐伯虎點秋香》那些經典臺詞曾無數次脫口而出
    而更不該的是,在唐伯虎之後居然又出了一個與之同名同姓的書生在蘇州與一個大戶人家的丫鬟上演了一段搞得沸沸揚揚,滿城皆知的桃色豔事。這種論調不免有些偏激,但當我們得知陳壽在寫《三國志》時居然以身後名向某公要挾以換得若干銀資的事跡後,就不免讓我們對史書有些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