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後半生:不風流,不浪漫,倒是潦倒悲摧伴餘生

2020-12-19 蔚然有風

唐伯虎後半生:不風流,不浪漫,倒是潦倒悲摧餘生

說到明朝大名鼎鼎的唐伯虎,我們的眼前總是浮現出這樣的一個大才子形象:才華橫溢、風流倜儻、浪漫非凡。他一生既才,又有財,坐擁九老婆三笑點秋香逍遙快活似神仙。這個高富帥,似乎一天到晚就幹五件事:吟詩作畫喝酒泡妞、旅遊!他才是人生的第一大贏家呢!

可是,事實恰恰相反:唐伯虎的一生其實既不風流,也不浪漫,而是潦倒悲摧伴隨後半生。

一、幼年時,出身富裕平民家——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出生於蘇州皋橋其父唐廣德,是開酒館的小老闆其母丘氏當地小家碧玉。只因出生那年庚寅年,故取名唐寅,因在家中排行老大,故又稱唐伯虎。童年時代,還在自家店裡當過下手,可見他並不是什麼銜著金鑰匙出生的闊少

二、19歲時,娶同鄉徐氏為妻——不久,徐氏因生產大出血而死,幼子沒幾天也夭亡。

三、25歲時,一年之內連死四名親人:父、母、妻、妹

四、30歲時,坐大牢——考中解元後的第二年,29歲的唐伯虎躊躇滿志地進京參加會試,水運,坐船見了同去趕考的江陰巨富公子徐經(就是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的高祖)兩個人很是投緣:緣於唐有大才,然囊中羞澀;徐有大財,然文採不足。故二人各取所需,相互照應。

那年,主考官是禮部右侍郎程敏政。這位程大人為了顯示自己學問,故意從四書五經犄角旮旯裡挑了一般人根本不會注意的內容出了一道很偏的考題,偏到大多數考生都不知道怎麼動筆,還有人交了白卷!但人,是答完了交卷的

有個小插曲:在開考前的頭天晚上,年少輕狂、才華橫溢的唐寅在一幹考生的眾星捧月下,正顧盼神飛,侃侃而談,在發表他的考題猜想。真是神了,第二天試卷上的真題居然十分接近!

這下子,那些落榜考生很是不服,一致懷疑二人賄考於是聯名上書。正好諫臣華昶與主考官大人平時就不對勁,於是也趁機舉報洩題朝廷上下一片譁然!弘治皇帝聽後非常震怒,隨即把三人抓進大,用上嚴刑。結果查下來,徐的確賄賂了家童,但主考沒洩題,徐二人也根本沒錄上。關了一年多,事出有因,查無實據,最後處理成:主考削職為民;二人釋放回家,終身禁考;舉報諫官降職。

五、31歲時,第二個老婆捲款跑了——經過此次牢獄之災,從此對人生灰心失望至極,開始遊山玩水排遣苦悶,足跡遍布浙、皖、湘、鄂、閩、贛等省。在外遊蕩了一年多,銀子花光了,最後不得不硬著頭皮回到家一看,空空蕩蕩,了無人煙——第二個老婆攜款跟人跑了。他又氣又累,大病一場,性情隨之大變,縱酒澆愁,破罐破摔,狎妓聚飲,放浪形骸,自甘沉淪。

六、35時,蘇州名妓沈九娘——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娶患難中的紅顏知己,時年31歲的沈九娘二人賣畫為生,相依為命。38歲時,買了一處院子,修建蘇州金門外著名的「桃花庵」(今桃花大街)。這時期,也許是唐寅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他潛心作畫,與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飲酒對詩。後沈九娘為他生下女兒桃取名桃花庵九娘」,就是後來《唐伯虎點秋香》衍生出來的主角。但這平靜的日子也沒維持多久。

七、42歲時,年僅38歲的沈九娘病逝——此時,看破紅塵,再未娶妻,帶著女兒桃笙生活。後皈依佛門,自號「六如居士」。

八、45歲時,裝瘋賣傻逃大難——由於家庭的變故,他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就在這時,江西南昌的藩王——寧王朱宸,派人來重金聘去做幕僚。鬱悶了十幾年的唐伯虎,覺得時來運轉了然而,沒過多久,他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寧王要謀反!之前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原來是天大的陷阱怎麼辦呢?情況危急,人是走不掉的了。到底是有才的人,唐伯虎突然「癲癇病」發作,裝瘋賣傻:喝黃尿,吐白沫,拿著大便到處1515年3月寧王以為他真的了,把他趕了出去。他終於逃脫了殺身之禍。

回到蘇州老家的他就只能靠賣畫為生,過著清貧悽苦的生活。

九、54歲時,貧病交加撒人寰——明嘉靖二年(1523),他的身體越來越差在一次朋友聚會時看見蘇軾真跡一詞中有二句:「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深深觸動靈魂,他百感交集,回家後就臥床不支很快走完他風雨坎坷的一生——去世時,無錢安葬,親友王寵、祝枝山、文徵明等湊錢把安葬在桃花

離世時,他寫了一首「絕筆「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陰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他真的從此不在人間漂泊了

那麼,為什麼傳說和影視把他描繪成「風流倜儻高富帥,逍遙快活似神仙」的形象呢?這跟下面四個因素有關:

一是跟他天資有關——這傢伙自幼聰敏,過目成誦,熟讀四書五經,博覽諸子百家故在16歲時能考得全蘇州秀才第一名!一下子成了蘇州全城的當紅大

正因為16歲時的神童名聲廣為傳布,當時吳門畫派代表人物——大畫家沈看重,收為徒。這傢伙也真聰明,在繪畫上進步很快,畫山水,畫人物,無不一學就會。從此在畫壇聲名鵲起。這還沒完——

28歲時參加應天府(現南京)鄉試,中解元(第一名)。前半生兩獲冠軍,人生如此精彩,他自然狂傲、飄飄然了: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發榜後,他旋即流連歌舞場中,宿妓喝酒,放浪形骸,得意忘形。好友祝允明、文徵明都勸他要注意點形象,別太傲驕。可能失去親人、無人管束吧,此時的他,誰的話都聽不進去。

二是跟他個性有關——因為連中二元,又畫得一手好畫,如此出眾才華,名震江南,春風得意,言行不免狂放再加上他一生喜愛桃花,故人們推斷他桃花運連連,大美女多多,也合情理。

三跟「九娘」名字有關——作為江南第一大才子,文人花心,豔遇緋聞多,自然引得人們如此推理:這傢伙風流瀟灑,人到中年娶個美叫「九娘」,怎麼前面應該還有八個吧?因此社會上就誤傳他娶了九個老婆。

四跟他的遭遇有關——一年之中連死四個親人,坐過大牢,永不能參加科舉,老婆跑了,喝過尿、吃過屎,逃過大難……,人生如此一連串的巨大打擊,誰能受得了?於是索性躺倒,天天借酒澆愁,終日沉迷煙花柳巷。為了生存,他不得已賣文賣畫為生,尤其是畫仕女,甚至畫裸女,這樣可以換來更多的錢。對科舉、權勢、對功名等封建社會所趨之若鶩的高貴价值,開始採取蔑視和對抗的態度,並有意識強化一己「狂誕」形象……這些,似乎都可理解。

後世人們其實只注意且放大了他風流荒唐日子。所以,種種傳說便虛構開來。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三笑點秋香」的故事了——

有一天,唐伯虎在河邊作畫,漸入佳境,有一美女闖進了他的視線:一位名叫秋香姑娘站頭,從他眼前飄過。而且她看到唐時,嫣然一笑。這一笑,就把老的魂兒出了竅——停下畫筆,怔怔地看著那隻載著青衫美人的小船遠去……突然,他拋下一切,租了條船,快速直去。

後來,為了秋香,他賣身為奴,進入華府,終成總管在華老爺與夫人的恩準下,家所有的丫環。於是,百花叢中點秋香,雙飛雙宿任飛翔

故事儘管迷人,可惜並不是發生在唐伯虎身上。據明人筆記,那個為婢女賣身為奴的人,其實是嘉靖年間的書生陳立超。而華府裡的秋香,也比唐伯虎大十幾歲,是唐大媽級的阿姨了

相關焦點

  • 歷史唐伯虎,真才子,卻是假風流!
    你笑我太瘋癲,我笑你看不穿,拋開恩怨斬斷愁煩狂歌一百年,情詩賦紅顏,美酒敬聖賢,逍遙快活似神仙。太瘋癲你看不穿,歸隱田園悠然南山桃花換酒錢。富貴如雲煙,虛名何需戀,浮生若夢遊戲人間。———— 《風流少年唐伯虎》 看到這詞曲,想必大家會想到一個人,沒錯,就是唐伯虎,對於唐伯虎,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小說,電影,電視劇鋪天蓋地,而影視最有代表性的黃曉明的《風流少年唐伯虎》,還有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都是家喻戶曉。而歷史上的唐伯虎真的那麼瀟灑風流嗎?總結一句話:真才子,假風流,窮不離身,富不沾邊。
  • 裸奔才子唐伯虎:風流半世,潦倒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是出於為尊者諱的原因,明代的小說多把唐伯虎的失意歸罪於都穆。大致意思都是,都穆和徐經、唐伯虎都是好友,但他善妒忌能,陷害二人考試舞弊,這才導致了唐伯虎一生的悲劇。儘管說的繪聲繪色,但這個鍋都穆不背。小說的各種情節與史實不符暫且不論。單說在小說中,從唐伯虎聞得都穆要來,跳窗而走,誓死不與其往來,便站不住腳。
  • 世人皆知唐伯虎的風流,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人生坎坷
    前言由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唐伯虎帶給了我們太多的快樂,唐伯虎的風流我們有目共睹,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劇中的唐伯虎是歷史上真正的樣子嗎?風流才子唐伯虎卻有著另類的人生路——坎坷。最出名的就是唐伯虎畫的仕女圖,在當時,唐伯虎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不鍊金丹不坐禪,桃花庵裡酒中仙。
  • 風流才子唐伯虎到底有多風流?家中八個妻妾還要去點秋香?
    星爺曾經拍過一部《唐伯虎點秋香》,用典型港臺無釐頭的方式演繹了一段流傳很廣的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我看過好幾遍,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很好玩。 劇中的唐伯虎雖然家中夫人多的可組兩桌麻將,可都是庸脂俗粉,入不了他的法眼。 有一日他在臨街酒樓小酌,恰巧華夫人在一群丫鬟僕從的簇擁下經過,其中一個丫鬟嫋嫋婷婷,體態婀娜,一貫風流不羈的唐伯虎六識豈是鬧著玩的,立刻就知道這女子就是自己苦苦尋找的人!
  • 唐伯虎不風流,文徵明是C位
    看過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的,一定對劇中江南四大才子印象深刻。他們風流不羈,整天撩妹作詩,堪稱一線男團。而唐伯虎穩居C位,家世最好,最有才華,最帥氣,最多情,儼然大眾情人。江南四大才子,指明中葉生活在蘇州吳中地區的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禎卿,又稱吳中四大才子。
  • 姑蘇三部曲丨不聽《桃花塢》,對不起唐伯虎……
    第二版的歌詞寫的仍然是文學藝術形象中的那個文藝青年版唐伯虎,「三笑留情點秋香,一身詩意扮家奴」。▲唐寅像唐寅命途多舛,人生先後經歷幾次大起大落,最後在臘月的深雪與悲風中與世長辭,結束了他多姿多彩又浪漫潦倒的一生。姑蘇桃花庵的寧靜生活可以說是唐寅一生中少有的輕鬆自如的日子。
  • 餘生不多,靜而不悲,安而不怒,樂在其中
    餘生不多,不想讓喧囂擾心,讓自己活得太累,還沒有好好珍惜當下,時光悄然滑過眉頭,留下一絲褶皺,歲月留下痕跡從來不會客氣。餘生很貴,為別人而活而落得碌碌無為,沒有贏得世界的讚許,只留下一身的疲憊,這種痛無人能懂,只有夜深人靜時才會獨舔那份無力與痛楚。
  • 風流的唐伯虎,居然騙了我們這麼多年!
    說到唐伯虎,很多人首先想到那個點秋香的撩妹高手。影視還沒出現之前,唐伯虎已經是很多文學作品中的白馬王子,風流瀟灑,放蕩不羈,儼然一位少女殺手式的白面書生形象。他身邊美人環繞,他的字畫千金難求,家中奇珍異寶無數,是現代社會所謂的高富帥,人生贏家。
  • 被誤傳的「風流才子」唐伯虎,不點秋香,也要賣弄文採
    很多人了解的唐伯虎,受喜劇天才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影片影響很深。風流倜儻的四大才子行走於江湖,又有風華萬代的石榴姐、含笑半步癲的使用者華夫人,整部電影中笑點無數,也承載了我的童年。正如劇中唐伯虎常常口吟的那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真實歷史中的唐伯虎,儘管依舊風流倜儻,但卻也失意落魄。正如表演藝術家陳佩斯所說:「喜劇的內核永遠是悲劇。」
  • 唐伯虎:風流半世,只是為了掩蓋苦難的真相
    用風流掩蓋苦難的表象,他便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說到唐伯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個名字,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唐伯虎在電影中「復活」,讓大江南北的人再次目睹了唐伯虎的風流瀟灑。可能這部電影圓了唐伯虎想過的生活吧。其實,真實的唐伯虎並不像電影中那麼美滿幸福,他也一樣風流,但風流只是掩蓋苦難。
  • 風流才子不風流——大才子唐伯虎歷史上的真實悲慘命運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今天,我們聊聊明朝著名大才子唐伯虎。這個人叫徐經,是唐伯虎的同科舉人,家裡有錢,富二代,名副其實的「財子」,在趕考途中與唐伯虎偶遇,此時的唐伯虎已是一名偶像級人物,徐經對他特別崇拜,於是他提出了一個要求,兩人結伴而行,而他負責兩人所有路費,白吃白住的生意誰不幹呢,來吧,唐伯虎爽快的答應了。兩人一路逍遙快活,好不愜意!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戲劇性的一生
    因此極有可能是考題洩露了出去,而唐伯虎之前與徐經一同入京,還在考完試後大放厥詞說:今科會元非他莫屬,這就讓有心之人羨慕嫉妒恨上了。於是唐伯虎就這樣涼了。經過調查,徐經收買了程敏政府中下人,提前拿到了考題。而唐伯虎屬於從犯,因此考試成績作廢,不得入朝為官。保住小命的唐伯虎只得乖乖收拾包袱,打道回府。從此激情山水,潦倒一生。
  • 自譯自唱《一曲相思》英文版 ︳濁酒一杯餘生不悲不喜
    MP3《一曲相思》英文版MP3下載地址http://5sing.kugou.com/fc/16999458.html歌詞雙語對照:You can see curling smoke rise這人間嫋嫋炊煙And lovers date in moonlight和風花雪月浪漫
  • 真實的唐伯虎,窮困潦倒,24歲過完一生的輝煌
    真實的唐伯虎,窮困潦倒,24歲過完一生的輝煌引言唐伯虎在眾人心中大都有「瀟灑不羈」、「玉樹臨風」的標籤,這都是因為一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電影裡周星馳飾演的唐伯虎風流倜儻,最後還娶了八個如花似玉的老婆,過上了人生贏家的生活。然而真實的唐伯虎深陷考試作弊的風波,而且生活貧窮潦倒,被世人遺棄,甚至最終只有可憐他的鄰居大發善心把他安葬在桃花塢。
  • 後半生:不解釋,不糾纏,不抱怨
    有人說,後半生要拼盡全力往前趕,努力成為一個成功者;有人說,後半生要發揮餘熱,向所有人證明自已;而我想說,後半生不必追求太多,把日子過好,讓自已活好,比什麼都重要!正如三毛所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 影視評論 | 《唐伯虎點秋香》:文人的理想與現實之殤
    特別是對於唐伯虎形象的加工塑造,因其瀟灑倜儻的個性、富貴殷實的家境、風流多彩的豔遇,成為後世人羨慕與模仿的對象,與史書所載完全不符。歷史上的唐伯虎,自幼天資聰敏,熟讀經史,28歲赴南京鄉試,中頭名解元。次年,進京會試,受科場舞弊案牽連,從此功名路斷。後半生落拓不羈,窮困潦倒。可見,影片所演與歷史真實實乃大相逕庭。
  • 唐伯虎:真才子、假風流,實落魄的一生
    寥寥數語,一個以酒為伴,狂傲不羈的文人形象便躍然紙上了。然而,這只是一些表象,今天,我們來講講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 。 以酒為伴,留戀在煙花之地,大抵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隨後家境逐漸衰落,其間又結了婚。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開始潛心讀書,準備科考。 唐伯虎是真才子,其才華下可謀生,上可入仕。對於考試,更是不考則已,一鳴驚人。28歲,考中應天府鄉試第一,高中解元(相當於高考狀元?)
  • 點秋香的唐伯虎竟然長這樣!江南四大才子,到底有怎樣的風流?
    不識江南四大才子,恐怕談不上對蘇州歷史與文化有基本的了解。這一代風流的四個才子,是蘇州歷史形象的LOGO,是蘇州文脈的根源之一,值得正正衣冠,回放下歷史的真實影像。江南四大才子是哪幾位?現在的年輕人啊,只要聽到唐伯虎三個字就想到周星馳,就想到那首「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這樣長了會跑偏的!
  • 喝墨水小酒館:被誤會最深的唐伯虎,只想做一個風流倜儻桃花庵主
    只要一提起唐伯虎,人們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影視劇中那個風流倜儻、超凡灑脫的江南才子,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歷史上的他——落魄潦倒、窮困半生的書生形象。其實,這位才華橫溢的唐解元既沒有風流不羈,也從未點過秋香。不過他一生潦倒,卻性格放浪不羈,始終與「酒」為伴:青年時縱酒成性,成年後「佯狂使酒」,到了晚年又借酒澆愁,可謂是「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 《唐伯虎點秋香》告訴我們的真相:理想的愛情,只能在想像中
    真實歷史中的唐伯虎,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才子。自幼天資聰穎,熟讀經史,28歲鄉試,即中頭名解元。不曾想,次年唐伯虎就捲入科場舞弊案中,後半生鬱郁不得志,成了一位讓人嘆息的悲情人物。但在周星馳版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這種嘆息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借唐伯虎的大名,完成了一次對愛情的徹底解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