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

2021-01-18 談點世

據北海道大學稱,近日,日本在有著7200萬年歷史的木川鎮海底沉積物下,發現了一具龐大的恐龍骨架。

根據相關報導,一開始,這隻恐龍的部分尾巴是在2013年由北海道大學博物館和北必初博物館聯合挖掘時發現的。

在之後這幾年的發掘中,科學家們逐漸發現了一具近乎完整的恐龍骨架。該大學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它屬於食草鴨嘴龍的一個新屬和新物種。

日本科學家們將這隻恐龍命名為「Kamuysaurus japonicus」。這一長串名字中的「kamuy」,在阿伊努語中是守護神的意思,阿伊努語是日本北部原住居民的語言;其中的「saurus」在拉丁語中的意思是爬行動物;「japonicus」的意思即是日本。

北海道大學博物館的小林吉津(Yoshitsugu Kobayashi)領導著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這具恐龍的骨架。根據研究小組的組織學研究,他們發現這隻恐龍很可能是一隻成年恐龍。

根據這份研究,表明這條恐龍長約8米,重達4噸或5.3噸,這裡的體重取決於它是用兩條腿還是四條腿走路,這個體重大約相當於一頭亞洲象的重量。

這隻恐龍的頭蓋骨上有一個很長的前平臺,剛好位於其鼻前額的縫間骨表面,這意味著這隻恐龍長著類似鴨嘴的東西。

研究小組發現,這種恐龍有三個特徵,與其他生物學上類似的恐龍不同:首先其顱骨切口位置較低,另外其頜骨上升的幅度較小,以及第六至第十二背脊的神經棘較為前傾。

日本科學家的這項研究,還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這種新恐龍的分支的起源,以及它是如何進行遷徙的。

鴨嘴龍

據研究,這種恐龍的祖先應當主要分布在亞洲和北美洲地區。當時,這兩大州還是連在一起的,中間的陸地是現在的阿拉斯加。這使得這些恐龍可以在兩大洲之間來回遷徙。

這個科學小組的研究還表明,這類恐龍的祖先更喜歡生活在海洋附近。所以,他們認為海岸線的環境,對鴨嘴龍進化過程中的生物多樣性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是每天與分享你國際資訊與世間冷暖的小編,點擊關注可以查看更多新鮮資訊,隨時隨地了解世界變化。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鴨嘴恐龍 命名為日本鐮刀龍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鴨嘴龍。這具幾乎完整的骨骼是在日本北部木川鎮7200萬年前的海洋沉積物中出土的。科學家們說,這種新恐龍屬於一個新的草食性鴨嘴龍屬。恐龍被命名為日本鐮刀龍。2013年發現恐龍尾巴的第一部分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種恐龍。
  • 古生物學家在猶他州發現了新的食肉恐龍品種化石
    古生物學家宣布在猶他州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這個新物種被命名為異特龍Jimmadseni,新物種是食肉動物,估計長約26至29英尺。異特龍Jimmadseni重約4000磅,大約在1.57億到1.52億年前在北美漫遊,是異龍的最古老物種。
  • 古生物新發現!巴西發現一種像雞的恐龍
    古生物學家最近在巴西東北部發現一種新的恐龍物種,只有雞那麼大,羽毛上有著絢麗的斑紋,最奇特的是,肩膀的兩邊各伸出兩根堅硬的長刺。 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化石是長鬃矛神龍(Ubirajara jubatus),是矛神龍屬(Ubirajara)中典型的一種,生活在距今1.1億年前現代巴西的東北部。 它的背部有一條長長的鬃毛。研究人員認為,這條鬃毛平時耷拉在背部,受肌肉控制可以抬起,可能類似豪豬在遇到威脅的時候會張開鬃毛那樣。
  • 迄今最小恐龍被發現 一種蜂鳥大小的恐龍
    迄今最小恐龍被發現 一種蜂鳥大小的恐龍時間:2020-03-13 11:26   來源:鳳凰網科技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迄今最小恐龍被發現 一種蜂鳥大小的恐龍 提起恐龍,想必不少人腦中湧現的是《侏羅紀公園》中那些龐然大物。
  • 日本最大恐龍化石出土,獲名「日本神龍」,與中國萊陽龍是近親
    生活在史前時代的恐龍一直是人類的心頭好,或許是因為人類與恐龍之間的巨大差異,也或許是出於對恐龍生存的年代的好奇。總之,自發現這種生物以來,人類對其的好奇心只增不減。
  • 南非恐龍化石叫錯名數十年?研究者認定為新的恐龍種類
    一具在南非的博物館陳列多年的「巨椎龍」恐龍化石,近日被證實是一種新的恐龍種類。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具恐龍化石於1978年在南非發現後,便一直保存在約翰尼斯堡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內,當時的科學家認為這是一隻早侏羅紀的巨椎龍(Massospondylus)。
  • 重大發現!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 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
    今天上午,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有中國地質大學的網紅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外科學家團隊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了美頜龍類新物種。美頜龍是一種很小的恐龍,忽略骨骼形態只看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這種恐龍發現最多的地方在德國索爾恩霍芬群島和中國遼西。
  • 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大小如公雞 卻是食肉恐龍
    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大小如公雞 卻是食肉恐龍 2019-11-26 14:16:26 來源:環球網  |  作者:林迪 | 字號:A+ | A- 【發現恐龍新物種】據外媒CNET援引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
  • 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12月21日,自貢又發現一處恐龍化石點,這也是本地發現的第161個恐龍化石點。23日傍晚,這塊恐龍化石被成功挖掘,安全運回自貢恐龍博物館。12月21日下午,從事地質古生物研究多年的市民李飛在大安區大山鋪鎮王阿山散步,經過一處因施工被鑿開的巖壁時,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似乎是恐龍化石。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在現場確認這是一塊蜥腳類恐龍化石,長約1.1米,距今約1億6千萬年。
  • 地球上還有活著的恐龍?科學家發現一種生物,長相極為奇特
    說起恐龍,相信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霸王龍的模樣。的確,恐龍長著一口大牙,尾巴長長的,體格還非常巨大,還曾是地球的霸主,可真是威風凜凜。而對比人類在恐龍面前,就像是螞蟻一般瘦小。不過,前段時間科學家的一個發現卻刷新了人們對恐龍的認識。
  • 全球迄今為止最小的恐龍蛋,被日本發現,只有鵪鶉蛋大小!
    大多數發現的恐龍化石都是非常不完整的。日本發現全球最小化石在全球各地發現的恐龍化石,也開始逐漸的為我們還原恐龍們,在地球上生活的場景以及恐龍的種類。根據日本23日的新聞報導,在日本西部,一個研究團隊又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化石,被科學家們認為是全球迄今為止體型最小的恐龍蛋化石,它的長只有4.5釐米左右,寬兩釐米,這一化石的發現或許可以再次豐富地球上恐龍的種類。
  • 鳥類起源於恐龍?科學家有新發現,白堊紀小恐龍竟然會「開屏」
    據報導,近日,在科學雜誌《白堊紀研究》上,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化石記錄,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恐龍物種,這種恐龍生活在如今的巴西地區,它們的大小和雞差不多,兩足行走,主要的食物來源,是一些小型的脊椎動物和昆蟲。
  • 大量的牙齒化石證實了棘龍是一種水生恐龍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今年早些時候,古生物學家再次證明了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一個錯誤,他們發現巨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棘龍是個遊泳高手。現在, 同一個團隊中的一些人又發現了進一步的證據,從一條古老的河床中發現了大量的棘龍牙齒。
  • 1967年的剛果恐龍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據說有發現不止一種!
    剛果河目擊事件1967年的時候,美國一位生物學家來到非洲剛果一帶,他的目的是為了研究當地鱷魚,他來到剛果河附近,聽到當地村民傳聞,在剛果河附近一直廣泛流傳恐龍還活著的傳聞,這位生物學家希望能從中找到恐龍身影,他們在研究鱷魚的時候,從來沒有放棄尋找恐龍,根據當地居民所說,剛果河的沼澤地附近有一種半大象半恐龍的生物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已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四川自貢市有「恐龍之鄉」之城,在自貢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近日,市民在自貢市大山鋪發現恐龍化石,經過專家勘查和充分準備,自貢恐龍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到23日18時,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完整分離。現場發掘人員多人合力抬起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將化石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 1.25億年前的恐龍頭皮屑算哪門子發現?
    Patel翻譯 SME科技故事恐龍不怎麼注意個人衛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實際上不管是哪一種恐龍在現實中都可能非常噁心。它們的頭皮屑成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距今1.25億年前的恐龍頭皮屑化石。這項發現不僅成為了一個調侃海飛絲的新梗,也的確解釋了恐龍脫皮的通用原理。
  • 【日本恐龍】午睡的小夥子和福井的恐龍
    【小夥子老師】2015年初去日本旅遊的時候,我到達了北陸地區,目的地是金沢。金沢是石川縣縣都,一個很美麗的花園式小城,其間有一天閒來無事我看著地圖,突然覺得我是不是要到附近的福井市走一走看一看畫個圈,於是JRpass在手說去就去了。下了車走出JR車站,站前廣場上出現了這些龐然大物,特別意外也特別震撼——
  • 恐龍出沒請注意!山東發現恐龍足跡,Toread熱推「恐龍衣」
    就在昨天中美澳恐龍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在山東郯城李莊發現了一個大型恐龍足跡點世界權威的恐龍足跡專家還說道這次發現最小的肉食恐龍只有50釐米而最大的能達4米它們穿梭在體長約9米10米的大型植食性恐龍身旁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階(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
  • 南美洲發現長著大爪子的食肉恐龍
    「壞傢伙」現身早在2006年,來自阿根廷的化石獵人迪亞哥.羅薩萊斯(Diego Rosales)便在巴塔哥尼亞北部地區發現了一些獸腳類恐龍的化石。圖註:正在挖掘化石特拉塔尼亞龍薦椎化石的胡安(左)和他團隊,圖片來自網絡圖註:胡安與他的挖掘團隊成員們的合影,圖片來自網絡近些年出土的一具標本讓胡安的團隊欣喜若狂,化石包含了薦椎部分的脊椎骨,獨特的結構和薦部高大的神經棘顯示這是一種全新的物種,而且非常可能是一種全新的盜龍類恐龍。
  • 外媒:中國首發現帶羽毛恐龍 系迅猛龍近親(圖)
    (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發現在中國遼寧的振元龍化石,保存完好。(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網站)  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在中國東北遼寧省發現了一種體型大、前肢短且有羽毛的馳龍類恐龍,並將其命名為振元龍。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17日報導,被完整保留在火山巖中的這具恐龍化石顯示振元龍約2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