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何小桃
「1997年參加了高考,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學,被人頂替……」日前,山東濟寧女子苟晶發帖稱兩次被頂替上大學,引發社會關注。
6月22日,苟晶以「前世是天使2001」的網名發帖稱,自己曾在1997、1998年山東高考中連續兩年被冒名頂替,其中1997年頂替者為此前自己高三班主任的女兒,該班主任曾給其寫過懺悔書。
苟晶,視頻截圖
1998年再次參加高考時,考前摸底考區第4名的她卻最終被並未填報志願的湖北黃岡一所中專錄取,懷疑再次被頂替。
針對此事,濟寧市任城區人民政府24日發布通報,目前調查組已與發貼人建立聯繫,將進一步了解有關情況。
苟晶拒見班主任:他始終沒意識到自己該負什麼責任
綜合天下網商和荔枝新聞報導,就在苟晶發文的第二天,23日下午,老班主任邱印林就帶著妻子、女兒女婿,拿著牛奶、麵粉和1萬塊錢輾轉找到了苟晶的濟南老家,向其獨居的母親詢問苟晶目前的住處。
苟晶說,邱印林從頭到尾沒有提當年高考之事,也沒有道歉,「臨走時他衝著我媽說,你二女兒的孩子馬上就要中考了吧?說完,他笑了一下。」
苟晶認為這是一種威脅,於是她把去年一條為了給女兒高考助威,自己穿著旗袍和家人合影的朋友圈隱藏了,她怕有人循跡找到孩子傷害孩子。
被苟晶母親拒絕後,邱印林又奔波700多公裡尋至她在浙江湖州的工作地點。苟晶發視頻稱,他還帶來了一些「陌生的面孔」,堵在廠區門口,逮著人就問「苟晶在哪兒?」
監控顯示,6月24日一輛山東牌照的白色小汽車堵在廠區門口,有幾名大漢從中午12點蹲守到當晚7點多。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苟晶的同事還表示,當時邱印林還騙他們說自己是苟晶的親戚,來解決苟晶與其女兒之間的矛盾,隨後就一直在廠區裡晃悠。
苟晶當時在辦公室裡坐立難安,既不想原諒他,又怕這個七八十歲的老漢跟自己拼命,更怕他下跪哀求。
這一天裡有那麼一兩分鐘,快被他找到了,她旋即躲開:「他不坦誠,八十歲了,心性沒改,他始終沒意識到自己該負什麼責任。」
高中時的苟晶
苟晶不接受老師的道歉:我現在要的是一個真相
在採訪中,苟晶說起2003年邱印林通過苟晶三妹寄來的道歉信。在信中邱印林承認,1997年苟晶第一次參加高考後,讓女兒頂替她上了大學。(小編註:據中國經營報6月27日報導,苟晶表示,收到老師道歉信是在2002年,不是前幾天說的2003年。)
信的大致內容是:我的女兒沒有像你這樣聰慧,智商有點欠缺,她不爭氣。我作為一個父親,非常不容易。1997年,我在很無奈的情況之下,才讓她頂替了你的成績去上大學。作為一個老師,我這樣做,的確有違師德,但是請你原諒我。
當時的苟晶正抱著剛出生的兒子,氣憤異常。但想到生活拮据,無力起訴,又推測可能過了追訴期,於是作罷。
後來她再想想,覺得邱印林當時選擇那個契機寄道歉信可能出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三妹畢業後可能很難再聯繫上苟晶;二是當時正是三妹高考前夕,這個真相可能是讓苟晶對小妹會不會遭遇同樣命運有一份掂量。
苟晶始終認為,這封道歉信中,邱印林只是懺悔,但不是懊悔,「就覺得自己當一個老師不應該這麼去做,但是他迫於無奈,沒有後悔的意思。」
在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苟晶表示無法接受老師的道歉信,「懺悔只是針對我,他對我的傷害是懺悔,但是從字裡行間,我沒看到老師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苟晶說,邱老師那封信的用意,似乎要說服她,讓她能理解邱老師作為一個父親,為女兒做打算的苦心。
「那老師有沒有去換位思考一下,我的老父親他有沒有苦心,我的老父親誰來替我去考慮?」苟晶的父親在兩年前去世,在彌留之際仍憤怒於女兒被頂替上大學的事。
她在視頻中向邱印林喊話,稱從窗戶裡看到老師滿頭白髮和依舊熟悉的走路背影,自己也很心疼。但她還是想說:「我現在要的是一個真相,不光是給我,也是給我已經在天之靈的父親,所以請老師你也不要為難我,我可以體諒您作為一個父親的苦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網上發帖,自曝高考被頂替之後,苟晶成為了輿論的中心。很多聯繫不上苟晶的老同學,開始在苟晶的微博和頭條下留言。有好幾條都是:「老同學!我是XXX啊,你過的還好不好?」
更多的同學們發來的是祝福和鼓勵:「苟晶,得知你在杭州過的挺好,也是安慰。」
當年那位班主任的女兒,去北京上完大學回到中學任教,後來轉做了後勤,直到現在。
趙蕊蕊:惡意篡改別人命運令人憤怒
人民日報:受害者必須得到公道
苟晶事件發生後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
6月27日,排球名將趙蕊蕊就發布了一則消息講述自己差點被錯換的人生。當年的趙蕊蕊差點被護士抱錯,幸好抱來的是個男孩,所以第一時間就確認,並換了回去。
圖片來源:趙蕊蕊微博
趙蕊蕊指出,很多時候,疏忽大意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也是無法彌補的,而惡意篡改別人命運和未來的人,那種赤裸裸的踐踏和剝奪他人希望的卑劣行為,相比起前者,更令人憤怒,也更讓人不寒而慄。
表面看來,被篡改的是個人及其家庭的命運,但以深遠的角度來看,或許是扼殺了國家的一個棟梁之材。就像我總會問自己:如果當初被抱錯了,我還有可能成為排球運動員、成為世界冠軍嗎?我想,可能的概率總是存在的,但一定極小極小。
針對苟晶事件,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嚴查「冒名頂替」真相,告慰「被偷走的人生」》的評論。
評論指出,隨著有關部門介入,事件距離水落石出又近了一步。目前從媒體報導看,整個事件還存在一些疑點,證據鏈的採集有待推進。如果確屬冒名頂替,必須一查到底;如果有人藉機炒作,也應承擔法律責任。
但無論如何,被偷走的時光不能倒流,被置換的人生也無法復位。以卑劣手法搶走農村孩子求學的機會,不僅無視法律法規,也是在踐踏寒門學子繼續拼搏的信心,進而掐滅貧困家庭改變命運的希望。
雖然事情已過去很久,但受害者必須得到公道。冒名頂替入學的「作惡」鏈條其實並不複雜,各種要素比較清楚,不能因為年代久遠就含含糊糊,讓遲到的正義繼續缺席。只有告慰每一起頂替事件中的受害者,才能讓高考公平不被踐踏,讓「讀書改變命運」真正激勵寒門學子。
教育公平不容冒名頂替蠶食玷汙,高考在即,對冒名者背後的整個「作惡」鏈條一挖到底,依法追究責任,是時候了!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天下網商、荔枝新聞、中國經營報、人民日報等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