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的女子: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但更是自己

2021-02-13 菊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博物館|看展覽(ID:atmuseum)

轉載請聯繫以上公號

 


後世對魏晉南北朝時人的印象,大多是美姿容,好風儀。

《世說新語》專闢了一卷《容止》,褒褒貶貶地將男人們的模樣記下來。漂亮的,用的都是好形容:風姿特秀,如孤松獨立,有揮折不去的傲然;手白得跟玉似的,握一柄白玉麈(zhǔ)尾,粗看過去,竟不曉得哪兒是他的手,哪兒是麈尾了!還有人眉眼亮濯,相望一眼,如山巖下噼裡啪啦過一道閃電,俊得叫人心頭顫顫。

男人尚且如此,更不必說女人們了!好看的女孩兒們,哪怕只聞姓名,在當時也能得一份深情殊遇。

譬如有個兵家女兒,才色具備,只可惜天不假年,還沒到出嫁年紀就去世了。阮籍跟人家素不相識,只聽過她這份名聲,便去弔唁,在靈堂上哭得好不傷心。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相識多年的知己朋友。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阮籍深情,是為這紅顏早逝的女孩兒痛快流一場眼淚,荀粲深情,就是以性命為代價了。

他是曹操謀臣荀彧的小兒子,也是著名玄學家,當初見驃騎將軍曹洪的女兒漂亮,就將她娶回來。後來曹氏病亡,荀粲傷心難忍,日漸消瘦。朋友勸他:「這世上好看的女人還少了麼?曹氏去世,再找別人,難道不好?這樣傷心做什麼!」

荀粲卻說:「我妻子雖不能說容貌傾國,但也是上上之姿,要遇到這樣的人,還是不容易哪!」到底傷心太過,妻子去世後沒多久,也病故了,年僅二十九歲。

在這種對好容顏極其傾慕的風氣下,若長得難看,那可真真兒是兀的不羞殺人也麼哥!你敢輕易出門?絕醜的左思出門遊逛,女人們覺得他汙染了自己的眼睛,都朝他吐口水呢!

因此,我對許允婦有大佩服。她是中國四大醜女之一,放在其他時代,怕都要被棄嫌,何況魏晉!妙卻妙在,劉義慶對她有大稱讚,《世說新語》賢媛卷共三十二篇,許允婦獨佔三篇,可說是很高待遇了。

許允婦叫什麼名字,現在已經不知道了,只知道她姓阮,是陳留(今河南開封)阮共的女兒,說來還是阮籍同宗,後因嫁給了許允,所以喚她一聲「許允婦」。

許允出身高陽新城許氏(今河北保定東北新城縣),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左右入仕,後來歷任吏部郎(相當於現在的司長)及中領軍(禁衛軍最高統帥)等職,堪稱一時才俊。

這位才俊娶新媳婦的時候,滿心歡喜入洞房,卻見面前一個女孩兒,「眼睛直有牛卵大,腰粗十圍面子麻, 四面八方無線下,頭長几根黃頭髮」,立刻面不改色地腳下一拐,鞋尖掉頭,推門而出,再也不肯踏入一步。

後來好不容易被勸著再進房門,一抬頭見阮家娘子的醜,才做好的心理建設譁啦啦碎成細渣,扭頭又要走。阮家娘子趕緊站起來,拉住了許允的衣服。

許允忍著內心秩序的坍塌問她:「婦人有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你佔了幾條?」

阮家娘子知道他落點分明在那 「婦容」上,大方承認:「我缺的,只是婦容這一條而已。」又反問許允:「士人君子的好品行,你又佔了多少呢?」

許允傲然:「我全有。」

——士有百行,哪能完美如斯呢?這牛皮吹得太滿,下一秒便被阮家娘子抓住了邏輯漏洞:「郎君果然好品行都有麼?儒家以德為首,孔夫子說要『賢賢易色』,重德行而輕美色。如今郎君見我長得不大好看,兩次進門都想走,分明就是重美色而輕德行。請問,能稱得上是品行具備麼?」

許允頓時語塞,卻也在這語塞中破開一個清明:阮家娘子思維敏捷,遇事也從容,恐怕不是普通女人,便接受了這樁婚事,後來見阮家娘子的確不是普通女人,對她越發敬重。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氏發動高平陵之變,將朝中大權握在手上。許允選擇了司馬氏,以為從此高枕無憂,阮家娘子卻不以為然。果然,五年後,朝廷有人密謀除掉司馬氏,清早讓人給許允傳了份假詔書,命他為太尉。

許允銷毀了信,但也沒把這事兒上報,司馬氏料理政敵,將他也算了進去,假意擢許允為二品的鎮北將軍,都督黃河以北的軍務,其實打的是將他流放的主意。

許允自己不覺察,興高採烈地說:「倖免於難!看來我之前是多慮了!」

阮家娘子搖頭:「這是禍事的開始,哪是什麼免難!」許允不信,接了職務走了,後來果然死在半途。

家人知道許允身死,急顛顛地來找阮家娘子,還想將許允的兩個兒子藏起來。阮家娘子手上織布不停,叫大家寬心:禍不及子孫,許奇和許猛最後一定平安無事。

她從容淡然,唯司馬氏的心腹鍾會來打探情況前,才叮囑了兒子們幾句:你兩個雖有些才能,但不是什麼大才,鍾會不會把你們當做威脅,所以他問什麼,照實說就行了。只是不要問太多朝中的事兒,也不要表現得太悲哀。鍾會哭,你們哭,若見他停,你們也把眼淚收一收。

兩個兒子照做,不但活了下來,還都在中央做了官。尤其許猛,入晉擔任太常博士。兩百多年後,北魏宣武帝時代(公元499年—515年),朝廷有儒家禮法方面的事兒不能決斷,還將許猛《解三驗》《釋六徵》兩篇文章拿出來,當禮法準則引用過。

孟子說,「食色性也」,絢耀耀的漂亮賞心悅目,古往今來,一直是飲食男女的心頭夢。但容貌之外,畢竟還有其他。如阮家娘子這般機敏睿智,於政治上眼光如炬,又有泰山崩前而不改其色的淡定,不怪劉義慶《世說新語》獨錄她三則,千百年後讀來,也要高聲贊她一句「女丈夫」了!

魏晉南北朝時候,像阮家娘子這樣精於政治的女人,不在少數。

最有名的,該算北魏文明太后馮氏(公元441年—490年)。她和阮家娘子一樣,不知閨名幾何,只曉得姓馮,是文成帝的皇后。文成帝去世後,馮氏被尊為太后,開始主政,歷獻文帝、孝文帝兩朝,長達二十多年。

馮太后執政期間,開創新的俸祿制度,以防官員貪汙,魚肉百姓;又作「均田令」,將土地按人口定時分給百姓;還有「三長制」,簡單說即是查戶口,避免偷稅漏稅的情況發生....她也極推崇漢家文化,大興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沒有馮太后打下基礎,孝文帝遷都漢化,恐怕更不容易。

其他女人,雖比不得馮太后胸襟大略,但也不是陷於宮鬥宅鬥,依靠男人寵愛度日的貞婦怨婦。她們讀書習字,涉獵極廣,精通文賦,才華不輸男人。

譬如南齊時的韓蘭英(公元479年—502年),因學識淵博,被皇帝任命為博士(同許允兒子一般的職位呢!),年老時還得了個「韓公」的尊稱。筆下四卷《後宮司儀韓蘭英集》,鍾嶸在《詩品》裡評價過,以為「甚有名篇」。

當時還有很多女人擅長書法,寫得最好的,當然要數衛夫人

衛夫人是王羲之的書法老師,名鑠,字茂漪,出身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衛氏。河東衛是書法世家,所以衛夫人的啟蒙玩具也與別家不同,乃是筆墨紙硯。

她初學鍾繇書體,得精髓後,自成一格,豐潤悠麗中帶了三分硬骨剛膽,正如唐代著名書論家張懷瓘所說,「宛然芳樹,穆若清風」,現有《名姬帖》《近奉帖》《與釋某書》《衛氏和南帖》諸篇傳世。

衛夫人 《古名姬帖》

因習學多年,二十歲時,衛夫人就能用詩歌來論述草書和隸書了,後又總結出一篇書法理論文章,叫《筆陣圖》,被歷代書家奉為書法準則之一。有「國畫教科書」之稱的《芥子園畫譜》,也對《筆陣圖》有借鑑,拓了許多畫法技巧。

衛夫人在《筆陣圖》中說,學習書法,要多見名家名作,不可專拘一家;見帖之後,還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感悟:別人以為好的,你就當真以為好麼?別人不愛的,難道你心中真的沒有幾分欣賞?天底下好字兒多少,你得在摸索中定出一個自己的喜歡,再不斷博採眾長。

衛夫人《筆陣圖》

 

又說書者筆為先,筆要兔毫,硯臺也要發墨好的堅軟適中,墨是用廬山那邊兒的松煙最佳,紙要用東陽那邊兒的魚卵做,觸感虛柔滑淨,寫上去才不滯凝……講究得不得了!

不過,再好的筆墨紙硯,若不肯在筆力上下功夫,就本末倒置了。衛夫人又在文章裡細細言說,好字兒是什麼模樣,如何執筆用筆才能寫出好字兒: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要「擒得定,縱得出,遒得緊,拓得開」。

有這樣的紮實的理論和鑽研態度,衛夫人教出來的學生,能不好?也難怪王羲之一代書聖的名聲!

除了擅長書法的衛夫人,還有精通律法的封夫人

魏晉南北朝時候,律學式微,大多依靠家學傳承。封夫人生活的北魏時期,有名的法律世家有博陵崔氏、廣平遊氏、清河崔氏和渤海封氏。封夫人是渤海封的女兒,嫁到了清河崔家。她法學知識淵博深厚,一直有人不斷向她請教。直到老年守寡,仍有貴人來訪,詢問律令典章,規矩幾何。

還有極善清談,有林下風的的謝道韞。她小時候同兄弟姊妹一塊兒作詩詠雪,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被叔叔謝安評為最佳。後來嫁到琅琊王家,見小叔王獻之與賓客辯論,落於下風,便主動開口替小叔解圍,坐在屏風後邊發了個辯機,賓客們相論,最後竟都輸給了她。

嫁給太原王渾的鐘夫人也有意思。有一天她與王渾同坐,兩人見兒子從院子裡過去,風姿朗朗。王渾心中有大欣慰,側頭同鍾夫人說:「有這麼一個兒子,還有什麼不滿足!」鍾夫人撇嘴,笑看他一眼,悠然道:「我倒覺得,若我當初嫁了你弟弟,這兒子還能更好一層呢!」揶揄王渾比不過他弟弟。

這老夫老妻的打趣話,後世道學家可看不慣,憤然指責鍾夫人對丈夫大不敬,說她連 「倡家蕩婦,市裡淫姏」都不如。

王渾

說這種話的道學家,若放到魏晉南北朝去,恐怕要被女人們圍起來打一頓。什麼敬不敬的,丈夫還要指著她們當家呢!打官司、討公道、拉關係、套交情,「代子求官、為夫訴屈」,沒有女人,你試試!

若在街上走動時見到漂亮男人,女人們互看一眼,默契地手拉手,圍成一個圈兒不讓他走,要看個夠才罷休——什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什麼男女授受不親,什麼含羞露怯,不認識!便就是小兒女嬌羞,見到喜歡的人了,也要「回身就郎抱」。

嬉笑怒罵,率性而動,魏晉南北朝時候的女人們,似乎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做附庸,放在比男人低一等的位置上。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但她們更是自己。剝離了外在光環與定義以後,她們依然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千載之後,仍為亮色。 

 

註:謝道韞為小叔解圍,坐在步障後,但步障可能是新詞,不欲在文中解釋,因此用屏風代替。

參考文獻(請滑動查看)

《晉書》《魏書》《南史》《北史》《南齊書》《北齊書》《後漢書》《資治通鑑》

《人物誌》《世說新語》《洛陽伽藍記》

《公主之死》李貞德

《傅玄、傅鹹年譜》鮑曉瓊

《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總斌

《傅玄詩歌研究》王家勝

《魏晉南北朝家訓研究》梁加花

《北朝民間佛事活動與民眾佛教信仰》侯旭東

《五、六世紀北方民眾的佛教信仰》侯旭東

《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劉淑芬

《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唐長孺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唐長孺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陳寅恪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羅新,葉煒

《察舉制度變遷史稿》閻步克

《東晉門閥政治》田餘慶

《_女史箴圖_從教化到審美的轉型》張丹

《_搜神記_女性形象研究》侯興祥

《_玉臺新詠_中的女性服飾風俗初探》梁豔萍

《北朝女性墓誌研究》黃蕾

《北魏比丘尼研究》陳晨

《崩潰與重構》周慧麗

《從_世說新語_看魏晉南朝士人的女性觀》甄靜

《從_世說新語_看魏晉時期女性的生活狀況》姜肇函

《從_世說新語_中的女性形象看魏晉時期的女性觀》趙莎莎

《從婚姻_教育看魏晉婦女社會地位》高彥

《東晉南朝婦女民事法律地位探析》郭蓉

《東晉南朝后妃研究》崔偉偉

《甘肅考古發現的伏羲女媧圖像整理研究》王晰

《漢魏六朝棄婦詩研究》張馨心

《兩漢魏晉女性書法家研究》石璐

《六朝女性詩人詩歌研究》胡靜

《六朝現實女性題材賦研究》陳曉峰

《論_世說新語_中的女性群體》張玉茸

《南北朝女子服飾風貌的研究》劉洪傑

《南朝婦女社會地位研究》趙丹丹

《女性美的不同詮釋》王康

《隋代女性名字研究》李婷

《魏晉南北朝婦女法律地位的演變》徐笑

《魏晉南北朝婦女生活研究》常倩

《魏晉南北朝婦女研究》田苗

《魏晉南北朝婚姻倫理研究》羅海瓊

《魏晉南北朝女性文學研究》程華

《魏晉南北朝女性意識自覺與文學自覺》史學玲

《魏晉南北朝上層女性的困境》焦虹瑋

《魏晉南北朝時期比丘尼若干問題探究》李靜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出嫁女與本家》陳麗娟

《魏晉南北朝時期婦女的婚姻觀念及生活》王思思

《魏晉南北朝時期士人女性化審美現象研究》韓佳璐

《魏晉南北朝小說貴婦形象研究》姚瑩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沈曉梅

《魏晉至隋唐與晚清女子教育比較研究》王璐

《魏晉至唐五代冥婚小說研究》宋文桃

《西晉文人女性題材詩歌研究》趙巍

《賢妒論_兩晉南北朝婦女形象及婦女觀研究》吳夢

《中國古代文學的醜女形象研究》蔡敏茜

《史上丈夫最多的公主》鍾華 

《魏晉風度中的賢媛們》石志剛 

《 <世說新語·賢媛篇>中所見的古代「高明婦人」  》陸靜卿

《_四大醜女_戲的史實及傳說》謝美生

《中古時期高陽新城許氏家族研究》詹姣

《北魏蘭陵公主被弒案的背後》朱麗伊

《巾幗不必讓鬚眉  亂世佳人競風流_魏晉南北朝女性書家掠影》王新利

《衛夫人_筆陣圖_的要義及影響》李冉

《衛夫人與王羲之的_姨母帖》毋牧泉

《虛衍竟成事實的_衛夫人_傳世衛夫人文獻考辨》王勁

《釋_面首》沈玉成

《_面首_及其他》陳洪茂

《魏晉政治中的河東衛氏家族》王金真

《魏晉時期衛氏家族書學研究》殷全增

《魏晉河東安邑衛氏家族文學與文化研究》李建芳

往期 · 擷錄

本文已獲原創授權

致謝:博物館|看展覽(ID:atmuseum)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

公號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繫:

juzhai99

相關焦點

  • 魏晉南北朝時期,女子最偏愛的飾物是什麼?
    魏晉南北朝女子那步搖,那花鈿,那簪釵,也共同演繹著當時女子們的多樣魅力。垂珠,跳動的是她們的熱情。花鈿,描繪的是她們的寄予。簪釵,呢喃著她們的甜蜜。可揭開面上紗,時局起起落落,也掩不住女子們心中真實的彷徨,現出一腔愁,誰能定女兒心?用兵器首飾,聊表慰藉吧。環境造就人,這種首飾也是魏晉南北朝女子獨創。難以知曉,她們怎麼想到將兵器作為首飾?穿越文字的山路,攀登至歷史的峰頂看看,那應該是她們對和平的渴望。
  • 魏晉南北朝女子如何「對鏡帖花黃」?專家解讀古代妝容
    古代女子同樣愛美,許多詩詞歌賦裡都有關於女子「對鏡帖花黃」的描述。南京服飾史學家、江蘇理工學院人文學院客座教授黃強即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褒衣灑脫博帶寬——六朝人的衣櫃》新作中,就有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尤其是六朝女子妝容的解讀。今天他接受記者專訪,揭秘那個朝代的女子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化出各具特色的妝。
  • 《花木蘭》即將上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你了解嗎?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花木蘭是魏晉時期的人物。那麼,大家在看電影之前,要不要先溫習一下關於魏晉服飾的知識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吧!魏晉時期的女子,她們所穿著的魏晉朝服飾還是和漢代有所類似,主要還是衫、襖、裙、深衣等等。至於魏晉女子日常穿著的魏晉朝服飾,還是以衫裙為主,上衣袖子寬大,並且有腰襴。
  • 在魏晉南北朝掀起高潮,究竟是何原因?
    本文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風為切入點,敘述男風文化的表現及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動蕩不安,前代建立起的封建倫理道德規範被破壞,從高門到寒們都好討論玄學,「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觀念盛行,逐漸形成了放蕩不羈、追求自由、反對禮教的社會風氣。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男風有從貴族階層向下蔓延的趨勢。
  • 解讀《楚喬傳》:魏晉南北朝時的奴婢到底有多賤?
    其實不然,真正的處於魏晉南北朝這個亂世的奴婢,地位之卑賤,是我們現代人所不能想像的。《楚喬傳》的背景,設置在西魏年間。這可絕不是杜撰,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真實存在過的王朝(雖然只有短短的22年)。魏晉南北朝,戰亂頻繁。多有賣身為奴、被擄掠為奴或者犯罪入奴籍的普通貧民。
  • 探秘:為何歷史上四大美男中三人都出現在魏晉南北朝呢?
    故而長得好看的人,有更多機會傳遞自己的基因。因此,按道理來說,應該是一代強過一代,後世的美男子就算不及以前,也不會差了哪去的。相比於四大美男而言,四大美女的排序就很均衡。西施春秋戰國時期人,王昭君西漢朝人,貂蟬東漢末年人,楊玉環則是唐朝人,時間相隔都在數百年之內。不像四大美男有三個都扎堆出現在魏晉南北朝這個特殊時期裡,這是很反常的。
  • 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人鬼戀」的故事,也只是男人的思維場而已
    文章引言:魏晉南北朝時期,湧現出很多關於「人鬼戀」的小說、傳說,這種文化風俗是怎麼樣產生的,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環境有什麼關係。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長期處於動亂,諸侯爭霸、南北對峙的時期。長期的戰亂,最主要的影響就是直接消弱了中央集權的能力,讓世家大族佔據了大量的土地,從而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門閥士族。
  • 魏晉南北朝的衣食住行大揭秘!
    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魏晉南北朝時期薄葬之風為何盛行於世?
    薄葬,在魏晉南北朝早期頗受推崇。戰亂與動蕩,別說遵循漢代喪葬之禮的隆重,很多時候人們甚至來不及為逝者準備喪服。但到了魏晉南北朝中晚期,厚葬的回潮之風又颳了回來。曹操早期的薄葬之風盛行,還與人們追求死後永恆安寧有關。
  • 服飾 | 魏晉南北朝的髮飾,真的像《鳳囚凰》中那麼重嗎?
    《鳳囚凰》這部劇的時代背景是南朝宋時期。雖說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動蕩年代,人們的著裝打扮、行為舉止都追求標新立異,但那個時期的女性真的會頂著這樣的重頭出門嗎?東晉時期的名將陶侃,年少時家裡貧窮,陶侃的母親湛氏便剪下一頭長髮,做成假髻賣給別人,換取一些糧食。
  • 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哪個更加黑暗混亂?
    曹丕代漢稱帝開始的魏蜀吳格局正式形成(222年孫權受冊封建立吳國)此後還有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統歸於魏晉南北朝)。隋末農民起義及唐的統一戰爭、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五代十國的朝代更迭、兩宋之交(金人南侵與抗金戰爭)、南宋末年的宋元之戰。
  • 魏晉南北朝,戰亂數百年,為什麼會被世人認為荒唐又美好呢?
    真,就是魏晉南北朝人的自我立法和生命審美意識形態的內核。群體的魏晉南北朝荒唐有美好,原因在於匯通了古代中國歷史文化、社會心理淵源的三個宗教:儒、釋、道,整體映照著魏晉南北朝時代中儒家剛健奮發、憂患意識、慷慨悲涼的英雄主義;道家通達超脫、解構反抗的自然遵循以及佛家空無之義和向死而生。
  • 魏晉南北朝玉器:舊傳統中的新天地
    故宮博物院南北朝雲虎紋玉璜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戰亂紛起,處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玉文化的發展受到了抑制。故宮博物院南北朝朱雀紋玉珩魏晉南北朝玉器的總體面貌及格局,表現在兩個方面:(1) 當時是介於以傳統風格為主的漢代玉器輝煌期,至開放的唐代玉器高峰期的中間低谷期。
  • 「遺俗漢朝,籠寬大袖」民族大融合下的魏晉南北朝,男子服飾究竟有...
    但是,在科普漢服的時候,一般都是在和大家講一些和女子服飾有關的內容。所以,大家對於男子服飾的了解,可能就不是那麼的多啦! 那麼,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期男子服飾的科普吧。既然晉制漢服,也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那麼流行。那麼,今天就給大家來講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服飾的特點吧!
  • 魯迅的《鑄劍》老舍先生的《兔》沈從文的《嘍囉》以及魏晉南北朝
    最近網上有個視頻很火,裡面說: 「讀書這麼多年,老師們好像從未提起過 魯迅先生的《鑄劍》老舍先生的《兔》沈從文的《嘍囉》,包括魏晉南北朝。」 我看到這之後仔細想了一下,確實如此。然後我就科普了一下這些作品,以及魏晉南北朝的事情。
  • 木蘭:驚豔了整個魏晉南北朝的額黃妝
    額黃妝興起於南北朝時期。秦漢時期,女子妝容比較單一,「女子勻面,古唯施朱傅粉而已,至六朝乃兼尚黃。」然而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女性們創造了一系列新奇的妝容,如斜紅妝,斜紅是畫在臉頰兩側的月牙形紅印。女子妝容最大的突破就是受佛教影響而創作的額黃妝
  • 魏晉南北朝:你絕對想不到的超級黑歷史
    一提起魏晉南北朝,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亂。
  • 魏晉南北朝,養活了多少架空電視劇
    這兩年說得上名字的那幾部古裝劇,比如《琅琊榜》《楚喬傳》《錦繡未央》......看上去像架空,其實都設定到了魏晉南北朝,所以人物之間產生了奇妙的聯繫。尤其在南北朝這150多年間,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好幾次王朝變更,這簡直是瑪麗蘇大戲和權謀愛情狗血劇的最愛!
  • 閻步克丨變態與回歸: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程
    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著有《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樂師與史官》《品位與職位》《從爵本位到官本位》《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服周之冕》《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等。
  • 外貌、兇妒、地位,為何魏晉南朝士人轉變女性觀念,追求「平等」?
    相比其他朝代,魏晉時期的女性觀,沒有以封建倫理中的三綱五常觀念為標準,而是讓女性站在與男性平等的角度,以正常的個人身份來衡量女性。《世說新語》中可愛又可敬的女子,也許在那些衛道士面前她們是「大逆不道」的,但是今天看來,她們是一個個鮮活的、可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