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細數14部「鬼吹燈」翻拍史(上)》
今天繼續盤點《鬼吹燈》翻拍史。
從2015年至今,《鬼吹燈》從院線電影、網絡電影、到網絡劇,短短五年,劇影遊全面開花,絕對稱得上是國產影視IP中的常青藤。
但實際上,頻繁更換的主演,質量參差不齊的視效,忽上忽下的改編,以及理不清的版權之爭,《鬼吹燈》的IP改編實則一地雞毛。
而隨著院線電影對《鬼吹燈》系列摸索的暫停,網絡電影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給《鬼吹燈》IP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間,也因此導致了《鬼吹燈》影視劇改編的良莠不齊。
《雲南蟲谷》
Mojin: The Worm Valley
上映時間:2018-12-29
豆瓣評分:3.2
2018年底,導演非行執導的《雲南蟲谷》上映,該版由華誼兄弟影業出品。
根據影片的資料,電影是原定計劃是打算拍成三部曲的,此前已經套拍完成了《龍嶺迷窟》和《雲南蟲谷》兩部,此外還有一部《崑崙神宮》在籌備。
但詭異的是,電影最先上映的是承上啟下的第二部《雲南蟲谷》。這也導致了電影連基本的人物關係和故事起因都不交代,完全不考慮觀眾能否理解前後劇情。
電影一開場就輕描淡寫地說主角一行人因為身患詛咒,所以要尋找雮塵珠,為此他們出發去雲南尋找傳說中的獻王墓。
你也許完全不知道主角為什麼身患詛咒,可能也不理解這個新加入的女二號和孫教授,和胡八一等主角是什麼關係,甚至也不懂為什麼王胖子要在臺上當眾脫衣服,來展示自己自己背上的詛咒痕跡……
這一切編劇都沒有交代,然後電影就這樣進入了雲南風光片模式,主角一行人抵達雲南的第一個夜晚就是在螢火蟲下卿卿我我,互撒狗糧。至此電影已經過去了40分鐘,導演覺得不能在糊弄觀眾了,終於決定讓主角踏上副本,組團開始探險模式。
電影剩下一個小時基本就是山寨版《古墓麗影》,劇情根本不存在邏輯,簡單粗暴的程度如同闖關遊戲一般,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展現一群人如何組團打怪。
先打食人魚,再打大蜥蜴,然後休息一晚上之後,再打大螃蟹。接著打大蠍子,終於打完所有小怪,抵達獻王墓之後主角才發現,原來獻王墓本身就是一隻千年蛇精怪,所以他們最後還得打蛇精boss。
與其說這是一部盜墓探險電影,倒不如說更像是升級打怪的遊戲。
那些原作經典元素,還有原作人物的魅力、那份摸金小分隊的熱血和情誼,都沒有在電影中展現出來。
整部影片情節如同流水帳,劇本全程崩壞,令人如坐針氈,偏偏導演還加了很多感情戲,只為了最後讓角色犧牲時煽情,可卻適得其反,不僅沒能將原著豐富的情節展現出來,反而更顯得拖沓狗血異常。
故事更是前後毫無邏輯銜接,對白臺詞幹癟而弱智。前一分鐘義正嚴詞地表示「我要活下來給你們收屍」而逃走的同伴,下一分鐘就會在關鍵時刻出現高呼「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後捨身赴死,真是盡顯本片精神分裂的獨特的氣質。
如果說影片有什麼貢獻的話,大概就是在場景美術和特效上面還算有些亮點。
影片最終1.5億的票房註定了慘敗,直接導致了之前已經套拍完成的《龍嶺迷窟》就此消失無蹤,而那部原本籌備中的三部曲大結局《崑崙神宮》也基本不可能再有了。
《怒晴湘西 》
Candle In The Tomb: The Wrath Of Time
上映時間:2019-01-21
豆瓣評分:7.2
《黃皮子墳》之後,管虎團隊重整旗鼓,帶來了系列第三部《怒晴湘西》。
《怒晴湘西》改編自天下霸唱所創作的《鬼吹燈》系列小說的第七部。從時間線上來看,可以算作是《鬼吹燈》系列的前傳故事。
主角不再是以胡八一、Shirley楊和王胖子組成的「摸金校尉鐵三角」,而是Shirley的祖輩搬山道人鷓鴣哨,以及同為盜墓四大門派之一的卸嶺魁首陳玉樓。
吸取了《黃皮子墳》的教訓,《怒晴湘西》在改編上要顯得更忠實於原著,劇情以倒敘手法回歸到民國時期的湘西,講盜墓四門中的卸嶺與搬山兩派的江湖草莽與綠林高手,加上一股流氓軍閥深入湘西瓶山探尋元代古墓的情節。
小說這一卷有古典志怪小說的感覺,偏重險怪奇詭。劇集開篇的老熊嶺義莊、耗子二姑、古狸碑遇黃妖圓光術等細節簡直神還原。
而在之後的情節中,搬山道人與卸嶺群盜合作深入瓶山古墓。從盜墓風水「望聞問切」秘訣的詮釋,到元朝古墓內的機關秘術,再到探墓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珍奇異獸,諸如怒晴雞、白猿、六翅蜈蚣等生物。
編劇嚴格的遵守著原著中的細節,無疑令原著黨倍感親切。神秘幽靜的氛圍搭配上驚險刺激緊湊的情節,更是讓書迷充滿了代入感,也為劇中的這段探險之旅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為了再現原著中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與湘西神秘民俗文化,該劇採用了大量採用實景拍攝加特效合成。甚至不惜工本的重現了書中所描述的湘西攢館、瓶山地宮、藏兵樓等重要場景。
選角方面,潘粵明飾演的陳玉樓演技不俗,他與鷓鴣哨之間亦敵亦友暗中較勁的關係詮釋得非常到位。
至於高偉光飾演的鷓鴣哨則無疑是本作一大亮點,不僅身手非凡,舉止灑脫,而且為人慷慨俠義,膽識過人,卻是演出了背負沉重家族使命的世外高人的感覺。
不過,這部依然存在中期劇情拖沓的問題。
劇情在後期開始划水,無關緊要的廢話廢戲一大堆,給人的感覺高開低走。
好在演員的演技撐起了整部劇,陳玉樓、鷓鴣哨、紅姑娘,乃至於作為配角的軍閥羅老歪、師妹花鈴等角色形象都很鮮活,他們的表現讓這部劇不至於太崩。
《鬼吹燈之巫峽棺山》
(網絡大電影)
上映時間: 2019-05-31
豆瓣評分:3.4
隨著《鬼吹燈》網劇的熱播,也引來不少跟風的山寨作品。
其中尤以眾多的《鬼吹燈》網絡大電影為代表,這些作品大多成本低廉,製作粗糙,劇情雷人,特效五毛,但卻憑藉著這一IP的號召力,而擁有一定的市場受眾。
首當其衝的是這部《鬼吹燈之巫峽棺山》,改編自小說最後一卷的內容。
劇情講述Shirley楊的意外懷孕讓身陷血印詛咒胡八一面對更為緊迫的壓力。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部電影中的盜墓動機是Shirley楊的意外懷孕了!
通過孫教授的考古邀請,他得知12年一開的地仙村封氏古蹟之中,或許藏有能解咒的屍丹。誰知地仙村古蹟卻是個易入難出的險惡之地,摸金小隊一路涉險,才發現一切竟然是孫教授的陰謀。
影片中被瘦身的不只有主角王胖子,還有整個故事。
作為原著的大結局,《巫峽棺山》是一部超長篇內容,要比小說其他七卷在篇幅上大得多。想要把這麼大體量的內容放進一部100分鐘的電影,幾乎不可能,於是編劇不進去其精華,取其糟粕,還加進去很多糟粕。
首先就是楊小姐的懷孕設定就非常雷人,而小說中最精妙的兩個片段——「飛燕為橋」和「畫地為門」,由於成本限制,都被導演一筆帶過。導致電影毫無波瀾,毫無精妙之處下一個墳墓就像過家家鬧著玩似的。
剛開始大家都很容易來到巫峽棺材山外面,跨過一條小溪就來到山門,用蠟燭直接把有毒的東西趕走,立刻進入了古墓。下墓後毫無懸念跟驚悚感,連正經的冒險片都算不上,連最起碼的盡奇門遁甲和摸金之術都不施展。
再說演員方面,楊小姐真的蘋果肌玻尿酸打了太多,胡八一白淨的根本不像個老兵,王胖子問題最嚴重,嘴賤手賤,目中無人,動作浮誇,讓人看了恨不得抽死。
而作為網大電影的通病,廉價的服化道,五毛特效泛濫,演員演技尷尬等問題影片也是一個沒少,即使快進三倍速也很難看下去。
《鬼吹燈之怒晴湘西》
(網絡大電影)
上映時間: 2019-11-17
豆瓣評分:3.9
同年,還有一部與網劇版撞車的網大《鬼吹燈之怒晴湘西》。
影片的劇情和基本上照搬電視劇,連很多情節設計與場景道具都不帶改的,擺明了就是想要蹭劇版的熱度。
但因為製作成本原因,又只能大幅度縮減劇情,很多情節莫名其妙,盜墓情節顯得特別草率。整個峽谷的毒氣,幾包石灰粉搞定;滿谷的毒蟲被十幾隻雞搞定,完全就是鬧著玩一樣。
至於最後的終極迷題,原來瓶山古墓,竟然是由一顆外星隕石形成的反重力空間,所有進去的人和物都會倒過來,場景特效仿佛來到了外太空,牛頓看了都壓不住棺材板。
《雲南蟲谷之獻王傳說 》
(網絡大電影)
上映時間:2020-01-17
豆瓣評分:2.9
顧名思義,這一部網大改編自小說第三卷《雲南蟲谷》。
該劇在造型上基本是在山寨《尋龍訣》,劇情則是摘取了小說中的幾個段落搭個套路框架,填上原著幾處毒物機關,硬湊夠80分鐘,結尾大BOSS把《龍嶺迷窟》中的人面蛛給搬了過來。
整部戲前半段的鋪墊太長,後半段的關鍵戲份太短,特效也基本是2分錢的版本,進墓過程順利的一塌糊塗,最後盜墓的目的也成謎,扔個炸彈就出來了,看到結尾也沒明白與獻王的傳說到底有啥關係。
建議改名叫做:《雲南蟲谷之洗錢傳說》。
此片唯一亮點可能就是,片中有知名前衛「表演藝術家」王李丹妮的客串吧!
《龍嶺迷窟》
Candle in the Tomb: The Lost Caverns
上映時間:2020-04-01
豆瓣評分:8.3
就在前不久,《鬼吹燈》劇版的第四部《龍嶺迷窟》上線。
主演仍然是潘粵明,曾經叱吒風雲的總把頭陳玉樓搖身一變成了摸金校尉胡八一。 而摸金三人組的另外兩位:女主角Shirley楊,由張雨綺出演。王胖子則由《武林外傳》中的「李大嘴」姜超出演。
別的不說,這版光從選角上就贏了!
《龍嶺迷窟》是《鬼吹燈》系列小說的第二部,劇情上承接《精絕古城》。此時的胡、王兩人經歷了精絕古城冒險之後,告別摸金生涯。在Shirley楊的資助下,兩人轉行成為在北京潘家園擺地攤的古董商人,因為被村民編造的繡花鞋的故事所騙,前往陝西古蘭縣。
在古蘭縣境內,三人與歸國的Shirley楊重逢,得知了自己可能在精絕古城感染了詛咒,並聽聞了鷓鴣哨和了塵大師尋找雮塵珠的英勇故事。為了尋找能破解詛咒的雮塵珠,摸金小隊深入龍嶺迷窟中的李淳風之墓,齊心協力,化險為夷,最終找到了龍骨天書。
該劇憑藉優質的製作、對原著的高度還原、豐富飽滿的人物形象、懸疑的劇情設計,收穫了大量好評。無論是藏於深山腹地的魚骨廟盜洞,還是古墓中長著人臉的巨型蜘蛛,都堪稱神還原。
尤其讓人震撼的地方在於,摸金小隊遭遇「懸魂梯」和「墓中墓」的段落,讓人大呼過癮。此外還有鷓鴣哨跟隨師父了塵長老去往西夏黑水城尋寶的那幾集堪稱驚豔。
在改編方面,編劇將原著書中的劇情包裝整合,沒有過度改動劇情的做法,採用了多線敘事的手法讓整部劇變得張弛有度。
演員的選角,這版也更加貼合原著,痞勁兒中又透著勇敢與擔當的胡八一,集堅韌、剛強與智慧與一身的雪莉楊,還有,這一次王胖子終於是真胖子了!
值得一提的,還有劇中的那些配角,兩代陳玉樓同臺競演,狠毒卻不失義氣的反派馬大膽,膽小怕事的農民李春來,乃至於經常被教訓「用點子智慧」的老三,都讓人印象深刻。
這一切,都讓這版《鬼吹燈》,終於有原著內味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從這部開始《鬼吹燈》網劇的主要演員班底總算固定下來,主演潘粵明等人都一次性籤下了5部的合約。
這意味著,之後幾部劇版的胡八一、王胖子和Shirley楊不會再隨便換人了!
期待明年的《雲南蟲谷》
《龍嶺迷窟之最後的搬山道人》
(網絡互動劇)
上映時間:2020-04-08
豆瓣評分:8.2
在《龍嶺迷窟》熱播期間,片方還推出了一部互動短劇《龍嶺迷窟之最後的搬山道人》。
說到這部互動劇《最後的搬山道人》,可以說跟《龍嶺迷窟》相輔相成,首先這部互動劇裡有些劇情是《龍嶺迷窟》裡出現過的,但是又更加詳細一些,比方說鷓鴣哨是怎麼找到了塵大師的,互動劇裡也有相關的劇情介紹。
而除了補充《龍嶺迷窟》的劇情內容外,因為互動的加入,讓觀眾可以自己做選擇,而每一次的選擇又有可能解鎖新的劇情,於是乎《龍嶺迷窟之最後的搬山道人》雖然講的都是鷓鴣哨去黑水城這段劇情,但是這段劇情又多了幾個不同的結局。
此外,短劇中出現了胡八一的祖父胡國華,也算是讓《鬼吹燈》劇版世界觀更完整了。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
(網絡大電影)
上映時間:2020-04-02
豆瓣評分:2.9
《鬼吹燈之龍嶺神宮 》
(網絡大電影)
上映時間: 2020-04-24
豆瓣評分:2.9
在鵝廠的《龍嶺迷窟》劇版熱播之際,國內的山寨網大片商也沒閒著。
為了蹭熱度,順勢推出了兩部《龍嶺迷窟》改編的網絡大電影,分別前後腳播出。
這兩部作品必須要放在一起聊——
因為它們根本就是一部爛片,卻被強行拆成了兩部。
先說《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整部影片完全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只是把鷓鴣哨去黑水城盜墓的劇情般搬到胡八一的身上。
影片的製作都非常山寨,幾乎大部分場景都是在室內綠幕中完成,劇情也是稀爛且亂,主角既然去的是黑水城,那麼說好的「龍嶺迷窟」又在哪裡?
而下一部《鬼吹燈之龍嶺神宮》則是把原著小說中龍嶺迷窟的情節大幅度縮減,改編成了這部龍嶺神宮。
兩部電影劇情幾乎一樣的套路,不但都給安排了反派,反派還都是弱雞特效五毛。而且因為是強行被分割成兩部電影,導致劇情很多銜接不上,演員臺詞都對不上口型,讓人出戲。
至於演員的表演完全就是一場災難,最糟糕的大概是林雨申飾演的史上最裝逼油膩版的胡八一。硬是把胡八一演成了油膩痞子,斜著頭耍帥說話只動半邊嘴角,讓人簡直作嘔。
作為一部山寨網大——
爛不可怕,可怕的是片方想用同一部爛片圈兩次錢的無恥做法。
同樣的人馬和製作班底,連片尾花絮都不帶改的,居然硬生生剪成了兩部電影。
上一部借用原著名字《龍嶺迷窟》把一些故事邊角料湊成一部電影,賣給某奇藝,上線趕上劇版開播蹭熱度;
第二部則換了個皮,把故事剩下的部分再剪成一部電影賣給某酷,上線剛好趕上劇版大結局。
同一部爛片,同時收割兩個平臺的流量和熱度,爛是真爛,但片方也是真無恥。
以上,終於盤點完了目前的《鬼吹燈》影視劇。
除了這些已經上映播出的作品外,還有張涵予和盧靖姍主演的《鬼吹燈之天星術》,立項多年但依舊毫無消息的《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和《尋龍訣2》。此外,還有已經拍完的網劇版《雲南蟲谷》等等,仍然值得期待。
最後,期待《雲南蟲谷》能早日播出,讓劇粉們再一次大飽眼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