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至今,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地方是哪裡?
四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
山西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博物館。
01中華文明發源地
現在的學者比較認同的說法是我華夏文明由多點起源融合而生的,並不是一個單一源點,即便是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說法,河洛、關中和河東誰才是中原的中心也一直爭論不休。
但至少,河東地區被稱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絕對當得起的,河東地區是指今天的山西西南部運城、臨汾等地,堯舜禹時期的都城臨汾、永濟、安邑都是在這個區域。
其中4500年前的堯都遺址陶寺文明持續了500年左右後,才跨過黃河來到河南誕生二里頭文化。
02歷史記載的山西
春秋到戰國的標誌性事件是「三家分晉」,山西這片土地見證著天下大亂向天下更亂的這一划時代變革。自此戰國七雄誕生,而七中有三,都是從山西誕生,直到戰國中期才遷往河南河北。
我們今天單說下趙國。提起和趙國相關的城市,人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燕趙大地的成語之城邯鄲。其實晉陽對趙國的意義絕不遜色,是趙國的發家之本。古人把水的北面稱作陽,趙氏孤兒的後代在晉水的北面建的城,被稱作晉陽。今天是太原的晉源區。
晉國內訌時三家圍毆晉陽一年多久攻不下,智伯提出狠招,引晉水圍灌水漫晉陽,不料韓魏倒戈被趙無恤策反,趙魏韓三家一舉瓜分晉國。
這一站也奠定了太原兵家必爭之地的地位,李淵起兵建立大唐,就是從太原作為大本營,太原在唐代一直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武則天定太原為北都,唐玄宗又將太原定位北京。
五代時期以太原為根據地建立過三個政權,都是佔山西控黃河而奪天下。
前文提到的趙國的大本營晉陽,讓北宋的趙匡胤吃盡苦頭,水灌晉陽都遲遲拿不下來。979年趙光義終於攻克晉陽後,下令大火燒城,燒完再淹,終於讓晉陽城變為廢墟,為什麼趙家皇帝這麼痛恨這裡?除了怕再被割據打不下來之外,還害怕一個傳說。
曾有高人對趙光義說,晉陽處在蟠龍中心,舟山是龍角,龍山為龍尾,凝聚帝王之氣,總有真龍天子會在這裡出現。
於是趙光義在晉陽不遠處重建太原城,修建了諸多丁字路口,就是釘住這裡的龍運。
好巧不巧,從那之後,之前孕育數位帝王的太原城,再沒出過一位天子。
03山西的民族大融合
山西南部的運城臨汾等地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就可以說是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
天龍八部裡帶頭大哥埋伏蕭遠山選在了雁門關,可不是金庸隨便找的地方,雁門關一直是漢人和遊牧遊牧民族交鋒天然戰線。這樣不同民族的交鋒,從秦漢對戰主要外敵匈奴帝國時就開始了,劉邦屈辱求和的白登之圍就發生在大同城東今天叫馬鋪山的地方。
而晉朝亡國後的中原大亂鬥中,鮮卑拓跋建立北魏政權一統黃河流域,才終於將五胡十六國那一百多年的亂世畫上句號。
山西這片土地從華夏文明的源頭逐漸演變為邊關地區,在相互爭戰的同時,又產生了相互的同化融合,這些也許就是中華民族從不間斷生生不息的秘密。
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全國
說了說山西的人,下一期我們說山西的物。
說到山西,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