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郭德綱神話的太平歌詞,馬三立大師:那玩意,不值錢

2020-12-24 相聲世界

對於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相聲行業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無數的大師對這門藝術都有不同的理解。

有個詞叫「話語權」,郭德綱曾經非常形象的在商演的時候調侃:不要惹三十多歲的人,你想你都七十了,我就是不說相聲,等到十年後再出來,你都在盒裡了。

所以老郭調侃道:活得久的才是大師。

雖然郭德綱的話是調侃,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存在。郭德綱對相聲行業的貢獻無人可及,尤其是在相聲常識的普及上,可能很少有相聲名家能比得上他。

在德雲社崛起之前,很多聽了幾十年相聲的觀眾都認為,兩個人站到臺上說說笑話,讓觀眾們笑了,這就是相聲了。

不僅是觀眾們這麼認為,很多相聲演員也是這麼認為的,即使在今天,著名的相聲愛好者李宏燁還不斷發聲認為人人都可說相聲,站到臺上說段子讓觀眾笑了,這就是相聲。

正因為郭德綱這麼多年的普及,很多觀眾才知道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才知道了貫口和相聲基本功。

這無形中提高了相聲的門檻,很多曾經的知名相聲演員黯然失色,因為很多人連相聲基本功都不會。

不過正因為德雲社逐漸的成為相聲行業的中流砥柱,郭德綱在相聲行業裡如日中天,所以他對於相聲的很多觀點,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準則。

不過很多的觀點不能說郭德綱是錯的,只能說是一家之言,比如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其中本門的唱指的太平歌詞,其他的都是學唱,這句話就未必一定正確。

誠然,在太平歌詞的普及上,郭德綱居功甚偉,但是在他的觀點裡,卻有一個相互矛盾的地方存在。

這個矛盾就是一方面郭德綱非常推崇太平歌詞,認為老一輩的相聲演員演出的時候,如果不會太平歌詞,那麼就會少拿一份錢。

另一方面太平歌詞本身的詞不難記,而且曲調非常的簡單,既然如此,相聲演員這麼重要的四門功課之一怎麼就失傳了呢?

郭德綱曾經在商演的時候解釋過這個問題,因為太平歌詞太普及了,剃頭的修腳的都能哼哼兩句太平歌詞。

如果按照郭德綱的解釋來得出一個結論的話,恰恰證明了馬三立先生對於太平歌詞的觀點非常正確,馬三立曾經非常犀利的說了六個字:(太平歌詞)那玩意,不值錢。

侯寶林大師也曾經在總結相聲演員的唱的時候,提出了開門柳,太平歌詞和鼠來寶,這三門功課是相聲演員所謂的唱。

那麼郭德綱對太平歌詞的貢獻在什麼地方呢?

第一,正因為郭德綱對太平歌詞的重視,所以他搜集了很多瀕臨失傳的很多作品。

第二,曾經的太平歌詞曲調非常簡單,郭德綱作了一些改進,形成了目前的曲調形式,相對來講耐聽了許多。

相關焦點

  • 太平歌詞被郭德綱「神話」?老一輩的東西,在德雲社還能留下多少
    不要惹三十多歲的人,活得久的才是大師對於一件事情而言,每個人的看法都是褒貶不一的。而在相聲行業經歷了一百多年滄桑巨變的過程中,自然也少不了類似於馬三立、侯寶林等大師的傑出貢獻,而像他們一樣的相聲大師,對於這樣一門傳統的藝術都有著不同的理解,這是毋庸置疑的。
  • 郭德綱「神話」太平歌詞,老一輩相聲傳承,在德雲社能留下多少?
    而在相聲行業經歷了一百多年滄桑巨變的過程中,自然也少不了類似於馬三立、侯寶林等大師的傑出貢獻,而像他們一樣的相聲大師,對於這樣一門傳統的藝術都有著不同的理解,這是毋庸置疑的。馬三立:(太平歌詞)那玩意,不值錢當然對於這樣的疑問,郭德綱在參加商演的時候就解釋過這一現象,正是因為太平歌詞太普及,就連剃頭修腳的都能哼哼兩句。
  • 郭德綱張雲雷動不動就提太平歌詞,那麼相聲泰鬥馬三立會唱這個嗎
    馬三立是壽字輩的相聲老演員,經歷過長時間在舊社會撂地演出的歲月,而那時候的相聲演員一般來說都是會演唱太平歌詞的。馬三立留下的太平歌詞錄音並不多,比較容易看到的版本,就是2001年馬三立告別演出時,專門唱了一段太平歌詞。
  • 郭德綱也犯錯誤,德雲社弟子和觀眾被帶跑偏,太平歌詞不能這麼唱
    喜歡德雲社的朋友們應該清楚,相聲的說學逗唱有多麼重要,尤其是郭德綱特別強調這幾門基礎功課。在德雲社的相聲中,它們經常會被提及,特別是其中的唱,經常會被單獨拎出來解釋,說這指的是太平歌詞,並還會時不時地唱上兩段。
  • 郭德綱口中「德藝雙缺」的老藝人 卻是太平歌詞非遺傳承人 中國...
    在天津相聲界集體「砸綱事件」後,郭德綱也曾不止一次提到這位老藝人,「當初你在後臺跪地下求我收留你,讓你在這演,給你口飯吃,現在反過來罵我就不合適了」。郭德綱口中「德藝雙缺」「騷氣燻天」的老藝人到底何許人也? 怹正是天津茶館相聲的領軍人物——人稱「劉壞水」的劉文步。
  • 被郭德綱神化的太平歌詞,只是相聲的普通技藝,並沒有那麼神秘
    隨著張雲雷的走紅,太平歌詞也更多地傳入了大家的腦海中,大家對於太平歌詞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其中不乏一些錯誤認知,最奇怪的,就是大家都神話了太平歌詞,其實它並沒有那麼神秘,只是相聲的一種普通技藝。自然,太平歌詞被神話成如此離不開德雲社的宣傳,但凡是過猶不及,宣傳宣傳是好事,但也不能一直把觀眾蒙在鼓裡,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被神話了的太平歌詞它的廬山真面目到底是什麼?其實所謂的太平歌詞,是一種不太貼切的稱呼,其實他本身是屬於相聲本門唱裡的,當時相聲大師侯寶林曾說過相聲必須掌握的十二門技藝其中就包括太平歌詞。
  • 被高估的太平歌詞,郭德綱演情景喜劇,都不忘極度推崇
    在德雲社大紅大紫之前,很多普通的相聲觀眾,真的以為兩個人站到舞臺上,說幾個段子逗得觀眾笑,那就是相聲了。正是因為這個認知,所以一大批不懂相聲的演員,成為了相聲行業的中堅力量,成為了所謂的相聲大師和相聲藝術家,這是對行業的一種諷刺。
  • 傳統相聲雜談:為什麼只有郭德綱強調「唱」是唱太平歌詞
    因為別的歌啊、曲啊、劇啊都有他們專門的演員,相聲演員是學他們唱,只有太平歌詞才是相聲的本門唱。但在前面幾十年,很少有人這麼講,大家理解的說學逗唱的唱都是唱歌唱戲,早期是因為舊時代藝人轉到新時代,覺得不需要了,到了後面尤其新世紀以來,郭德綱強調唱是太平歌詞的時候,可以說和主流的相聲界嘴仗不斷,這個時候大部分相聲演員,不承認太平歌詞的原因就比較簡單了,因為不會!
  • 侯家的招牌、馬家的玩意、常家的買賣,它們是郭德綱的三大法寶!
    馬志明,作為相聲大家馬三立之子,他的相聲造詣也是大師級別的,只因為年事已高不再露面。不過,作為馬家相聲的傳人,他為何對郭德綱這麼欣賞呢?說白了,就是郭德綱靠著三種「法寶」中興了相聲。先說侯家的招牌。郭德綱的師父是侯耀文,其實侯耀文收郭德綱的時候他已經算是「出師」的狀態,並沒有傳授太多東西,為的就是給郭德綱一個頭銜,使他不在被人欺負,能好好的說相聲。
  • 郭德綱距離相聲大師還有多遠?
    說起傳統相聲,首先就會想到郭德綱,郭德綱在相聲界那可是一直頗具爭議。從出道就在爭議中摸爬滾打。喜歡他的人覺得他的相聲貼近生活接地氣,更是笑料百出,說學逗唱樣樣精通。討厭他的人就覺得他的相聲低俗,特別是在倫理話題上尺度過大。
  • 太平歌詞與張雲雷
    2004年11月6日下午場,張雲雷在華生天橋唱了一出兒京韻大鼓《華容道》,唱得雖不是太平歌詞,但當時一位師兄弟幫咱年僅「12歲高齡的太平歌詞老藝術家」調試話筒時,是這樣說的——「我給角兒挪挪話筒。」「2000年張雲雷剛剛八九歲……那段時間郭德綱老師教給他很多唱段,包括太平歌詞、蓮花落,也唱過幾段大鼓。
  • 郭德綱到相聲大師的距離是多少
    郭德綱到相聲大師的距離是多少 小品作為相聲的最大競爭對手,以其貼近現實生活的特點和高度集中的戲劇衝突,再加上演員的出色的表演,將相聲內含的喜劇因素轉化為可視形象,吸引了大量的觀眾。這種新生的藝術形式因為具有與相聲相近的功能和效果,對已有兩千年發展歷史的相聲產生了很大的衝擊,這一點在中央電視臺收視率最高、最熱鬧的節目春晚中表現的入木三分。
  • 郭德綱再收新徒,繼張雲雷太平歌詞之後,又一絕技找到了繼承人
    文/娛樂酸檸檬4月23日下午,單口相聲演員周培巖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稱:通過半年的考察,終於拜在郭德綱先生評書門下,今後定加倍努力,不負期望。隨後郭德綱也轉發了這條信息,只配上了兩個字:努力!當時在看這個電影的時候,覺得周培巖在片中的那個角色,有一句臺詞是「你現在走也來得及啊」,與郭德綱在《相聲有新人》節目當中對李宏燁夫妻所說的一模一樣,因此以為周培巖著急撇清自己與電影的關係,可能是怕這句臺詞引發爭議,沒想到原來他已經拜郭德綱為師了,這更得表明立場了。拋開電影《相聲有江湖》,說說周培巖,大家知道這個佛系單口相聲演員,還是在去年的《相聲有新人》節目當中。
  • 馬三立回憶相聲祖師爺,當時要拜長鬍子唐明皇
    馬三立大師的祖父排「誠」字,起名馬誠方;「誠」字以下還有「傑」、「伯」、「坪」、「嵐」、「豫」,經數輩才傳到「存」字輩。馬家的子孫作藝,就是從馬三立祖父馬誠方說評書而開始的。不過,怹的父親沒有繼承說書的衣缽,而拜在春長隆、恩緒的名下,學了相聲。春長隆和恩緒在相聲門中,輩份可能也不低。
  • 都是說相聲,為什麼侯寶林能稱作相聲大師,郭德綱卻只能是演員
    說句大不敬的話,馬三立、侯寶林開一場專場人氣,不一定比得上秦霄賢,你能說馬、侯兩位沒能耐?商演不能作為相聲水平的檢驗標準,只是成名與否的一個考量,更坦白的說,有一些和相聲水平無關。書接上回,說相聲的那麼多,為什麼只有侯寶林被稱作相聲大師,郭德綱卻不能?
  • 馬三立兒子上天津春晚,竟稱郭德綱是傳承人!郭德綱笑得合不攏嘴
    1月23日,媒體在社交平臺上曝光了馬三立的兒子馬志明參與天津衛視德雲社相聲春晚錄製現場的視頻片段。
  • 2008年,「一代捧哏大師」李文華,為何臨終前拜師馬三立
    現在提及相聲,大家都會想到郭德綱,早些年相聲作為傳統藝術,被流行藝術逐漸取代,發展一度走向下坡,如今反而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又開啟了一條新生之路,且越來越受年輕觀眾的追捧。其實,相聲表演由來已久,在中國曲藝界,存在很多優秀的表演藝術家,在他們的努力下,相聲也曾擁有過一段輝煌的時期,這其中就有一位我們今天要提及的主角李文華先生。
  • 在郭德綱未出名前,你知道相聲裡的「說學逗唱」是什麼意思嗎?
    醉話聊娛樂,有我不寂寞,歡迎關注醉話娛樂!不請自來!作為一個相聲迷,我在郭德綱未出名之前,就特別喜歡聽相聲,那時候還只是個幾歲的孩子,雖然有很多包袱,聽不太懂,但總覺得兩個人一來一去的對話很有意思,可惜老家是山東的,而且還是農村,沒有條件去學習相聲。
  • 郭德綱:該怎麼吹你?
    (頭條上的娛樂創作者,對於德雲社與郭德綱都是讚美有加。有的頭條號不寫別的,專寫誇德雲社的稿子,我私信了一個問他,你真是這麼看的?他說,不是。那為什麼?我問。「因為郭德綱的粉絲多在網絡上的力量很大,寫德雲社的好會增加閱讀量與獲取更多關注」他答。)我明白了,原來如此。那就改變下以往喜歡吐槽的做法,也來誇誇郭德綱。該怎麼誇呢?
  • 作為喜劇大師郭德綱現在地位能比得上巔峰時馬三立侯寶林的地位麼
    經常有人說侯寶林是第一個讓相聲攢底的相聲演員,這不對,準確講侯寶林不是第一個他是第三個,在他之前李德鍚、張壽臣都曾經用相聲攢過底,他是第一個讓攢底相聲拿到同工同酬的藝人。1940年,為了排解競爭壓力,袁文會逼走了燕樂園的戴少甫,燕樂從北京請來了侯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