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清平樂》的主角改成了宋仁宗,然而慣性使然,徽柔和懷吉的戲份到了後期越來越重,隱隱有成為全劇主線的趨勢。
因父命嫁給自己不喜歡的李瑋,在婆家不受待見,導致後來的夜扣宮門事件。可以預見徽柔公主、梁懷吉、李瑋之間的問題會越發複雜。以趙禎地位之崇,恐怕也不能最終解決。究其原因用三個字就能概括:不願意。
徽柔公主的情感之路崎嶇多折,大部分觀眾心理上是同情的。但是小夥伴們知道嗎?宋朝也有截然相反的事例:公主一往情深,駙馬內心卻一萬個不願意,因奉君命才走到一起。結果和徽柔與李瑋一樣,兩人也未能收穫幸福。
這段故事的主角是宋英宗的次女寶安公主,和徽柔算起來還是姑母和外甥女的關係。寶安公主的身平對比徽柔就像照鏡子一樣,形跡相似,左右相反。
寶安公主作為宗室貴胄,同樣在百般呵護下成長。父親宋英宗去世後,繼任的宋神宗對寶安這個姐妹也是照拂有加。到了出嫁的年紀,為公主挑選的夫婿自然也是人中龍鳳。
駙馬的名字叫王詵,頭頂大詞人和大畫家的雙重光環,其作品藝術價值之高,連蘇軾這樣的大牛都讚不絕口。這樣風雅有才情的人物,按理說和寶安公主是絕配。
寶安公主本人雖然養尊處優,卻絲毫沒有沾染現在人常說的「公主病」,反而集中了許多美好品質。婚後不僅對駙馬王詵千依百順,對婆婆也極盡孝道。在婆婆生病期間,親自熬製湯藥,須臾不離身邊。
這樣溫良嫻淑的公主,王詵並不滿意。尚公主,只能得到一個正六品的駙馬都尉的虛職,對王詵的個人前途卻有莫大的影響。普通人覺得光耀門楣的一件事,落到他頭上竟成了一個心結。
漢朝衛青娶華陽公主後能做大將軍,同樣的事情到了宋以後就不大行得通了。駙馬屬於外戚之流,因為歷朝歷代有無數外戚幹權的前車之鑑。到了宋代以後,駙馬只是身份清貴而無實際權力的慣例,逐漸被確立下來。
王詵不甘於做一個富貴閒人,本來躊躇滿志的他因為一次婚姻,只能黯然收場。回到家中,對寶安公主也是冷漠相對。
時日一久,王詵的所作所為越發逾矩。看過《清平樂》的觀眾應該清楚,北宋的駙馬是不能有侍妾的。王詵不僅毫不理會,尋歡作樂之時竟不迴避寶安公主。歷史記載是,公主始終忍讓。但內心的煎熬,不難想像。
後來因蘇軾「烏臺詩案」影響,王詵被貶官。寶安公主生了重病,宋神宗前來探望姐妹。公主依然懇求兄長寬宥駙馬。小編好奇的是,王詵知道以後,有沒有產生過後悔的想法,哪怕只有幾秒鐘。
無論徽柔還是寶安,看似鮮花著錦的人生,卻以失意結束。所欠缺的,僅僅只是一次情投意合的愛情罷了。可見心甘情願這件事,在愛情中是至關重要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