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視頻▼
上面這段視頻,就是本次洗腦的萬惡之源,來自於近期剛開播的《青春有你2》中選手們的練習室片段。
視頻的兩位主角分別是在節目開始前就自帶(吃瓜)熱度的秦牛正威,以及素人李熙凝。這兩個原本是vocal(聲樂組)的選手憑藉一己之力為音樂界創造了一個新的定位——reader。
這種聲線輕柔、毫無節奏、沒有曲調的「詩朗誦式rap」一經播出便引來了沙雕網友們的哈哈哈,以及「我上我也行」的錯覺。
伴隨著「淡黃的長裙」和「就當是一場夢」一起火出圈的還有被戲稱為「青2蔡文姬」的乃萬Nineone和「奶粉錢難掙」的rap導師Jony J。
作為《Melody》這組唯一一個正宗rapper,乃萬則被迫開始了「奶媽」和青2第5位導師的艱苦生涯:
不僅要手把手地挨個教組員們說rap,還要負責改寫整首歌的歌詞,這一人奶萬人的獻身精神堪稱業界楷模。
豆芽老師在節目開播前「我不害怕基礎差」的flag,也被牛姐的一句「怎麼找調啊?」直接折斷。
大家對豆芽老師的同情溢出了屏幕,於是開始邊哈哈哈邊編段子↓
問訊而來的中國頂級rapper GAI親自下場表示心疼Jony J。
最後甚至引發了一場rapper屆的狂歡,連中國說唱女王VAVA都隨性來了一段freestyle:
▼點擊查看視頻▼
在一眾沙雕網友和rapper們的笑聲中,球球菌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中文rap好像沒有英文適合說rap呢?難道僅僅是因為聽不懂所以聽起來更有逼格嗎?
球球菌邊查資料邊單曲循環《Melody》,然後終於發現了「華點」。
要想探究中文rap為啥比英文要尬,首先就得說一說rap中最重要的「flow」。
flow,原意為「流水」,在rap中引申為「流暢」。指的是通過對歌詞的各個音節在節奏上的分配、輕讀重讀的安排,讓歌曲聽起來流暢、富有變化。
在rap中,歌詞、韻腳,一切的元素都是在為flow服務,可以說,flow就是一首rap的靈魂,也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位rapper的風格。
拿我們平民最熟悉的例子來說,大概相當於吳亦凡《大碗寬面》中最經典的「你看這個面,它又長又寬;就像這個碗,它又大又圓。」
如果放眼rap屆,單就flow這一點來說,中文和英文rap的區別在哪裡?
球球菌認為,主要在於構成語句的語言元素的流暢度。說人話就是,能不能連音,能不能省音,讀起來會不會卡頓。
英文的單詞大多為多元音音節,也就是說大部分單詞都含有2-3個音節,且大多以輔音結尾,富有連讀、濁化、失音等變化技巧。
例如:Daddy’s writin』 a song, this song ain’t gon』 write itself.
在這句詞中,有兩個詞被省去了尾音,write itself也可以進行連讀,這樣唱出來的歌詞既縮短了時間,也給人一種行雲流水般的感覺。
而中文則不然。
除個別漢字外,中文的語言文字均由單音節構成,且大多以輔音(聲母)開頭,以元音(韻母)和鼻音結尾,例如zheng,如果像英語一樣省掉尾音就會變成zhen或zhe,字型字義都會發生變化,連帶著構成的詞語和句子含義也會發生變化。
當然,這種情況僅僅指的是普通話。放到方言裡,可能就沒有這個規則了。
比如喜歡連音,常常會把一句話都讀成同一個音的東北話,又或者是保留了古漢語中八個音韻,並不強調輔音讀音的粵語。
但這不是影響中文flow的決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漢語拼音中元音和輔音發音方式的不同。元音可以拉長,可以連讀,但輔音卻自帶「打斷技能」。
不信的話,你試試連讀一下a o e,再試試連讀b p m f,是不是很明顯地感覺到讀出後者時產生了阻力?
這種阻力感就是導致許多中文rap沒有flow的「元兇」。在說唱的過程中,有新的輔音不斷加入,語句就會不斷地停頓,如果把每個咬字都發得清晰準確,聽起來就很像在喊麥或者數來寶了。
如果你認識一個rapper,你會發現即使他們平常說話,也在無意識地單押雙押,skr~
為了押韻,rapper們什麼喪心病狂的詞兒都敢往上用。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前兩年一個很火的視頻,講的就是被押韻所折磨的rapper:
/ 為了和down壓上韻也是拼了 /
英文的音標中共有20個元音,和剩餘的輔音搭配組合後,又會出現新的韻腳。如果再加上上文提到的連讀、失音等等手段,能產生一共……嗯……無數種變化!(露出了數學不好的尬笑)
/ 英文音標元音表 /
就拿姆爺《When I'm Gone》中的這句歌詞來說:
Shady made me, but tonight, Shady’s rock-a-by baby.
shady的韻腳是[ei]-[i],而made me連讀為[『meimi],押上了[ei]-[i]的韻,後面的baby更不用提。
反觀中文,因為都是以韻母結尾,不能像英文一樣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韻腳的數量幾乎就框死在這二十來個韻母之中。
/ 中文韻母表 /
但這就意味著,中文是不是比英文能難押韻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都是老中國人了,比押韻誰怕你啊?
押韻本來就是中國古代對詩歌的要求。從小學的唐詩、宋詞、詩經、元曲,單拎出來哪一篇的平仄韻腳都整整齊齊,充滿韻律的美感。
/ 雖然是段子但莫名押韻的幾句改編 /
拿蘇軾最出名的一首歌《定風波》舉例:
莫聽穿林打葉聲 [eng],
何妨吟嘯且徐行 [ing]。
竹杖芒鞋輕勝馬 [a],
誰怕 [a]?
一蓑煙雨任平生 [eng]。
就這兩句來說,韻腳並不完全相同,但同樣聲、行、生同樣押了後鼻音ng的韻腳。
再近一點,連魯迅的散文也能變成押韻的rap。北大一位才子就把16部魯迅的著作合到一起,變成了一首爆燃的硬核散文rap:
▼點擊查看視頻▼
由此可知,中文的韻腳也可以千變萬化,那麼比起英文rap,中文rap到底輸在哪裡了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中文和外語最大的區別——音調了。
漢語是典型的旋律型聲調語言。意思是:漢語裡每個字都有自己的音調,和不同的音調組合還要發生變調。
每個字的讀音都有固定的規則,如果打破了規則,就會使意思改變。比如祝福→囑咐,眼睛→眼鏡。
然而英語中卻沒有類似的限制,這也是歪果仁學中文時遇到的最大的障礙,因為在他們的語言環境下,音調的改變只能表達語氣,而並不影響語義。
就算你把一個hello念出山路十八彎來,其詞意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也不見得。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忍者》,裡面那句「伊賀流忍者的想法,只能用武士刀比劃」就不是「飄準滴普通發」。
周董把其中的「伊、忍、的、只、武、刀」全變調為三聲,其餘字全作輕聲處理,聽起來像在打拍子,節奏感一下就出來了。
讓我們說回「淡黃的長裙」。平心而論,《Melody》這首歌的作詞其實很有畫面感,也很押韻,有節奏的變換。
貼一下被read出來的兩段歌詞,給大家感受一下:
淡黃的長裙 蓬鬆的頭髮 [ou]-[a]
牽著我的手看最新展出的油畫 [ou]-[a]
無人的街道 在空蕩的家裡 [a]-[i]
就只剩我一個人開狂歡的party [a]-[i]
就當是一場夢 ([eng]此處可以發成[ong]的音)
醒了很久還是很感動 [an]-[ong]
還是很想被你保護我心裡的慘痛 [an]-[ong]
喜歡我很辛苦 [in]-[u]
其實我都清楚 [ing]-[u]
放心這世界很大但我記得你的叮囑 [ing]-[u]
雙押×N成就達成!給寫詞的乃萬鼓鼓掌!
既然詞沒問題,韻腳也都押上了,那這兩段中文rap聽起來如此彆扭的原因是啥呢?
真相只有一個:問題,出在兩位reader身上。
其實仔細一聽就能發現,這兩位練習生都把普通話的咬字、音調念得清清楚楚,重音、斷句方式也是普通說話的方式。
也就是說:太字正腔圓了!
而Jony J的melody rap和乃萬的rap聽起來卻更有律動,更有節奏。他們是怎麼做的呢,大家邊欣賞《Melody》的成曲,邊聽球球菌給你們分析一波。
reader進階版rap教程:
讀字時不要保持勻速,一句話一定要有兩次以上的突然加速或拖長,比如開頭和結尾,或者三個字左右的詞組。
eg:就當——是一場(加速)夢 醒了很久(加速)還是很感動
不要用正常人的思維斷句,而是跟著beats在詞組中間斷句,這樣聽起來會有刻意強調停頓的節奏感。
eg:喜歡我很辛 苦 其實我都清 楚
句末的最後一個字永遠讀輕聲,就當這個字它不存在,除非你要強調這個字。
eg:無人的街道(輕聲) 在空蕩的家裡(輕聲)
就像正常唱歌時字的音調會隨之變化,rap裡的漢字音調也可以隨著音樂變化,在一首歌裡唱的總是比說的好聽。
註:該教程僅針對入門級rapper,有基礎的同學請繞行。
其實並不是中文不適合說rap,而是中英文發音方式、韻律等都不同,每種語言的rap都應該適應語言本身的特點,如果刻意模仿英文的方式說中文rap聽起來必然很怪異。
hiphop本身擁有極強的包容性,只要大家放棄成見,真正做到peace&love,我相信中文說唱會越來越好。
你們都聽過哪些很好聽的rap?
分享給大家一起搖擺!
視頻、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部分資料來自知乎《為什麼聽漢語唱rap感覺怪怪的》,及公眾號:語言文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