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林海雪原》「小白鴿」 師偉:謝謝大家還記得我

2021-01-10 北晚新視覺網

提起1960年公映的電影《林海雪原》,相信年長的讀者一點也不陌生,當年,這部電影紅遍了大江南北,而作為片中唯一的女主角,由師偉飾演的「小白鴿」白茹同樣被廣大觀眾所熟知,在當時有「萬馬軍中一小丫」的美譽。

1964年,師偉在《秘密圖紙》中首次出演了反派角色「方麗」後,從此跟銀幕告別。這麼多年過去了,今年89歲的師偉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但幸運的是,正在公映的我國第一部反映全科醫生題材的電影《你若安好》中出現了師偉老師的身影,她跟袁霞、張勇手、田華等老藝術家們一道,為這部電影客串,為十九大獻禮。日前,本報記者走近師偉位於八一廠的家,了解到了這位老藝術家這些年來的生命波瀾和她對於電影藝術的不懈追求。

89歲的她記憶和思維好得不得了

採訪當天,記者走到她的宿舍樓下時,師偉老師已經站在那裡,她說,大兒子剛剛從美國回來看到,家裡頭來了很多朋友,她建議我們在一樓的老年活動室採訪。89歲的老人,除了提醒我說話聲音要大一點外,交流起來非常通暢,她的記憶和思維好得不得了。

說起在《你若安好》中的角色,她哈哈一笑,說當時接到邀請去片場前,都不知道自己要演什麼角色,到了現場,連衣服都沒有換,穿的是她自己的衣服,就開拍了,「一共就兩個鏡頭,我好像演一個年長的大夫。」拍完後她就回家了。雖然是客串,但她卻表示,離開銀幕這麼久,一旦站到鏡頭前,演起來一點也不費力,仿佛一直沒有離開鏡頭前。電影首映式上,她跟袁霞、張勇手、田華等老藝術家們一道,在北京醫院的報告廳跟觀眾見面,當中影股份總經理江平介紹說,這就是《林海雪原》中的「小白鴿」,當年她在電影開頭的那一聲「在這裡吶!」幾乎婦孺皆知,觀眾席中馬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不過師偉老師很謙虛,說自己已經離開銀幕都半個世紀了,「謝謝觀眾還能記得我。」

師偉記得再解放前曾跟張瑞芳一起演過話劇,在巴金的《家》中,她演鳴鳳,張瑞芳演瑞珏。兩人很快成為好朋友。後來她們在凌子風執導電影《母親》中再一次合作。張瑞芳去世前,師偉託人問候,張瑞芳還記得她,「怎麼不認識,她是我女兒!」

16歲時半天強化訓練就登臺演《雷雨》

師偉原名孫宗洵,祖籍是山東,1928年農曆正月初一出生於哈爾濱的一個書香世家。她上面有兩個哥哥,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他的哥哥孫宗汾曾經是武漢大學的建築系主任。受家庭影響,師偉從小愛唱京劇,程硯秋的《荒山淚》、梅蘭芳的《太真外傳》她很早就已唱得有模有樣。

師偉第一次正式登上舞臺時還是一個不懂表演的16歲高中生。1944年,北平城內正在上演話劇《雷雨》。分別由南北劇社的孫道臨、林默予、鄭天健在長安戲院和四·一劇社在哈爾飛戲院(西單劇場)同時演出。當時在北京女二中高一上學的師偉正放寒假在家。有一天,她的同班好友,在四·一劇社出演《雷雨》魯媽的賈銓(濮存昕之母)突然找來。原來在劇中扮演四鳳的女演員突然要離開,劇組急需一個能演四鳳的演員,賈銓跑來找師偉幫忙。雖然只有一天準備時間,好在師偉對《雷雨》並不陌生,她當天晚上看了一遍話劇《雷雨》,第二天上午又接受了半天的強化訓練後,就上臺了。雖然首次表演時她用發卡和頭繩固定的大辮子掉了,但師偉很機智,她索性撿起大辮子「唰」地一下扔向了後臺。劇場居然一點兒沒亂,戲也順利演完。

1946年師偉高中畢業後,考上大學本該繼續學生物,但卻因為喜歡文藝而走上藝術道路。1948年,她進入華北大學文工團。1950年,師偉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參加了影片《呂梁英雄》的拍攝,扮演主角翠蘭。此前她曾經要求轉業,不想當演員,但呂班和伊琳導演選中了她。第一次站到鏡頭前,她很緊張,「尤其是拍近景,全身出汗。」《呂梁英雄》是男人戲,翠蘭的戲並不多,到了《兒女親家》,她才是真正的主演,但師偉很坦率,覺得自己拍第二部戲時也不會演戲,「都是實踐出真知,慢慢學會表演的。」

1964年拍攝《秘密圖紙》時,一開始,師偉拒絕扮演片中的23號女特務方麗這個角色,因為她覺得自己的外貌和氣質都離傳統銀幕上的女特務形象有點遠,但最後,她還是服從命令,接演了這個角色。以往的女特務形象,都是留著大波浪的捲髮,叼著煙,邁著舞步扭著腰的造型,但師偉在研究了方麗這個人物後,決定改變以往的表演方式,」她覺得,方麗在片中的身份是一名鋼琴演奏家,這樣的家庭出身,不太可能打扮很妖豔,「在舊社會,買得起鋼琴的都是貴族家庭,這樣的家庭背景,當女特務的理由很可能是家庭歷史上有反動的基因,這樣推測,她在片中盜竊秘密圖紙的動機才是可信的。」她扮演的方麗在外表上很接近普通鋼琴演奏家的氣質,很接地氣,電影公映後,觀眾的反響很好,她告訴記者,在她心中,這部電影最反映她的演技,「因為我對這個角色有了創作。」

自認當年是沾了《林海雪原》的光

聊起令她風靡全國的電影《林海雪原》,師偉老師的記憶仿佛回到了當年拍攝時的場景,電影當年是在黑龍江的深山老林中取景拍攝的,她腦海中首先蹦出來的詞是「苦」,「太冷了,每天都是手腳冰冷的,腿都凍僵了,」當時去拍攝現場,需要坐伐木的小火車進山,雖然師偉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還是感覺到陣陣寒意。

「其次是蝨子多,一串一串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拍攝,要想不被蝨子盯上是不可能的,為了跟這些蝨子「說再見」,拍攝結束後回京前,她還特意把所有穿過的衣服都燒了。此外,還有一個擔心,就是怕中途掉隊,一旦掉隊,要想追上拍攝隊伍,幾乎不可能。有一次,她和王潤身坐著「雪爬犁」中途就掉隊了,好在師偉記性好,記得來時經過的樹,「最後是摸著回來的。」

有一個細節,《林海雪原》中的白茹除了開頭的一個特寫鏡頭外,全部都是全景和中景,作為片中唯一的女主角,這種處理方法實在違背常理。師偉透露,導演劉沛然在前一部影片《黑山阻擊戰》中有一個首長帶著夫人去前線的細節,「結果被批了,到了《林海雪原》中,他再也不敢冒險,於是就把白茹和少劍波的所有情感互動都去掉了。」

師偉自己還想給觀眾一點暗示,有一場戲,白茹進門送情報給少劍波,師偉設想,自己在表情上要俏皮一下,「這樣顯示她跟少劍波的關係很親近。」但這個細節被導演劉沛然斷然拒絕,「師偉同志,這樣不好吧!」沒有了跟少劍波的感情戲,白茹在片中的很多情感無法展示,這一點,師偉也知道,「我就是老老實實演,沒有歪曲這個人物。」儘管如此,電影公映後,白茹這個角色依然一下子被觀眾所喜愛,「這都是小說把白鴿這個人物寫得太好,我佔得便宜了。」師偉老師謙虛道。

2015年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公映,師偉老師也去看了,她覺得,電影技術的發展一日千裡,但她跟張勇手等老朋友私下也交流過,「演楊子榮,誰也演不過王潤身!」她解釋,首先王潤身出生於西河大鼓世家,說起「寶塔鎮河妖」這些江湖行話來很地道;其次,王潤身從小參軍,是真正的軍人,「不是真正的解放軍戰士,就沒有部隊軍人的氣質,這兩點,王潤身都具備。」

當年負責訓練「潘冬子椿伢子」

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從1964年拍完郝光執導的《秘密圖紙》離開銀幕,到1973年八一廠拍攝《閃閃的紅星》,師偉的這段人生是灰暗的。拍攝《閃閃的紅星》時,她開始尋找出路,擔任影片的副導演工作,負責訓練演員的臺詞,為了挑選合適的小演員,她騎著自行車在北京各個學校「一個個遛」,最早定下來的是椿伢子的扮演者劉繼忠,最後定的才是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運。

電影公映後,祝新運和劉繼忠很快出名,但師偉對於片中地主家小兒子的扮演者很可惜,「這個小演員很有戲,在試鏡時,他穿上袍子,手一摟,戲就出來了,但他在片中的鏡頭實在太少,沒有更多的表現機會,可惜了,聽說他後來當司機去了。」

當副導演期間,她發掘了一大批演員,其中包括宋業明、趙曉明等。但連續6部戲都當副導演,她有點不甘心了。

1984年,師偉執導了首部電影《失去的歌聲》,影片由常汝言、劉文治等主演。由天津電影製片廠出品,林洪桐寫的初稿劇本。影片受到了時任天津市市長的李瑞環高度肯定,讓師偉很開心。隨後她又獨立執導了電影《草地》,但她覺得,這部電影的拍攝並不順利,中間跟影片攝影師的溝通也不是很通暢,這部影片是為了紀念紅軍長徵50周年拍攝的,是在四川和西藏的交界地帶拍攝,環境很惡劣,加上劇組運氣不好,拍攝地的草很少,還下著大雨,「我覺得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備,電影就是遺憾的藝術。」

後來,師偉又嘗試自己寫劇本,創作和改編了包括《一座雕像的誕生》、《長長的流水》等劇本,但由於各種原因,都沒有拍成,成為最大的遺憾。師偉老師很謙虛,她說自己的藝術生涯中並不算很成功,尤其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做導演後,並沒有很滿意的作品,看得出,她對於自己的藝術之路留有遺憾。

曾經是《北京晚報》的特約作者

師偉老師1988年退休後,業餘一大愛好就是練習書法。這中間,還有她的一個心結,就是圓父親從小對於自己的一個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醫生。因為父親一直希望師偉能夠學醫當醫生,所以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督促她練習書法,修養性情。可是就在師偉高中畢業考入中國大學物理學院生物系後,但卻因為愛上了演戲而中斷學業,「我爸爸一直提醒我,等到文藝隊伍擴大後,就回來繼續上學。」但師偉心理清楚,回來的可能性很小了,「我在內心中對父親有一絲歉疚,所以希望在退休後通過練習書法來懷念父親,也算是圓了他的一個夢想。」她記得小時候父親教她練習褚遂良的《聖教序》,她還從小練習鋼琴,這幾年,由於手指頭僵硬,鋼琴已經不彈,但她練習鋼琴的經歷在《秘密圖紙》這部電影中就有了用武之地。

說起來,師偉老師除了是《北京晚報》的忠實讀者外,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新聞漫畫家李濱聲的介紹下,還為《北京晚報》的「五色土副刊」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特約記者,發表了幾十篇小短文,她記得那時常常去六裡橋郵局取稿費,「我永遠都是咱們晚報的訂戶和忠實讀者!」

退休後的師偉,生活過得很規律,但命運並沒有善待這位老人。聊起傷心事,老人的眼眶一下子紅了,「我本來不想講,但見到你,我還是願意坦誠告知。」師偉老師的丈夫叫康玉潔,原是八一廠科教片室的主任,2006年去世了。二兒子騰昱是原中央電視臺「天涯共此時」的編導,1998年因心臟病猝發去世,「死前三個月做個六個專題,太勞累了!」年僅44歲;而唯一的女兒騰易2012年也因為車禍而不幸去世。

老人用「悽苦」來形容自己的晚年,面對一連串的打擊,任何人都很難不被擊倒。老人說,自己平常不太願意出去,活動半徑很小,「我練習書法,也是希望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

時間川流不息,生命依然在延續。如今,大兒子生的孫女在美國華盛頓電視臺當編導,今年11月份要來北京看望奶奶;二兒子生的孫子現在在從事網絡文學創作。最後,記者請師偉老師給《北京晚報》的讀者寫幾句話,老人高興地答應了。想了片刻,她在紙上用娟秀的行楷寫道:北京晚報讀者,非常想念,多多保重!

採訪結束時,已近中午,兒媳婦下來催她回家,師偉說,大兒子每年春節回國專門看她一次,這次難得過來,「朋友們都趕過來了,熱鬧著呢!我得上樓了。」

師偉簡歷:

祖籍山東,1928年1月在東北出生。早年就讀中國大學生物系。曾參加祖國劇團、華大第三文工團話劇演出。先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導演。2005年獲第十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特別榮譽獎。

主要代表作品:話劇《北京人》、《霓虹燈下的哨兵》;電影《呂梁英雄》、《兒女親事》、《一場風波》、《東進序曲》、《林海雪原》、《不夜城》、《秘密圖紙》等。執導的電影有《失去的歌聲》和《草地》。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王金躍 文並攝

相關焦點

  • 《林海雪原》主演,張勇手86歲師偉92歲,王潤身等已去世
    而事實上,電影《林海雪原》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直到今天,每當我們說起《林海雪原》這部老電影時,楊子榮、少劍波、小白鴿等人的形象,都會那麼真實地浮現在我們眼前。電影《林海雪原》於1960年上映後,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好評如潮。除了劉沛然高超的鏡頭語言運用得當,人物群像栩栩如生之外,劇中一眾演員的精彩表演,也成為觀眾難以忘記的一個亮點。
  • 《林海雪原》中的小白鴿,兩度白髮人送黑髮人,92歲的她還好嗎?
    如今我們說起早些年間的老電影,《林海雪原》相信會最先出現在大家的腦海中,而這部電影對於一些中老年的觀眾來說,影片中的一些情節可謂是仍舊曆歷在目。不過在這部電影中,最讓人們印象深刻的一個人物可能就是那個美麗又可愛的"小白鴿"白茹了,影片中的她聰明伶俐惹人愛,而這樣的性格,也確實是吸引了不少觀眾的喜愛。
  • 電影《林海雪原》中的小白鴿,晚年經歷兩次喪子,今年92歲了
    是最早的一批演員,在那個年代師偉扮演的一些角色也是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比方說電影《林海雪原》中的小白鴿。師偉這一生跟現在的好多演員都一樣,演員之路並不是很平坦,這一生也是很艱苦。
  • 60年代《林海雪原》小白鴿:中年跨界當導演,晚年接連喪子,今92歲
    ,《林海雪原》中小白鴿的形象深入人心;後來她擔任德才兼備的女導演,以《草地》、《失去的歌聲》全部大獲成功;卻在晚年喪兩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讓她一度消沉沮喪,情緒低迷。,成為了新中國最早一批的優秀電影工作者,在這裡的師偉接觸到更多以製作出造福娛樂人民為最高追求的有理想的電影工作者,他們由於熱愛而聚集到一起,師偉在這裡塑造了很多家喻戶曉的角色,其中就包括60年代《林海雪原》的小白鴿&34;。
  • 「小白鴿」師偉,《秘密圖紙》演女特務,晚年2度喪子今還好嗎?
    1958年的《英雄虎膽》給我們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塗著大紅唇、一頭大波浪,渾身彰顯著自己不同凡響的特務身份,猶記得當年,王曉棠飾演的阿蘭美麗迷人,一曲熱情激昂的倫巴舞,不知俘獲了多少觀眾的心,還因此獲得了"中國第一女特務"的稱號。
  • 記得《林海雪原》座山雕嗎?演員一生坎坷,早早離開銀幕讓人遺憾
    No.1 說起電影《林海雪原》,許多老同志應該比較熟悉,這是根據著名作家曲波的同名戰爭小說改編的一部劇情電影,八一廠攝製,劉沛然執導,張勇手、王潤身、張良、師偉、畢鈺主演,講述了解放戰爭初期,解放軍剿滅盤踞在東北、由國民黨殘部組成的土匪武裝的故事。
  • 她是《林海雪原》白茹、《不夜城》張文錚,如今92歲依然精神矍鑠
    今天,娛文娛視就專門來談一談其中曾經在《林海雪原》中飾演白茹、《不夜城》中飾演大資本家女兒張文錚、《秘密圖紙》中飾演女特務方麗等角色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師偉。據「老濟南文化傳承者」在文中介紹:「師偉,濟南平陰人。1946年高中畢業後,考入中國大學物理學院生物系。曾參加『祖國劇社』,演出《虎符》等話劇。
  • 《林海雪原》名家眾多,如今王潤身曲雲去世,張勇手張良師偉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39)——《林海雪原》】 No.1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莫哈莫哈,正晌午說話誰也沒有家。臉紅什麼?精神煥發!怎麼又黃了?防冷塗的蠟!」對於這段電影臺詞,中年以上的朋友能完整說上來的不在少數。
  • 電影《林海雪原》,百雞宴成八一廠工作餐,土匪黑話是什麼意思
    曲波懷著對英雄戰友的感情寫成了40萬字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在書中,曲波給自己起名少劍波,孫大德叫孫達得,楊子榮還叫楊子榮。1957年,《林海雪原》出版,1958年該書先後被改編為話劇和京劇,獲得極大成功。
  • 劉波:我的丈夫曲波與《林海雪原》
    我問他:「現在還能唱嗎?我知道你唱戲是把好手。」我話音剛落, 他便手勢一打, 聲情並茂地唱了起來:「穿林海, 跨雪原, 氣衝霄漢……」《林海雪原》出版至今已近半個世紀了, 楊子榮的英雄形象依然充滿魅力, 令我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慨。
  • 劉波:我的丈夫曲波與《林海雪原》
    2014年1月初, 徐克導演的影片《智取威虎山》正在拍攝過程中。因為故事的藍本是我丈夫曲波創作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 在劇組的盛情邀請下, 家人陪我前去片場探班。我話音剛落, 他便手勢一打, 聲情並茂地唱了起來:「穿林海, 跨雪原, 氣衝霄漢……」《林海雪原》出版至今已近半個世紀了, 楊子榮的英雄形象依然充滿魅力, 令我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慨。雖然曲波因病去世已經十多年了, 但當我再次聽到「穿林海, 跨雪原」的唱詞, 關於那本書的人和事, 便一一浮現眼前。賀老總笑道:「不行, 改過來改過來, 叫白茹!」
  • 《林海雪原》的前前後後
    後來曲波在《林海雪原》的後記中寫道:「及抵家, 一眼望見那樣幸福地甜睡著的愛人和小孩子, 一陣深切的感觸湧上我的心頭……我的宿舍是這樣的溫暖舒適, 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滿, 這一切, 楊子榮、高波等同志沒有看到, 也沒有享受到, 但正是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未來, 在最艱苦的年月裡, 他們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曲波激動地寫下了一句話:「以最深的敬意, 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等同志!」
  • 鴻篇巨製《林海雪原》即將上線! 經典不老,熱血升級!
    自1957年《林海雪原》小說問世,它就被改編成評書、連環畫、現代京劇、話劇、老電影、電視劇、3D電影等藝術形式,《林海雪原》的漫漫流轉路,印證了經典穿透時代的魅力。2017年,紅色經典故事《林海雪原》御雪而來,熱血升級!
  • 曲波一一《林海雪原》作者的波瀾人生
    曲波曾講過:「這幾年來,每到冬天,風颳雪落的季節,我便本能地記起當年戰鬥在林海雪原上的艱苦歲月,想起那個難忘的1946年的冬天。」 離開了熱愛的部隊,離開了戰友,濃鬱的思念戰友之情,曲波創作長篇小說的想法也就在此時萌生。"以最深的敬意,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等同志!"這就是曲波在《林海雪原》書中的獻詞。
  • 林海雪原!林海雪原!
    東北的冬天是78萬平方公裡的可能是21個關於雪的旅行(當然如果你願意,還可以有更多)而林海雪原就是其中絕無僅有的一次體驗就曾真實的發生在林海雪原也只有走進去,我們才能真正感受林海雪原。《漫行東北》(穿越版)
  • [回首]《林海雪原》作者的波瀾人生
    >《林海雪原》作者曲波和夫人劉波一       1957年《林海雪原》出版,在全國引起轟動。       一次批判會上,有人說曲波曾受到過蘇聯領導人接見,是地道的修正主義分子,還質問他:「你離赫魯雪夫之流還有多遠?」曲波答:「不遠。開會時他就坐在你那位置,我們還交流過,可惜我不會俄語,他咕嚕些啥我一句也沒聽懂。」引得全場一片鬨笑,弄得主持人十分尷尬。       1969年9月7日傍晚,一機部來人到曲波家,說要接曲波去值夜班。
  • 《林海雪原》作者曲波的跌宕人生
    批鬥他的時候,到會的人特別多,因為事先知道批鬥對象是《林海雪原》的作者,大家都想看一看能寫出如此轟動作品的作者是什麼樣子,連其他部委的人也來湊熱鬧。       戰爭年代曲波負過重傷,是二等甲級殘廢軍人,被批鬥時,由於他「頑固不化」,不承認自己有「罪行」,因此要承受比別人多的痛苦。他因傷致殘的腳一種姿勢站不了多久就必須活動一下。
  • 《林海雪原》作者的波瀾人生,不得不接受勞動改造
    來源:《人民文摘》 2008年 第12期,厡載《揚子晚報》作者林曉文 陳放《林海雪原》作者曲波和夫人劉波                                         一       1957年《林海雪原》出版,在全國引起轟動。
  • 龍江出品傳奇大劇明日引爆,鴻篇巨製《林海雪原》未播先火!
    透過這20個字,撲面而來的是剿匪英雄楊子榮的萬丈豪情,60年來這段發生在黑土地上可歌可泣的剿匪傳奇故事曾經感染了無數人的青春,並將智勇的紅色信念流傳成了經典。明晚,根據著名作家曲波原著改編的64集電視劇《林海雪原》將在黑龍江衛視燃情開播,今天,小編就來給「林海雪原」迷們撒撒糖!看看這部集結了大腕+大製作+大手筆的鴻篇巨製都有哪些讓你拒不了的理由!
  • 老反特片《秘密圖紙》演員現狀,田華、師偉92歲,王心剛88歲
    我想,導演們選擇他扮演反派可能是有兩個原因,一是他的長相瘦削,與大家在銀幕上看到的王心剛等正派人物的高大健碩的形象截然不同;二是他的演技優秀,扮演起反派來栩栩如生。如《英雄虎膽》中的特務崔老九、《回民支隊》中的李老漢、《林海雪原》中的定河老道、《暴風驟雨》中的韓老六等。除了反派之外,他在1959年電影《戰上海》中扮演的劉毅將軍也是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但在1971年6月24日,劉季雲因病去世,享年6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