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找回藝術家的童心
劉祥亮
豐子愷說過這樣一句話: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豐子愷也在許多散文中表達了對兒童的嚮往。因為兒童的心是清澈的、純潔的、透明的,沒有一絲一毫的功利思想,也無成人思維的羈絆和約束。
童心是最乾淨的,就像一張白紙,「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只有純淨的心靈才能生長出純淨的藝術。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李贄《童心說》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又云:「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於童心焉者也。」所有藝術門類都是相通的,不僅文學創作如此,美術創作也是如此。東晉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說:「聖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澄懷」,指清澈的情懷,滌除雜念,無物無欲,無掛無礙,像童心一樣沒有雜質、純潔無瑕。童心貴在純粹,沒有被社會這個大染缸汙染,故發之為畫,皆為心畫,無絲毫矯揉造作之態,亦無絲毫低俗媚俗之氣。
當今部分畫家缺少童心,卻有一顆「銅心」,即散發「銅臭」的心,心裡塞滿了金錢、豪宅、名車,追名逐利到了瘋狂的地步。他們千方百計、絞盡腦汁,甚至不擇手段,通過畫廊、拍賣行、媒體炒作自己的作品潤格,致使其作品價格迅速飆升,火箭般一飛沖天,遠遠超過了其藝術價值,以此牟取暴利。這些心浮氣躁、心為物役、忙於炒作的畫家,根本靜不下心來讀書和創作,導致其畫作低劣、平庸,缺失意境、深度和精神,與「佳作」「精品」的要求差之甚遠。畫家們應該懂得,真正的名家、大家、大師不是炒出來的。沒有數十年筆墨功夫和高深的修養,要使自己的國畫作品達到很高的境界,並在畫壇上佔據一席之地,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由於違背了市場規律,高得離譜的作品潤格就像空中樓閣,也會在瞬間「坍塌」,一落千丈。
擁有童心,便給想像力安上了一雙飛翔的翅膀。「精騖八極,心遊萬仞」,可以上天入地,可以九天攬月五洋捉鱉,可以超越現實,在想像的空間縱橫馳騁。暮鼓晨鐘,花落花開,人隨歲月的流逝而長大、成熟,再經過光陰的風吹雨打而衰老,但只要童心猶存,想像力的大門會依舊為你敞開。黑格爾說:「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像。」沒有想像力就沒有藝術,沒有想像力就沒有創新,沒有想像力繪畫就缺少了活生生的靈氣,沒有想像力就無法營造優美的境界。想像力與國畫的構思立意、布局章法關係密切。從一些國畫作品可以看出,當今畫壇模仿、複製、抄襲之風盛行,或圖像碎片拼貼成畫,立意平庸,構圖單調,陳陳相因,千篇一律,正是想像力缺失的表現。
中國近現代藝術大師齊白石甘做布衣百姓,與世無爭,寧靜致遠,始終以一顆純真的心,遨遊在藝術的廣闊天地裡,率性天真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他在定居北京後,依然把魚蝦、青蛙、蜻蜓、甲蟲、蟬、白菜、辣椒等常見的昆蟲果蔬作為繪畫創作的對象,畫面空靈單純、天真爛漫、稚氣可愛,充滿童真童趣。他抱著對生活的美好嚮往,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注入筆端。故在他的筆下,無論花鳥草蟲還是蔬菜瓜果,都淋漓盡致地呈現出生命的律動和情趣,證明了他擁有一顆金子般的兒童心靈,體現了他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純真爛漫的童心,是齊白石藝術之樹長青的根源。
童心就是本心、初心、真心和赤子之心。童心的純真,童心的透明,童心的想像,需要我們每一個藝術家用心堅守。也只有童心未泯、不忘初心、返璞歸真的畫家才能創作出意趣高雅的佳作,成為真正的大家。
(作者系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責編:潘佳佳、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