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專業圖書館界交流平臺,分享交流一手館情
敬請關注圖書館報微信
為配合「一流本科教育」建設發展戰略,更好反映上海市高校圖書館發展的現狀,以及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幫助各高校圖書館制定合理的發展策略,並為圖書館主管部門進行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基於「教育部事實資料庫」,上海市高校圖工委2016年開始牽頭編撰「上海市高校圖書館年度發展報告」,主要對上海地區高校圖書館發展情況進行年度統計,並在每年的高校圖工委年度總結會上進行發布。在2020年年會上,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蔡迎春介紹了《2019年上海市高校圖書館發展報告》的編纂情況,並對2019年上海市各高校在資源建設、讀者服務、人力資源三個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匯報。現將報告中的主要內容和大家較為關注的數據進行匯總,供各位圖書館同仁了解。
《2019年上海市高校圖書館發展報告》分為上、下兩編及附錄部分。上編為年度報告篇,主要包括資源建設、讀者服務、人力資源三部分;下篇為基礎數據篇,分別列出前三個部分的基礎數據統計表;附錄部分為年度報告中的圖表索引。上海市各類型高校圖書館共64家,2019年向「教育部事實資料庫」提交數據的共有42家,其中本科院校27家、民辦及高職高專院校共15家。
一、資源建設報告
主要從經費使用情況、當年文獻購置數量、資源累積總量三方面進行分析。各類型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購置經費,最多的達6010餘萬元,最少的20餘萬元,差別顯著;紙與電平均佔比為30:70,其中電子資源最高佔比99.57%,最低佔比0%;當年紙質圖書購置數量最多的超過10萬冊,最少的僅為1100冊,差別也非常明顯。
1. 經費概況
圖書館經費>3000萬元的有4家,1600萬元-2999萬元的6家,1000萬元-1599萬元的4家,500萬元-999萬元的10家,100萬元-499萬元的9家,不足100萬元的9家;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4家原「985」高校圖書館經費均超過3000萬元,與往年一致;其他高校與「985」高校相比差距較大,排名最高的非「985」高校與排名最低的「985」高校之間,經費相差超過780萬元;經費低於400萬元的,多為民辦院校圖書館。
圖1-1:上海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經費分布圖
本科院校上海4所原「985」高校的文獻資源購置經費,全部超過3000萬元,且4所高校2019年經費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長;除4所原「985」高校外,共有10所高校圖書館經費投入在1000萬元以上,其中包括上海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和東華大學4所原「211」高校,其他普通高校,如上海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的文獻資源購置經費排名也比較靠前。10所高校經費大部分有漲幅,其中上海財經大學經費漲幅較大,達40.98%。僅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經費較去年有不同程度降幅;其他本科院校經費大部分在500萬元-1000萬元之間;普通本科院校中,最少的圖書館經費僅為200萬元,與其他高校的差距相對較大。
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文獻資源購置經費普遍不高,上海建橋學院文獻資源經費最高,其次為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其他民辦院校中,尚有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經費超過100萬元,其他9所院校經費均在幾十萬元至100萬元間,最低的圖書館經費總額僅為20萬元。
以下為排名前10位的本科及以上院校和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的文獻購置經費情況,以及2016-2019年上海地區各高校文獻資源經費變化趨勢:
表1-1:排名前10位的本科院校文獻購置經費情況
表1-2:排名前5位的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文獻購置經費情況
圖1-2:2016-2019年上海地區各高校經費變化趨勢
2. 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經費比
在紙電經費佔比方面,2019年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經費的平均佔比為30:70,較之2018年48:52的紙電比,2019年紙質資源的經費降幅較大,電子資源經費快速上升。其中電子資源佔比超過70%的圖書館17家,50-70%的圖書館9家,不足50%的圖書館16家。
以下為本科及以上院校和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的紙電比例情況:
圖1-3:本科及以上院校電子資源佔比情況
圖1-4: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的電子資源佔比情況
整體而言,電子資源佔比最多的高校基本上都是理工類或專科類院校,而綜合及文科類院校對電子資源的需求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紙電比逐漸拉大。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從紙電經費佔比來看,目前還是以購置紙質資源為主。
3. 紙質資源經費情況
2019年紙質資源經費的平均值為324萬元(2018年的平均值為339萬元),平均值較2018年略有降低,說明各高校在紙質資源方面的經費投入持續減少且經費投入的差距在逐漸拉大。
以下為排名前10位的本科及以上院校和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的紙質資源經費情況:
表1-3:排名前10位的本科院校紙質資源經費情況
表1-4:排名前5位的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紙質資源經費情況
4. 電子資源經費情況
電子資源經費的平均值為753.99萬元(2018年的平均值為659.35萬元),較2018年提高95萬元,增幅超過14%,表明上海市高校圖書館2019年度電子資源經費有小幅增長且經費投入的差距在擴大。
以下為排名前10位的本科及以上院校和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的紙質資源經費情況:
表1-5:排名前10位的本科院校電子資源經費情況
表1-6:排名前5位的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電子資源經費情況
5. 紙質圖書購置數量
當年紙質圖書購置數量10萬冊以上的僅有復旦大學1家。5萬-9.9萬冊的9家,2萬-4.9萬冊的19家,2萬冊以下的13家(其中不足1萬冊的4家)。
當年紙質圖書購置數量的平均值為36010冊(2018年的平均值為39547冊)。2019年平均值較2018年有所降低,表明紙質圖書購置數量略有縮減,圖書購置數量的差距略有擴大。
以下為排名前10位的本科及以上院校和排名前5位的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的紙質圖書購置數量情況:
表1-7:排名前10位的本科院校紙質圖書購置數量(冊)
表1-8:排名前5位的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紙質圖書購置數量(冊)
6. 紙質圖書累積量
紙質圖書累積量超過400萬冊的4家,比2018年增加1家。200萬-399萬冊的6家,100萬-199萬冊的13家,低於100萬冊的19家。紙質圖書累積量平均值為1502516冊,其中中文圖書平均值1369766冊,外文圖書平均值132750冊。
圖1-5:紙質圖書累積量分布圖
以下為排名前10位的本科及以上院校和排名前5位的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的紙質圖書累積量情況:
表1-9:排名前10位的本科院校的紙質圖書累積量(冊)
表1-10:排名前5位的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紙質圖書累積量(冊)
二、讀者服務報告
從讀者情況、文獻借閱量、電子資源使用量、開館時間和特色服務五個方面進行分析。提交數據的讀者總人數接近75.3萬,其中學生讀者佔比86.5%。2019年共借出書刊408.74萬冊次(與上年相比有所下降),館際互借4000餘冊次,電子資源下載總量超過1.5億篇次。100%的普通本科高校圖書館一周開館7天,而民辦及專科高校圖書館為66.7%,81%的圖書館一周開館小時數≥90小時。特色服務方面,主要分析各圖書館信息服務以及開展素質教育課的情況。
1. 本科院校
(1)讀者情況
25所本科院校圖書館的讀者總人數為643495人,平均人數為25740人。排名前5位的高校圖書館讀者總人數合計達277864人,佔總人數的36.93%。讀者總人數超過4萬的有6家,2萬-4萬的有7家,1萬-2萬的有9家,1萬以下的有3家。與2018年相比基本上有所增加。教職工讀者人數差距較大,綜合性及原「985」高校教職工讀者人數較多;學生讀者人數最多的為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和同濟大學圖書館;有13家院校提交了校外讀者人數,與上年數量相同,校外讀者人數有明顯增長,尤其是上海大學圖書館,校外讀者達到5227人。
表2-1:本科院校圖書館讀者人數情況
(2)文獻借閱量
27家本科院校圖書館合計借出書刊376萬餘冊,佔2019年度總外借量的92%;排名前5位的高校依次為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與2018年相比,校均借出書刊冊次略有所上升,其中書刊外借量最多的是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為530373冊次;最少的是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為3653冊次。42所高校中,書刊外借量超過10萬冊次的高校圖書館共16家,佔比38.10%,其中15家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圖書館,1家為民辦本科院校圖書館。
(3)電子資料下載量
24家本科院校圖書館合計下載量1.48億篇次,佔全部高校下載量的98.99%,校均約618萬篇次,較2018年有所增加;排名前5位的高校依次為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等圖書館;綜合類大學對電子資源的需求量、使用頻率要遠大於其他類高校。
表2-2:排名前10位的本科院校圖書館電子資源下載量
(4)開館時間
27家提交數據的本科院校圖書館,周開館小時數總計2686小時,校均99.48小時,與2018年相比有所增加;除上海公安學院圖書館以外,均達到90小時以上。其中最長為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等,周開館達112小時(一周7天平均每天開放16個小時),周開館小時數最短的為77小時。
圖2-1:本科院校圖書館開館時間統計情況(小時)
(5)特色服務
26家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課聽課總人數為13.1975萬人,佔比約84.69%。聽課總人數最多的是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三種服務方式中,其中採用講座形式的圖書館最多為24家,必修課方式的有13家,選修課方式的有23家;同時採用三種形式的有11家,分別為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公安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東華大學、上海電力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和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圖2-2:本科院校圖書館信息素質課聽課人數分布情況
2. 民辦及專科院校
民辦本科和專科院校圖書館教職工總人數合計為6598人,校均412人。讀者總人數超過1萬的有4所,比去年增加2所。但是讀者總人數與校均人數均遠小於普通高校圖書館。教職工讀者人數最多的為上海杉達學院圖書館,在總排名中位列第19位。學生讀者人數最多的為上海建橋學院圖書館,在總排名中位列第13位。有5所院校圖書館提交了校外讀者人數,最多的為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在總排名中位列第9位。
表2-3:民辦本科和專科院校圖書館讀者人數分布
在文獻借閱量方面,合計借出書刊31.9631萬冊次,與2018年相比有所下降,與普通本科院校圖書館外借量相比較,也相對較少。其中外借總量最高的是上海建橋學院圖書館,在總排名中位列第9位;在電子資源使用量方面,合計下載量是普通本科高校下載總量的1.17%,此佔比比上年有所下降。專科院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下載量高於民辦本科院校,排名前三位的學校合計下載量佔比79%;在開館時間方面,周開放7天的有10家,開放6天的有4家,開放5天的1家。周開館小時數館均83.63小時,周開館時間達到90小時以上的8家。時間最長達98小時,最短的為40小時;在特色服務方面,民辦和專科館素質教育課聽課總人數為普通高校館的18.08%,比上年有所下降。有10家館開展相關講座,而開展必修課的僅2家。信息素質教育課教師人數較少。
三、人力資源報告
從館員數量、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結構、館長基本情況六個方面進行分析。在編館員共1792人,男職工比例約為33.98%,女職工佔比達到66.02%;老中青年齡段比例約為4:9:1,青年職工人數偏少;本科院校館中碩士館員為在編職工主體,而民辦及專科院校館本科和大專學歷館員仍佔很大比例。中級職稱館員人數佔比為54.32%,是所有職稱中佔比最多的;正職館長男性居多,以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正高級職稱、非圖書館學科背景的專職館長為主。
1. 館員數量
本科院校館在編館員為1651人,館均61人(2018年為62人)。超過100人的5家,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同濟大學圖書館、上海大學圖書館和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最多是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有211人,最少是上海商學院圖書館僅7人。
表3-1:本科院校館工作人員分布情況
民辦及專科院校館在編館員總人數為141人,館均9.4人(2018年為9.58人)。除了上海建橋學院圖書館在編職工為22人外,其餘所有館在編職工人數都在20人以下,人數最多的為上海建橋學院圖書館22人,人數最少的是上海行健職業學院圖書館2人;排名前5位的圖書館中,人數接近20人的有2家。
表3-2:民辦及專科院校館工作人員數量分布情況
2. 性別結構和年齡結構
男性職工平均佔比33.98%。與2018年相比,總比例正在繼續減少。本科院校中上海海事大學圖書館和上海商學院圖書館男女職工比例最為平衡,而東華大學圖書館僅有24%。民辦及專科院校中,均有全為男性或全為女性的情況出現,如上海興偉學院圖書館和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圖3-1:館員性別結構分布圖
老中青三代人的年齡結構比例約為4:9:1,青年職工的人數偏少。16家圖書館無29歲及以下年齡職工,此年齡段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和復旦大學圖書館佔比較高。50歲及以上年齡段職工佔比最高的是同濟大學圖書館和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其中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和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整體偏年輕化。
圖3-2:館員年齡結構分布圖
3. 學歷結構
本科院校中,碩士學位人員數量最多,其次是本科,兩者合計達到1240人,佔比75%;大專學歷人員和博士學歷人員數量較少,前者佔比10.22%,後者佔比9.38%;大專以下學歷人員數量最少,僅佔比4.84%。2018、2019兩年均提交過有效學歷信息的本科院校圖書館有25家,通過對比,可以縱向了解上海市本科院校圖書館學歷結構的變化情況。
圖3-3:本科院校館員學歷結構對比情況
與普通本科院校館不同的是,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館的學歷分布以本科為主,大專次之,本科及以下合計佔比75.61%。碩士和博士學位人員佔比22.53%,第二學士學位人員3人,高學歷職工數量及佔比偏低。2019、2018年兩年均提交過學歷信息的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圖書館有13家,通過對比可以縱向了解上海市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圖書館各學歷人才的變化情況。
圖3-4: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館員學歷結構對比情況
4. 職稱情況
27家本科院校圖書館擁有正高職稱的共41人,佔比約2.48%;副高職稱的273人,佔比約16.54%;中級職稱的人數是所有職稱中最多的,達到914人,佔比55.36%;初級及以下職稱的人佔比25.62%。
15家民辦本科及專科院校館,副高及以上職稱的人數佔比不到15%,中級職稱人數佔比41%左右,其他人員佔比約20%。初級及其他職稱的人數佔比約為45%,這與本科院校館有明顯差別。
圖3-5:館員職稱結構分布圖
編輯:路月
關注我們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新華書店總店
圖書館報
國際出版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