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微信好友不足100卻是人脈王:你的人脈圈做到這3點了嗎?

2020-12-23 雪莉的直言職語

01 偏見阻礙了我們的社交

說到國內文藝界的「人脈王」,一定會提及這兩個人——何炅和汪涵。兩位在節目中照顧嘉賓,提攜新人都是常事,還得到了「何老師」和「涵哥」這樣的尊稱。

何老師經常在網上和明星互動,幫他們做宣傳,因此他每年過生日的時候,小到剛出道的偶像,大到劉德華那樣的天王,也都會為他送上祝福。

但涵哥就有點不一樣了,他在節目裡說,自己微信好友從不超過100人,而且還刪掉了很多明星的聯繫方式,但這並不影響他的社交地位。他不僅和娛樂圈的大腕私交甚好,還會出現在商界大佬,藝術大咖們的私人聚會上,甚至和捷克總統,丹麥王子這些外國政要都有交集。

一說到人脈,很多人會自然產生排斥心理,總覺得擴展人脈就是利用朋友,是一種卑鄙的做法。對這種現象,國外幾位商學院教授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職位越高,權力越大的人,越會用積極的詞語來形容人脈。

研究者讓一部分參與者在領英(職場社交網站)上發消息來建立人際關係網, 另一些人則在facebook(個人社交網站)上發同樣的消息。職位低的人普遍覺得在領英上發消息更骯髒,感覺不好意思,而職位高的人對待兩個網站則沒有變化。由此可見「功利化」的看法只是一種個人的心理偏見。

都說「人脈是錢脈」,雖說有些片面,但話糙理不糙。就說何老師吧·,因為明星朋友們的幫助,他可以跨界做音樂,演話劇,拍電影,甚至進軍商業,他的個人影響力也因此遠遠超出主持人的本職。而涵哥節目裡請到很多重量級嘉賓都是靠他的私人關係,比如拜託馬雲請來了恆大球隊,甚至一個電話打給丹麥大使館,就可以幫劉濤解決行李被盜的私事。

人脈就相當於一個「雷達網」,不僅可以提供消息,資源這些物質方面的好處,更重要的是好的人脈還能幫助我們更新認知,走出困境。

比如我的一位前同事,在登山協會裡認識了一位長輩,除了周末一起去爬山,但並沒有其他工作生活上的交集。後來那位同事創業遇到打擊陷入迷茫,他的家人和朋友都無法勸說,就是那位長輩拉他一起登山,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引導他走出了低潮期。

我們總在說人脈重要,但它常常無法帶來直接收益,於是我們就會產生疑惑——究竟該為人脈投入多少成本呢?

一部分人相信「多個朋友多條路」,他們奔波於各種聚會,加滿了微信好友,在社交媒體上頻繁互動;而另一部分人則選擇隨緣,只和自己喜歡的人交往,既不去結識新朋友,也不去主動聯繫他人。

對前一種方式,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問題——如果自身能力是「0」,即使在後面加上無數個0,終究是一無所有。但後一種方式帶來的壞處卻更難察覺。

我們以為「隨緣交友」是率性的表現,但很多時候是自戀和懶惰的結果。很多調查研究表明,人們決定要不要和一個人做朋友,選擇的第一原則是「和我們本人相似」,第二原則就是「地理位置相近」,因為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這樣的人際交往雖然舒適,卻可能是一個隱藏的陷阱,不僅不能在危急時刻提供幫助,反而會束縛我們突破現狀的腳步。

想獲得有價值的人脈,第一步就要從認知上拋開這些偏見,認真投入時間精力去打造人脈圈。

02 你的人脈圈可以打幾分?

俗話說:人脈不在數量而在質量。那麼什麼樣的人脈圈才算得上優質呢?我們可以從多元,連通和動態這三點來評估。

1, 你的人際關係是否多元化

我們的人際關係通常可以分為三大類:工作關係,個人關係和戰略關係。

工作關係是和我們日常工作有交集的人:同事,領導,下屬,用戶,供應商等,他們所做的是幫助我們高效完成工作任務,此外不會有太緊密聯繫,但這些關係大多不能隨意支配,因為它們被工作限定了。

個人關係是和我們私生活有交集的人:親人,朋友,同學,或者志趣相投的人,比如球友或舞伴等。他們的意見會影響我們在重大問題上的選擇;遇到困難時,他們也是我們最先想到的求助對象。我們可以主動決定這些關係,因此有時當工作關係更重要時,我們會忽略個人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夫妻或好友成為工作關係時,更容易鬧矛盾。

戰略關係則是在未來發展道路上可以幫助我們的人,他們能帶來新的人際連接,幫助我們整合信息,獲得資源。而想要建立這種關係,通常需要我們主動爭取,比如參加外部活動,提升個人表現力等。

多數人會在第一種關係裡投入大量精力,因為穩固的工作關係讓我們覺得安全,但從長遠考慮,個人和戰略關係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比如當你想跳槽時,現在的同事絕不是你的傾述對象,但一起健身的夥伴卻可能是你下一份工作的推薦人。

還有一部分人則正好相反:他們80%以上的人際關係都在工作之外,雖然可以獲取大量外部信息,但因為沒有穩定的職場內部關係,可能同樣無法利用這些資源。因此這三種關係都要兼顧。

除了多元的類型,我們還要注意多元的層次。很多人在交友時一味向上看——只接近比自己更高地位的人,而不理睬那些比自己社會地位低的人,表面上看是節省時間和精力,但其實你的舉手之勞就能獲得難得的人脈,比如提拔下屬,推薦新人......對方會因為感激而和你形成更牢固的關係。

人際關係的本質是「利益互惠」,「貴人」已經站得比我們高,他需要的不是爬向更高處的梯子,而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新角度,而這正是多元化人脈的優勢。

2,你的關係網連接程度如何?

我們都聽說過六度分隔理論,簡單說就是,最多通過6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世界上任何一個人。但這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行性,當時研究者們做實驗時,很多參與者的信件都沒能送出城,因為他們的朋友全都在一個圈子裡,這就是「近交關係網絡」。

社會學家用「密度」來衡量人和人互相認識的百分比,密度越小表示人際關係網絡交集越少,而當密度達到100%,就說明你的朋友之間彼此都互相認識,這可不是什麼上天註定的緣分,而是意味著你正處在一個和外界脫節的圈子裡,在這裡大家獲得的是同樣的信息,發出的是同樣的聲音,漸漸地,整個圈子裡的人變得越來越相似,個體失去了獨特性和創造力。

但也並不是說密度越小越好,如果你的人際關係太過稀疏,也難以形成連接性,因為你對於剛認識的人而言缺少可信度。畢竟5個朋友推薦,比1個人推薦要更有說服力。研究表明,人際交往的密度最佳是40%左右,也就是說你的10個朋友中,有4個互相認識的程度。

《能力陷阱》一書的作者調查了自己領導力課程的學員,他發現學員們的交友平均密度在50%以上,而且這些還都是組長以上的職位,普通大眾的交際圈密度會更高。如此一來,每個緊密的圈子內部就和圈子外部形成了一個缺口,社會學家將它稱為「結構洞」。不同圈子內的人想要互通,就需要能夠跨越這個洞的人,這就是《引爆點》一書中所說的「連接者」。

因此我們評價一個人是否是「人脈王」,不是看他認識多少人,而是看他處在什麼位置:離連接者越近,就越佔據優勢。比如前面說到涵哥,他在節目裡自曝微信好友不超過100人,而且還刪掉了很多明星的聯繫方式,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社交地位,因為他的朋友遍布不同領域,包括娛樂圈,商業,文化,藝術等,而且每位好友都在那個領域具有影響力。而他作為中間的「連接者」只需要幾步就能讓不同圈子的人建立聯繫。

3,你的人際關係是否面向未來?

回憶一下讀大學時,我們總是習慣和幾個好友黏在一起,大家一起去上課,一起去吃飯,就連上自習也要坐在一起。」

踏入職場後,很多人仍然會和原來的同學保持緊密聯繫,因為穩固的熟人關係讓我們感覺安全自在,但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大量投入到維持強關係上,我們就沒有機會接觸新朋友,發展「弱關係」。

社會學家馬克·格拉諾維特調查了大量職場人找到工作的方式,結果發現大部分人並非是通過熟人關係,反而是剛認識的,關係並不緊密的人為他們推薦了工作。

為什麼我們信任的強關係反而幫不上忙呢?因為以前的人際關係大多和我們有相似經歷,當我們遇到難以處理的新情況時,以前的朋友因為認知和經驗的局限性,也大多無法解決。

更糟糕的是,長期處在強關係中還可能阻礙我們的自我認知。比如我們下決心要辭職時,其實很難從家人同學那裡獲得支持,因為他們對我們的認知往往停留在過去,但事實上人是在不斷變化的,也許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們的認知卻可能影響我們的自我判斷。

你想要成長,你的人際關係也需要相應成長。當然這並不是說要拋棄舊朋友,而是指要有意識地接觸新朋友,為自己建立一個「面向未來」的人際關係。

03, 如何建立高質量的人脈圈

現在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人脈圈,那麼在這個基礎上,如何建立一個多元,連通,動態的人際關係網呢?

1,參加活動結識新朋友

只要你關注公司論壇或社交網站,就能發現大量活動,時間和精力允許,你可以參加任一個你感興趣的活動:大咖的演講,專題的討論會,或者是某個舞會……關鍵是要記住自己參加活動的真正目的——通過不正式的活動建立人脈關係。這意味著你需要主動積極,儘可能找機會展示自己。

《能力陷阱》一書的作者有25年的演講經歷,經常受邀參與活動,他有個原則:一定要在活動中當著眾人說話,比如提問,發言,主持或者演講。這樣人們才會注意到你,進一步才會願意和你交朋友。

除了參與別人組織的活動外,我們也可以自己組織活動:比如喜歡看話劇,就可以約著一起看;喜歡運動,就可以一起去健身,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加深關係。這時候可以多利用社交媒體面向大眾宣傳你的興趣愛好,以此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2,利用二度分隔擴展人脈

前面說過六度分隔理論,意思是一個人只要通過5個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建立聯繫,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專業領域,需要的人甚至更少。分隔度越少,意味著我們能越快找到需要的人脈。

善於利用人際網絡關係的人常常會跨過一度,找機會和二度分隔關係上的人建立聯繫,從而減少自己和目標人脈之間的距離。

比如facebook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她剛進入網際網路行業時,發現矽谷缺少女性領導,就想和各行各業的人一同討論這個問題。她想到了一個辦法:定期在家舉行小型聚會,而且規定參與者必須至少有一半互相不認識。依靠這種方式,她作為組織者越來越有影響力,後來還被TED邀請去做了演講。

我們在人際交往時也可以有意識地跳過「近交關係」,比如需要同伴時,相比於習慣地找熟人,可以嘗試邀請從未謀面的網友,或者朋友的朋友。

在資訊時代,可以直接跳過「1度」甚至「2度」

3,和重要人脈保持聯繫

擴展人脈後,並不是存下聯繫方式就完事了,我們還需要定期維護。尤其是前面說到的戰略關係,它是為了應對未來突發狀況而做的準備。為此,我們需要日常投入精力和對方提前建立信任關係,以備不時之需。

那麼平常如何去做呢?首先我們可以把人脈分為不同組,比如客戶, 同學,職場……在每個組中選出幾個你認為應該保持聯繫的重要人物,確定和他們的溝通頻率,比如有的一年見2-3次,有的每個月見1次。然後按這個計劃執行,並且每隔一段時間要回顧這個計劃,檢查是否要更新。

聯繫的方式除了利用網絡閒聊外,最好是定期一起吃飯,因為面對面溝通更能拉近距離;或者在重要日子送些小禮物,總之要讓對方感受到你交往的誠意。

有人說:人生好比搭乘火車的旅行,沿途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我們能做的就是一切隨緣。這個比喻雖然唯美,但是太被動了,為什麼我們不能離開座位四處走動呢?去接觸天南海北的旅客,邀請他們一同欣賞美景,和喜歡的人談天說地......有了高質量的人脈,我們的人生之旅本可以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汪涵微信好友不足100卻是人脈王:你的人脈圈做到這3點了嗎?
    01 偏見阻礙了我們的社交說到國內文藝界的「人脈王」,一定會提及這兩個人——何炅和汪涵。兩位在節目中照顧嘉賓,提攜新人都是常事,還得到了「何老師」和「涵哥」這樣的尊稱。但涵哥就有點不一樣了,他在節目裡說,自己微信好友從不超過100人,而且還刪掉了很多明星的聯繫方式,但這並不影響他的社交地位。他不僅和娛樂圈的大腕私交甚好,還會出現在商界大佬,藝術大咖們的私人聚會上,甚至和捷克總統,丹麥王子這些外國政要都有交集。
  • 要不是劉濤失竊你怎知汪涵是人脈王 扒扒汪涵人脈
    大批網友紛紛對汪涵的神通廣大獻上膝蓋。繼「救場帝」後,汪涵又多了一個外號——人脈王。汪涵這通解圍電話的前緣來自去年10月,受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的邀請汪涵帶「天天兄弟」前往丹麥拍攝「遊學季」。除了國際政要,政商領袖也對汪涵青睞有加今年3月,任志強在微博上發出一張聚會照,除了趙薇黃有龍夫婦、馬雲等老面孔以外,還多了個叼菸斗的汪涵(右二)。聚會氛圍頗為輕鬆,馬雲和汪涵還玩起了你比我猜的遊戲汪涵和馬雲的淵源也不難猜,他們之前在電子商務方面有過深度合作。
  • 何炅、汪涵的究極人脈是如何煉成的?無非就是做到這3點
    何炅、汪涵的究極人脈是如何煉成的?無非就是做到這3點何炅和汪涵這兩個人想必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他們是湖南衛視的臺柱子,知名主持人,在娛樂圈享有盛名。汪涵與何炅兩人除了支持功力尤其出眾以外,最為人所稱道的那就是他們的人脈關係。有的新聞給汪涵與何炅冠上了一個稱號「人脈帝」,可見他們在生活中的人脈關係有多麼龐大。的確,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 曾國藩:不懂經營人脈,你憑什麼成大事?
    網友們的評論,道盡了那些苦:急需10萬給母親治病,微信好友1439人,卻找不到一個能開口借錢的人;同事翹著二郎腿打遊戲,去質問領導「不公平」,卻被告知那是他老戰友的兒子;老婆剛剛懷孕,就發現婦產科無痛分娩預約已經排不上隊了,沒有熟人只能遭罪…為什麼別人總有貴人相助,你卻因為沒有人脈,吃盡了苦頭?
  • 汪涵微信一鍵刪除範冰冰和陳坤:真正成熟的社交都設置了上限
    在一檔綜藝節目上,與他共事多年的主持人錢楓吐槽自己被涵哥刪了微信,但汪涵卻毫不在意,直言就連範冰冰和陳坤的微信也被他刪了。心急如焚的劉濤在微博公開求助,沒想到被汪涵看到了。汪涵一個電話聯繫到了丹麥駐華大使館,不到20個小時,竊賊落網,劉濤的行李箱失而復得,汪涵因此得到人脈王這個稱號。
  • 《斷舍離》:錢楓節目中吐槽被汪涵刪微信,汪涵卻說陳坤我也刪了
    ,他被稱為「人脈王」,但在交友上卻喜歡斷舍離,刪除微信聯繫人也是其中一個。 要知道錢楓已經與汪涵搭檔多年,沒想到居然還是被刪微信,而汪涵聽到錢楓的話卻淡定地說:範冰冰、陳坤我也都刪了。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當自己有煩惱或者需要幫助時,打開有好幾百個聯繫人的微信,卻發現自己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 汪涵說:「當朋友圈人數達到一百多時,我就覺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沒有意義的,全都刪掉」。這也是錢楓、範冰冰、陳坤等人被刪除的原因所在。
  • 號稱娛樂圈「人脈王」的4大明星:汪涵才排第二,第一讓人佩服
    號稱娛樂圈「人脈王」的4大明星:第四、王菲:王菲天后的影響力以及爽快愛交朋友的個性,在娛樂圈裡人脈是非常的廣,《匆匆那年》主題曲發布後,高達70多位明星在微博上進行轉發。號稱娛樂圈「人脈王」的4大明星:第三、何炅:何炅其超高的情商建立如此強悍的人脈關係,一個眼神就知道你需要的人。號稱娛樂圈「人脈王」的4大明星:第二、汪涵:這位的人脈就不用說了,大家公認的人脈王。劉濤在國外被偷了400萬的項鍊,發微博求助,汪涵一個電話打到丹麥駐華領事館,珠寶不但被追回,小偷也被關進了監獄。
  • 汪涵刪掉範冰冰和陳坤的微信,給40歲以上的中年人上了一課
    一直以來,汪涵都有一個「人脈王」的稱號,他的好友圈子覆蓋各行各業,其中不乏某國首相、抑或總統等,這樣身居高位的人。在我們一般人的認知裡,他應該很善於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社交圈應該十分廣泛,否則怎麼會有那麼多機會,認識那麼多人呢?但實際上,剛好相反。真正的人脈,並不是你主動結交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即便你不去結交,也依然願意結識你,汪涵便是如此。
  • 「找到」APP拓展人脈必備工具助力找到黃金人脈圈
    人脈,作為社交最為重要的橋梁,是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訣。營造良好的有價值人脈圈,維護好自己的人脈,在現代社會中尤為重要。而今,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眾多職場精英、創業老闆紛紛利用最新的人脈社交工具開始為自己量身打造黃金人脈圈。
  • 汪涵刪掉所謂圈內好友的聯繫方式,給所有中年人提了醒
    何炅是一個人脈非常廣的主持人,其實汪涵和何炅相比也不相上下。 既然如此,不少人應該會覺得汪涵有著不少所謂大佬的聯繫方式,實際上卻恰恰相反。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人脈不是你去阿諛奉承來的,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吸引過來的。
  • 陪領導吃飯加的微信該刪就刪,有時你認為的人脈只是別人的客套
    酒過三巡,翟總喝的也有點多了,於是語重心長的和林白聊起了家常,一聊才知道,翟總和林白還算半個老鄉,於是翟總遞給了林白一張名片,還互加了好友。林白心想翟總這麼大領導能賞臉加自己為好友,肯定是對自己的工作和為人表示肯定,於是又連幹三杯,在眾人面前出盡了風頭。這場酒局過後,林白就有點飄了,他覺得自己的人脈圈越來越廣,用不了多久,自己的朋友就遍布行政、社區、國企,以後再出去辦事還不是「打個招呼就好辦」。
  • 錢楓私下問汪涵:你怎麼把我微信給刪了?汪涵竟作出這樣的回答
    有一次主持人錢楓,偷偷的問汪涵:你為什麼把我微信給刪了呀?聽到這句話,大家都會以為他們關係不和吧,其實小編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也以為他們是關係不和。 但是後來汪涵也做出了解釋,說他把很多好友都刪了,包括範冰冰和
  • 打破社交痛點,精準人脈互加,PickTa(盤他)這一款工具不容錯過
    微信的誕生,不僅改變了我們人與人交流的方式,而且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人與人做生意的模式。從最早出來的微商到現在的社群營銷,微信從簡單的溝通工具過度到了枝繁葉茂的商業生態。可以說,微信這一擁有最大客戶群體的社交工具給我們帶來的改變實在太大了,大到我們幾乎沒有辦法離開的地步,成為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 錢楓吐槽:汪涵刪除自己微信,為何?汪涵:範冰冰,陳坤也都刪了
    100個,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因此他會選擇刪除一些人。在《天天向上》一起合作了多年的主持人錢楓,也曾經在節目當中抱怨汪涵,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好友刪了?錢楓此言一出,在場的人都感到非常地驚訝,而汪涵卻很自如地回答:他把陳坤、範冰冰等大咖的好友都給刪除了。
  • 你的朋友圈裡,藏著你的人生運氣和未來賺的錢
    網友們的評論,道盡了那些苦:急需10萬給母親治病,微信好友1439人,卻找不到一個能開口借錢的人;同事翹著二郎腿打遊戲,去質問領導「不公平」,卻被告知那是他老戰友的兒子;老婆剛剛懷孕,就發現婦產科無痛分娩預約已經排不上隊了,沒有熟人只能遭罪…為什麼別人總有貴人相助,你卻因為沒有人脈,吃盡了苦頭?
  • 人際交往:微信好友有這些表現的,值得你去深交,好處少不了
    人際交往:微信好友有這些表現的,值得你去深交,好處少不了微信相信每個人都在用,而且用的肯定也會很頻繁,所以自己手機裡的微信好友肯定也會有很多,因為自己的社交所以贊下了許多的人脈資源。但是你自己的微信好友裡面是全部值得自己去深交的嗎?
  • 汪涵:「我刪掉了範冰冰的微信」,一個簡單的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作為湖南衛視臺柱子之一的汪涵,很難想像他曾不用智能機不聊微信,過著一種「原始生活」,之前在某節目中,他又自曝刪掉了範冰冰和陳坤的微信。汪涵表示,每次自己微信好友如果超過了100人,他的內心就會感到恐慌,甚至會產生恐懼感,因此他要定期清理好友列表,汪涵說刪掉一些聯繫少的好友,生活會變得更輕鬆,更自在。
  • 娛樂圈「人脈王」
    人脈。娛樂圈中美女無數,但有的女星除了在事業上成功外,還有一個龐大的朋友圈,無論是生日宴還是聚會,隨便呼朋喚友就是大牌雲集。劉嘉玲近日過49歲生日,除了丈夫梁朝偉、好友王菲到場外,張學友、趙薇、關之琳、鍾楚紅、楊千嬅、邱淑貞、曾志偉……160多位明星盛裝赴會,比不少電影節頒獎晚會還隆重。除了劉嘉玲,還有不少圈中女星都是「人脈王」。
  • 他是隱形的人脈王,沒背景沒學歷沒顏值,全憑一張嘴!
    汪涵,說他是中國最會說話的男主持之一絲毫不為過。參加真人秀,被各路女神奉為男神,他的朋友圈也甚廣,他和馬雲的私交甚好。有一次在一個飯局上汪涵說「如果恆大能上我的節目就好了」。結果馬雲包機,第二天恆大全員挪時間到長沙錄製《天天向上》,上午到的長沙,晚上8點開錄的。
  • 「為什麼刪了我微信?」汪涵:「陳坤範冰冰我都刪掉了。」
    汪涵淡然回應:範冰冰和陳坤我也刪了。用汪涵的話說:「朋友圈人數達到一百多時,我就覺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沒有意義的,全都刪掉。這樣的生活非常輕鬆,所有時間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塗。」這一刻,手機的失靈避免了無效社交,我是理解汪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