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很多地方爭創無違建城市,即在一個行政管轄區域內把涉及到違建的都要拆除。在這種情形下,行政管轄區內的工業園區,大面積的違建如何處理呢?北京楹庭楊慶律師跟大家探討下相關的法律法規。
各個地方對創建無違建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環保問題,或者是市政市容相關的一些法律的出臺,以及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形象相關的一些話題引起的。很多工業園區企業也面臨著違法建築拆除的問題,可是工業園區企業的存在與當地的政策是息息相關的,企業的違法建築長期存在,它有一定的歷史原因,也有自己獨特的一些特點。
在這種背景下,顯露出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怎麼拆除,怎麼補償的問題,有沒有手續的問題,怎麼補辦的和怎麼採取補救措施?在拆違建過程中,是不是有因為規劃的調整,是否涉及到徵收的問題等等都是企業該面臨的,也是與企業的自身有重要利害關係的一些事情。
關於拆違建,在法律上,尤其是2012年的《行政強制法》有明確的流程性的規定,不是說企業是違建就是違建,會有書面上的程序。基本上包括幾大步,一個是先發告知書、限期拆除通知書或者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會有一些通知書面的文書,蓋行政相關部門的章。需要明確是什麼行政機關籤發的,籤發的內容是什麼。
有的在下達告知書的時候也會告知聽證的權利、申訴的權利等等。需要引起注意,甚至在事先告知書裡也會告知相應的救濟權利,60日內複議,6個月內起訴。限期拆除決定書、催告書和強制拆除決定書。這些文件哪個能訴,哪個不能訴,怎麼訴,如果遇到問題的,特別要去注意,其中事先告知書、決定書、強制拆除書按照法律規定是可訴的行政行為。
這些行政行為強制拆除當事人的建築,如果當事人提起法律訴訟,對這些文件不認可,如果認定為違法建築了,但是可能是由於某些原因造成的,沒有手續,或者是因為規劃調整了造成了建築是違建。企業主有異議認為不是違建,那麼收到這些通知書的時候,一定要提起訴訟進行法律救濟。
如果不撤銷決定,即便是程序違法,確定強拆違法,那麼談賠償問題的時候,可能會不利,因為法律上在賠償過程中,在庭審過程當中,法律保護的是企業的合法財產,如果確認是違建了,不屬於合法財產,就不賠償。那麼法官認定造成的賠償數額往往會低於正常的合法的建築的賠償數額。
在實踐中,即便是確定程序違法,到賠償的時候,也可能會面臨一些不利的因素。所以說在遇到這些文書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提高法律意識,違建一定要引起重視,一旦書面作出了,因為行政行為的作出具有確定性、強制性和執行性。
只要確定是違建,不管對和錯都要執行。如果說企業不認為是違建,可以提起法律救濟,推翻是違建的主張,如果不推翻,過期生效,具有強制性和執行性。所以說也有個訴訟期限的問題,不是說當時沒引起注意,後來拆完了再起訴,但是這個也有一個期限的問題,大家要引起注意。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被徵收人可以在收到徵收決定、徵收補償決定等具體行政行為的60日內提起行政複議,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如果房子被強拆,要在知道強拆之日的6個月內提起訴訟。北京楹庭律師事務所案件分析部,遇到疑難案件可免費分析。如果您沒有與該主管部門協商好補償條件,可以諮詢徵地拆遷專業律師,或者請律師介入,用專業的法律知識與主管部門協商談判,爭取獲得公平、滿意的補償。
本法律知識並不代表其法律建議,如遇同類問題應當具體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