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動漫十二國記,風之萬裡黎明之空,是一種心路歷程

2020-12-25 汽車SUV情節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Re,今天聊十二國記

陽子的初敕,無論看多少次都幾近淚流滿面。《十二國記》這個故事,我還是傾向於認為它講述的是人的成長成熟等等,而不是什麼政治戲,它的政治戲毫無疑問比那些偶像劇要有原則和接地氣,但是確實不老練和深刻。風黎這一章首尾呼應,三條故事線以及許多角色匯聚起來,最後達到陽子的初敕這一段話上。

人面對他所尊敬的人,會自然而然低下頭;無論帶有什麼樣的好意,謾罵不會是好的做法;每個人都應該成為統轄自己這個領土上的自己的王。最後的畫面,鏗鏘的bgm響起,這個結尾是我看過的最喜歡的故事故事結尾之一。

說一說大家質疑為什麼這麼久海客還學不會語言,這幾個人裡除了已經升仙的陽子和大木玲,真正學會語言的只有雁國那一位,首先他本來以前就是大學生,有文化基礎,再者,他要感謝上天讓他到的是雁國,而不是其他幾個國家,因為雁王和臺輔都是胎果,所以對海客的態度是最寬容的。

兩人甚至在國內設定了一系列海客的優待政策,其他國家多多少少對海客都有歧視,不過玲升為仙人以後可以說有一定的條件了,但平民思想,只想安穩生活,沒有什麼大的想法,或者是仙人的身份限定了她,比如只能聽懂和說兩種語言,但不能分辨有什麼不同,這種情況下就算主動去學,也只能學習書寫了

玲之後在城樓上與陽子交心時也感慨了,自己一直在翠微君手下幹活時,一直把自己的境遇放在不幸的位置上,所以沒有想過做任何改變的努力,更沒有想過去學習語言,從而也被失去仙位這樣的可能性綁住了手腳,翠微君也是看不起她的這份不思進取,所以才故意折磨她來著。

另外,其實海客山客去到十二國後,語言是非常非常非常難學的,樓主提到的那一位雁國海客,窮盡幾十年,最終也只學會了十二國語言中較為簡易的聽說讀,書中說他對於十二國的文字還是無能為力的,可見其困難程度。

「淺野」加的沒有意義的原因是這個人物既沒有引出新的理念也沒有引出新得角度,這個人物的故事就是「大木鈴」的角度引出了故事最後關於自尊獨立的一部分,嚴格來講是重複的,就故事整體的表達方法上甚至是逾越了界限的。

但是以動畫的角度來看是完全可以加這麼一個人物的,因為載體與篇幅所限動畫易於變現直白的思想,「風黎」的最終思想是全篇所有故事的總結在全篇故事中沒有直接提及,用「淺野」的故事來把故事中心思想演示一下便於最後的敘理。與「優香」不同,「淺野」的故事符合原作的中心思想所以單看動畫的話,這個角色很少有違和感是融合度不錯的原創人物。

個人覺得這裡的平等應該更多的是指精神上的平等,比如廢除伏禮是為了不讓高位的人作威作福,隨意踐踏他人的尊嚴,也讓低位的人明白自己的尊嚴不應被任何人踐踏,說白了,這個敕令是想要喚起臣民的獨立意識,你的命運取決於你自己,你要做你自己的王,總想著去依靠別人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對十二國記的故事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補番,十二國記有太多無法全部講述的地方,而正是這樣才讓故事精彩。

相關焦點

  • 《十二國記》我就隨便寫寫…
    年初就聽說十二國記更新了。目前確定是10月和11月發布。時隔18年。成年後看了大量的治癒系動漫。所以對日本動漫的感情很深。可以說動漫和小人書點亮了我的童年。即使物質貧瘠,依然覺得世界盡在我手🎃👻十二國記是被大部分看過的人標記為神作的一部作品。豆瓣評分9.1。通篇沒有愛情,是一個完全虛構的世界體系,十二個國家,由麒麟選王。王擁有永久的生命,但如果失道,麒麟會生病,然後王會死去。蓬山上會結出新的麒麟卵果,再由新的麒麟選出君主。
  • 推薦:十二國記
    02年製成動畫,由小林常夫導演、小野不由美原作,梁邦彥編曲的穿越動漫。這是一個慢熱的故事,平淡或者說會讓人想放棄這部動漫的開頭,隨之而來的是精彩的過程,還有讓人難忘的結局。不過這部動漫,和這部小說確實是一個大坑,卻讓很多人跳坑也甘之若飴,期待小野不由美的填坑。        17年官網有發表聲明,希望能有更新。
  • 《十二國記》,心不需要鞘
    》的結緣在中學時代,當時在音像店無意中看到這部動漫DVD,便帶回了家。直到大學時因梁邦彥的曲子,重溫了這部動漫,才真正發現這部作品的絕妙!最近閒來無事,補完了原著小說,虛海環繞的異世界裡,十二國絢麗的篇章徐徐展開,那些殘存在記憶裡的故事又開始鮮活起來。《十二國記》的世界觀及架構極其恢弘,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幻想史詩。十二國各有王與麒麟,蓬山裡木生麒麟,麒麟依照天意選擇王,王可入仙籍得永生。
  • 《十二國記》:成長雖然是老生常談,卻從未令人印象如此深刻
    序如果說少女向作品中哪一部最優秀,當推《十二國記》了。它是一部依託於我國古代神話和社會制度為背景的奇幻作品,採用的是分篇章的模式,嚴格地按照人物的性格去推動劇情的發展,可謂是一部三觀非常正,充滿了正能量的教育片。
  • 動漫壁紙,日本動漫題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利用
    對於篡改甚至貶低中華文明的動漫,要了解其動機何在,它的出版和傳播是否有更深的政治淵源,它是否被傳播到國內,其負面影響有多大,如何對它進行控制和遏制。利用先秦題材的日本動漫(一)《十二國記》《十二國記》是一部由小野不由美創作、山田章博繪製封面和插圖的架空奇幻小說。
  • 所謂成長---《十二國記》
    ·謹尊天命,迎接主上 不離御前 不違昭命 誓約忠誠  ·我寬恕     《十二國記》       《十二國記》,一部45話的日本動畫。
  • 經典 | 《十二國記》,歷久彌新
    十八年之後,《十二國記》系列小說更!新!啦!激動那是必然的!至今心中的No.1無法超越!正好去北海道旅行,在札幌去書店尋找最新的篇章~圓夢~在書店奇幻類目下,最突出的地方擺著《白銀之墟 玄之月》封面是那個讓人為之擔憂的黑髮少年,泰臺輔黑麒麟泰麒!轉臺的另一側是銀髮赤瞳的泰王!
  • 【動漫】這算是最早的鳳傲天?美少女穿越華風世界徵討四方!丨十二國記
    沒錯,不僅僅是現在,「鳳傲天」穿越的題材早在過去就已經存在過,而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正是其經典之作——《十二國記》改編自由日本小說家小野不由美所創作、山田章博負責插畫的同名小說。動畫由Pierrot公司製作,於2002年4月開播,共45集。
  • 《十二國記》這部奶奶級動漫|說的不正是現實中的成長嗎
    01《十二國記》是一部90年代初開始創作的作品(比我們許多人年紀都還大……),小說作者小野不由美,先後被改編為漫畫和動漫。因為去年出了新章節《白銀之墟 玄之月》,B站的同名番劇又被爆刷,彈幕裡許多人說滿滿的兒時回憶,十幾歲看過的年近30又回來看……真是念念不忘了。羨慕他們從小看這麼「現實主義」的番,如果早點看《十二國記》,大概我不會「中二病」那麼久!其實還多虧了貓膩《慶餘年》裡的「致敬」,讓平時不追番劇的我,得以發現這麼與眾不同的番劇和少女小說。
  • 麒麟擇主的設定,《十二國記》比琅琊榜早13年就用了
    話說十三年前,迷妹胸前的紅領巾還十分鮮豔的時候,在某個做完作業的下午,被某種不知名的力量指引著打開了電視機,看到了一部名叫《十二國記》的日本動漫,從此在中二病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是的,迷妹的日漫啟蒙劇不是柯南不是美少女戰士,而是《十二國記》。其中麒麟擇主的設定更是印象深刻,導致每每蘇哥哥說到麒麟擇主的時候都有一種《十二國記》的即視感。
  • 《十二國記》我是王,我造自己的反。
    05二刷《風之萬裡,黎明之空》不管看多少遍,仍然會跟著《十二國》裡的人們一起痛苦,感動,熱血澎湃。我太愛這部動漫了!1 迷惘的時候就說在思考,用不著焦急。2 這裡沒有性別差異――除了異性仍然授受不親,這裡沒有其他關於性別的不對等關係存在。3 「因為害怕聽到他們嘆氣,在尋找讓他們滿意的答案。我,在向他們獻媚。」
  • 《十二國記》一部世界觀碉堡的動畫
    在十二年級的聖誕節,我完成了十二國記的二刷。單純從總體觀感角度去看,十二國記的節奏讓人非常舒服,尤其是他的後期爆發,給人一種淋漓精緻的感官體驗。這一切少不了劇中古典優美的OP,BGM,人物塑造,世界觀以及小野主上原作小說的功力。十二國記最為出彩的莫過於它宏大,奇幻的世界觀。
  • 《十二國記》「為什麼王非得存在?」
    開始我以為《十二國記》的世界觀設定是經過理想化的君權神授,即賢者終生掌政。但是我錯了,實際上它體現的就是專制制度真正的樣子,或者說本來的樣子。可能只是我的臆想,但我確實越來越覺得小野不由美在《十二國記》裡塑造的世界觀是對某種現實,至少是對專制制度本身的諷刺或思考:對稱的世界、對稱的國土劃分,倫理綱常皆由天定,王由麒麟選擇,麒麟昭示天意,人民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只能期待明君出現。
  • 《十二國記》:擺正心態做好自己,避免做「檸檬精」
    動漫雖然是一種消遣娛樂的方式,但是很多動漫的作者往往將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一旦喜歡動漫的人和作品中的某些精神產生了共鳴,這部作品所體現出來的道理就往往會讓人容易接受。比如我自己的行文之路上曾經不止一次想要放棄,恰好受到了《RE.0》的影響,想著跌倒了大不了重新來過,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 借用《十二國記》靈魂的《慶餘年》
    其實我並不是要說《慶餘年》抄襲《十二國記》 ,而是想感謝《慶餘年》的熱播,讓我最愛的《十二國記》可以在國內圈粉,讓更多的人看到《十二國記》的故事。這個十二國記的國家設定也是借鑑中國遠古時期的《河圖》和《洛書》。《周易·繫辭上》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十二國記》中的官職、禮法也借鑑了中國古代的《周禮》、同時借用了《山海經》、《封神榜》中的部分神話故事而創造出來的一個神話世界。不過《十二國記》的體制上有一個和中國古代不同之處,就是皇位不能繼承。皇位由麒麟依從天意選擇。每個國家均有九州,各州侯由王分封。
  • 《十二國記》關於人如何在「自我」這片領土上成王的故事
    一個月前開始看十二國記,第一篇章[月之影 影之海]觀感不錯,但要說多麼吸引人,倒也沒有。之後的泰麒篇有些脫離主線,看了一集後就去追別的了。天知道我有多慶幸昨天因為無聊又接著往下看。從我團到十二國,我終於承認有些神作需要熬過覺得無聊的部分。因為缺乏耐心,也許我在不自知中錯過了太多優秀作品。
  • 《十二國記》我的三觀升華了!
    當時不知哪個博主推薦了一下,我就來搜了一下這個《十二國記》,都說神作嘛!剛剛開始看的時候,我的對這部的影響是這和我以前看過的日漫完全不一樣,故事以中國的古代社會制度為藍本,很多的官職名稱都讓人容易聯想到古代中國。而畫風則讓我想到中日合拍的《三國演義》,不得不說日本人真的很牛。對於《十二國記》,我前幾集其實還抱著平靜的心態去看的,看完第一集就覺得,我去,這講了個啥?!
  • 《十二國記》,少女終成王,早期異世界穿越動漫推薦
    在慶餘年小說開篇,提到的葉輕眉創建的鑑察院,在它門口立的碑,上面的碑文正是來自《十二國記》景王陽子的初敕。這部早期、畫風也有些古早的異世界穿越動漫。「我希望慶國的每位國民都成為王人不是任何人的奴隸不是為了做奴隸而生即使被欺壓也不屈服,即使遭遇挫折也不氣餒遇到不公正時能毫不畏懼地糾正,不向禽獸屈服獻媚我希望慶的子民能成為這樣的自由,不羈之民
  • 《十二國記》生而為王
    《十二國記》45集,平常看得都是12集或者24集的,這次一口氣看完,雖然是因為一些不可抗力而有空閒時間,但這番也確實是好看,一集接著一集,每一集都設有懸念,在每一部分故事講完後還特地設置一到兩集的轉章來複習之前的劇情,因而感覺印象更加深刻。
  • 《十二國記》十二國記:或許是作者失敗的理想國
    隨著《慶餘年》熱播,順勢重溫了原作借鑑過、也是自己曾經無比喜愛的《十二國記》。時隔多年,再次審視這部作品,得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它。《十二國記》改編自日本作家小野不由美的同名小說,憑藉宏大而獨特的奇幻世界構想、曲折的故事情節、主人公層層深入的領悟和成長、精緻的古風和樂曲,曾經收割一大票的忠實粉絲。作者在這部作品裡,構想出了一個現存的世界之外平行存在的奇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