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黑膠老唱片,牽出一段百年前的中國交響之聲

2020-12-22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晶

「雖然這是錄製於1929年的唱片,但音質依然清晰、層次分明。」12月18日晚,上海市民許慎帶著父親許步曾生前珍藏的兩張黑膠唱片捐贈給上海交響樂團,同時捐贈的還有父親年少時收藏的1943年至1944年音樂會節目單。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說:「這份捐贈不但對上交的歷史是一種補充,同時也為中國交響樂唱片研究提供了珍貴史料。」

許慎(左)與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

據考證,許慎捐贈的這兩張唱片由德國高亭唱片公司錄製於1929年,唱片原為3張,演奏的是西班牙作曲家瑪努埃爾·德·法利亞所作芭蕾舞曲《魔法師之戀》的音樂。同上交博物館所存史料比對後發現,這應是已知現存的上海交響樂團(當時還是上海工部局樂隊)最早錄製的唱片。此前記錄最早的唱片由工部局樂隊錄製於1935年,這兩張黑膠唱片的發現將這一歷史往前推進了6年。

黑膠唱片的原主人許步曾是翻譯家、音樂學家、猶太文化學者。1949年開始,他在電臺擔任音樂編輯工作,對唱片的鑑別和管理相當有經驗。他藏有上千張黑膠唱片,《魔法師之戀》收藏於1940年代後期。

許慎指著黑膠老唱片上的細微劃痕,給記者講解追根溯源的根據

「父親生前就有意要把唱片交由上海交響樂團收藏。去年年初,父親去世了,我想完成他的遺願。」為了弄清唱片歷史,許慎和上海交響樂團檔案室分頭行動,查閱典籍並聯繫海內外學者。在這段追根溯源的過程中,實物和檔案相互對照,揭開了一段上海音樂生活的塵封往事。

1928年10月7日晚,上海工部局樂隊在上海蘭心劇場演出法利亞的《魔法師之戀》節目單

上海交響樂團藝術檔案室負責人胡逆敏表示,工部局樂隊1929年的年報有過相關記述,「當時,工部局樂隊正在舉辦『梅百器任職十年』系列慶典音樂會。錄音師來上海後,錄了不少內容,而且是在現場錄,不是在錄音棚,《魔法師之戀》反響最好。」

「反響好」還可以從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湯亞丁的文章裡找到佐證:「1929年是工部局樂隊進入新媒介——唱片和廣播業——的起點。這支樂隊的高水準得到了世界著名產品公司——德國柏林高亭·帕羅風公司的青睞,為其1929年8月的演出錄音,曲目中尤以西班牙作曲家法利亞的《魔法師之戀》組曲最為成功。這些唱片在全世界發行,上海工部局樂隊也因此列於世界著名交響樂隊之列。」

胡逆敏說:「以前,我們只是從歷史資料知道,有這樣一張唱片,但沒有實物。《魔法師之戀》的回歸,填補了歷史的空白。」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龔衛鋒

審籤 | 梁澤銘

實習生 | 李思運

相關焦點

  • 激活中國唱片百年記憶 上海重啟黑膠唱片生產線
    新華社上海5月9日電(記者 孫麗萍)今年是唱片在中國誕生110周年。5月9日,剛剛完成從中國唱片總公司整體改制更名的「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在滬宣布,推出中國唱片黑膠復興計劃,時隔20年後在上海重建黑膠唱片生產線,正式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
  • 這兩張黑膠唱片或改寫中國交響樂錄製史
    市民許慎把父親許步曾生前珍藏的這兩張黑膠唱片,捐贈給上海交響樂團。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 (李秋瑩張亨偉)「這是錄製於1929年的交響樂唱片,時間已過去90年,但音質依然清晰、層次分明。」
  • 他捐贈的兩張上交老唱片,或把中國交響唱片史向前推進六年
    圖說:許慎展示家中珍藏的上交錄製於1929年的黑膠老唱片 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攝 據考證,這兩張唱片由德國高亭唱片公司錄製於1929年,唱片原為3張,演奏的是西班牙作曲家瑪努埃爾德法利亞所作芭蕾舞曲《愛情魔法師》的音樂。
  • 上海爺叔捐出的這兩張老唱片,有可能改變中國交響唱片史
    許慎展示父親許步曾生前珍藏的 ▲兩張黑膠唱片 朱淵 據考證,這兩張唱片由德國高亭唱片公司錄製於1929年,演奏的是西班牙作曲家瑪努埃爾·德·法利亞所作芭蕾舞曲《愛情魔法師》的音樂。在同上交博物館所存史料的比對後發現,這一被記錄在冊的唱片,應是已知現存的上海交響樂團(當時還是上海工部局樂隊)最早錄製的唱片,這或許也是中國交響樂歷史上錄製最早的唱片。《火祭舞》,出自舞劇《愛情魔法師》 ▲(非文中所提版本) 在此之前,最早的唱片被認為是工部局樂隊錄製於1935年的唱片,這兩張黑膠唱片的發現將這一歷史又往前推進了6年。
  • 這兩張黑膠唱片或改寫中國交響樂錄製史_文化_中國西藏網
    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 (李秋瑩張亨偉)「這是錄製於1929年的交響樂唱片,時間已過去90年,但音質依然清晰、層次分明。」當晚,上海市民許慎把父親許步曾生前珍藏的這兩張黑膠唱片,捐贈給上海交響樂團。
  • 難忘老上海,復興黑膠唱片,激活百年記憶~
    原標題:難忘老上海,復興黑膠唱片,激活百年記憶~ 難忘老上海 復興黑膠唱片,激活百年記憶 為了那更有溫度的聲音,為了復興中國製造黑膠唱片,多位花甲之年的老法師挑起了復興計劃的重任。黑膠工坊的揭幕標誌著具備全球領先水平,有著整套完整工序的黑膠生產線正式在中國投入生產運行。 開啟中國黑膠復興計劃,通過建立創新平臺,讓中國黑膠產業重現輝煌。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章利民表示,黑膠音樂其實有非常大的優勢,它的聲音更加厚重,更接近現場,不似數位音樂的『冰冷』感。
  • 兩張黑膠唱片上的「神秘暗號」,揭開一段中國交響樂唱片新歷史
    幾天前,62歲的許慎出現在上海交響樂團後臺,帶著兩張用報紙包裹的舊唱片。泛黃的報紙上,用紅筆寫著「FOA 唱片」(Arrigo Foa阿里戈·富華,上海工部局交響樂隊首席)。
  • 中國唱片重啟黑膠唱片生產線 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
    據新華網上海消息,5月9日,剛剛完成從中國唱片總公司整體改制更名的「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在滬宣布,推出中國唱片黑膠復興計劃,時隔20年後在上海重建黑膠唱片生產線,正式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中唱集團總經理樊國賓介紹說,在上海市文創資金的支持之下,中唱集團從德國引進了一條由全自動黑膠唱片壓片機、刻紋聲學系統及母版製版系統組成的生產線。5月9日,這條黑膠生產線在上海虹漕路421號正式投入生產運行。中國黑膠復興計劃也隨之啟動。
  • 黑膠復興計劃上海啟動 百年"中國唱片"更名改制
    日前,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原中國唱片總公司)於中國唱片的發源地上海,舉辦了「新時代中國唱片音樂文化戰略」新聞發布會暨「UOD黑膠工坊」揭幕儀式。這意味著關閉20多年的國內黑膠生產線重新啟動,黑膠文化產業鏈正在復興。
  • 洛陽百年留聲博物館:百年歷史 影音為證
    中外經典黑膠唱片、老式電影放映機、三合一黑白電視機、一百多年前的留聲機……「立體環繞,聲情並茂」,述說著中國百年歷史變遷。 那些老唱片、老電影膠片上的聲音、影像,伴隨著幾代人的回憶,遙遠又熟悉,模糊卻親切,重溫再三,如逢故人來,叫人悲喜交集,感慨萬千。場內觀者如雲,人氣高漲。
  • 他捐出兩張黑膠唱片,改寫了中國交響樂唱片紀錄
    晨報記者 殷 茵幾天前,許慎出現在上海交響樂團後臺,帶著兩張用報紙包裹的舊唱片。泛黃的報紙上,用紅筆寫著「FOA唱片」(Arrigo Foa阿里戈·富華,上海工部局交響樂隊首席)。兩塊十毫米厚的玻璃,上下夾住五張黑膠唱片,放到太陽底下曬二三十分鐘,把上層玻璃抬起來,把唱片翻個面再曬。曬完後,父親拿起一把絲絨刷子,輕輕拂去表面的灰塵。那時候的許慎就已牢牢記住——唱片的密紋凹槽,不能隨便碰。「聽伯伯說,從十幾歲開始,父親就把我奶奶給他的零花錢都用來買舊唱片和音樂會的門票。那時,他自學了德文。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在全球黑膠回潮的環境下,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從德國購入黑膠唱片生產線,2018年投入生產。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等流媒體平臺也都設立了黑膠服務專區。    上海黑膠文化研究會成立的同時,「時光流轉120年黑膠文化展」也在藝倉美術館拉開帷幕。黑膠唱片已誕生150年,在中國也走過了120年。1897年,南京路上的謀得利洋行開始銷售蠟筒留聲機和蠟筒唱片。
  • 百年黑膠老唱片將亮相華辰秋拍
    2012年的秋拍華辰繼影像、西畫、蘇繡後再次創新,首推「百年留聲——— 20世紀中國老唱片」專場拍賣,1000餘張老唱片跨越百年,歷經滄桑後依然留聲於世。  上拍的老唱片發行時間跨度由清末至上世紀80年代;發行公司包括百代、大中華、高亭、勝利、蓓開、麗歌、寶利、中唱、人民唱片等各大唱片公司;內容涵蓋戲曲、曲藝、樂曲、名人講話錄音、流行歌曲等各個種類。  在中國唱片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洋人大笑》、百代「紅公雞」鑽針佛經唱片,普陀山高僧真達法師誦詠的《香贊》和《大悲咒》等多年來僅此一張面世。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在全球黑膠回潮的環境下,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從德國購入黑膠唱片生產線,2018年投入生產。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等流媒體平臺也都設立了黑膠服務專區。 上海黑膠文化研究會成立的同時,「時光流轉120年黑膠文化展」也在藝倉美術館拉開帷幕。黑膠唱片已誕生150年,在中國也走過了120年。1897年,南京路上的謀得利洋行開始銷售蠟筒留聲機和蠟筒唱片。
  • 周杰倫憑藉一己之力挽救一個行業 發28場新唱片能否救活黑膠唱片市場
    而這場「黑膠變身之旅」,是唱片公司將原始母源送到紐約的後期錄音室Sterling Sound,由曾為Madonna、Lady Gaga、Rehanna、Jay-Z等歌手製作過黑膠母源的工程師Chris Gehringer擔綱重新製作,歷時三個月將過往專輯完成重生。為了保證唱針軌道最大的運作空間,每張唱片單面不超過18分鐘,也因此每張專輯都需要兩張唱片才能承載。
  • 全球黑膠「回潮」 周杰倫一口氣出了28張唱片
    而這場「黑膠變身之旅」,是唱片公司將原始母源送到紐約的後期錄音室Sterling Sound,由曾為Madonna、Lady Gaga、Rehanna、Jay-Z等歌手製作過黑膠母源的工程師Chris Gehringer擔綱重新製作,歷時三個月將過往專輯完成重生。為了保證唱針軌道最大的運作空間,每張唱片單面不超過18分鐘,也因此每張專輯都需要兩張唱片才能承載。
  • CITYSPY:黑膠唱片之魅
    ,於是來到了一家風格獨到的唱片店——萊蒎黑膠唱片店。若你來到這裡,可以在數千張唱片中選擇一張自己最心水的唱片,放在留聲機裡,喝一杯咖啡,在屋頂漏下的陽光之中,安然地度過音樂中的一段悠悠時光,當然也可買下帶回家。
  • 他在父親遺物中找到兩張老唱片,神秘暗號引出一段塵封的音樂往事...
    62歲的上海市民許慎,日前在父親遺物裡找到兩張特殊的黑膠唱片。父親生前喜歡音樂,家裡收藏了1000張唱片,唯獨這兩張被泛黃的舊報紙層層包裹,單獨存放。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說:「這份捐贈不但對上交的歷史是一種補充,同時也為中國交響樂唱片研究提供了珍貴史料。」破譯神秘暗號許慎輕輕打開兩張唱片,向記者展示唱片上的「暗號」——唱片A面一點鐘方向,有肉眼難以辨認的淡淡「劃痕」。這些劃痕同時出現在了B面、C面兩點鐘方向,以及D面11點鐘方向。
  • 十大天價黑膠唱片一覽
    你家收藏的黑膠唱片中最貴的是多貴呢,它們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這些賣出天價的黑膠唱片究竟是何來路?1980年,前Beatles主唱John Lennon在暫停演唱事業之後,乘著遊艇遠航百慕達群島,差點命喪大海。他回去之後,與他的妻子小野洋子合作推出了《Double Fantasy》這張專輯。就在專輯推出三周之後,他竟然在自家門口遭到槍殺身亡。而兇手5個小時前還找他籤名。
  • 【音響】時光在歌唱:黑膠唱片收藏的不僅僅是聲音
    1877年,愛迪生將自己發明的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擺在商場,卻因為其笨重、音質不理想等原因受到顧客冷落。1888年,德國人玻裡納站在巨人愛迪生的肩膀上,改良留聲機,並推出了音質清晰、攜帶方便、造價低廉、可大批覆制的的黑色圓盤形密紋膠木唱片,唱片工業時代由此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