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容音:願來生做一隻飛鳥,自由隨心

2020-12-20 韋小波說歷史

人人都說乾隆皇帝有一個深深愛著的女子,同青春年少到暮年黃昏,他不知為這個女孩子寫下了多少首詩,每一首中都是懷念,每一首都是深情。

《延禧攻略》這部電視劇一播出之後,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之間的感情就上了微博熱搜,富察容音和乾隆皇帝從小便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年少時候的的他們可以大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表達愛恨情仇。

後來富察皇后十六歲嫁給了乾隆皇帝,他們倆也終於如願以償,但是從那時開始容音就變成了富察皇后,一個註定要在深宮中過一輩子的女人,雖然他們都還深深愛著對方,但是富察容音卻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靠近所有人心中那個母儀天下的富察皇后,她必須穩重端莊識大體,必須完美做到讓天下的每一個人都滿意。她不能多說一句話,不能把自己內心所有的情感全部表達出來。

乾隆皇帝以為她還是之前那個和自己兩小無猜的富察容音,卻發現後來富察皇后的隱忍,堅毅,讓自己覺得她是那麼的陌生,讓自己覺得好像從來沒有走進她的心。容音本應該和自己心愛的男人一起膝下兒孫滿堂的幸福的度過這一生,可是她自己愛上的是要管理整個國家的皇上,她生活的是充滿嫉妒和猜疑的後宮。

容音本應該陪伴三個孩子一起健康快樂著長大,卻因為後宮那些心腸歹毒的女人一個都沒有留住。富察皇后最後一個孩子去世的時候,她內心的最後一道防線便全部崩塌了,不知道世間還有什麼值得留戀。她選擇了站在皇宮的城牆上了解她這一生所有的美好,所有的遺憾。

在這一刻,她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富察皇后,她只是那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可以勇敢做自己的富察容音。

富察皇后跳城牆的這一幕讓許多觀眾都淚流不止,在電視機前大聲喊叫著皇后娘娘,你不要死,但是這一刻的死亡也算是對她來說的一種解脫。

人人都說富察容音是愛新覺羅·弘曆是他最愛的一個女人,是他的白月光,但是大家卻都忽略了曾經那個明眸皓齒的姑娘並不想成為白月光。她渴望做一隻飛鳥,至少飛鳥是自由的。

相關焦點

  • 如果有來生,我願化作……
    如果有來生,你會選擇做什麼呢?夜深人靜難以入睡的時候,我腦海裡時常浮現這個問題……很少有人做到為自己而活吧!反正我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如果有來生:我願做只小鳥枝頭歡呼跳躍!因為此刻春光正好,窗外垂柳依依,枝頭不時飛來一隻小鳥停落歇息,嘰嘰喳喳、歡呼雀躍,像是在自娛自樂,又像是誤入凡間的精靈。
  • 如有來生,願做花草,不悲不喜,安之若素
    文|凌小麥花開花落,不悲不喜如有來生,願做花草,不悲不喜,安之若素。輕捻滑落指尖的光陰,安心依戀美好的時光,與世無爭。綠葉盡顯青春,紅葉道盡相思,與世無爭,自榮自枯!一念花開,一念花落。花開花落,只在一念之間。
  • 魏新雨傾力演繹最美佛歌《來生願做一朵蓮》
    網易娛樂7月25日報導 柔歌天后魏新雨傾情演繹的經典佛歌《來生願做一朵蓮》是一首唯美到極致的歌曲,更是由2016年魏新雨工作室大力發布的聖潔之歌。「來生願做一朵蓮,靜靜盛開在佛前,出淤泥不染,倚清風而眠,花開不語、花落無言……」清新的意境、舒緩的旋律、深情而又淡淡的的吟唱,這首歌給人們帶去了極大的心靈共鳴,「來生願做一朵蓮,與你再續三生緣,不早也不晚,來到你身邊,不再錯過,不再擦肩……」《來生願做一朵蓮》用舒緩的旋律讓耳朵把浮躁的心平靜了下來,用很強的畫面感讓眼睛把對信仰的堅定詮釋的異常清晰。
  • 魏新雨《來生願做一朵蓮》 不負眾望超越《戀人心》
    魏新雨  搜狐娛樂訊 7月8日,歌手魏新雨2016年度主打歌《來生願做一朵蓮》在眾多歌迷的殷切期盼中,通過魏新雨工作室全網上線發行。魏新雨工作室也作出聲明版權歸其所有。  2016年,魏新雨在《戀人心》持續引領華語樂壇流行風向的成績面前砥礪前行,在宣傳通告和演出檔期異常繁忙之際成立工作室並發行《畫顏》、《願》等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此番《來生原做一朵蓮》的成功推出並極有可能很快超越《戀人心》,成為其又一代表作的態勢,也是對魏新雨辛勞付出的最好回饋。
  • 我願來生做一隻老鼠,稱霸田間地頭的王國
    而我等不知輕重的孩童們卻開始撥轉歡樂的滕條,從夏日集約著全部玩樂的小溪中裸條條的浮出來,把遊樂園開到那充斥著芳草香味的田野——清澈小溪留給浣紗的娘們吧,我們揮舞著竹棍,殺將出去,追逐著歡笑,追逐著風,追逐著無邊的自由。這種無拘無束漫無目的地奔跑,總令人回味。「兩旁稻岴留不住,我已躍過萬重山。」在很長的時間裡,我的夢中總迷戀鄉下收割後堆積著無數草垛的田野。
  • 韓穎心全新單曲上線 願你突破束縛 做一隻《自由鳥》
    據悉,韓穎心的全新原創正能量單曲《自由鳥》於近日全網上線。在無數的期盼聲中,為在音樂領域給自己和一路支持的粉絲朋友們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自由鳥》作為韓穎心2020年最後的一支單曲,歌曲風格鮮明充滿力量;她對這首歌有著超高的期待和追求,她不僅自己親自作詞作曲、演唱,更是邀請了著名音樂人馮振華為自己量身編曲,展示了一場視聽盛宴。
  • 來生,願為一支梅 (原創)
    來生,願為一支梅文 | 水墨丹青  主播 | 品味編輯|雨蝶百草園(
  • 《飛鳥和禪》若是重逢,已是來生
    就像飛鳥和禪一樣,飛鳥飛走了,卻告訴禪明年夏天我會來找你,禪答應飛鳥會在明年的第五個季節等它。可飛鳥不知道,人類的時間裡,是沒有第五個季節的,也沒有十三月,蟬的生命,在這個夏天就會終結。可是因為蟬對飛鳥說的"第十三月,你一定要如期出現啊",飛鳥在十二月的冬天,繼續飛越長長的北緯線。可它怎麼也飛不到第五個季節,也飛不到十三月。
  • 三毛:來生做一隻鳥,飛越永恆,忘卻迷途的煩惱
    三毛一生中三次自殺未遂,第四次終於如她所願。三毛的自殺,並不像是殉情。她的每次戀愛,雖轟轟烈烈,但並沒有強烈到要用死來祭奠失去的愛情。三毛更像是借著愛情的名義來表達生命的態度,有愛,我就活著,沒有愛,我就死去。愛情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她只想借著這種炙熱與誇張的方式,來宣告自己活著的意義,這種活法,很「三毛」!
  • 如果有來生,真想去土耳其做一隻貓
    「如果有一隻貓在你的腳上喵喵叫,抬頭看著你,那一定是你一天中最幸運的時刻,因為那是生活在對你微笑,這些幸運的時刻提醒著我們,還活著。」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貓的意義不僅僅是流浪與飼養,它們更多擁有自由。220萬隻貓它們可以隨意進出人類的生活場所,它們不屬於某個固定的主人或家庭,而是自由漫步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享受這座城市帶來的暖陽和愛意。
  • 三星堆的鳥 金沙的羽人 古蜀人嚮往飛鳥般的自由
    三星堆青銅神樹上的鳥陳羽嘯攝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從這樣一種角度解釋這些青銅器物:它們在古蜀先民的宗教信仰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從這些青銅器造型的演變過程中,可以解讀出古蜀先民們對自由與飛仙的嚮往。飛鳥和羽人:古蜀人的仙道崇拜去年,我們做了一期報導,講的是四川的漢畫像石和畫像磚。在漢代人的生死觀中,渴望的是羽化飛仙,那些畫像石、磚上,身上長著羽毛的,就是仙人。
  • 願做一隻荊棘鳥
    願做一隻荊棘鳥文/黎明(本文作者為上海群麥友)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為它鍾愛的那棵荊棘樹歌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的一切音樂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安樂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不遠萬裡絕然尋找,直到如願才歇息下來。
  • 《延禧攻略》富察容音:一生行善卻跳樓自盡,她究竟做錯了什麼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期待,做真正的自己。自古紅顏都薄命,後宮女子難逃一個悲劇收場。《延禧攻略》裡的富察皇后即是如此。富察皇后的悲劇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我這一生,犯了無數的錯。」其實富察容音本沒有錯,若是來世,她只是富察容音,不做皇后,必將幸福美滿。太溫柔的人不該生於帝王家富察皇后在跳下城牆前說:「生在富察家,天性不愛拘束,此為一錯。」
  • 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兩版皇后對比 富察容音和富察琅嬅有何不同
    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兩版皇后對比 富察容音和富察琅嬅有何不同  電視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的背景人物幾乎相同,但是卻把人設大改。前者秦嵐飾演的富察容音先發制人,給大家塑造了一個白月光式的賢良皇后,極致溫柔,善解人意,莞爾一笑仿佛能喚醒滿園春色。
  • 如果有來生,你願意做什麼
    如果有來生,你願意做什麼?如果有來生,有人下輩子要做一棵樹,因為樹沒有煩惱。也有人說下輩子要做一隻小鳥,因為可以無憂無慮。還有人說要做大海裡的神龜,那樣可以活到海枯石爛天荒地老……而我卻什麼都不願意做。做人真的太累太辛苦了。雖說短短三萬天,卻是嘗盡世間百態悲歡離合。"那就做植物?做動物好了?"
  • 如果有來生,願你願我,都是對方想愛的人
    Section3而我這個遠在天涯的人,什麼也沒能為你做過,只接受過在異鄉時,你給的所有幫助和溫暖。卻拒絕了你想要照顧我一生的意願,即使你從未放下,我也未有絲毫動心。此時你已經離去,說什麼都為時已晚,但一聲「感謝你」,一定要說。你讓我明白,愛一個人真的可以只要看他過得好就行了。愛一個人真的可以隱忍到慈悲,可以堅持到獨自流淚也不打擾對方。
  • 悠然‖飛鳥與魚
    以前,看過一篇關於飛鳥和魚愛情故事的文章,感覺寫的很好,很認同作者的觀點。飛鳥和魚,看似兩個不同世界的物種,他們為什麼會相愛?
  • 如果有來生,你會怎麼選擇?
    如果有來生,你是否還記得從前的初心,砥礪前行?三毛就在給自己的信裡寫道: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早兩年被稱為近幾年來內地最好的武俠片《劍雨》就有這樣一段獨白:如果有來生,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此少女從橋上走過。生命中太多的錯過往往如此,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前幾日我一同學結婚了,新娘卻不是他暗戀了十三年的我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