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的純粹的愛情片不多,能夠反覆,來回看的更是特別少,當哈利遇見莎莉卻成為例外。
這部片不是簡單的講一個故事,而是把男人和女人,男閨蜜和女閨蜜在性,婚姻裡的不同看法聚合起來。迷人之處在於,它沒有那麼「刻意」,不是那種俗套的男女主角最後歡天喜地在一起的結局,而是把那個過程演繹的耐人尋味,尋找自我,在前任的身上跌跤,成長,就算是那些個孤獨寂寞的日子,因為有了摯愛朋友的陪伴,好像也沒有那麼可怕呢,最後自然而然的,兩個人走到了一起。 最magic moment的一刻在於,哈利在新年夜一個人獨自走在路上,看著商店的櫥窗,然後是那一大段經典內心獨白臺詞,大意是,誰要去湊塵世的熱鬧?可是就算我們在怎麼自我安慰,仍然逃脫不了內心的追問,因為人就是需要愛的啊!即使曾經受傷,那也並不能成為你不去愛的理由。當哈利一路狂跑,穿過人群走向莎莉,說那些愛的理由,是他自己剛剛醒悟意識到的,然後呢,當你意識到你餘生終要和一人廝守到老,你會希望餘生越早開始越好。這簡直是太經典了好嗎?然後莎莉淚眼朦朧,每次我想討厭你的時候,你總是能找出一大堆理由讓我沒辦法討厭你,你總是這樣!終於結束12年零3個月的時光蹉跎,歷史性的一刻終於到來。
這才是愛情片該有的樣子吧。年過30還未結婚的閨蜜坐在一起聊天,談論的是現在認識的哪個男生還未結婚,趕緊互相介紹去追。人生就是一個階段,某一階段人來人往,某一階段門前冷落鞍馬稀,你發現自己的朋友圈竟是如此狹小,說起誰來大家互相都認識。對於性這個問題終於有了實質性的探索,那句「男人無法和女人成為朋友,因為總會有性的問題摻雜進來。「實在是很多人心頭所想。即使哈利和莎莉上了床,莎莉在此前已經愛上哈利,然而哈利還是一副沒事人的樣子,覺得也不過如此,只能等他悟道了,講真,在男女關係這個問題上,誰也不能勉強誰。即使你真的覺得自己已經筋疲力盡,鞠躬盡瘁,也並不能強加意志給他人。在這一點上,我還是覺得順其自然好。
片裡的梅格·瑞恩,彼時已經28歲,卻把一個20歲年輕女排的天真,可愛,認真毫不費力演了出來,那雙閃爍的大眼睛,任誰看了都會心頭一動。她的穿衣,現在看也還是那麼的美。不是那種女性化,不是做作,就真的是上世紀末的那種動人風情。 即使穿衣那麼中性,也並不妨礙她毫無理由的美。至於男主,就真的是看透人生的哲學家,說起話來都是一套一套的。可是就算你再怎麼大談理論,很多事情還是得經歷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