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就算你沒看過最近大熱的《隱秘的角落》,也一定會被社交網絡上的這句話刷屏。
《隱秘的角落》由紫金陳的《壞小孩》改編,在豆瓣收穫了9.0的高分,網友們一致認為這部劇是2020年最好的網劇。
張東升,是少年宮數學老師,拼命想維繫自己的婚姻無果後,心理扭曲,走向犯罪。
朱朝陽,學霸少年,母親心裡的天才,迷戀數學,喜歡笛卡爾的故事。父母離異,父親組建了新的家庭。
劇中的嚴良有一個X毒吸壞了腦子的父親,被別人出賣參與聚眾鬥毆,最後被送進精神病院,他不敢見嚴良,即使瘋了,也覺得丟人。
普普生活在福利院,弟弟被收養,卻有嚴重的疾病,為了給弟弟湊醫藥費,她和嚴良一起踏上了遙遠的路程,小小的普普把9歲的小女孩擋在雜貨間,間接造成了小女孩的死亡。
該劇主要講述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由此展開冒險的故事。
但除了展現懸疑的故事情節,我們也能從故事中感受到作者傳遞出來的信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劇中通過朱朝陽、朱晶晶、嚴良、普普、葉馳敏五個孩子的故事,展現出了單親家庭的少年群像。
劇中朱朝陽雖學習成績優異,卻有著不為人知的陰暗一面,嚴良和普普造訪時,他出門前把母親的首飾包放在衣櫃裡,然後把一根頭髮夾在衣櫃門之間,這樣只要嚴良和普普有不規矩的行為,他馬上就能發現。不得不說,一個初中生有這樣的心思是讓我沒想到的。
三個孩子,三種家庭,一齣悲劇。
有人說,這明明是懸疑劇,每個畫面卻處處充斥著原生家庭的傷痛。
張東升看似是劇中的「大boss」,但三個小孩裡學霸朱朝陽的內心走向才是劇中的核心。
一、絕對的控制欲
朱朝陽媽媽失去了丈夫的支撐,所以一門心思寄托在孩子身上,緊緊抓牢兒子。導致朱朝陽生活氛圍壓抑,所有的壓力無處排解,這個可以從很多細節都能看出:
媽媽對朱朝陽愛的交流僅僅在飯桌上,但她對食物又有絕對的控制權,對朱朝陽的飲食強制幹預。朱朝陽每天吃的都是燒麥蒸餃、魚和牛奶。
但媽媽不在家的日子,朱朝陽更愛喝稀飯醬菜、吃麵包,和朋友一起吃泡麵喝可樂。和爸爸一起的時候是甜水和海鮮。
朱朝陽想要過會兒再喝牛奶,媽媽強制要求朱朝陽立刻喝下牛奶。
將一顆心都在孩子身上,愛嘮叨、忍不住吼孩子、忍不住焦慮,一頓操作好辛苦,結果還落得「媽媽好像母老虎,媽媽太愛幹涉我,壓得我喘不過氣」。
二、缺少溝通交流
朱朝陽明明不喜歡但依舊日復一日吃燒麥蒸餃,在學校裡受到霸凌也不會和媽媽傾訴,當老師和朱朝陽媽媽說自己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時,她只擔心朱朝陽耽誤學習,完全忽略他內心的各種恐懼和孤獨。
兩人唯一的溫情時刻只有在朱朝陽告訴她這次自己考了第一名。
爸爸對他的愛也是缺席的,是不足的,每次見面都通過給錢來體現自己愛,但不關心孩子的情況。兒子的成績都是通過牌友才知道的,又是牌友們發現朝陽的衣服、鞋子都舊了。嘴硬說,今天本來就是要帶朝陽去買鞋的。在商場裡他並不知道朝陽的鞋碼,而現任妻子和女兒一來,就把朝陽晾在了那裡。
在這樣成長環境下長大的朱朝陽方百計想讓媽媽滿意,努力學習位居第一,不鬧事不讓爸爸為難,但因為性格孤僻而被同學孤立、霸凌,沒有紓解的出口,人變得很壓抑。
反觀劇中葉馳敏的家庭,葉馳敏的爸爸,給了葉馳敏足夠的信任和安全感。雖然她看起來沒那麼懂事,但因為有爸爸給她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她從不刻意隱藏自己的內心,遇到事可以和爸爸傾訴。
三、嬌縱孩子
如果說劇中只有一個孩子令人討厭,那一定是朱朝陽的同父異母的妹妹朱晶晶。
這個女孩太驕橫了!她一出場,就故意撞哥哥,將他新買的白球鞋踩髒。媽媽喊她道歉,她卻以「我才不道歉呢,我又不是故意的」拒絕了。
不過朱媽媽的語氣也不善,身為朱朝陽的繼母,她卻這樣教育女兒:「人家又不像你,天天有新鞋穿。」
語氣中傲慢、奚落、看不起,讓人很不舒服。
朱晶晶的任性妄為與朱媽媽的目中無人不無關係,這為她後來的悲劇埋下伏筆。
普普得知朱晶晶的真實身份後,一路尾隨她到少年宮,將其騙到頂樓雜物間,警告她別再欺負人。
劇中其實在這裡美化了普普。小說中的普普懷著替朋友報仇的狠絕心態找到朱晶晶,準備將她拖到男廁所、把她的頭按到糞池裡,永遠銘記這個教訓。
拉扯過程中,朱晶晶發現朱朝陽跟普普是一夥的,便對哥哥破口大罵:「你們倆等著吧!我去叫我爸,讓他打死你!」
又故意挑釁哥哥,激化矛盾:「爸爸都跟我說了,他只喜歡我,根本不喜歡你,他討厭你,討厭你……」
一個6歲的弱女孩,遇上兩個前來尋仇的大孩子,依舊嘴上不饒人,想想都心驚。
幾番唇槍舌劍後,朱晶晶墜樓而亡。導演沒有明說她是怎麼墜樓的,但小說甚至畫面鏡頭特寫告訴我們,她是被朱朝陽從6樓推下去的。
你不捨得管教孩子,那個沒有教養的孩子走向社會,一定會有人替你狠狠管教。朱晶晶就是被外人管教的典型。人們常說,千萬不要低估熊孩子的惡。
朱晶晶的悲劇則告訴我們,更不要低估熊孩子的「蠢」。
因為蠢,他無知、任性、野蠻、粗魯,視規則為無物。
因為蠢,他囂張、狂妄、無畏無懼,不知天高地厚。
看似蠢,實則是缺乏管教的原罪,缺乏教養的惡果。
被嬌縱著的蠢笨孩子,一旦走出家門,必定會吃大虧。
四、適度關注,才是孩子最深切的需要
上面朱朝陽父母的行為是很多現在家長的縮影,這種愛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周春紅對朱朝陽的控制,給孩子灌輸一切以學習為中心的思想。「壞孩子」本可以不壞,但卻因為現實的摧殘,逐漸變「壞」。
愛不是一味的控制、索取、炫耀,而是鼓勵、支持與陪伴,是解放孩子的天性,呵護孩子的心靈,讓孩子接觸到人性和認識到真正的自我。
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更不是家長用來炫耀的工具,不是家長理想缺失的替代品。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也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愈發上升,大部分犯罪的孩子除去自身的問題外,與原生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就像劇中的朱朝陽,父親對他是不關注的,父愛的缺失成為他步入深淵的路。
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性格,孩子的行為都是父母早期教育的結果。
事實上,每一個孩童就如同白紙,如果父母給予他們愛與善良,那麼他們也是善良的;
如果父母給予他們的只是冷漠,那麼殘忍與暴力也會在他們身上滋長。
若父母懂得真誠的欣賞和鼓勵孩子,能讓孩子在被肯定的自信中,看到自己的閃光處;若父母懂得接納和尊重,能讓孩子在自主嘗試中獲得成就感;若父母相親相愛,能讓孩子在有愛的氛圍中快樂成長。
孩子的成長路上
請用愛和保護成為孩子一生的盔甲
激發孩子頑強的生命力
讓孩子用汗水和成就
開啟生命最柔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