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沒有天生就壞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2020-08-27 諾亞小哈尼

&34;

就算你沒看過最近大熱的《隱秘的角落》,也一定會被社交網絡上的這句話刷屏。

《隱秘的角落》由紫金陳的《壞小孩》改編,在豆瓣收穫了9.0的高分,網友們一致認為這部劇是2020年最好的網劇。


張東升,是少年宮數學老師,拼命想維繫自己的婚姻無果後,心理扭曲,走向犯罪。


朱朝陽,學霸少年,母親心裡的天才,迷戀數學,喜歡笛卡爾的故事。父母離異,父親組建了新的家庭。

劇中的嚴良有一個X毒吸壞了腦子的父親,被別人出賣參與聚眾鬥毆,最後被送進精神病院,他不敢見嚴良,即使瘋了,也覺得丟人。

普普生活在福利院,弟弟被收養,卻有嚴重的疾病,為了給弟弟湊醫藥費,她和嚴良一起踏上了遙遠的路程,小小的普普把9歲的小女孩擋在雜貨間,間接造成了小女孩的死亡。

該劇主要講述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由此展開冒險的故事。

但除了展現懸疑的故事情節,我們也能從故事中感受到作者傳遞出來的信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劇中通過朱朝陽、朱晶晶、嚴良、普普、葉馳敏五個孩子的故事,展現出了單親家庭的少年群像。

劇中朱朝陽雖學習成績優異,卻有著不為人知的陰暗一面,嚴良和普普造訪時,他出門前把母親的首飾包放在衣櫃裡,然後把一根頭髮夾在衣櫃門之間,這樣只要嚴良和普普有不規矩的行為,他馬上就能發現。不得不說,一個初中生有這樣的心思是讓我沒想到的。

三個孩子,三種家庭,一齣悲劇。

有人說,這明明是懸疑劇,每個畫面卻處處充斥著原生家庭的傷痛。

張東升看似是劇中的「大boss」,但三個小孩裡學霸朱朝陽的內心走向才是劇中的核心。

一、絕對的控制欲

朱朝陽媽媽失去了丈夫的支撐,所以一門心思寄托在孩子身上,緊緊抓牢兒子。導致朱朝陽生活氛圍壓抑,所有的壓力無處排解,這個可以從很多細節都能看出:

媽媽對朱朝陽愛的交流僅僅在飯桌上,但她對食物又有絕對的控制權,對朱朝陽的飲食強制幹預。朱朝陽每天吃的都是燒麥蒸餃、魚和牛奶。

但媽媽不在家的日子,朱朝陽更愛喝稀飯醬菜、吃麵包,和朋友一起吃泡麵喝可樂。和爸爸一起的時候是甜水和海鮮。

朱朝陽想要過會兒再喝牛奶,媽媽強制要求朱朝陽立刻喝下牛奶。

將一顆心都在孩子身上,愛嘮叨、忍不住吼孩子、忍不住焦慮,一頓操作好辛苦,結果還落得「媽媽好像母老虎,媽媽太愛幹涉我,壓得我喘不過氣」。


二、缺少溝通交流

朱朝陽明明不喜歡但依舊日復一日吃燒麥蒸餃,在學校裡受到霸凌也不會和媽媽傾訴,當老師和朱朝陽媽媽說自己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時,她只擔心朱朝陽耽誤學習,完全忽略他內心的各種恐懼和孤獨。

兩人唯一的溫情時刻只有在朱朝陽告訴她這次自己考了第一名。

爸爸對他的愛也是缺席的,是不足的,每次見面都通過給錢來體現自己愛,但不關心孩子的情況。兒子的成績都是通過牌友才知道的,又是牌友們發現朝陽的衣服、鞋子都舊了。嘴硬說,今天本來就是要帶朝陽去買鞋的。在商場裡他並不知道朝陽的鞋碼,而現任妻子和女兒一來,就把朝陽晾在了那裡。

在這樣成長環境下長大的朱朝陽方百計想讓媽媽滿意,努力學習位居第一,不鬧事不讓爸爸為難,但因為性格孤僻而被同學孤立、霸凌,沒有紓解的出口,人變得很壓抑。

反觀劇中葉馳敏的家庭,葉馳敏的爸爸,給了葉馳敏足夠的信任和安全感。雖然她看起來沒那麼懂事,但因為有爸爸給她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她從不刻意隱藏自己的內心,遇到事可以和爸爸傾訴。


三、嬌縱孩子

如果說劇中只有一個孩子令人討厭,那一定是朱朝陽的同父異母的妹妹朱晶晶。

這個女孩太驕橫了!她一出場,就故意撞哥哥,將他新買的白球鞋踩髒。媽媽喊她道歉,她卻以「我才不道歉呢,我又不是故意的」拒絕了。

不過朱媽媽的語氣也不善,身為朱朝陽的繼母,她卻這樣教育女兒:「人家又不像你,天天有新鞋穿。」

語氣中傲慢、奚落、看不起,讓人很不舒服。

朱晶晶的任性妄為與朱媽媽的目中無人不無關係,這為她後來的悲劇埋下伏筆。

普普得知朱晶晶的真實身份後,一路尾隨她到少年宮,將其騙到頂樓雜物間,警告她別再欺負人。

劇中其實在這裡美化了普普。小說中的普普懷著替朋友報仇的狠絕心態找到朱晶晶,準備將她拖到男廁所、把她的頭按到糞池裡,永遠銘記這個教訓。

拉扯過程中,朱晶晶發現朱朝陽跟普普是一夥的,便對哥哥破口大罵:「你們倆等著吧!我去叫我爸,讓他打死你!」

又故意挑釁哥哥,激化矛盾:「爸爸都跟我說了,他只喜歡我,根本不喜歡你,他討厭你,討厭你……」

一個6歲的弱女孩,遇上兩個前來尋仇的大孩子,依舊嘴上不饒人,想想都心驚。

幾番唇槍舌劍後,朱晶晶墜樓而亡。導演沒有明說她是怎麼墜樓的,但小說甚至畫面鏡頭特寫告訴我們,她是被朱朝陽從6樓推下去的。

你不捨得管教孩子,那個沒有教養的孩子走向社會,一定會有人替你狠狠管教。朱晶晶就是被外人管教的典型。人們常說,千萬不要低估熊孩子的惡。

朱晶晶的悲劇則告訴我們,更不要低估熊孩子的「蠢」。

因為蠢,他無知、任性、野蠻、粗魯,視規則為無物。

因為蠢,他囂張、狂妄、無畏無懼,不知天高地厚。

看似蠢,實則是缺乏管教的原罪,缺乏教養的惡果。

被嬌縱著的蠢笨孩子,一旦走出家門,必定會吃大虧。

四、適度關注,才是孩子最深切的需要

上面朱朝陽父母的行為是很多現在家長的縮影,這種愛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周春紅對朱朝陽的控制,給孩子灌輸一切以學習為中心的思想。「壞孩子」本可以不壞,但卻因為現實的摧殘,逐漸變「壞」。

愛不是一味的控制、索取、炫耀,而是鼓勵、支持與陪伴,是解放孩子的天性,呵護孩子的心靈,讓孩子接觸到人性和認識到真正的自我。

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更不是家長用來炫耀的工具,不是家長理想缺失的替代品。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也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愈發上升,大部分犯罪的孩子除去自身的問題外,與原生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就像劇中的朱朝陽,父親對他是不關注的,父愛的缺失成為他步入深淵的路。

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性格,孩子的行為都是父母早期教育的結果。

事實上,每一個孩童就如同白紙,如果父母給予他們愛與善良,那麼他們也是善良的;

如果父母給予他們的只是冷漠,那麼殘忍與暴力也會在他們身上滋長。

若父母懂得真誠的欣賞和鼓勵孩子,能讓孩子在被肯定的自信中,看到自己的閃光處;若父母懂得接納和尊重,能讓孩子在自主嘗試中獲得成就感;若父母相親相愛,能讓孩子在有愛的氛圍中快樂成長。

孩子的成長路上

請用愛和保護成為孩子一生的盔甲

激發孩子頑強的生命力

讓孩子用汗水和成就

開啟生命最柔和的光芒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缺少父母疼愛的孩子,是一把尖刀!
    不記得是誰說過,所有的孩子,都是父母手上的一把刀劍。父母親的養育,是磨鍊刀劍的力量,社會環境是磨刀石,只有那些得到了愛和接納的孩子,才可以得到好的磨鍊,會成為一把寶刀,熠熠生輝,發揮最大的作用;而那些得到拋棄與恨的孩子,他們會被社會磨損成為一把兇器尖刀,會沾染血跡,淪為犯罪的利器。
  • 現實版《隱秘的角落》,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交朋友要謹慎
    這難道就是《隱秘的角落》的現實版本嗎?不是我們當家長的過度解讀,過分擔心,只是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這樣一種孩子,他們有著惡魔一樣狠毒的心。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那種反社會的人格,只是我們擔心自己的孩子一旦遇上她,後果就會不堪設想!
  • 《隱秘的角落》暴露出的教育隱憂:千萬別做這樣的父母
    最近有部劇火到不行,《隱秘的角落》,剛放兩集豆瓣就打出9.0的高分。劇情、表演、製作全部炸裂,連片頭和片尾都讓人慾罷不能,越看越上頭。越看到後面越發現,原來最隱秘的角落裡,真正操控一切的,竟是貌似天真、無辜的孩子,特別是三個孩子中間那個名叫朱朝陽的高智商學霸。《隱秘的角落》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和反響,不僅在於其故事性和懸疑性引人入勝,還在於它其實也是一部「社會問題劇」——劇中所揭示的兒童教育問題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兼具學霸和壞小孩身份的朱朝陽,他的遭遇也許並不是個案。好孩子朱朝陽,是怎麼變「壞」的?
  • 《隱秘的角落》:是誰把孩子逼成殺人犯|你想要童話,還是現實?
    劇裡的主人公張東升策劃了一場「完美」的犯罪,卻沒想到被三個孩子無意拍下,自以為「隱秘的角落」被揭開了。小主人公朱朝陽從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冷靜的殺人犯,是什麼一步步把他逼向犯罪的那一步?人性本質是複雜的,但誰能想到書香氣息的少年會有如此大的惡意?他一點點編排的「隱秘的角落」,不敢再提起。
  • 舒輔 |《隱秘的角落》,是誰的角落?
    看完劇,舒小輔對張朝陽這個角色感受很複雜,因為他太真實了,就像我們身邊那個聽話學習好的「乖小孩」,那個父母離婚後當夾心餅的「乖小孩」,那個因為一時嫉妒做了惡事的「乖小孩」,為什麼最後他變得自私冷漠,對小夥伴痛下殺手呢?難道他天生就那麼壞嗎?
  • 《隱秘的角落》:是什麼將孩子推向隱秘的角落?
    原創:牛媽彭小蹦一部只有12集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一度在豆瓣衝到9.2分,成為今年口碑最高的良心國產劇,絕對適合媽媽們去追。劇情緊湊,第一集一開場,秦昊飾演的張東升在外出爬山給嶽父母拍照時,猝不及防將兩位老人推下懸崖,卻不小心被三個小孩(朱朝陽、嚴良、普普)無意中用相機拍了下來,驚悚、懸疑,故事從這裡展開。以下內容包含劇透,若沒追完可以先追再看。
  • 《隱秘的角落》暴露出的教育隱憂:這個世界總是大人犯錯,孩子埋單.
    看完《隱秘的角落》後,覺得這部劇可以叫做:《不幸的原生家庭的千萬種不幸》因為劇中的人所犯下的惡果,與其原生家庭有莫大關係。故事發生在沿海地區,三個孩子在山上玩耍時目睹了一場看似天衣無縫的謀殺局。 一件白襯衫,戴著斯斯文文的眼鏡,全身上下一股知識分子的做派。
  • 《隱秘的角落》最可怕的不是兇手,而是裡面的教育方式
    02一開始,我以為三個孩子不過是可憐的被害者。越看到後面越發現,原來最隱秘的角落裡,真正操控一切的,竟是貌似天真、無辜的孩子,特別是三個孩子中間那個名叫朱朝陽的高智商學霸。《隱秘的角落》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和反響,不僅在於其故事性和懸疑性引人入勝,還在於它其實也是一部「社會問題劇」——劇中所揭示的兒童教育問題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兼具學霸和壞小孩身份的朱朝陽,他的遭遇也許並不是個案。好孩子朱朝陽,是怎麼變「壞」的?這背後,又揭示了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哪些問題?
  • 《隱秘的角落》——沒有完美的犯罪,只有作繭自縛的人
    聽到這兩句話,相信大家都背後一涼,這是最近爆紅的網劇《隱秘的角落》誕生的兩句經典臺詞。「爬山」成了大家很忌諱的詞,只要提到「爬山」,回答都是清一色的「NO」!《隱秘的角落》是根據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改編,作為開播豆瓣評分就高達9以上的網劇,確實是國產劇少有的巔峰之作!
  • 《隱秘的角落》:父母行為,朋友三觀,讓「懂事」孩子走向不歸路
    文 | 閉上眼89孩子總會把父母當做最可信賴的人,父母的行為往往在孩子心靈上起著決定的作用。「嗨,你看過最近比較火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沒?聽說老好看了。」「我最近在追一部《隱秘的角落》電視劇,挺好看的,推薦給你。」「怎麼朋友圈都在發有關《隱秘的角落》電視劇,真那麼好看嗎?」……最近這一部在豆瓣曾一度高達9.1分的電視劇,充斥著我的聽覺世界。
  • 《隱秘的角落》暗含4個教育問題,99%的父母都忽視了
    最近的熱門新劇《隱秘的角落》,雖然只有12集,卻如一匹黑馬成為2020年內地評分最高的一部劇。孩子的成長路上,父親到底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家有二孩,假如父母偏心,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如何讓孩子感受父母之愛?如何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這些都是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 《隱秘的角落》深度解析,被孩子隱藏起來的世界(家長必看)
    被孩子隱藏起來的世界在大多數成年人眼中,孩子總歸是孩子,他們再壞,也不過就是打人、偷東西,卻沒想到,在《隱秘的角落》這部電視劇中,看到了一個從未看到的「被孩子們隱藏起來的世界」。那個世界,隱藏著他們心中最為渴望的東西,因為求而不得,所以慢慢黑化,最終由天使變惡魔。
  • 《隱秘的角落》三個孩子三種結局:父母才是孩子的宿命
    2020年這個不太平靜的夏天,一部懸疑犯罪網劇《隱秘的角落》橫空出世,豆瓣上20多萬人打出9.0的高分父母缺少基本的素質和教養,根本養不出懂事明理的孩子,因為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行為中,藏著孩子的未來。父母責無旁貸地要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引領孩子成長,才能讓孩子擁有順當而又光明的人生。
  • 《隱秘的角落》:3個孩子的「壞」,都只不過是為父母買單
    最近,《隱秘的角落》大火,豆瓣分數高達9.0分,被譽為是最緊湊燒腦的國產懸疑劇。可真正看完,最讓人心疼的,還是這3個孩子。一步錯,步步錯。3個原本善良天真的孩子,因為一次爬山巧遇,被裹挾著捲入了黑暗的角落,甚至露出了「猙獰」的一面。為什麼?或許反思父母的教育,就能窺知一二。
  • 《隱秘的角落》:那個成績第一的孩子的秘密
    上周,一部熱門新劇——《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9.0,雖然只有12集,卻如一匹黑馬成為2020年內地評分最高的一部劇。大多數人追劇,為的是劇中的懸疑故事,到底誰才是幕後大BOSS?朱朝陽的日記、普普的那封信裡,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 《隱秘的角落》:婚姻關係變動時如何保護孩子利益···
    ​最近,講述少年犯罪的《隱秘的角落》在全網熱播,劇情之精彩,製作之精良,令眾網友連連稱奇。相反,朱朝陽媽媽雖然很愛兒子,但不懂如何教育,且自己身上存在一定性格缺陷,這種環境下,兒子生活壓抑、苦悶。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雖然成績尚可,但由於其性格因素,加之對外界社會接觸不深和認識不足,這無疑是給主人公之後的行為埋下了伏筆。普普、嚴良雖然和朱朝陽的經歷不同,但同樣各有各的不幸。
  • 《隱秘的角落》細思極恐:如何養壞一個孩子?管他管他,管好他
    2、沒有天生就該善良的孩子,只有沒有做好表率的大人。 放眼望去,幾乎所有問題少年背後,都有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所有問題,其實都是他們用力撞向原生家庭時受傷濺出的血液。星雲大師有句話說得好:父母是原稿,孩子是影印件。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我們的生活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 《隱秘的角落》葉軍的「當爹」日常值得被學習l「不管教的勇氣」
    集合了秦昊、王景春雙影帝的懸疑短劇《隱秘的角落》,僅上線一周就口碑炸裂,豆瓣評分高達9.0分。但事實是,孩子從小的學習習慣不都是父母培養的麼,孩子之所以現在需要父母的督促才能學習,是因為從一開始,父母就做錯了,才導致了現在這樣的情況。阿德勒的教育理念是:「學習始終是孩子的課題,必須由他獨立完成,父母無法替代。」
  • 《隱秘的角落》:孩子的世界早已地覆天翻,父母卻一無所知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寫過《無證之罪》的紫金陳的另外一部推理小說《壞小孩》。三個家庭破碎的小孩,用他們的善良及智謀,推動著故事的跌宕起伏及精彩紛呈。然而,孩子比大人想像中的更成熟。他們當然不希望父母離婚,更不希望他們中的任何一人拋棄自己。但當木已成舟,他們仍然希望自己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和愛,也更希望父母找到幸福。
  • 隱秘的角落裡那些「親職化」的小孩,真是「父母皆禍害」?
    熱播劇《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嚴良、普普這三個孩子正當如花的年紀,本應在父母的呵護下過著無憂無慮的普通生活,但是原生家庭的悲劇讓他們過早地直面生活的陰暗與殘酷,迫使他們成為了「親職化」的小孩,經歷著驚心動魄的生活。所謂「親職化」,就是通常所說的「小大人」,在英文中被稱作「老靈魂」。